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937-第13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希特勒20日的演说,在奥地利挑起了一连串的大规模纳粹示威运动。就在许士尼格演讲的同时。格拉茨有两万名纳粹党暴徒冲进广场,拆下扩音器,撤掉了奥地利国旗,升起了纳粹德国的卐字旗。而旁边的奥地利警察根本不管,就在那里笑嘻嘻的看。
许士尼格的政权正在垮下来。
不但政治上发生混乱,经济上也发生了混乱。银行里有大批外国户头和本国民众都在提款。外国商行担心出事,纷纷向维也纳取消订货。外国游客也被吓跑了。
……
在整个二月份,南京一直收到来自德国的请求,要大明履行两年前的密约,公开声明支持德奥合并。而南京政府一直在犹豫,一直在以“时机不到”来搪塞。德国驻南京大使一次又一次地要求觐见首辅大臣,态度从恳切渐渐的变得急迫了。最后德国大使隐晦地传达了一个元首的意思,也可以说是威胁:贵国不会是想赖帐吧?趁早别想,那可是白纸黑字,赖不掉的。到时候德国把这份协议在国际上一公布,贵国的“羽毛”不但保不住,还要多担一个“言而无信”的名声。
这正是大明最担心的。大明现在想的就是先拖着,拖到水到渠成、生米煮成熟饭之后,大明再顺水推舟发表个声明,这样能把影响降到最小。但是在德国那边来说,大明在事情办成之前发表声明支持最有用,对办成这件事帮助最大。真等到“生米煮成熟饭”了,等到我都把事情办成了,你再发表声明表示支持,那还缺你这一口吗?
但是苦就苦再当初的密约定得不细,只是规定了将来“在适当的时候”大明要声明支持德奥合并。至于什么时候是适当的时候,却没有规定。也难怪,两年前,吞并奥地利也只是希特勒脑子里的一个梦想,至于今后会不会有“德奥合并”这回事、什么时候有这回事,希特勒都拿不准。所以即便订密约,也只能写得很含糊。况且那时候“大明支持德奥合并”最多算个附加条款,锦上添花用的。那时候希特勒最看重的是“大明支持德国对但泽走廊的要求”。
但是到了今天,“大明支持德奥合并”这项密约反而成了德国最看重的东西了。希特勒是死死攥在手里,根本不打算放过。
南京的内阁会议也开了好多次。期间有人认为应该毁约,有人认为应该履约。
支持毁约的人认为:现在和德国合作的好处基本上都到手了,北清也灭了,中国也统一了,德国能给我们的差不多都给我们了,很多德国的新技术我们也都应用发展消化、成为自己的东西了。另一方面,德国这两年的所作所为也越来越不堪,再跟它搅在一起,真的很毁自身形象。现在大明最需要的就是来自英美的支持,尤其需要美国的巨大生产能力,来帮助我们打赢两场战争。毁约自然是很不好,不过也没有办法。如果大明想重新站队、再一次让利益最大化的话,承担毁约的名声,也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但支持履约的人认为:事情不能这么看。大明这近百年来在世界上有那么好的人缘,那么多的盟友,让那么多国家相信自己、不提防自己,靠得就是“诚信”二字。一个国家在世界上混,就和一个人在社会上混一样,无信不立。一个国家言而有信,签约必履,承诺必守,会让很多国家都愿意跟你交往,而且不怎么防备你。为什么大明海军力量那么强大、国力那么强大,可英法美诸国并不担心大明图谋他们的南洋殖民地呢?为什么日本的海军力量和大明差不多、但是国力却大大逊色,但西方诸国从不提防大明,反而对日本严加警惕呢?为什么当大明向西方诸国发出照会、要求他们不派船帮日本运货、他们就都照办了呢?
就是因为大家都觉得和大明的关系很值得维持,而和日本的关系就不那么值得维持。毁约等于是耍流氓,大明可能觉得毁这一次约无伤大雅,况且毁的又是纳粹德国的约,但别国不这么看。虽然在这件事上,他们肯定支持大明和德国毁约,但大家私下里会想:明国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这次毁的是纳粹德国的约,但下次说不定就会毁我们的约。那么大明的信用就会大受损失。一个国家一旦信用丧失,成为了诸国眼中的流氓国家,那么即使他再强大、强大如苏联那样,照样会遭到国际社会的一致排挤。
向小强比较倾向后一种意见。他也觉得一个国家在世界上混,就像一个人在社会上混一样,先不说诚信道德什么的,起码“关系网”很重要。二十世纪已经开始全球化了,仅凭着自己的蛮力单打独斗终究不是办法,还得要拉帮结派、培植人脉,必要的时候能借力打力,一呼百应。就像后世美国那样。那么如何和别人相处,就非常重要。不管怎么说,“言而无信”绝对是取死之道。毁约,得到的是眼前利益,丧失的是今后的长远利益。
'  '
第172集 摆脱德国
整个三月上旬,向小强都在大明政府和皇室中上窜下跳,施加各种影响力,极力设法拖延大明政府作出表态。()可德国方面隔三差五的催促一番,语气越来越急躁,措辞越来越难听,沈荣轩和内阁大臣们都觉得实在不好再拖了,无论是履约还是毁约,总得有个答复。
但是向小强每次都用“时机不到”、“再等等”来劝说,而且每次都能给沈荣轩提供不少德奥双方高层的细节情报。比如许士尼格又和谁打电话了、希特勒又会见谁了,等等。沈荣轩也知道,看来对德情报是人民卫队的强项,反正东厂这方面远远比不过人家,也会虚心接受。他也就利用这向小强提供的这些细节情报,自己进行分析判断,每次也确实都觉得有点时机不到。
就这样到了3月8日,向小强突然告知沈荣轩,许士尼格会在四天后,也就是12日举行一次奥地利全国公投,让奥地利人自己选择是否赞成独立。而这个消息明天就会由许士尼格自己宣布。这是一个好机会,向小强建议,可以让外交大臣在许士尼格宣布后也发表演讲,就说大明一贯赞成民族自决什么的,而且也相信奥地利人民是希望统一的。大明政府尊重奥地利人民的意愿,或者说尊重奥地利人民自己的选择,这种话一说,不就等于表示支持德奥合并了吗。而且妙就妙在是借着奥地利全民公投之际说的,显得很自然。德国那方面,也不能说大明违约了。
沈荣轩思考片刻,也觉得很满意。他认为,许士尼格这时候搞全民公投,其实就是在给自己找台阶下。如果公投结果显示大部分奥地利人支持合并,那他也就名正言顺地摆脱目前痛苦的窘境了。
向小强是穿越来的,他可是知道后来的结果的。许士尼格的打算恰恰相反。许士尼格绝对有把握大部分奥地利人都支持独立。这一点希特勒也肯定清楚。不然,希特勒就不会气急败坏的命令军队紧急进军,一定要在12日进入奥地利,阻止这次公投了。
而这样一来,大明的处境就更加左右逢源了。大明外交大臣这番话一说,在12日之前显得像是支持德奥合并。而12日希特勒气急败坏的要阻止公投之后,大明这番话又显得像是站在奥地利这一边,赞成公投、反对侵略了。
这样一来,既不毁约,也不伤“羽毛”。
今天是8日,许士尼格宣布公投是9日,还有一天时间。柏林和维也纳时间又比南京时间晚7个小时,时间更加充裕。沈荣轩把外交大臣贺子光找来,把情况告诉他,让他如此这般地准备一篇演讲稿,而且要简短低调,尽量不引人注意……
……
果然,就在第二天,维也纳时间3月9日晚上,许士尼格在演说中宣布,他准备在奥地利全国进行一次全民公决,让奥地利人民自己选择。公投内容就是:
“一个自由的、独立的、社会的、**教的和统一的奥地利——你是否赞成?”
这时候正是南京的凌晨。几个小时后,南京时间3月10日上午,大明帝国外交部举行了一个小型的新闻发布会。在十几名记者的的镁光灯下,大臣贺子光发表了一篇简短的演说:
“……我国政府一贯赞成民族自决这种方式。我们认为,这也是最公正、最合法的方式。因为一个地区的归属,终究还要取决于这个地区人民自己的意愿。大明南北**分离了两百多年,能够深切体会到同一民族人民对统一的渴望。在这一点上,大明人民和德奥人民感同身受。大明政府很高兴看到许士尼格先生作出这一明智的决定——把决定奥地利前途的权力交给奥地利人民。无**投结果如何,大明政府都将予以承认,予以尊重。因为这是奥地利人民自己的选择。”
一片镁光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