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937-第5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辛苦了!”朱佑榕轻声说,“你们为人民、为国家、为朕付出的巨大牺牲,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副师长欠下身子,哽咽道:
“陛下言重了……南京保卫战中,我们并没有出什么力……和兄弟部队相比,我们差得很远……”
朱佑榕说道:
“但是你们付出的更多。”
副师长低头哽咽道:
“谢陛下!”
接着,他转过身来,做了个手势。两名74摩步师的士兵出列,在慢节奏的军鼓声中,抬着张连生的骨灰盒,缓慢地迈着正步,来到朱佑榕面前。
朱佑榕旁边张照先捧过一只托盘,朱佑榕从托盘上拿起一枚一级梅花勋章,郑重地放在张连生的骨灰盒上面。
然后,她摘下宽边阳帽,低头默哀。
全体军政官员、官兵、以及广场上的市民们,也都低下头默哀。
张连生的事情,现在他们都知道了≈在他已经成了一个大明战俘不屈的象征。
接下来,是为回到大明的500名官兵颁发勋章。每人一枚二级梅花勋章,一人不少。就在这个时刻,上海几所以院内病房内,也有军官捧着勋章托盘,挨个为病床上的官兵佩戴。
在南京紫禁城外西华门广场上,朱佑榕、郑国、张照先、沈荣轩四个人,亲手为这95名官兵佩戴勋章。除了他们四人,并不假手下面的军官。这也是给这些受尽苦难的官兵们的巨大荣誉。他们这枚二级梅花勋章,一定是女皇、延平王∽辅大臣、总参谋长中的其中一人,亲手佩戴到他们胸前的。
……
仪式一直进行到中午。
∪逍∷低午仪式结束后,向小强紧急赶到了帝国统帅部。;精彩无限http://。HT。/
'  '
第176集 进攻日
∪逍∷低小强乘车赶到紫金山要塞里的最高统帅部,路上坐在车子里,如饥似渴地浏览了一下这十几天的各大报纸。
果然不出所料,8月9号签那天的各大报纸都在头版全文刊登了《旅顺条约》。条约全文不长,只用了上半个版,下半个版就是各报政治版主笔的口诛笔伐,大标题加黑加粗的“编者按”,这些主笔们自己的文字上就透露着强烈的火药味,然后其他好几个版都排满了相关文章,无论哪一派都在倾泻怒火,措辞冷静点的也都是冷嘲热讽,矛头基本上都指着颠倒黑白的北清。
∪逍∷低小强又翻看了几份报纸,发现开始有一些左翼观点,把质疑的矛头对准了大明谈判团,指责他们没有原则,不能单纯为了接回战俘,什么黑锅都能往整个大明帝国身上背。个人永远没有权力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这些官兵之所以被俘,就是为了保卫国家≈在因为要他们回来,就要拿整个国家的荣誉去换,岂不是本末倒置?
总之,他们的字里行间透着这样一个质问:个人私利重要还是国家荣誉重要?
然后,他又翻看了第二天、也就是8月0号的报纸。果然,这时候就有了很多文章针锋相对,劈头盖脸地把那几篇文章批了个体无完肤◎小强也从中看到了现在大明人的主流思想,那就是国家是由一个个家庭、一个个人组成的,假如让抽象的“国家荣誉”凌驾在了这一个个家庭、一个个人的幸福之上,那这所谓的“国家荣誉”就是虚伪的。一个国家,连自己最具体的国民都保护不了,这就是最大的耻辱。靠牺牲国民的具体利益来换取的“国家荣誉”,不属于全体国民,只属于统治者自己。
……
接着他又翻阅了这十来天的报纸,这件事一直是焦点。大部分文章都包含着三种情绪:愤慨、屈辱、期待。
期待什么?期待大明的几千战俘能够平安归来。另外,还有一种普遍的情绪,就是咽不下这口气,期待帝国能够做点什么。
少量的激进观点,“叫嚣”大明应该对北清采取强硬手段,比如立刻加大力度空投太行山纵队、扩大在北清后方的南逃鼓动、变本加厉地进行策反颠覆……等等,总之是要在接回来几千战俘之后,就全面撕毁《旅顺条约》。还有的更激进的,甚至叫嚷大明要对北清开战,给他们一点厉害看看。当然,这些嚷嚷开战的作家大部分都不住在长江沿线。
∪逍∷低小强一看这些标题,第一个感觉就是:敢情大明的爱国愤青也那么多啊?
但他细看了一下文章,马上就看出来,这些“愤青”写的文章还是很有水平的∠竟这时候没有网络,没有论坛,没有博客,不是谁想说话,发上去马上就能被千万人看到的。这时候的作者和读者之间还要经过编辑这一关▲且报纸版面有限,能印出来的都是最有水平的文章。那种纯渲泄叫嚣的东西,直接就被退稿或扔废纸篓里了。
所以,向小强在报纸上看到的“愤青文章”,以他后世的标准来看都不能叫“愤青”,而应该叫“愤学者”。
而这些“愤学者”主张的“要开战”观点,分析的一条一条,竟然和帝国最高军政会议上“北伐派”的论据何其相似!但他们毕竟军事方面不专业,不能像向小强一样看到制空权和大纵深机动作战的威力,他们多是从政治方面分析的,说的最多、也是最有力的论据,就是“人心所向”四个字。最能直接表现两岸人心所向的,莫过于每天都在发生的冒死南逃了。他们在文章里直接写道:
“‘到大明生活’,这是北清每一个底层民众的梦想。军队的底层也不例外。试问,假如给清军士兵们一个到大明生活的机会,有多少人会放弃?有多少人会仍然把枪端在手里、向我们大明士兵射击?不,他们不会!他们只会把大明军队看成解放者!”
∪逍∷低小强躺在后座皮靠背里,用力弹了一下报纸,暗暗赞道:
“好!就这一句最透彻!”
竹璁已经被接去参加记者招待会了,向小强由于收到了统帅部的召见,没去参加。可以肯定的是,郑大郡主那张伶俐的嘴绘声绘色一说、再加上梨花带雨的一番悲愤诉说,发生在赤峰战俘营的一切都要被大爆料了≈在外界只看到授勋仪式上抱了个骨灰盒,只知道是死在战俘营的兄弟,还不知道他是怎么死的哩!还只觉得战俘营就死了这么一个兄弟哩!
不出今晚,对北清的第二轮愤怒将席卷大明,并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当然,北清的外交部肯定会在第一时间辟谣,并且严正驳斥南明的“恶毒污蔑”了。
……
进入紫金山要塞内的统帅部会议室,常规的军事会议正在进行,是唐云生主持。自从大明秘密定下了北伐的国策之后,统帅部内每天都在开这种常规军事会议,陆海军参谋们每天搞的对清作战计划的最新进度,都要在会上讨论、完善。
∪逍∷低小强和张照先都是参加完归国官兵授勋仪式就来了,几乎是前后脚进入会议室。看到张帅进来,所有的将领们都立正致敬,张照先摆摆手,让大家继续。
但是众人的目光都更多集中在了向小强身上◎小强和竹璁这些天出使北清,一直是大明国内的焦点人物▲后来使团先回来了,而二人没有回来,据说是被接去了避暑山庄见北清皇帝,还接连那么多天联系中断,更是为他们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正是由于他们二人这次“孤男寡女”的行程,更是为不少小报提供了编造绯闻的绝好素材。
∪逍∷低小强很谦逊地和大家呵呵一笑,打过招呼,自己拉过一张椅子,找了个空坐下了。
他刚听了一句,就明白这次会议为什么要把自己叫来了。因为这次要做一个比较重要的决定,要把相关将领都请来,大家看怎么样,行的话就拍板。
唐云生继续说道:
“……那么,决定我们把‘进攻日’定在0月4号的因素,目前有这么两个。首先,我们在前面的军事会议中,已经决定把进攻时间定在0月份。这是根据我方的准备、北清的农时、以及秋冬季的华北地理环境等因素决定的。之所以推荐在4号,是因为4号是0月的第一个星期天。和我们一样,每逢周末,清军很多部门都会放假,而且很多驻地离家近的军官会借此回家。
“虽说星期天才开始放假,但不少军官星期六晚上就会买票动身了。这种情况我们和清军都有。但是清军的军纪比我们松弛得多,这一点也比我们严重得多。除了少量精锐的王牌部队军纪好一点,大部分部队的军官无论是回不回家,在周六晚上一定是找不到的。他们基本上都回到驻地的城市、县城去寻欢作乐,而且直到周一中午才会回部队。这是个普遍现象。
“因此,在星期天发动攻击,而且是闪电般的突然攻击,处于半瘫痪状态的清军指挥系统必将难以招架。这一点,我要感谢向小强司令,使他首先提出了‘闪击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