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老婆是军阀-第6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尽一切办法在其国内制造矛盾,对俄国进行肢解、瓦解令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失去统一大国的发展机会,才是削弱它的最好办法。
经过这一年多的战争,叶昭对俄国人的战略思想已经明确,他同样希望暂时结束同俄国人的战争或者说结束第一次中俄战争来消化获得的土地,同时将中国实际控制领土和国内疆域通过铁路尽快连接。
不过俄国人,虽然面对国内的动荡和土耳其的大兵压境,但要想其现在签订停火协议怕是很难吧?若说割地赔款的和约,那就更绝无可能。
如同叶昭所想,认为被中国侵占了大片疆域的俄国人说什么也不肯同中国人签订停战协定,不过在普鲁士的斡旋下,在柏林的中国和俄国的外交官还是坐到了谈判桌上,俄国外交官态度强硬的提出,两国和谈的基础是中国无条件退出俄国领土。
中国人则旗帜鲜明许多,如同在新西伯利亚等城市宣传的那般,中国外交官一再表示,中国人是俄国人的朋友,是来帮助俄国人推翻沙皇的残暴统治。同时也欢迎觉醒的俄国人自由联邦成为中华大家庭的一员。
实际上,中国人在春天时已经开始推动前往西西伯利亚东南平原的移民,至于中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探险考察队在勘探地图的同时同样在寻找一个个适宜居住的移民定居点。
东部战区,韩进春部已经将俄国在东部沿海的港口和定居点全部占领,帝国甚至宣布了对阿拉斯加的所有权,只是尚没有中**队进入这一区域。
不过加拿大自由联邦在英国人支持下,开始派出探险队进入阿拉斯加,毕竟俄国同美国人谈判准备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也出于克里木战争失败后,害怕英国人将阿拉斯加夺走,如此俄国就变成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片和加拿大联邦接壤的殖民地,现今看来冰天雪地一片荒芜,英国人兴趣并不大,不过加拿大联邦的一些官员却认为这是将阿拉斯加吞并的最好时机,也将阻止美国人进入这一区域的野心。
现今帝国暂时无暇顾及阿拉斯加,而在柏林的谈判虽然根本就没有谈判基础,但不管怎么说,俄国西线渐渐实现了实际上的停火,俄国人暂时无力反攻,中国人则热衷于开始消化被自己侵占的土地。
……
伊莎贝尔女王与叶昭达成了一系列口头约定后,在10月初离开京师回国。
送别伊莎贝尔女王之后,叶昭去广东走了一圈,视察个人所得税等新税制推行的情况,虽然中国税制改革理念先进,但实际在推动个人所得税等直接税改革却落后于英国,这也是东西方思维不同造成的差异。
回京时叶昭顺路走武昌看了看今年年初复工的长江大桥,积累了许多失败经验并且备受外界诟病的筑桥局官员、专家等等都憋了一口劲儿,听闻在其内部各个部门都设定责任人,立军令状,拼着劲儿也要将武昌大桥成功架起来。
同样,叶昭也去改道后的黄河、淮河流域转了转,视察堤坝工程,这些年,黄河治理局可是银子流水一般的花用。
治水,在历朝历代都是头等大事,叶昭自不例外,总不能治水不力使得涝灾频频时便用百年千年一遇来糊弄平头百姓。
在黄河下游的走动叶昭就算得上真正的微服私访了,一直以来不是说微服私访显得儿戏,而是中国官场的潜规则会使它变成儿戏,真正微服私访的官员更会破坏这种潜规则,不管过去还是未来,这定然是中国官场文化中的格格不入者。
虽然健全的制度本就不需要官员微服私访,但不算健全的制度呢?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下来走走,真正了解民间疾苦只有益处。
叶昭的身份,也完全不必在意破坏什么潜规则,何况现今京城议政使,也很有几个喜欢去地方上走一走看一看,虽说这几人都是“异类”,却也不能不令地方官员加倍小心。
一路巡查,并未发现明显贪赃枉法的迹象,与当地乡民聊天,地方官员就算政声不佳,也并没有欺男霸女恶名昭著者,甚至民间恶霸因为乡一级政府的存在,比起以前也大大缩水。
只是叶昭心情却不免沉重,与大城市的繁华生活比起来,农民的生活水平可并没有获得显著的提升,比自己预期的要差,勉强吃饱饭的占大多数,当然,或许这也因为走访之地位于黄河下游,多是早年黄河改道冲淹过的地段,尚未形成正常生活秩序,搬迁来的村民,本就都是贫苦之人。有些家底的,自然早早离开这黄涝泛滥之地。
这日天晚,眼见前面便有个村落,叶昭正吩咐前去留宿,却不妨前哨几名侍卫走在小路上,却从旁侧树林中蹿出个剪径的强盗,身材高大的一个壮汉,络腮胡,手里拿着把长矛,大声说只要财物不伤人命。
那还用说了,三下五除二侍卫便将其制伏,不过这汉子嘴硬的很,就是不肯通报姓名籍贯,侍卫只好将他绑了,等明日经过乡镇时送官法办。
这个年代强盗并不稀奇,就算新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国家级公路的偏僻地段,也不乏“劫道的”。
现在就更是了,虽然成股的匪患在帝国腹地已经不多见,走单帮的或者三五之数的响马要想销声匿迹,却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不是吃得上饭吃不上饭的问题,本身就有好吃懒做的壮汉喜欢不劳而获,而且只劫过往客商不祸害本地人的话,乡民便很少报官,乡一级治安队不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便是懒散些,也根本就理不到他们。
不过这劫匪今日算撞了正,等他见到后面浩浩荡荡的几十号人和一溜马车,想来心下更是后悔了。
跟随叶昭的蓝翎卫,扮作武装商团,也拿到了在帝国内陆武装商团需要持有的特别通行证。
这里是武定府,再往北,就进入直隶,可直抵天津,叶昭正在返京途中。
抓到强盗,郑阿巧就不免担心,万一前面的村子是个强盗窝呢,穷乡僻壤,可难说的很。
郑阿巧小心翼翼说出自己担心时叶昭就蹙眉道:“那就更要,总不成武定府的乡长都成了摆设。”
村子不大,百十户人家,整个村子黑洞洞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估计许多人家都睡了觉,星星点点有那么几户人家窗户透着光亮,显然是燃了煤油灯亦或蜡烛。
叶昭见了微微点头,虽然这得益于石油炼油厂和蜡烛厂的飞速扩张,但比起过去许多大城市都黑漆漆一片,不管这光亮短短几分钟也好,半小时也好,可算是极大的进步了。
侍卫们在最前面远离叶昭的位置燃起了铁路专用的强光煤油灯,现今帝国已经出现了电筒,但忽明忽暗的极为不稳定,所以英文手电筒音译又有闪光灯的意思。
光亮和侍卫们的动静惊动了村子里的人,大概一刻钟后,一名自称村长的老者和几名小伙子匆匆迎了过来。
郑阿巧与老者寒暄,拿出商团的证件给老者看,又说希望租赁一户人家起锅做饭,容雇主歇息,其余人等住处倒是不劳村长费心云云。
老者见了郑阿巧的证件这才松了口气,此时村民纷纷从家里跑出来看热闹,突听一名女子惊叫道:“狗子,是你?你怎么被他们绑了?”
一个穿着粗布衣衫的少妇冲到了被绑劫匪面前,但很快被侍卫拦住,郑阿巧沉着脸道:“他是你男人?持械抢劫,罪过可不轻,明日送官查办。”
少妇一呆,立时脸色苍白,连声道:“不会的,他不会的。”
村长老者和村民面面相觑,老村长走上两步,说道:“是不是有什么误会?狗子前两个月去县城做活计,怎么成了劫匪?”
郑阿巧道:“我们这么多双眼睛还诬赖他不成?看,那就是他用来抢劫的凶器。”说着话,指了指一名侍卫手里的长矛。
再见“狗子”羞愧低头,一言不发,显然没冤枉他,老村长连连摇头,叹气道:“宗门不幸,宗门不幸啊!”
少妇呆了一会儿,急声道:“那,那你们去我家吧,我,我不收钱……”
郑阿巧见叶昭微微点头,便对少妇道:“也好,我们也不是不近人情的人,官府是一定要送的,你们也说说话。”
少妇家在村东头,几间泥胚房,低矮的土墙,外面更有几株柳树。
这位置倒是挺好,留了十几名侍卫,其余人赶着马车去村外扎帐篷歇息。
院中灶台,美咲很快就升起火,侍卫们想帮她,她一概不用。
少妇见状可是吓了一跳,要说叶昭巡视河防堤坝时倒是换了不起眼的衣裳,现今返京,他早已穿起绸缎华服,一见便是富贵人物,美咲更别说了,小巧可爱的宝石黑制服大衣,薄薄的过膝黑棉袜,黑皮鞋,在乡间人物看来,精致的无可言表,怕多看一眼都觉得亵渎人家。
这么娇贵的城里小姑娘做起烧柴禾的粗活,自然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