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月关作品集(一共七部小说)-第1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递奏疏想要告老还乡的当天下午,就看到了家人抄来的邸报,北京行在员外郎李洵谏议迁都的内容他看到了,只这小小一篇文章,他就品出了许多内容,但是他已大劫难逃,也没必要去揣测这圣意了,他不在乎。
  
  可是第二天,永乐皇帝的明诏就宣布下来了,紧接着满朝文武,不,准确地说,是整个天下,只要有力量的,都在动用自己的力量,投入到迁都之议中来,这时陈瑛才发觉:“不对劲!”
  
  同夏浔和太子朱高煦一样,他也看不透皇上这么做的用意,不过这对他却是一个机会,眼看朝中议得如火如荼,陈瑛顿时萌生了一线希望:或许……我这一劫,能因为这桩意外安然度过?
  
  满朝文武的精力和能力,全都放到打消皇帝迁都之念上来了,这个时候发动争储之战是大不智的,太子和杨旭都不是蠢人,他们应该看的明白。
  
  而时间,能消磨很多东西,如果这迁都之议拖上几个月,再加上诸国使节赴京,也有许多事要做,这些事情全处理完,就得拖到明年开春去。那时候,事过境迁,如再有人旧事重提,翻起今日旧帐,其意图就太刻意了,火候一旦掌握不好,就会反受皇帝猜忌。
  
  如是……
  
  这是一个机会,是他陈瑛的机会,但是这场风波是他左右不了的,皇帝的意图何在,他也揣摩不透,所以他只能静观其变。对都察院言官们的参与和倾向,他也没有做出任何指示。
  
  请求致仕的奏章,他并不担心,大臣请辞,除非皇帝早已对你生厌,巴不得你赶紧滚蛋,否则循例都要挽留两次的,如果这一关能过去,到时授意俞士杰他们上书挽留,再顺坡下驴就是。十年寒窗,天下间十年寒窗的人多了去了,有几个能位列九卿,及得他今日地位?但有一线希望,他也不舍得走啊。
  
  太子没有接纳他,汉王没有刘备的心胸,当日被他一番痛骂拂袖而去伤了颜面,也不曾三顾茅庐来请他回去,汉王不来请,他陈瑛自然没有腆颜再去依附的道理。
  
  何况经此一险,他已暗生警惕,扶保一主,得有从龙之臣,位极人臣,固然荣耀,固然可以载之史册,留名千古,但是这风险实在是太大了,他陈瑛不是一个不得志的秀才,那山东秀才纪纲,可以在燕王靖难未成,前途未卜的时候,去抱朱棣的大腿,为他牵马坠镫,大明九卿之一的都察院左都御使陈瑛,却不必冒这么大的风险去投机,尤其是这么一个扶不起的阿斗!
  
  奇怪,为什么当初依附汉王的时候不曾想明白这个道理?是鬼迷了心窍么?
  
  夏浔在庐山潜思的时候,陈瑛也在静静反思,如果能逃过这一劫,以后该怎么做,他心中已经有了定计。
  
  刚刚,俞士吉派人给他送来消息:“皇上要回来了。”
  
  皇上回来,无疑将让眼下这迁都之议上升到一个更加不堪设想的混乱程度,他就像一条潜伏在沙底的鱼,就等着那泥沙俱下的时刻:
  
  水浑了,才好逃了鱼……


第927章 迎驾迟

  “我父皇就要回京了!”
  
  汉王坐在上首高声说着,厅中左右,肃然立着冷傲语、孙陆、刀叶、庄龙等几名手下。汉王一条腿屈在椅上,肘架在腿上,睥睨之间,颇有一种江湖大哥的派头。
  
  “太子监国,监得一塌糊涂。本王是丢了个小丑,可太子却出了大错,连一位国公都搭进去了,听说伤的很重,险险便要了性命,内腑气息不畅,前几天还特意跑去庐山找一位得道高僧帮他调理身子。”
  
  汉王弹了弹指甲,得意洋洋地道:“接着就是迁都这件事了。叫群臣议迁都?嘿!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蚤子,明摆着的事儿么。若是父皇自己不想迁都,压根儿就不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北京行在员外郎的奏疏,就下旨意令群臣议论。
  
  可好啊!太子他不体察上意,引导群臣上表奉迎圣意,他呢,每天里奏章成车成车的往北京拉,全都是反对迁都的,这不是自找不痛快吗,嗯?”
  
  “殿下英明、殿下英明!”
  
  冷傲语、孙陆、刀叶、庄龙等人连声应和,自打陈瑛走后,这儿就变成朱高煦的一言堂了,众猢狲只有应声接语的份儿,再也无人敢以一语与朱高煦相逆。汉王傲然一笑,说道:“本王只要再略施小计,太子就要大位不保了。你们都用心为本王做事,等本王正了大位子,做了当朝太子,断然不会亏待你们的!”
  
  “是是是,多谢殿下、多谢殿下!”
  
  汉王摆摆手,懒洋洋道:“成啦,你们都下去吧!”
  
  众人连忙向他施礼,鱼贯而出,瞧那模样,倒像是个小朝廷开朝会似的。
  
  “孙陆,你留下!”
  
  朱高煦一声吩咐,孙陆便乖乖地站住,朱高煦站起身来,大摇大摆地走出去,孙陆连忙紧随其后。
  
  这是一座两层小楼,朱高煦是在二楼议事的。小楼二层,周围一圈走廊围栏,朱高煦跨出门槛,扶着朱棣的栏杆,眼前便是一方天井。天井中那棵石榴树果实累累,俱已成熟,其余三面,生着许多藤萝,缠绕着雕花大窗、红漆廊柱,蜿蜒直上屋顶,密蓁蓁、碧萋萋,满是荫凉。
  
  朱高煦盯着那树顶已然红透,绽嘴微笑的石榴,阴恻恻地道:“父皇马上就要回京了,本王要你去做一件大事,这件事若是成功,本王便有希望夺得储君之位,到时候,你跟着本王,也是受用不尽!”
  
  孙陆连忙垂手,恭声道:“殿下请吩咐!”
  
  朱高煦目光闪动,声音低了下来,小声吩咐道:“皇上回京,内阁六部、满朝文武、勋卿权贵、皇亲国戚,都要江边相迎的,这次尤其特别,有近二十国的外使同去迎驾。你给本王想个办法,拖延太子行程。
  
  只要叫他迟到一刻就好!哼哼,到时候不但满朝文武俱在,还有许多外国使节,太子怠慢君王,有失臣仪,呵呵,父皇好面子,又一向不喜欢他,在满朝文武、尤其是外国使节面前丢这么大的脸,怕不制裁他么!”
  
  孙陆大惊失色,失声道:“这……这卑职如何办得到?”
  
  朱高煦把头一扭,目光冷下来,寒声道:“你如何办不到?”
  
  孙陆急忙解释道:“殿下,皇上回京,满朝文武俱往相迎,太子虽说会比百官迟上一步,肯定也要赶在皇上到达之前迎至江边的,卑职如何能阻拦太子?就算是卑职做点手脚,坏了太子的车驾什么的,也耽搁不了多少时间呀,除非是佯作行刺……,可要是因为太子遇刺,故而耽搁了迎驾,皇上怎也不会责备太子!而且这事就闹得太大啦,恐怕……”
  
  一见朱高煦脸色难看,孙陆胆战心惊,连忙道:“殿下,卑职对殿下忠心耿耿,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殿下就是让卑职去死,卑职眉头都不皱一下!只是,卑职担心误了殿下的大事啊!”
  
  朱高煦嘿嘿一声,转怒为喜道:“原来你担心这个,呵呵,这一点你不用担心,皇上的仪仗会比通知百官的时间提前一些赶到的,太子要安排宫里边的事情,必然比群臣要晚。再说,他是太子,怎也不可能比百官先到的。你这边只要稍稍拖延一些,皇上的仪仗再稍稍提前一些,两下里一碰,管叫他赶不上迎驾!”
 
  孙陆一听,情知再推辞不得,只得硬着头皮道:“这样的话……,卑职遵命!”
  
  孙陆心想,要办成这样的事,还要做得不着痕迹,叫人看不出是有意破坏,非得动用那些鸡鸣狗盗之辈不可了,幸好当时网罗人才不分良莠,下九门的人物着实地吸纳了不少,这时正好叫他们排上用场。”
  
  孙陆暗自思忖着,匆匆赶去安排,朱高煦双手扶着栏杆,沉默半晌,嘿嘿冷笑三声,傲然道:“陈瑛,少了你这个臭皮匠,本王就做不成大事了么?哼!本该属于我的储君之位,这次我一定要拿回来!”

  初阳升起,长江边上已站满了人。
  
  江上一片云雾,使得江对面树影绰约,若隐若现。
  
  夏浔站在燕子矶下,看着等候在江边上的文武百官。
  
  大臣们没有闲着,三五成群,议论纷纷,议论的话题始终不离迁都。
  
  夏浔虽然对这一问题不曾发表过自己的看法,但是在他心里,对这个问题也曾经认真思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