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第5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功夫就能以奇袭的方式拿下苏俄的北方重镇摩尔曼斯克。然而,尽管列宁格勒和斯大林相继面临德军的猛烈进攻,负责戍卫摩尔曼斯克地区的苏军第1团军并没有像德国和芬兰人推测的那样受到削弱。事实上,除了一部分作战飞机被调往前线,该集团所辖的步兵第军、步兵第4、第52师、坦克第1师以及炮兵、海岸守备部队都没有进行大规模的调动。因而在总兵力上,“奇袭者”处于绝对的下风,然而从“提尔皮茨”号的意外开始,战役的进程似乎就在不断偏离原来的路线,越走越远……
林格激动却不冲动,他无何的叹了口长气,而一旁的舰队参谋长便出来打圆场道:“诸位,第二批登陆部队即将抵达,很快就会有更多的部队和火炮运送上岸。苏军的坦克固然很多,但大家应该记得,我们在开战的头两个月就击毁和俘获了上万辆坦克,是我们投入战场坦总数的两倍!我相信正如元首所说的那样,俄国人庞大的坦克部队就像是一群绵羊,试想一下,绵羊再多也不可能阻挡老虎的前进!”
既把元首的话搬了出来,其他人难有反驳。随后副舰卢克上校提出了一个折中建议——如果“提尔皮茨”号继续留在这片海域作战,那么就必须想办法补充弹药。15英寸的主炮须从国内紧急调运,而15C毫米副炮和1C5毫米的高平两用炮则还可以从附近活动的德国舰艇上抽调。
海诺接受了卢克的建议,尽管这片海域内可能仍有俄国潜艇活动,他仍打算待天完全放亮后令“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和“舍尔海军上将”号驶入海湾并为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由于两舰均以1毫米高平两用炮为副炮,附近装备150毫米舰炮的,便只有派去为“彼得特拉塞”号护航的轻巡洋舰“科隆”号了。
海啸 绝处逢生 第31章 意外的收获
 更新时间:2009…10…27 18:34:43 本章字数:3552
么是奇迹?
在目睹登陆官兵的奋战之前,张海诺一直认为,能够以弱小胜强大或是逆转较大的困境便称得上奇迹,这场发生在陆地上的战斗终于改变了他的看法。/首/发
在经过了整整一天艰苦卓越的战斗之后,狭小的滩头阵地仍然牢牢掌握在冯兰伯霍芬所指挥的山地步兵和海军战斗步兵手中,要知道即使加上第二批登陆部队,这些德国士兵的总数不,而对面的苏军不仅拥有数倍于德军登陆部队的兵力,还拥有数十辆坦克和大量的火炮,更让他们亢奋的是,在进攻德军一线阵地的过程中,他们通过成功的穿插迂回包围了大批德军登陆部队,最终有超过3000德军官兵沦为俘虏——若不是接下来的进攻为几艘德国战舰强大的炮火所阻止,加上德军第二批登陆部队及时赶到,将残余德军赶下大海看起来完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在远离滩头的一线阵地,德军损~巨大超出了“北方女王”行动所有指挥者和参谋人员的意料,他们甚至差点失去了在前线指挥战斗的山地兵中将冯兰伯霍芬。尽管损失惨重,但从整个作战过程来看,死里逃生的中将并没有犯下主观失误,毕竟从头到尾都没有人告诉他,前方的苏军竟拥有将近一个旅规模的快速轻型坦克,而这些坦克在雪地里的机动速度也超乎想象!
整整一天的猛烈攻击没有再向前推进哪怕一小步,苏军官兵终于停止了他们愈显疲惫的脚步,进攻暂时停止了,纵深不过五百米的德军阵地前,留下了至少2000具尸体。这其中有德军登陆部队拼死战斗地成果,亦离不开近岸搁浅的战列舰“提尔皮茨”号、冒险靠近的重巡洋舰“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和装甲舰“舍尔海军上将”号,还有舰队中的驱逐舰、鱼雷艇,就连在之前立下显赫战功的U…197号,也浮上水面用他们的88毫米炮支援步兵作战——位于莫托夫斯基湾的德国北方舰队,已经为这场艰苦地防御战拼尽了全力。
然而,枪炮声的息并不意味着战斗的结束或是胜利地到来,相反,德军登陆部队连同搁浅的“提尔皮茨”号处境仍十分危险,苏军的火炮尽管在口径和威力上不如三艘德国主力舰,但分散使用的话仍能够对德军阵地甚至是无法移动的“提尔皮茨”号构成威胁,而德国舰队在暴风雪阻碍视线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压制和清理每一门苏军火炮——尤其是在对方不断更换位置的情况下!
一天地坚守,让进攻的苏步兵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德军登陆队方面的损失同样不小,冯兰伯霍芬很快估计出了一个大致的数字:1200。
又有1200德士兵失去战斗力,这意味着能够继续和苏军作战的,只剩下不到3000人,其中还有约200是从北方舰队各舰艇临时抽调的人员,这部分人勇气可嘉,但陆战能力相比长年服役且经历过多次战斗的山地步兵仍有相当地距离!
简单清理战场之后,登陆部队临时指部作出一个新的决定,放弃最远~3原苏军堡垒,集中兵力退守以最后6座堡垒为支撑点、长约1800米的最后一段防线——再后退,便是泥泞的滩头和临时搭建起地两座登陆栈桥了!
就在以张海诺和冯兰伯霍芬为的指挥官们对于战局一筹莫展地时候,“科隆”号带着一支由3货轮组成的小型船队出现在莫托夫斯基湾口。大约12小时之前,这艘轻巡洋舰“科隆”号还报告说自己因为故障无法正常航行,因而人们并没有料想到它会在个时候抵达,而当几艘德国大型鱼雷艇正要上去接应地时候,更为意外的事情发生了—“科隆”号发出信号:随行3英国货轮已经为我方官兵所控制,切勿开火,请速派武装人员登船协助!
人们时才注意到。那3船和之前运送登陆部队地德国、挪威船只有着许多不同之处:它们中最小地看起来也有地排水量。大地约莫可以运载6000货物。船体外形显然是为远洋航行而设计。通过望远镜看去。“科隆”号地主炮分别对准了三艘货轮。而它们甲板上也确实有德国水兵装扮地武装人员看押船员!
“科隆”号地身份既已经确认。德军地四艘大型鱼雷艇便毫不犹豫地冲了过去。不多时。手持步枪地武装水兵气势汹汹地爬上货轮。只不过真正地战斗。早在7个小时前就已经结束了!
发现有船只进入海湾。位于西岸地苏军炮兵也不管对方地身份几何。隔着很远地距离就开火了。成群地152毫米重炮。发出地轰响声在风雪交加地海湾中久久回荡着。让人不
生一种空中惊雷地错觉。
不过。这种声势似乎只能证明苏军炮兵在这片海湾地存在。在接近极限射程地距离上。过于恶劣地视觉条使得炮弹无一落在对德方舰船造成威胁地范围内。
半个小时后。张海诺亲自带着军官们在“提尔皮茨”号地甲板上迎接“科隆”号地指挥官马蒂亚斯尔诺中校地到来。以一艘轻巡洋舰俘获3货轮听起来并不是什么叫人惊奇地事情。但在这至关重要地战争时期。尤其是在英国海军已经对德国北方舰队地出航作出相应部署地情况下。想要在巴伦支海俘获英国船只就不是一件容易地事情了!
带着这种奇,张海诺在甲板上便迫不及待的说:“我的上帝啊,马蒂亚斯,我最一开始还以为你带着英国援兵来了呢!”
周围顿时一阵善意的笑声,奥尔诺中校显然也是乐不可支,自从战争爆发以来,似乎还没有哪位德国舰长能够一次性俘获到两艘以上的舰艇。一方面,英国船长们多是桀骜不驯之徒,另一方面,德国舰艇大都是在危险海域活动,即便能够俘获对方舰船,往往也没有办法带走,最终只能是在将对方船员俘获后将船炸沉!
“我们是在瓦尔港东北方大约1海里的地方遭遇英国船队的!”奥尔诺中校一边跟在张海诺身旁往舰桥上走一边说道,“那是一支规模不大的护航船队,共有12船,其中是护航驱逐舰和武装货船,那时候我们漏水的舱壁刚刚修复,海上的风雪似乎严重影响了英国人的视线,又或许是因为他们觉得快到目的地而放松了警戒,我们悄悄摸了上去……战斗只持续了20钟,我们迅速击沉了全部的英国驱逐舰和武装货船,其他的货船四散逃跑,我们在三次发出警告后也朝他们开火了!击沉的三艘货船,加上俘获的这三艘,应该只有两艘船侥幸逃脱了!”
这时候,张海诺不由得回望了一眼已经驶到了近处的“科隆”号,这级外形简洁流畅的轻巡洋舰是德国海军在魏玛时代建造的,整体作战能力尚可,但在攻击力方面绝没有到“恐怖”的程度。20钟击沉驱逐舰,除了偷袭这个因素之外,恐怕或多或少还和对方舰艇的性能有关——就张海诺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