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937-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廖大人笑道:
“这个,大家多虑了……我之前专门询问过陛下的首席御医。这位御医从陛下幼年时候就一直负责陛下的健康事宜。据他所知,陛下从没得过什么长期的、或是慢性的疾病。所以说,陛下三年前的那次玉体染恙,和今天这次没有什么联系。……好,中间这位,请吧。”
一个高瘦的男人站起来,双眼炯炯放光,咧嘴一笑,露出白亮的牙齿。他声音很亮地说道:
“廖大人,本人姓图门,是《大清日报》的记者……”
大殿里“轰”的一下开锅了,所有人都转身盯着这个瘦高个,猜测他是恶作剧还是怎么的。
几乎在同时,四周镁光灯“嘭嘭啪啪”地闪起来,大殿内顿时一片烟雾弥漫。
喧闹中,廖大人没说话,最初的惊诧过去后,他仔细地盯着下边这个人,打量着他,想从他脸上看出这句话什么意思,真的还是假的。
图门也毫不回避,咧着嘴笑着,很挑衅地盯着廖大人的目光。
大殿里几乎所有人都在猜测、询问,只有他们两人目不转睛,安静地盯着对方。
……
《大清日报》,满清的官方报纸。也是整个大清帝国现在的唯一一份报纸。
一个三亿多人的大帝国,到现在20世纪30年代,只有一个电台,一份报纸。
这份报纸空洞、虚假,完全就是满清朝廷的宣传工具,靠强制订阅保证发行量。在人均收入只有南明六分之一的北清,这份报纸的价钱却是南明同等报纸的4倍。
一户全家大字不识的农民,要被迫拿出几分之一的收入,订阅好几份《大清日报》。家里有几口人,就要订几份。不订就要到家里来捆人。
就是这样的一份报纸。它在国际上的名声,比《真理报》还差。
……
在一大堆中外记者面前,在全世界的镜头面前,大明皇室的发言人该怎么说?
要是让禁卫军当场拿下,或者驱逐出去,就可以继续表明对清的强硬态度。但《大清日报》也是报纸,它的记者也是记者,不允许他提问或讲话就抓人赶人,这又和大明一贯的新闻自由形象相矛盾。
要是和其他记者一样,请他发问,这就等于是给了“大清”的报纸和其他国家同样的地位。这让三百年来一直不承认“清朝”的大明帝国、大明皇室如何自处?
边上一名协从官员悄悄跑出去了。片刻后,几个穿黑衣戴礼帽的人在大殿门口探头探脑了。
记者群又是一阵喧哗,“嘭嘭”的镁光灯又冲那几个黑衣人闪起来,他们连忙退到外面去了。
《大清日报》的记者轻蔑地瞥一眼门口,又是咧嘴一笑,很挑衅地和廖大人对视着,存心要等对方先开口。
……
廖大人喝了口水,拉下脸来道:
“图门先生,鉴于你是伪清人员,而这里是大明帝国的皇宫,所以,本官会让人把你请出去,然后礼送处境。但这也是记者招待会,你是记者。我们大明一贯有尊重新闻自由的传统。所以在把你请出去之前,我允许你提出你的问题。好了,讲吧。”
他放下水杯,面孔严厉地盯着他,脑中剧烈地思索他可能提什么问题。
“廖大人,”图门提高调门,劈头问道,“我有充足的理由怀疑你们伪明皇室在欺骗大家。伪明女皇朱佑榕根本没生病!”
……
一语既出,全殿哗然。已经有几个外国报纸的记者悄声吩咐跟班,让他们赶快去电报局占窗口了。
'  '
第14集 大明公债
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是明朝开放最早的一处大埠。如今和正规历史一样,是南中国的经济和金融中心,被称为“东方巴黎”。
黄埠江沿岸的金融街,耸立着一座座欧式花岗石建筑,世界各大银行、闭、投资等各种金融公司、家族、财阀等,都在这条街上有分部∨邦、罗斯柴尔德、摩根、洛克菲勒、奥纳西斯、福特、花旗、汇丰、德意志、苏格兰皇家、三菱、三井、苏黎世、瑞士联合,以及帝国银行(明朝央行)、皇家银行(皇室自己的银行)……等等等等。
每家门头上悬挂三面旗帜:大明国旗、所在国国旗、企业、家族徽号旗。
每天,数字惊人的大把票据从这里开出,改变着各间银行地下金库里成吨钞票和黄金的归属。每天从这条街运出整车整车的钞票,又运进整车整车的钞票。
每天,这里让无数人破产,又让无数人发财。这里的交易决定着世界上相当大一部分的物资的价格,金银’油、钢铁、煤炭、有色金属々产品……
万国证券交易所内,所有的交易区都是一副闲散的样子,现在正在午休,暖气暖烘烘的,让人无精打采。经纪们松着领带,挽着衬衫袖子,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吃饭、聊天、打牌、下棋、看报。地上散落着作废的交易单据、报纸、打坏的字纸,也没人去收。电话机、打字机、算盘等零散着,粗黑的电话线横七竖八在地上,交易大黑板上的粉笔数字,还保留着上午收盘时的最后价位。
墙壁上排了24座挂钟,分别指示着全世界24个时区的时间。
从上午皇室突然宣布陛下急病后,股票交易区的大盘已经略微下挫了。但债券区和期货区似乎还没受什么影响。
现在南京紫禁城里在开记者招待会,宫门外围了一群人,都是来打探消息的,等着记者们出来,打探到第一手消息,然后好飞速跑到电报局。
电报局每个窗口都排着队,那些占住窗口的记者跟班正在花钱拍发无聊的内容,为的就是一直占住窗口,撑到皇宫记者会结束,自己同事送来稿件,好第一家拍发出去。
上海,电报局等候室里坐满了人,都是各大报纸和交易所经纪人的跟班,他们等着南京电报过来,第一时间接收,然后立刻跑回报社,跑回万国证券交易所。
……
南京紫禁城。
一个禁卫军打开小门,一个带鸭舌帽的小厮抓着一张纸飞快跑出。
所有人都围了上去,吵吵嚷嚷地向他询问。他谁也没理,跑到马路边,一声口哨,一辆黄包车飞奔过来。
“快,”他坐上车,扬手喊道,“电报局!三倍车钱!”
黄包车卯足了劲,绝尘而去。
等候的人急得直跺脚,都感到出了什么大事了。
过一会儿,又跑出来一个小厮,又是一群人围上去……
……
上海,金融街,万国证券交易所。
“咣”地一声,债券厅侧门被撞开,一个穿马甲、带鸭舌帽的十几岁男孩气喘吁吁冲进来,四下张望寻找着。
满大厅的经纪都吃惊地望着他。一个经纪扬手打了个响指,男孩看到他,飞奔过去,把一张电报纸交给他,领了一张钞票的赏钱走了。
大家都在子着这名经纪,之间他盯着电报纸,脸上渐渐变色,然后一句话不说,把纸装进口袋,盯着交易板。
大家顺着他眼光看去,大黑板上其中一栏:大明公债
片刻后,又有两三个小厮跑进来,把消息送给某个经纪。电话铃也零零星星响起来,接到电话的经纪都神色紧张,脸色大变,开始往外悄声打电话。
整个交易厅弥漫着一种诡异、紧张的气氛。
很快,这种气氛传播便到了其他的股票、期货等交易厅。整个万国证券交易所,都被这种紧张气氛笼罩着。
有的人消息灵通,有的人消息不灵通。
但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两点整的开盘。
……
远处飘来两声大钟声‖时场内一阵犀利的电铃响过。
全场沸腾起来了。电话铃此起彼伏,满耳都是算盘珠声。一个经纪率先冲上交易板前,抓起粉笔在“大明公债”下面填上280020000数字,然后在吵嚷中冲下面大喊:
“码洋20000,实洋2800,有人要吗?”
没人接手。经纪等了片刻,转身擦掉2800,又写上28200,转身再次大喊:
“码洋20000,实洋28200,有人要吗?”
还是没人接手。黑板前已经挤了十来个经纪了,都和他一样,开始抛售大明公债。满大厅充斥着“有人要吗”、“有人要吗”的喊声。
价格在跌▲且跌得很快。
股市也在跌。但期货交易厅却是是另一种气氛。
消息传得很快,南京、上海两地的电报局内,电波向全世界各大城市传去。
现在全世界各大交易所的期货厅内,原先因为大萧条萎靡不振的各种战略物资,开始出现了微弱的涨势。
……
所有经纪都紧张的面孔变色,大汗淋漓,大喊着交易,抓着交易单在场内跑来跑去,时不时匆匆写下便条交给跟班,跟班飞跑着送出去……
角落里一个经纪抓着电话筒,流着冷汗,紧张地对那头说道:
“侯爷……大明公债已经跌破面值了,啊,又跌了,现在只值面值92了……侯爷,您还决定不卖?”
昌平侯府书房。郑国拿着镶景泰蓝的话筒,语调紧张地说:
“对,不能卖……这种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