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道禁果-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八百九十七间,可寺观中几乎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供神像的地方不住人,住人的地方不供神像。所以慈恩寺以一千九百间屋宇之多,和尚八百,已是很多的了。
  赵归真又听出,慈恩寺中似乎没有什么王霸流以上的大高手。慢慢地,赵归真将地听集中到大雁塔。
  大雁塔共七层,上面四层都没有住人,下面三层住了不到三十个人。塔外的护塔云房中住的人多些,也不超过五十人。听呼吸,功力当在罗汉之下。总共八十个左右的和尚中,王霸流功力者仅一人,或许是两天王中有一人留守。
  突然,赵归真无缘无故地打了一个冷噤。他似乎觉得黑暗中不知什么地方,有一个人正在盯着他。那双眼睛好冷峻,一眨不眨,眼珠一动不动。
  赵归真大感奇怪,他立于树巅,仔细查看,却始终找不到那个在暗中盯视着他的人,而他却又明明有这种感觉!他心中默想:佛门之中,武功通神者仅宏道一人。尉迟长孙、郭子岳二人已达仙流,可比之他赵归真却又低了一筹。那么,是谁的目光足以使他打一个冷噤?是谁在窥视他却又为他所看不见?
  赵归真身形一晃,转向大雁塔背面飘掠而去。这一次他将轻功发挥到了极限:轻极,快得象闪电一样,眨眼问便飘出去几十丈远,藏在一处背后空旷的檐角处。
  他再运功四处查看,还是没有找到任何人。有一队巡逻的和尚从大雁塔侧面走过去,脚步很轻,赵归真听来却象打雷一般。而那个使他打了一个冷噤的人,却始终没有找到。
  赵归真知道这慈恩寺大雁塔中,有一个古怪,是他在京师的道教朋友和他亲自安插的亲信从来就没有打探到的。他今夜来了,就要查个究竟。
  赵归真从身上摸出一张黑布,遮住了双眼以下的脸。
  他如今既然决定要走皇家的路子,借皇家的力气去消灭佛教,他当然就不能象一般的武林纷争那样去屠庄挑寺灭杀满门。
  皇家喜欢杀人,但不喜欢别人未经他首肯,在不包含他的利益以外的地方杀人。但赵归真只要一有进塔的打算,那个人绝对会出面来制止他。那时就可以查出这个人是谁了。
  赵归真功布全身,从所站之处射掠向大雁塔的第二层。这中间有几近十二三丈远,赵归真在中间的树梢上一借力也就过去了。他轻如飘雪般地落在第二层塔檐上,然后,双脚一踮,便纵上了第五层塔檐。他听京师的道教主人讲,第五层是尉迟长孙的密室。他准备进入第五层。
  他站在第五层的塔檐上,运功谛听塔内是否有人。他没有听到塔内有任何呼吸声。塔体的每一层每一面正中,原有一个门洞。如今这门洞被砖石封闭了。赵归真走近砖洞,以手掌伸向封洞的砖墙,准备运力将砖块一方一方地吸出来,再放在塔檐上,以免发出响声。
  赵归真将手伸在离封洞的砖墙约半尺左右的地方,心想,那个人为什么还不现身?这时候,他明显地感觉到那个人闭上了双眼。他不是靠地听或天视神功听到看到的,他是感觉到的。
  这是通灵术,是道教三通术中之他心通,另二通是宿命通和漏尽通。可惜他功力还未达到上仙,他仅修炼到洞仙。他若修成了上仙,他心通的感觉会更清晰更明确。他这时的感觉就较模糊。
  当然,另一个原因是对方功力也很高,有抗通性。使他感觉模糊。
  那人没有现身,他好失望。他以手贴近砖墙,心想,真要进去,这封洞的砖墙上会没有机关么?他将手退了回来。他可以吸破砖墙而不发出响声,可机关一发动,却必然会发出响声。他既然已经决定并且已经在着手借用皇家的力量去灭佛,却又何必搞这种无聊的小动作?
  赵归真缩回了手。
  这时候,他听到了一声叹息。
  这是一声无声的叹息,可他不知是听到了还是感觉到了。
  他不禁失声问:“谁?”
  没有人回答。
  也不会有人回答。
  赵归真飘身离去了——离开了大雁塔,离开了慈恩寺,回到了宫城之中。
  尉迟长孙回到长安,在大雁塔第一层总堂口听了他的主要届下禀报他离开长安期间所发生的大小事情后,便挥退属下,上塔进了密室。他在密室中整整半天,才下塔来,令人去请佛门几大宗的高增,进京到大雁塔来议事。
  这一天,仇士良带着随从进宫,前去请文宗狩猎。
  文宗抱病在床,闭目养神,听一个太监在旁边为他读《史记》。他近几天服了赵归真的“仙丹”,精神好多了,还临幸了几位妃子。前一天晚上,他便服了赵归真的“仙丹”,临幸了三位婕妤。当时在御床上翻云覆雨,战威猛如出山之虎。可战罢下来,他却精疲力尽。尽管舒适无比,可毕竟是带病之体大战三女,战罢之后却是一动也不能动了。
  所以仇士良来请他去狩猎时,他根本就没有力气去狩猎,反而连读史也不要听了,打算好好睡一会儿。
  仇士良与众太监退出寝宫,来到殿外,走到一个无人之处,仇士良一把抓住刚才为文宗皇帝读书的那个太监,一拳打去,将那太监打倒在地,打得太监口中流血,吐出了几颗牙齿。
  那太监惊骇地叫道:“中尉大人,小人没有做错什么事呀,为什么无缘无故打小人?”
  颍王李缠这时正带着随从进宫看望文宗。他亲见仇士良殴打太监,不明究竟,便站在远处观看,也想趁这个机会多了解一下仇士良的作为。
  只听得仇士良大骂:“你为什么给皇上读《史记》?”
  太监分辩:“那是皇上吩咐的呀?奴才敢不读么?”
  仇士良一听,顿时大怒,上前连踢太监几脚,骂道:“你真笨!
  你不会找几个女子唱曲给皇上听么?你不会找几个美女跳舞给皇上娱乐么?总之随便找一点乐子给皇上高兴都行,为什么偏要……”
  旁边一个太监不解道:“大人,为什么不能给皇上念书听?
  还求大人明示,小人以后才知怎么服侍皇上。”
  仇士良睁大双目问:“我等太监,自幼入宫服侍皇上,读书多么?”
  “不多。”
  “那我等为何又有今日之荣华富贵?”
  “皇上宠信。”
  “我等凭的什么得到皇上宠信?”
  “投其所好,欢娱帝心,才得宠信。”
  “这就是了。为什么不能读书给皇上听呢?皇上有了空闲就读书,读书就会接近文官,接近文官就会广泛采纳规劝和进谏之言。那时,我等说的话皇上还有兴趣听么?皇上对我们说的话都不愿听了,还会宠爱我等么?我等还能得到大权么?所以,我等应当以击球狩猎,声色淫乐来迷惑皇上。要花样翻新,使皇上沉醉于游乐,这样皇上就没有时间和兴趣读书了。皇上不读书,就不会知道天下发生的事,不懂王家兴亡之道。不知忧惧,就不会疏远我们这些人,我们所受的恩泽也就不会中断了。老夫从德宗时人宫服侍皇爷,历经顺宗、宪宗、穆宗,敬宗和当今皇上,可谓六朝阅历,方有这点经验。一句话,天子不可令闲,须常以奢糜娱其耳目。你等记好了!”
  众太监听了,一个个佩服得五体投地,挨了打先还叫冤的那个太监,翻身跪在地上,自掴耳光,连声认罪!
  仇土良在历史上被称为奇监,就奇在他竟然身为太监,却总结了一套控制皇帝的理论。《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四十七,唐记六十三,是史有确记。原文为士良曰:“天子不可令闲,常宜以奢靡娱其耳目,使日新月盛,无暇更及它事,然后吾辈可以得志。
  慎勿使之读书,亲近儒生,彼见前代兴亡,心知忧惧,则吾辈疏斥矣。”归第之后他还以此训教众监。
  颍子李缠在远处听得心惊肉跳,却又深感其宠姬王若兰进言之准确。王若兰为颍王献的计策是,让李缠找仇土良借五坊神鹞,以猎狐狸,取狐皮制裘衣,然后作为感谢请仇士良喝酒,以拉拢感情。
  颍王绕路走下了一条游道,以便在离此地远一点的地方去和仇士良相遇。装作是偶然相遇,偶然借五坊神鹞,这样就会不露痕迹,以免暴露了自己的意图。
  果然,在建福门附近,颍王李缠一开口借鹰,仇士良就满口答应,并让驯鹰者负神鹞同猎,怕的是颍王控制不住。
  颍王运气很好,很快猎到几只狐狸,他令人将狐皮制了一件精美的裘衣,亲自送去赠与仇士良。
  从此,二人交好,常相往来。
  敬宗皇帝的亡灵超度道场做完不几日,文宗皇帝下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