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937-第3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但是,钦差大臣穆隆额进房之后,却根本没正眼看那三个美貌女学生,而是把她们赶到隔壁房间,同时,把自己手下两个最得力的会计找了进来。
三个人在桌旁坐下,铺开纸张,开始计算账目。
“一定得把这个兵工厂查个地儿朝天,”穆隆额抽着烟,踱着步子,说道,“都给我好好查!……我就不信了,那么多的钱,凭什么让这帮家伙贪墨!”
两个会计在纸上“唰唰”地列出,库存的原料数量、库存的弹药数量,以及集中原料的价格。
==========================================================================================
呵呵,先发一章,夜里还有一章
'  '
第8集 病入膏肓
“这种最趁的7。2毫米步枪、机枪子弹,吨纯铜差不多能生产3万发▲报这个厂,谁都知道,全国差不多四分之一的炮弹和子弹都是这儿生产的……不说别的,光是步枪机枪子弹,每天的产量就是0万发以上。还有那些手枪弹≮弹,弹头弹壳加起来,一天应该用掉差不多5吨铜。”
穆隆额背着手,挺着肚子,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两眼放着兴奋的光▲两个财务官员,则坐在那里,面前放着选好的数据,恭敬地望着上司,聆听着。
穆隆额转脸问道:
“一天5吨铜,一年是多少来着?”
一个财务官恭敬地笑道:“大人,是825吨。”
穆隆额一挥手,咬牙切齿地道:
“一年就是825吨铜!但我们看到库里有多少来着?20吨了不起了!一天就要用5吨,库里只存20吨?哼哼,报附近可没有铜厂,要到六百多里之外去运!……那么远的距离,难不成他三四天就跑一趟?还不够汽油钱呢!……生产枪弹应该用铜,他不存铜,反而存那么多钢铁干什么?当我不知道么?
“……拿我当棒槌,是吧?用钢和铸铁做子弹,贪墨买铜的钱……这套把戏,现在全国的兵工厂都在玩,他以为我不知道?本来他要是好好跟咱们交底,那什么都好说≈在他拿咱们当棒槌,咱们就不能跟他客气。算算看,这个牛忠清一年能捞多少。”
手下财务官早就算好了,笑嘻嘻地说道:
“大人,现在一吨纯铜554大洋,而一吨钢,就是他们做子弹的这种钢,一吨只要72大洋。这样,他一吨就能贪墨482大洋。一年用825吨,那就是87950大洋!大人,这里还只是按铜的重量计算,还没算铜和钢的比重差呢!铜比重8。9,而钢铁比重只有7。8。这就比如说,同样口径的弹头,用铜做的话要用8。9克,用钢做的话只要用7。8克。少用的这部分还没算进去呢!
“而且,大人,这说的还是用钢,他要是用铸铁的话,那铸铁一吨只要25大洋!他一年就能贪墨95425大洋!大人!”
穆隆额冷笑着,心里算着,说道:
“不,全部用铸铁他还不敢。铸铁那玩意儿实在太粗糙了,再说也多捞不了多少钱……他最多是掺着用一部分。我们给他两头平一平,就算他一年捞90万大洋好了。”
“大人!”另一个财务官马上提醒道,“这还只是小头!大头还不是铜,还是钨!”
“哦?对了,差点忘了。这儿还生产穿甲弹。”
穆隆额冷笑着,一笔一笔地算道:
“虽然穿甲弹数量少,但每一发用的钨合金就多得很!那些反坦克枪最少都是4。5毫米口径的,还有二十多毫米、三十多毫米口径的……还有穿甲炮弹,四十多毫米、五十多毫米的……还有节炮弹,一百多毫米、两百多毫米的……还有更大的,各沿海防区的岸防炮,两百多毫米的也有不少门……哼哼,那钟炮弹,几发的钨芯就够一吨了……钨合金多少钱一吨来着?”
所谓钨合金,后世称为“硬质合金”,就是95的碳化钨加上5的钴,而且钴比钨更贵。也俗称“钨钢”,但里面没有铁成分,并不是钢。这玩意儿硬度超高,媲美金刚石。做成各种车床刀具,不但削铁如泥,而且削钢如泥,被称作“工业的牙齿”,是一个国家机械制造业的基本原料▲且它耐高磨、高温,也是军火工业的重要原料。
……
“大人,”第一个财务官抢着说道,“钨合金吨830大洋!”
八千多大洋一吨……如此天价,几乎可以称作贵金属了。但是穆隆额却明白,现如今在大清,钨就是这么贵。作为工业、军事最重要的矿产资源,钨这种东西大清境内却很少。没办法,老天爷好像总喜欢把某种东西扎堆儿放在一个地方∪如钨,全世界百分之七八十都在南明,在南明的价格只有这一半不到▲中途被曰本转手一道,再卖到大清,就成了这般天价。
当然,本来也可以没那么贵的,六七腔吨就可以,但是曰本中间商把大清上上下下相关官员都喂饱了,一吨很顺利地多卖一两千。以致大清国内现在只能用八千多一吨的钨。
穆隆额估算着,穿甲弹生产量不像普通子弹≮弹那样稳定,但这个郴年用上两百吨钨还是很现实的。他让人算了一下,按200吨算的话,一年就可以贪墨72000大洋。
铜和钨两笔加起来,这个兵工郴年就被贪墨掉22000大洋!
两百六十多万大洋,而这只是这一家兵工厂而已。全国的兵工厂基本如此,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可以说,全大清除了皇帝一个人不贪墨,所有人都在贪墨。仅仅是弹药这一块,全国一年就有上千万大洋进了相关官员的腰包。
……代价是:除了少数几个八旗师、还有一些重点部队能用上铜子弹之外,90的汉军用的都是钢子弹、或者是更糟糕的铸铁子弹。大炮用的也是钢弹壳,而不是铜弹壳。无数反坦克枪、反坦克炮、坦克炮、岸防炮、节……这些需要穿甲的武器,它们所发射的所谓“穿甲弹”,里面的“钨芯”基本上都是钢芯。钨芯弹成了“乌心弹”,穿甲效果还能事几成,可想而知。
而子弹不用铜而用钢做,带来的代价:第一,就是枪管壁来复线磨损严重,武器寿命大大缩短。第二,钢比铜轻,射程、子弹飞行稳定性等等都要逊色不少。第三,钢没有铜那么好的延展性,不能像铜那样在爆炸高压下迅速填满枪管的所有缝隙,枪膛内推力效果不理想。更要命的是,如果枪管做得稍不精密,钢子弹就可能硬卡在一个地方打不出去,导致炸膛。第四,打进人体内不易变形,杀伤力小。第五,容易卡壳。……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钢和钢之间碰撞摩擦,太容易产生火花,容易导致走火……
……
军工系统之所以敢这么明目张胆地偷工减料,除了各级各层都在贪墨、保护网早已天衣无缝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知道这些粗制滥造的军火,根本就不会被使用。自从9世纪末最后一次明清战争以来,各地兵工厂就在生产这些破烂,年复一年,旧的报废掉、新的发下去,大清“千师陆军”从来就没有开过枪。纵使是破烂,又能怎么样呢?
尤其到了戊戌变法、满清对南明形成战略攻势之后,整个帝国,从皇帝到老百姓,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点:只可能是大清打过去,不可能是南明打过来。加上南明惊恐万分地修筑长江防线,好像能挡住清军就谢天谢地了……“南明不可能打过来,只可能大清打过去”这种观念,就更加根深蒂固了。
但是,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原本就较为腐朽的满清,在变法成功、取得了很大成绩之后,迅速地更加腐朽了……相反,原本就较为清明的南明,在这几十年间,走上了逐渐君主立宪、政治更加清明的道路。
直到前不久的最新一次明清战争,真是让这些军工系统的蛀虫们捏了一把汗。索性这次短暂的战役里,军火质量问题没有明显暴露出来。最大的原因,就是跟明军实打实交锋的主要都是八旗师▲八旗师作为精锐部队,他们的武器弹药都是“特供”的,质量都还算不错▲那些汉军,不是被打死在江里当了炮灰,就是被抓回南岸当了俘虏,夸张点说连开枪的机会都没有。
这场“冲突”闪电般地结束了,整个满清贪官集团又长长地出一口气。原本他们连各自的替罪羊都内定好了,现在是一橙逍∷低惊。很快,军火系统又开始肆无忌惮地造垃圾军火,整个贪官集团又开始肆无忌惮地收保护费、为垃圾军火开绿灯了。
……
穆隆额吩咐道:
“把那个匾再拿过来。”
两个下属马上从柜子里迢了一只匾。这只匾是晚上吃“女体盛”之前,牛忠清安排上百个工人敲锣打鼓送来的。上面四个老套的大字:爱民如子。但是字虽然老套,却价值不菲,首先木匾是用两块宽紫檀木版拼接成的。紫檀为木中名贵之最,大料更是稀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