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苏联1991-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合法化的。
  如果说重新审视斯大林的历史地位不过是亚纳耶夫的前奏好戏,那么接下来这个则是一道开胃菜,狠狠的砸在所有人的头上。他们没想到这次的会议不是苏共要完蛋了,而是自己要完蛋了。
  试想一下无论做什么背后都有一双眼睛紧紧盯着自己,不会心虚才是心里有鬼。这样一来,他们就要掂量一下所获取的利润是否值得自己这么做了。
  亚纳耶夫进一步的完善司法体系,将监督权和审判权笼罩在整个政府体系之上,简而言之,现在的克格勃和内务部不再是凌驾于体制框架之上的超级部门,他们的行为也同样受到了司法部门的制约,当然仅限于人员的自身问题,如果是某些特别行动的话,亚纳耶夫还是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然亚纳耶夫也不会让司法部门一家独大,他准备从克格勃和内务部抽调人手组建新的监督部门,专门监督司法部门人员的检查组,而纪律委员会的成员也同样有权管辖司法部和检查组的人员,就这样做到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的状态。
  人民再也不会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罪名而被抓去审讯,克格勃的行动也要按照基本法律来实行,这对民众来讲,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这是亚纳耶夫首次尝试真正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改革,他要从根源上杜绝苏联的特权阶级,用法制武器来保证人民的利益不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蛀虫损害。
  在政治路线上,亚纳耶夫提出了苏联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改革表明了他准备用一种法制化的手段来管住民众的嘴巴,你有胡说八道的权利,但是你需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什么?你说散布刺杀国家领导人是上帝赋予你的权利?不好意思你已经触犯了苏联法律,请跟我们走一趟再说。
  而美国也正是因为拥有着完善的法律机制,才能做到哪怕民众平时吵吵嚷嚷要反对政府,也没人真的敢动手。因为一言一行我们都可以在事无巨细的字行距间找到他的出处,然后在百口莫辩的情况之下丢进监狱。
  人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制约自己行为的克格勃,这就是美利坚法律最大的优势之一。
  这份纲领虽然保障了绝大多数民众的利益,但是却损害了苏联特权阶级的利益。而恰好苏共二十九届代表大会中百分之七十多的人都有着特权阶级的毛病,那就是对利益的斤斤计较。他们享受舒服的人生实在是太久了,以至于利益变动之时,带给他们的只有愤怒和恐慌。
  吃过甜头的人哪里还愿意将手中的蛋糕送给最需要的人,他们自然不可能让亚纳耶夫通过这份纲领。就在他们打算反对之时,亚纳耶夫幽幽的说了一句话,“你们知道将苏联所有干部都更新换代需要多长时间吗?”
  “一天,就需要一天而已。”亚纳耶夫警告那些蠢蠢欲动的家伙们,“我甚至可以将投反对票数的人全部丢进监狱中,什么?你说我这是独裁统治?没错啊,反正纲领没通过的话,我的确是整个苏维埃最有权力的一个人,我拥有着一支百万人数的钢铁军队,然而你有什么?权力?要记住,你手中的一切都是人民给你的,他们要拿回去,你没理由拒绝,更没有理由反抗。”
  挑衅,绝对的挑衅。
  亚纳耶夫不怕这些所谓的政治派系在背后捣鬼,他掌握了军队的控制权就永远没有被人架空的悲剧,相反他要捏死这些人倒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从容不迫。
  “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牺牲小部分的特权阶级也是情有可原的。”亚纳耶夫白了一眼在场有些脸色苍白的代表,慢慢说道,“有些人寄生在国家身上吸了太多年的血,是时候要付出代价了。”


第一百七十八章 红色精神永不磨灭
  第二十九届苏共代表大会确立的事情有三件,一是确立和肯定了斯大林的历史地位,对过去那些斯大林的恶意的抹黑作出了批评和指正。而是确立了苏联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代替戈尔巴乔夫所谓的人道民主社会主义。总而言之,思想说的拨乱反正算是暂告一段落。
  第三件事,也是亚纳耶夫认为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苏联政府的“开源”和“节流”政策,节流这方面包括了削减社会福利,放弃一些目前来讲不切实际的航天高空项目,所有人都说苏联的军备竞赛和太空竞赛拖垮了红色共和国的经济,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一点,苏联有着不下西方福利社会的高昂民生支出,七十年代左右苏联的石油出口赚了足够多的外汇,可以撑起一个国家的福利支出,但是自从八十年代经济开始疲软之后,苏联政府一方面要支付高额的福利,一方面还要维持国家的合理运转。
  削减福利项目就是要杜绝人民的懒惰心态,让他们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去奉献自己的价值,而不是窝在自己家里啃政府的老本。否则经济再好的一个国家也能玩成一个希腊。
  “开源”方面,就是开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全面均衡的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亚纳耶夫着眼这一块。虽然苏联赶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但是在高新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苏联的军工发展模式已经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之前墨守成规的抓住电子管不放弃也导致了苏联在计算机技术方面道路越走越窄。
  苏联的计算机技术不是原地踏步,只是进展缓慢而已。
  加大晶体管的研发力度不过是亚纳耶夫改革中的一项措施,虽然在高新技术的整体方面不如美国,但是掌握了黑科技的苏联怎么说也是在1969年就成功研发过光笔触屏的MIR个人电脑,只是限于当时的水平和政治因素,许多伟大的创新都没有继续进行下去,比如苏联的三进制运算法则。
  科技强国战略。当亚纳耶夫在会议上提出这个口号的时候,不禁让人身躯一震来了精神,苏联已经拥有了令世界瞩目的重工业科技成就,为何还要提出科技强国的口号。
  亚纳耶夫很难跟他们讲清楚十年之后的未来,科技是如何改变一个人的生活,“高新技术产业带来了社会的革命性变化,例如我们现在看到的移动电话,只有交流与通讯的功能,谁知道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他会不会像电脑一样处理数据呢?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大力的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美国现在已经意识到了这关键的一点,将来谁掌握了科技,谁就控制了世界!”
  或许只有少数的人才能明白亚纳耶夫慷慨激昂演讲的真正意义,但是他要做的,就是以未来的眼光,将苏联的科技发展拉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这次会议不像第二十八届会议室充满着争吵与谩骂,而是所有人在静静的倾听亚纳耶夫一个人的演讲,那些直刺众人心灵的宣言,还有高瞻远瞩的决策,让这位总书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他们的领袖,伟大的领袖,口号与宣言的真理性,都变成了亚纳耶夫拉拢代表的精神武器。
  仿佛站在他们面前的,不是一个普通的苏共总书记,而是……一个伟大的神,带领这个国家走出困境的神。
  “总书记简直就是伊凡雷帝再生啊!”其中一位文学家代表被自己脑海中突然跳出的这个想法吓了一跳,但是他转念一想,亚纳耶夫所作所为的确跟历史上最著名的沙皇伊凡四世及其相似,甚至就是根据伊凡四世的生平经历稍稍改编了一下剧本而已。
  一个伟大的演说家,一个镇压和屠杀特权贵族的君王,一个征伐欧陆的侵略者,一个远见卓识的领袖,一个残忍而又仁慈的暴君。——伊凡四世。
  他摇摇头断绝的这个可笑的想法,但是在脑海中时不时会浮现起索尔仁尼琴写下的那篇苏联沙皇,似乎里面的主角慢慢的跟台上情绪激昂的演说家形象重叠在了一起。
  等到他真正回过神来的时候,这次历史上最离经叛道同时也是最简短的代表大会就这样结束了,亚纳耶夫以最精简的概括,交代和规划了未来的任务,还有整个国家的走向。就在代表们陆续起身离开大会堂的时候,文学家代表看见头发灰白的亚纳耶夫在座位上慢慢的收拾稿件。
  “或许,我可以为总书记写一本传记?”大胆的想法跳跃出他的脑海,想到这里文学家浑身上下的毛孔都因为激动而舒展起来。他站起身朝着亚纳耶夫走去,带着满腔的好奇和疑问。他想要去了解这个改变苏联历史走向的人,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这一次的苏共二十九届代表大会在一片掌声之中顺利的落幕结束,虽然会议中没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