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苏联1991-第4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印度不过是又一次被坑而已。
  签下了一系列的合同之后,印度总算是完成了这次的军购项目,对于麦拉特部长来讲,结局是皆大欢喜的。他认为苏联并没有在自己手中占到便宜,相反还狠狠的亏了一笔。除了在苏…30MKI的问题上吃了亏,但实际上纳努契卡级驱逐舰已经将损失弥补了回来。
  对于麦拉特部长的自我安慰,亚佐夫只是遗憾的摇摇头,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坐上国防部部长的位置,他只期待下一次印度海军的造访,亚佐夫相信印度根本没有能够改造一艘1134A巡洋舰的本事。最终除了返厂重修之外,亚佐夫也不知道还会有什么结局。作为靶船吗?亚佐夫不认为印度海军有花几千万美元买靶船回去的魄力。
  亚佐夫甚至让国内造船厂做好迎接更大订单的准备,这次的军售差不多超过了15个亿的美金,但是亚佐夫特地让尼古拉耶夫造船厂设计师计算了一下,一旦印度改进巡洋舰失败的话,大概要花费多少的预算。
  结果尼古拉耶夫造船厂设计师给出的结论是,别改了,赶紧去买几艘新的吧。印度改装舰艇所花费的金钱都远远比买一艘新的还要夸张的多。
  “印度人想要闹腾就让对方去吧,这一点我也没阻止不了。”亚纳耶夫到是非常希望看到印度最终回过头来低声下气求苏联的表情。除了伊朗在2012年时完成过国产配件代替俄罗斯制造的基洛级潜艇之外,似乎亚纳耶夫还没能从印度中看到成功的例子。
  “我们已经在合同上注明了,日后这些巡洋舰出现任何问题,苏联造船厂都会提供有偿的维修服务。麦拉特部长似乎还很高兴我们愿意为他们准备好售后服务。只是他还不知道接下来这些巡洋舰会浪费印度多少的预算。”
  亚佐夫的声音里似乎带着一丝的嗤笑,不知道是笑印度不自量力,还是笑他们人傻钱多。
  “不过苏联最近的军售预算已经达到了非常惊人的地步,红海军也好,陆军和空军也好,经费已经充足到令人艳羡的地步了。”亚佐夫一直佩服的就是亚纳耶夫总书记的计划。他总是能在全球各地的区域争端中找到介入的契机,而且还能为苏联带来一笔可观的军火收入。
  “恩,不过这些钱可不是为了军费预算而准备的。”
  亚纳耶夫的目光望向窗外的松柏时,有些深远。他似乎在考虑着其他问题,就连亚佐夫也捉摸不透亚纳耶夫到底在想些什么。
  国际政治上,亚纳耶夫稳扎稳打的反击已经让苏联在国际形势中站稳了脚跟,在外部环境已经稳定的情况下,亚纳耶夫就开始实施改革的第二部分了。从一开始的激活经济体制,到现在的远东大开发,都是亚纳耶夫带领苏联走向复兴的关键步骤。
  “这些钱可是为了创造财富而准备的,我曾经许诺过要给人民一个光明的未来。”
  亚纳耶夫的语调有些不明含义,但是亚佐夫却能听出话里里面还有更深远的想法。
  “就是现在。”


第五百八十五章 石油管道铺设
  在结束了印度代表团的军售访问之后,苏联就开始了所谓的“远东开发项目”,这可能是亚纳耶夫在总书记在任的位置上要完成的最后一件大事。相比起国际政治斗争,远东所储存的天然气,石油和煤炭总量为苏联未来所带来的利润才是最重要的环节。这是亚纳耶夫在任两年时间内所需要完成的最后一项计划,只要为这个庞大的帝国打下了经济基础,那么之后他们便会依照着惯性在历史的道路上前进,即便是换一个领导人,只要在不改变基本国策的情况下,苏联将会一直保持高昂的势头一路前进。
  虽然在亚纳耶夫的任期内未必能够看到钢铁洪流重临欧洲的姿态,但是他却能够遇见一个从老旧躯壳中蜕变的红色帝国在崛起,这对于西方来讲,无疑是一个噩梦。所以亚纳耶夫的远东开发项目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其他国家的关注。尤其是希望能将苏联困锁在东欧的欧洲国家们,更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将在苏联崛起之路上使绊子。
  苏联想要进行远东开发的计划首先引起了桥本龙太郎首相的注意,自从苏联与日本进行军事项目合作之后,打开了之前的外交困局。而且苏联在南千岛群岛问题上的退让对于日本来讲就是最大的政治利益。北方问题特别委员会理事松下中洋接见苏联代表团时就曾强调过两国之间的合作关系,也是因为那次破冰之旅,奠定了苏联和日本之间的友好发展。
  有了这层关系之后,桥本龙太郎首相自然注意到了亚纳耶夫所提出的远东开发项目,然后自然而然的也从这个项目中嗅到了商机。
  桥本龙太郎认为这是一个机会,让苏联重新振作的机会,远东开发项目意味着苏联在对远东地区落后的基建进行改造,而且日本企业也可以趁这个时机钻空子,从远东地区运输石油到日本。毕竟日本本来就有跟苏联进行石油交易的时候,只是之前一直因为国际局势的关系,日本还从沙特进口原油。当原油价格上涨的时候,运输成本的上涨也导致了日本不得不寻找新的石油国。
  而亚纳耶夫则在考虑另外一步棋,关于日本,中方之间的石油运输计划。
  早在1997年年初,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方面都分别派遣过代表团到莫斯科进行石油项目计划的讨论,他们深刻的认识到与苏联这个产油大国合作的重要性。作为已经开始战火纷飞的中东地区,不稳定的石油来源将会称为发展中国家的一道限制。而这对于日本这种资源匮乏的国家,更是一种制约。
  此时苏联的远东开发项目与日本的困境正好走到了一起,对于日本而言,苏联丰富的石油和各种矿产正好可以满足日本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且开采也更加的便宜。何况亚纳耶夫相信桥本龙太郎本来就有想从远东地区搭建管道到日本的想法。
  远东石油管道之争在原本的历史上是2005年到来之时终于尘埃落定。当时的俄罗斯政府摒弃了中日两国争夺的安大线和安纳线,决定由俄国营石油运输公司修建一条从泰舍特至纳霍德卡的石油运输管道,即通常称的泰纳线。
  当然亚纳耶夫这次会率先拟修建的泰纳线,以西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州和雅库特自治共和国等地区的油源为依托,面向亚太地区供油。苏联是这条石油管道修建的最大赢家。
  中国方面的提议的安大线只能向中国供油,而泰纳线同时为日本、韩国和中国等亚洲各国供油,还可以越过太平洋,远输美国西海岸。这既有利于苏联从中获得更丰厚的石油利润,也有利于苏联在大国外交中利用能源牌使自己的国际利益最大化。
  一句话,现在的石油管道部署完全是苏联掌握了主动权。亚纳耶夫需要考虑的就是苏联政治利益的最大化,在这一点上,亚纳耶夫还需要对雷日科夫同志商量一下。
  “战略利益最大化?”雷日科夫咳嗽了一声,自从在部长会议主席的位置上坐久了之后,他就察觉到自己的位置也就在这一步了。上面还有帕夫洛夫压着自己,而自己已经爬不上去了。
  “亚纳耶夫总书记,你现在需要考虑的其实并不是你跟日本之间的关系,而是你跟中方之间的关系。虽然说现在的苏联和中国因为日本的关系而在一起合作,但这种友谊从目前来看,是脆弱的,源于双方之间的互相提防和不信任。”
  “什么意思?”亚纳耶夫问道。
  “如果苏联真的要坑中国一把,意味着很有可能因为石油问题而将中方推向美国那边。亚纳耶夫要考虑清楚一件事,现在的国际形势中谁能拉拢中方组建联盟,谁就有主宰世界的优势。美国因为自身的关系政策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
  雷日科夫说道,“我们需要用一条输油管道来将中国和苏联捆绑在同一条线上,即便是遭到美国的打击,也是唇亡齿寒的关系,而不是看着对方落井下石。”
  “所以呢?”亚纳耶夫苦笑着说道,没想到独扛一面大旗的苏联最终要沦落到与曾经的敌人组建政治集团的地步。
  雷日科夫说道,“安大线不能取消,但是我们因为安大线有将近三分之一的管道铺设在其他国家境内,所以我们需要折中一下这套方案。总而言之,既要照顾到中国方面的情绪,又要保证我们的利益最大化。”
  “这还真是一道艰难的选择题。”亚纳耶夫挠了挠头,如果按照雷日科夫的说法,那么接下来的谈判将会是一场艰苦的拉锯战,甚至还有可能形成僵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