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937-第14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和平建设,还是继续扩张?是转变为美国那样“强大而安全”的民主国家?还是转变为曰本那样穷兵黩武的国家?
这些,都是让英法两国提心吊胆的。因此,对于大明的此番邀请,两国政要们经过考虑后,都觉得因该派特使去一下。就算欧洲没问题了,亚洲还有问题,应该跟明国面对面商量一下。明国现在虽然孔武有力,但毕竟还是自己的盟国,有什么事情完全可以说开。
……
半个月后,1939年1月13日,德国特使赫斯首先乘船,秘密抵达广州港。14日,英国密使的船也进入广州港。一天之后,15日,法国密使也到了。大明外交部随即组织了两处秘密会谈。一处是明德两国秘密会谈,另一处是明英法三国秘密会谈。英法彼此知道,但是并不知道德国密使在南京。而德国密使赫斯也不知道英法密使也在这里。
大明和德国密使的会谈,主要是先挑破窗户纸,直接揭开德国想向东扩张的“小九九”,然后在赫斯惊愕之下,贺子光描绘了一幅明德两国瓜分俄国的美景,甚至直接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标明了两国未来的势力范围。赫斯惊愕之后,很快也不再装像,直接表明德国确实很有意和大明合击俄国。但是有个难题,现在德国和苏联之间还有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而元首刚刚签署了慕尼黑协定,保证苏台德区是他在欧洲的最后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又能怎么办?
贺子光直接笑道,慕尼黑协定对于总理先生来说,应该不成为问题。
这意思是“我知道对于你们元首来说,撕毁协定根本不算个事”。要是对别国领导人说这句话,会被认为很无礼,但是赫斯显然是带着诚意来的,根本没在这里纠缠。他直接表明了希特勒的请求,意思是如果大明能帮着跟英法那边斡旋一下,让英法对德国的继续东进取得谅解,那再好不过了。
在跟英美等议会制民主国家打交道方面,大明已经很有经验了,可以说比德国经验丰富得多。贺子光很清楚跟英法美等国家“斡旋”,最重要应该斡旋什么“部位”。那就是:跟独裁国家打交道,要把功夫下在独裁者身上。只要搞定了独裁者,老百姓再不情愿也没用。跟民主国家打交道,要把功夫下在选民身上。只要搞定了选民,民选政客再不情愿也没用。
贺子光笑道:
“这个,我国可以和贵国一起努力。现在英法两国人民最想要的是什么呢?无非两条:和平和工作而已。贵国可以给他们和平,我国可以给他们工作。只要把这两样给了英法人民,总理先生可以换得在欧洲任意行事的自由。”
赫斯狐疑道:
“大臣阁下,我不太明白。”
贺子光说道:
“我国收复北方时间不长,只要战争一结束,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就会开始。我们会承诺分给英国和法国很大一部分市场和订单,还可以让英法的公司在西北承建铁路。英法的工人数量只是我国的一个零头,我们可以很轻易地让他们都有工作。除了工作,他们最想要的就是和平了。这也是张伯伦先生和达拉第先生之所以那么一味让步的原因。先生您也知道,并不是德军比法军强大,而是英国人民和法国人民害怕打仗,而德国人民不害怕。只要总理先生能做出姿态,让英法两国人民放心:德国永远不会‘西进’,那么即使贵国违背了慕尼黑协定,英法两国人民也不会特别在乎的。”
“大臣阁下,”赫斯眉头皱得更紧了,“您所说的‘总理先生做出姿态’,这个‘姿态’是指……”
贺子光顿了一下,说道:
“比如,撤出莱茵兰地区,将其重新恢复为不设防区。”
赫斯大惊,直接喊道:
“不,绝不可能!”
贺子光早已料到赫斯会是这个反应。他仍旧继续说道:
“这是上策。只要总理先生愿意这样做,我国可以替英法两国保证:贵国可以在东欧任意扩张,英法除了谴责,不会有任何阻止的行动。甚至连经济制裁都不会。”
赫斯听完翻译,沉吟了片刻,又问道:
“除了这个‘上策’呢?”
贺子光说道:
“那就是中策了。德国至少应该做出削弱齐格菲防线的样子,比如拆毁一部分工事,撤走一部分守军,邀请英军和法军派遣长期观察员进入齐格菲防线。这样要比任何纸面的条约和协定都更令人放心。特别是贵国撕毁慕尼黑协定之后。”
为了方便您阅读,请记住“网”网址:/
'  '
第53集 肉骨头
贺子光说的“中策”倒是很让赫斯考虑了一阵。过了半晌,他说道:
“大臣阁下,您要明白,无论是我们撤出莱茵兰,还是削弱齐格菲防线,都是在向法国打开德国的西大门。这么做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如果我们进攻捷克和法国的时候,法军在西线突然进攻我们,那么德国就完了。”
贺子光直接说道:
“先生恕我直言,德国要完早完了。先生想想,35年德国进军莱茵兰,公然违反凡尔赛合约。那时候德国比现在弱小十倍,那时法军如果动一根手指头,可能只要一场小战斗,连战役都不用,你们就完了。但是法国怎么样?法国连这么一场小战斗都不愿面对,放任你们重新占领了莱茵兰不设防区。
“还有38年,德奥合并,也是公然违反凡尔赛合约,而且违反得更厉害,直接改变了战后欧洲版图。那时候德军也不如今天强大,如果法军当时进攻你们,一场战斗固然拿不下来,但是一场战役也差不多了。但是英法怎么样?更是不敢干预了。是怕打不过你们吗?不是。他们怕的,根本就是‘战争’这件事。打得过打不过,都怕得要命。有一线希望能不打仗,他们就不会打仗。
“现在,如果法军进攻你们,那就不是一场小战斗的事了,也不是一场战役能搞定的了,那可是一场结结实实的战争了。而且现在法军能不能打得过德军,都还很难说。法国有马奇诺防线,自身安全的不得了,怕战争又怕的不得了,现在法国的心态等于是‘我放任德国扩张也没什么严重后果,德国再怎么扩张也扩张不到我头上’。
“英国也是,英国有比马奇诺更棒的,它有英吉利海峡和世界第一的海军,自身处境比法国还安全。因此,英国此时的心态也和法国差不多。只要你们作出莱茵河不设防的姿态,总理先生再集中来几场反布尔什维克的演讲,那就等于给了这两国人民一个自我安慰的借口:德国只会威胁到俄国人,不会威胁到我们。德国即使是祸水,这个祸水也只会向东流。
“先生,请您把我的私人看法转告总理先生。总理先生今年50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光。如果他真的有志向带领德国在欧洲干出一番事业,真想消灭布尔什维克、为德意志在东方赢得生存空间的话,那么还是宜早不宜迟,尽快动手为好。如果等到五年后、十年后再动手,那时候总理先生已经55岁、或者60岁了,健康和精力都将远远不如现在。
“还有,那时候的欧洲局势也将不如现在。现在离世界大战结束只有20年,英法两国人对战争伤痛记忆犹新,绝不会允许他们的政府轻启战端。但如果十年后呢?大战的记忆会慢慢变淡,大量经历过大战伤痛的人离开人世,或者老态龙钟、退出社会主流。那时候手握选票的,更多是没经历过大战、或者对大战记忆模糊的年轻人、中年人。由这样一批人组成的英国和法国,还会像今天一样还怕战争吗?——不会。绝对不会。
“反过来看德国。德国这些年来的忍辱负重、这几年来的扩军备战,不就为了今天吗?现在打仗,德军的武器装备是欧洲各军中最新的,德军的小伙子们都是在凡尔赛合约的屈辱下成长起来的。德**队无论是武器还是人,此时都是最令人望而生畏的。如果十年后呢?德军的武器可就都沦为大路货了。很多参加过世界大战、经验丰富的高级将领都过世了。很多经历过战败屈辱的军官们都成了老人,退役了。那些在凡尔赛阴影下长大的小伙子们,也都成了中年人,退役了。那时的德军可就不是今天的德军了。
“现在打苏联,你们有大明做战友,能和你们两面夹击苏联,胜算提高好几倍。但我们不能老跟苏联打下去,一两年内少不得要和谈、停战,两国进入和平状态。那时候大明可就一门心思的搞国内建设了。那时候德国再想拉大明跟它夹击苏联,肯定不可能了。那时候的苏联也已经缓过劲儿来了,再有一两个‘五年计划’搞下来,就不是德国能轻易撼动的了。
“先生,这些话都是本大臣的肺腑之言。先生和总理先生都是看问题很透彻的人,肯定都明白‘志向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