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五代当军阀-第2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能出兵,只能怀柔!”李斩钉截铁的说道,他可是当初群雄乱京都的始作俑者之一,当时那混乱、残酷至极的情形还深刻的印在他的脑子当中,这次却不想当初,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知道这次如果出兵的话最后得利的绝对不是他李。
沉默半晌,敬翔开口道:“不如施以利好,干脆让张彦投靠于我卢龙?”
李沉吟半晌,随即摇了摇头,道:“除了不分镇,还有何利好可动其心?我等并没有让其投靠的资本,我虽两胜李存勖,这并不代表我等就有了与李存勖正面角力的实力,每次取胜都是因为有杨师厚或者其他节镇的节制,要想让张彦心甘情愿的臣服确实还不够资格。”
敬翔微微一笑,道:“沧景德三州如何?”
“嘶!”李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一下让他拿出三个州来送礼他还真没想过,再加上这三州可是他李的发家之地,就算当初最破釜沉舟夺幽州的关头都没有把这三州给丢掉,如今要他大大方方的就这样送人还真有点舍不得,不过李转念一想,眼睛一亮瞬间又明白了敬翔的意思,忙道:“先生的意思是。。。”
“欲先取之,必先与之!”
两人同时放声大笑起来,王郜在一旁沉默了片刻,随即也明白了过来,跟着放声大笑起来。
李显得有些兴奋,在房中来回的走动起来,道:“这么大一个诱饵不怕他不上钩,用这个诱饵来拖住他一阵,我们再在朝中斡旋一阵,帮他成为一方节度使,这既是变相的分镇,有刻意维持魏博现状,到时候他就是不想投靠我也不行了。”
敬翔点了点头,道:“不过天雄军素以父子兄弟相承数百年,不愿分徙,恐怕此乃唯一隐患。”
“哈哈,就是看重了他们不愿分徙这点,不然我这三州还真舍不得送出去呢。”
“主公的意思是?”王郜在脸上充满着不解。
敬翔微笑着解释道:“节度大人的意思是不怕他乱,就怕让别人占了好处,只要他不去投靠李存勖,他越乱我可从中浑水摸鱼,就算李存勖想要出兵强夺,我们也可随时出兵牵制。”
王郜恍然大悟,道:“如此,是否要马上派人前去周旋?”
“不错,我记得谢铭这小子与天雄军颇有交情,派他去应当适合,处直,你去安排下。”
“是,主公。”
王郜出去之后,李又转身对敬翔道:“我想亲自去趟魏州,先生看如何?”
“大人认为要去,去便是了。”敬翔的嘴角边带着些许的笑意。。。
第六卷 第二百二十七章 节度大人训示。。。
 更新时间:2009…5…5 16:32:35 本章字数:3204
就在李想要亲自动身前往魏州之际,又被幽州新一轮的春耕和选拔人才问题给拖住了,只得派谢铭先行去魏州拖住张彦,把家里的事解决再说。
由于李实行的一系列新政完全是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来实行的,其中重心全部是在发展军事手工业上,其中还参杂了一点现代的管理政策,像韩延徽等一些脑袋比较开明的官吏一般都没什么想法,而想孙鹤等一些老官吏却有点想不通了。
李的目光在孙鹤等一众官吏的脸上停留了半刻,这孙老头也颇为硬气,脖子一挺毫无惧色。
微微一笑,“你们对我的政策不理解,认为我赋税过重,与刘守光无异,是在杀鸡取卵对吧?”
众人默然,从眼色中看到了认同。
“以前我想的也跟你完全一样,但现在,我告诉你,你的想法太文人气了。”李顿了顿,继续说道:“你所说的问题按我总结的,无非是屯兵问题,田我们是分给百姓的,百姓完税这是天经地义的。。。。。。是,赋税是重了一点,除了赋税,各户还要抽丁承担兵役、劳役,各方都要受管制,换句话说我们是苛政没错。”
孙鹤有点发愣,他没想到李会如此直接,也不由的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老孙啊。。。。。。”李拍了拍孙鹤的肩膀,“我知道你爱民如子,当初你还因为这个差点被刘守光给剐了,那我问你,是当初的沧州好,还是现在的沧州好。”
孙鹤无言,现在的百姓的生活虽然还是苦点,但绝对比当初强过不止一倍两倍了,最主要的是百姓的身上仿佛都透着一股生气,都相信未来的生活会好起来。::放在几年前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那时候他们地眼中看到的只有死气。
“以前有人跟我说,百姓就是畜生。要用鞭子抽。他们才会听话。”李的声音中透着一些苦涩地味道,“我以前是对其嗤之以鼻,但现在我发现这其中确实有一定地道理,你想想。如果我们不用鞭子抽他们,让他们好好耕作,在这乱世,他们只能跟着流寇、乱兵、豪强作反,到时候他们就会变成一群豺狼虎豹。在如今这种形势下苛政之害也就变得微不足道了。只要是能活下去。不将他们逼得走投无路就是善政。
至于你说的仁政,宽待养民,虽然对于百姓来说短时间内是件好事,但他们是靠我们来保护的,燕幽地广人稀,如果我们不把全部的力量都集中起来,又怎么能够在这乱世中立足,只有我们强大了,百姓地生活才能有保证。他们的生活才能有盼头。他们就不需要在逃荒,饿死在异乡。他们有生之年就可以不再担惊受怕的生活。。。”
李一口气讲了许多,赤裸、真实,有点让孙鹤他们接受不了的真实,几人都同时怔怔的呆立在房中。
在花了不少时间给他们解释一些政策地原理之后,李送走了这一众顽固派地官吏,本来李无需跟他们解释这些东西,他们只需要照做就行了,但毕竟眼下人才实在是缺乏的厉害,特别是这些内政人才,李需要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积极性,这样才能把培育新人,和人才轮换机制建立起来
第二天,卢龙就迫不及待的开始了第一届科考,这段时间还是多亏了韩延徽和张砺一帮老臣的帮忙,再凑合了一些腿上还沾满了泥土的老农,才勉强的把一个州一级给协调了过来,县一级还只是实行区域自治和人民选举了。。。
当然,不是靠诗经和中庸,主要的靠针对政务的具体测试。
在卢龙地制度下,无论是地诗名和文采如何,只要是想出仕,那怕是做个文书,都必须通过新式的科考,这是谁都无法逾越地一个环节,哪怕是韩延徽的族叔也不能讲情面。
科考的形势上倒是和普通的科考差不多,只是题目变成了问答及策论,问道按照申报的职位而有所不同,像如果报的是司农寺的话,就要求回答的题目包括五谷、蚕桑、畜牧、水利等方面的常识。
还有一些概括性的策论题目占了很大一部分的分数,这是由李亲自出的题目,第一题是:时事小议,第二题是:卢龙政策建议,第三题是:我的政治观。
在李的主持下,各机构的效率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令他高兴的是,这次科举还真选出了一批实用的各方面人才,其中有个姓苏的年轻人很不错,是个杂家,博学多才,很得李的胃口,李亲点了他为第一名。
这一批初级人才选拔出来后,要经过半个月的培训,在放到幽州观察考核三个月,只要成绩合格在放到地方为预备官员,一年后合格的话再升为正式的。
在培训的第一天,这批雏鸟的手上都通通的拿到了三本小册子,《卢龙政治纲领》、《卢龙官员守则》、《卢龙法令大全》,苏粲等十一人一同开始了幽州的政治洗脑过程。。。
翻开《卢龙政治纲领》第一页,开篇就写着:节度大人训示。。。。。。
在幽州正热火朝天的展开春耕活动之时,前往东都的冯道也已经到达了,他首先拜访的是袁象先。
在卫戍大营中,冯道见到了袁象先。
袁象先此时一幅戎装,显得威风凛凛,在他帐下,虎狼一般的坐着一排武将,冯道只有一种感觉,就是嚣张跋扈。
冯道不懂军事,但听护送他来的校尉说,此人是宣武军内外马步军都指挥使之一,手握二万兵甲精良的重兵,不可谓不强,他不懂这些,但他一路上从军容可以看得出来,这些兵比节度大人身边的精兵可差远了,远没有那种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杀气。
但他表面上没有表露出来,对着袁象先行了个大礼,“卢龙节度使麾下冯道拜见袁都史。”
随行的幽州官吏也随着冯道行了个大礼,给足了袁象先的面子,他知道这种以裙带关系起家的人就喜欢这种表面上的东西。
“客气了,客气了,免礼。”袁象先脸上的肥肉折了起来,比起两年前他又胖了不少,“坐,坐!”
“谢都史。”冯道顺手将那长长的礼单递了上去。
袁象先笑得越发放肆了起来,“说起来,我与你家大人可是患难兄弟了,当年我们可是有过过命的交情啊!”
“节度大人令我像都史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