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老婆是军阀-第7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间叶昭也下旨,又有两个边防师进入西藏。
武力高压政策、分到土地财产的藏民、大批中原文化教育下的青川藏族干部、通过宣传西藏寺庙某些作威作福的喇嘛等等作为思想武器,对抗西藏前朝统治下越发根深蒂固的政教合一思想。
这场战争,最后结果会怎样,叶昭心里没底,或许,只能交给后人评说。
回到京城不几日,又逢澳洲新南威尔士新任总督罗便臣来访,罗便臣爵士履历极为丰富,毕业于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进入皇家爱尔兰枪兵第八十七军团担任少尉,从军中退役后进入政坛,二十年前来到东方殖民地,历任西印度蒙特塞拉特主席、背风群岛总督,十几年前成为香港总督,政绩斐然,六年前任锡兰总督,去年年末,被任命为新南威尔士总督。
现今英国澳大利亚的殖民地,采取一种自治政府形式,有自己选举出的责任政府和议会,总督权力大大受到约束,大体上与议会内阁制的总统地位差不多吧,一种最高权力的象征,仪式性职务,但比之议会内阁制的总统,总督实际参与政府运作的权力要更大一些。
澳大利亚,最开始只是英国一个流放犯人的囚禁地和羊毛供应地,除了那些因生活所迫犯有盗窃罪的犯人、穷困潦倒的人和遭警方通缉追捕的人以外,绝大多数的英国人把去澳洲视为不光彩的事。上流社会人士更觉得去那里与那些相貌极度丑陋、野蛮愚昧的土著人和从英国本土去的社会渣滓一起生活玷污了自己的形象和尊严。就是那些被英国政府委以重任,来这块殖民地管教犯人、拓荒垦殖的人,也是出于无奈和迫不得已。但有一个例外,这就是那些冒险家们。他们为寻求刺激,或为获得帝国荣誉勋章,纷纷去那里探险、寻宝,甚至不惜用生命作赌注,希望将来有一天会成为英雄、百万富翁而流芳百世。
而五十年前,澳大利亚东海岸的新南威尔士勘明了地理,气候、环境皆为上上之选的移民地,从此英国当局开始把新南威尔士作为有钱人移入的最合适的定居地,鼓励那些有资金、出身良好而又品性高尚的本土绅士前去澳大利亚开辟新天地,这时,一些英格兰乡下佬、苏格兰佃农和爱尔兰农民也开始成移居澳洲,很快便成为当地拥有土地的绅士。早期自由移民多居住在新南威尔士殖民区的悉尼、墨尔本以及范迪门地区。
当二十年前在新南威尔士等地发现金矿之后,澳大利亚迎来了真正的移民**,二十年间涌入澳大利亚的移民超过百万,现今全澳人口超过一百五十万,其中英格兰人占百分之五十以上,爱尔兰人和苏格兰人占百分之三十五,其余人为其他民族移民和澳洲土著居民。
随着帝国崛起,距离帝国最近又是英国人在海外最重要的领土之一的澳大利亚,不可避免的同帝国发生了方方面面的联系,双方打交道的地方也越来越多。
就在前阵子,近百名英格兰女子被人欺骗来中国上海做“高薪文员。”结果是被贩卖进了一家淫窟,此案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在澳大利亚的报纸上,批评家们声嘶力竭的疾呼:“浅薄的女士们,清醒吧!上海、广州和北京不是天堂!”。
但是很显然,比较起刚刚开发的澳大利亚殖民地,中国繁华城市的吸引力更大,而西洋美女也委实开始在中国沿海城市获得欢迎,一些高素质的女性确实获得了成功,在英国本土,职业女性的工作机会和选择机遇比之中国要差了很远。
在广州,整个旧城区几乎完全被推倒,取而代之的是鳞次栉比的东方风格的高楼大厦,梦幻一般的新广州,那种碧瓦飞檐的东方楼宇的华丽是西方人难以想象的,更令他们惊叹东方文化或许才更适合摩天大楼时代的到来。
最能体会中国影响力的西方国家(联邦、自治领),无疑澳大利亚各自治领要排第一位。
刚刚就任的斯南威尔十总督罗便臣,也将访问中国作为他上任后的第一等大事,澳大利亚的发展,要与中国协调的方方面面太多了。
令罗便臣兴奋的是,在他来到北京的第三日,中国大皇帝举办盛大的晚宴舞会接待他,可见中国人也极为重视他的到访。
舞会在圆明园同乐宫举行,实则就是原来的同乐园买卖街,也就是前朝皇帝体会“买卖”之处,一座小城,街道、店铺、商号、客栈、码头应有尽有,皇帝逛街的话,则由太监、宫女上千人扮作商人、买卖人和游人,热闹繁华,便真如街市一般。
现今买卖街已经被全部推倒,重建为一处碧水湖丰金碧辉煌楼宇格局,取名同乐宫,顾名思义,便是大皇帝举办宴会与群臣、对帝国有贡献之布衣同乐之所。
其实帝国皇室并不提倡西洋舞会,而且虽然在官员律典中,并无明文规定,但凡是以举办舞会为名强邀下属妻女、从政女性文员、平民女子跳舞的官员,风传出去的,升迁上便大打折扣,这几乎成为了一条潜规则,也成为了一个雷区。
话说回来,舞会本就没在帝国政界获得认同,交谊舞在帝国几乎就是流行在红灯区夜总会等场所,根本上不了大雅之堂。
倒是为了接待西方政界、经济界人物,帝国皇室和各级官员偶尔会举办舞会,以示好客之道。
不过这等舞会,莫说蓉儿不会露面,便是皇贵妃、贵妃乃至妃嫔都不会出现,在禁宫里蓉儿倒也喜欢和相公蹦擦擦,但在人前,自不会与相公搂抱令旁人看到。
是以今日舞会叶昭的舞伴是美赚,一身可爱清纯的黑白蕾丝侍女服,过膝薄薄白棉袜紧裹纤细小腿,精致锃亮的小黑皮鞋,清新中的诱人性感无以复加,同时也表明了她的身份。
而且说是舞会,大多数时候都是在雅致的乐曲中欣赏舞女表演,各官员要不要携眷出席纯属自愿,当然,就算古板如周京山,也领着他的一品诰命来到同乐宫,跳舞是不必了,但皇室“舞会。”更多时候是一种恩典和联谊,是夫人们之间的聚会,此时的大皇帝,也往往更加亲和些。
美账虽然只是宫女,但显然很受欢迎,此时以总理夫人为首的几名贵妇人,就围拢在她身边,亲热的和她说着什么。
叶昭则与罗便臣夫妻远远坐在古朴雅致的棱窗前,外间,碧水一汪,清风习习,旁侧,半跪的宫女茶师伺候香茗,将热茶斟入茶几中的小小茶盏中。
罗便臣今年刚好五十岁,秃头,络腮胡修剪的极为整齐,是一位看起来严肃而睿智的政客,夫人比他小一岁,很有修养的贵族夫人,但此刻的她,显然有些拘束,中国皇帝的传说,皇室的神秘与奢华,令她感觉自己就如同乡下来的下等人,便是在白金汉宫,她也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
而看着贵夫人们围拢在美赚身边也不来招呼罗便臣夫人,叶昭微微蹙眉。
显然周夫人也好、邹夫人也罢,都不大将一个蛮夷总督的夫人看在眼里,倒是大皇帝身边可人的小侍女可爱的紧,没什么心机,有问必答,也特别尊重她们,这般懂事,难怪听闻大皇帝已经临幸了她,更有那下级官员夫人看着美赚心生涟漪,不知道被皇帝临幸是怎样的滋味。
直到周京山走过去和夫人说了几句什么,周夫人等这才散开,她们不敢走过来,叫一位大厅中穿花蝴蝶般伺候茶点的宫女过来传话,邀请罗便臣夫人去那边与她们叙话。
罗便臣夫人这才如释重负,起身向叶昭告罪,翩翩行去与中国贵族夫人们交流。
周京山和邹凯之则在东面临窗吃茶闲聊。
邹凯之已经被任命为政务院副总理大臣,主管外部通商等等事务,现今是真正帝国外交第一人,此次舞会他自然受到了邀请。
周京山和邹凯之没有过来凑热闹,不是不想听大皇帝与罗便臣谈话,而是大皇帝接见罗便臣是好客,若说再加上总理、副总理,自己等知道是在聆听大皇帝圣训,但旁人看起来,就是大皇帝和两位总理大臣一起与罗便臣聊天,可就太高抬罗便臣了。
其实罗便臣自己也心知肚明,中国皇帝不若西方皇帝和国王,中国皇帝与官员间的关系就如同父亲和子女,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这是一种家天下的政治,而中国皇帝东征西讨建立的巨大威信更令他对帝国的掌控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获得中国皇帝的接见,同外国人在英国获得女王接见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就算这些中国官员,觐见他们的最高统治者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今日首相和副首相参加酒会,本就同自己一样,是觐见和大皇帝沟通的一个好机会,而不是为了欢迎自己。
坐在下首的位置,虽然沙发略低,罗便臣心里并没有不舒服的感觉,他认真聆听着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