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月关作品集(一共七部小说)-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曹国公拟定了一个靖海八略,其中有许多需要地方的乡绅、保甲、里长们的配合,如果你们从中作梗,他们一定会消极抵抗,然而令由上达,李景隆承圣命而来,大权在握,小胳膊拧不过大腿儿,最终你们还是得就范,可这时间就不知道拖到什么时候了,沿海百姓元气必定大伤,因此……”

  “你别说废话行不,你就告诉我,我需要怎么做?”
  夏浔瞪起眼睛:“我直接告诉你怎么做,然后你想不通,又得问我为什么这么做,我还得跟你一条条解释我为什么要你这么做,还不是得把前因后果跟你说明白?那我何不先把理由告诉你,再告诉你需要怎么做?我说三姐,你是女人好不好,怎么性子比我还急?”

  夏浔一硬,苏颖就软了,连声道:“好好好,你说,你说,我还没说两句,你倒急了,你还是不是男人?”

  “我到底怎么着,才叫男人?”

  苏颖眨眨眼,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忍不住恼羞成怒道:“这就是我一句口头语,你较什么真?”

  夏浔冷哼道:“难怪夫子曰: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苏颖怒道:“你别看我书读得少,可这句话,我听得懂。”

  夏浔也怒道:“那你到底还听不听我说了?”

  苏颖一屁股在炕沿上坐了,赌气道:“你别说没用的,我就听。”

  “我哪句没用,你说,你说?”

  两个人火气都有点儿大。

  从海岛回来之后,二人又回了杭州泥孩儿巷的住处,夏浔先去曹国公行辕探了探情况,李景隆和铁铉炮制出来的靖海八略已经轰轰烈烈地推行开了,具体的事还须具体的人去做,当地的官绅百姓对这些方略是有抵触的,因此推行不畅,李景隆和铁铉都是一肚子火气。

  一俟见了夏浔,李景隆算是找着了出气筒,找些有的没的理由,把他臭骂了一顿,夏浔心中虽另有打算,也不免憋了一肚子火;而苏颖这里秘密会见了许多与双屿岛有关系的士绅和公门中人,对曹国公的靖海方略多有抱怨,催着她想办法拿主意,苏颖能有什么主意?只能由着他们抱怨,同样忍了一肚气。

  结果两人刚见面,还没把彼此掌握的消息互相通报一下,房东萧缜又鼻青脸肿地找上门来。萧房东让人给修理了,一天夜里,他喝酒回来,被人堵在巷中暴打了一顿,打掉了他满口牙齿,又反绑了他的双手,把他的头塞进裤裆里,丢进茅厕蹲位上,说这叫“看瓜”。

  萧房东看了一宿瓜,待到早上才被人发现,萧房东左思右想,最近也没得罪什么人,就是时常对人说些“夏家娘子”的荤话,过过嘴瘾,结果现在就让人敲掉了满口牙齿,嘴唇肿得跟猪大肠似的,于是便跑上门来找夏浔算帐。

  夏浔好说歹说,指天划地的发了一通毒誓,才算把萧房东半信半疑地哄走了,回头一问苏颖,果然是她的人干的,忍不住埋怨她几句不识大体、不顾大局,结果两个人再说起话来,就都带了几分火气。

  两个人都在榻边坐了,闷闷地生了会儿气,苏颖轻轻瞟了他一眼,说道:“喂!”

  夏浔赌气道:“干嘛?”

  苏颖嘴角轻轻抽搐了两下,忍笑道:“你是男人,能不能有点男人的气量,小肚鸡肠的,还得让我先给你陪礼道歉是不是?”

  夏浔没好气地道:“我就知道,女人吵架就这点本事,没理也有理,实在没理了,就搬出这句话来,嗳,还是你有理。”

  苏颖忍不住噗哧一笑,绽颜道:“成了成了,谁叫我比你大呢,三姐让着你,是我的错成不。你说吧,咱们应该怎么做?”

  夏浔瞅她一眼道:“这回你不打岔了?”

  苏颖竖起三指道:“我发誓!”

  夏浔吁了口气道:“成,那你听着,咱们这么干……”

  夏浔从头到尾仔细说了一遍,问道:“你看怎么样?”

  苏颖心悦诚服地赞道:“大兄弟,你真阴险!”


第215章 八略难行

    李景隆的靖海方略推行的不大顺利,地方上的官员、乡镇里的十绅、乃至街坊中的保甲里正们都有点阳奉阴违的意思,倒是卫所练兵这方面比较顺利,牛竟军队要比地方上纪律严明一些,易于管理。可地方上的各项梳理不能尽快进行下去,就无法切断民间百姓与海盗们的联系,仅靠卫所官兵出海刹寇,成功清剿海盗的希望不大,在海上,可比在大草原上对付草原部落更困难百倍,大炮打蚊子,有劲儿没处使。

  好在,李景隆不断地向各级官吏施加压力,处罚了几个办事不力的乡伸保甲,并且通报整个杭州府之后,下面的人突然来了一个大变样,各级官吏士伸全都积极起来,收缴的违限船只越来越多,港口码头都快堆不下了,而地方上的保甲制、连坐制也让乡里百姓之间彼此监视,控制严密起来,很少听到有人再与海盗私相勾结的消息了。

  听到不断报送上来的好消息,李景隆开始自鸣得意起来。

  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半个月,卫所方面就开始反映士兵们无心操练,私下交结,有军心不稳的迹象。细一打听,却是因为这些卫所官兵家中生计无着,他们陆续收到家里的消息,纷纷要求提前发下军饷接济家里,有的还变着法儿告假,偷着跑回去帮家里种地打渣去了。

  要知道沿海卫所招纳的官兵都是寄地的渔民子弟、沿海百姓家的壮丁,一家的主要劳动力,现在父母妻儿生计无着,他们当然不能安心当兵,杭州卫都指挥等官员忧心仲仲,不断跑来向李景隆诉苦,针对这种情形,铁铉果断判断:有人搞鬼。

  一定是有人想利用这种手段破坏靖海方略的实施,而卫所中牵头闹事的兵丁,十有八九就是那些与海盗联系密切,甚至为其耳目的人。他把自己的分析告诉了李景隆,然后赶到杭州卫,想顺藤摸瓜,利用这件事,揪出那些暗中闹事的不法分子。

  军队乱了,如何出海剿匪?

  且不说出海剿匪,光是弹压安抚,防止军队哗变,这就够让李景隆头疼的了,如果他剿匪未成,先逼反了自己的兵,朱元樟岂能给他好果子吃?

  李景隆反复思量,有些放心不下,也想赶去卫所看看情况,可他还没有走到大门口,就让浙江布政使司以及杭州府的大批官员给堵了回来,这些人都是来诉苦、告状、诗主意的,一大堆人七嘴八舌说了半天,李景隆一个头两个大,才约摸听明白了一些。

  这些官员说的问题很多,很杂,布政使司提出:浙江府市井萧条,卖无可卖,买无可卖,大批的行商坐贾向官府抗议、施压;税赋征收出现困难,沿海百姓主要靠经商、打渣来完税,土地又贫又少,根本不是沿海地区税赋的主要来源,看这情形,今年秋税完收恐怕很成问题;由于经济萧条,各地需要官府救济的贫困民户不断增加,需要向朝廷请款请粮,现在李景隆是浙闽两广沿海诸省的总督抚,这件事得他签字点头,上报户部,要不然一俟饿死了人,或者激起民变,后果不堪设想。

  按察使司提出不断有船主、渔户反映他们的船被收缴了,但是官府给付银两不足,以致不断发生官民冲突,各种官司层出不穷,告官的、告民的、打罗圈架的,不一而足;有些告老还乡的官员和有名望的士伸受地方委托,秉承民意,已经准备向朝廷弹劾曹国公和杭州府官员强奸民意,滥施淫威,滋扰地方,祸害百姓;同时抢劫、盗窃、坑蒙拐骗的各种案件犯罪率开始直线上升。

  李景隆听得毛了心,他连连答应一定尽快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好不容易把这些满腹牢骚的官儿们给安抚住了,然后强装笑脸亲自送他们出去,结果一到大门口儿就发现,这些官儿们也出不去了,不知道杭州府的百姓们怎么知道各府各道的官员今儿都到曹国公这儿来了,自发地聚集起来,把个曹国公的行在围了个水泄不通,样情汹汹,为民请命来了。
  李景隆忙不迭又退回来,爬到庭院里最高处的一座假山上,翘着脚儿往外一看,只见庭院外边人山人海,一眼望去沸沸披扬无边无沿,不禁有些害怕,连忙叫人调兵护住行在,以防百姓冲动之下强冲府邸,奈何府里的人谁现在还出得去?

  李景隆无奈,只得逼着杭州府的父母官出面安抚百姓,杭州府的官员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出面,好说歹说,折腾了两个多时辰,总算让百姓们陆续散去了,提心吊胆的李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