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937-第1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第2集 山雨欲来
喀什,距离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边境只有180公里。现在,苏军骑兵、坦克、汽车、步兵,正在潮水般地涌进来。
这些苏军大兵中,很多人都是黑发、浓眉、眼眶不深,鼻子不大,俄罗斯人特征不明显,一看就是中亚人,看起来和南疆当地人差不多。为了在南疆的行动顺利进行,斯大林专门提高了中亚士兵的比例。
苏军现在已经完全占领了喀什,而且也不是电报上说的“两个小时前进入南疆的”。苏军的装甲部队和骑兵部队越过国境线已经有六个小时了。只不过穿越阿赖山口边境哨卡的时候,哨卡已经没有一个清兵在看守了。南疆当地的清军各部队,本来正规军就不多,而且从官到兵都在担心自己的命运。现在投降了之后,明军又没来,处于权力真空的时期,根本没人操心自己的职责了。
六个小时前苏军一枪未放,大军顺利过境。哨卡里没有电报,更没有电话,内仅有的三个清兵呆呆的,看着大批陌生坦克和骑兵从面前隆隆开过,都不知道该干什么。
就在那三个清兵正在犹豫是逃跑还是欢迎的时候,一个苏军指导员带人过来,把他们逮捕了。
在苏军从阿赖山口到喀什城中间的180公里内,有许多人看见了这支部队。牧民、农民、闲散的清军、民团……但是没有一个人去报告。——即使报告,他们也不知向哪儿报告。大清朝廷亡了,上边当官的不愿管事了。而且,方圆百里都难找到一个能打电话或者能发电报的地方。当然,若是骑马的话,也能赶在苏军前面到喀什城,那里可以发报。但是,这明显不是自己的事,谁会舍得耗费自己的马力呢?
于是,直到苏军占领了喀什城两个小时后、已经把红旗插在艾提尕尔大清真寺圆顶上、并把德高望重的长老们集中起来宣传“革命无神论”的时候,有个阿訇才觉得不妙,才偷偷跑去找人往北京发报。
……
几个小时内,更多的苏军队伍越过喀什城,源源不断往东行进。苏军这次进南疆的部队要么是骑兵,要么是摩托化部队。不计其数的汽车、坦克、马匹、燃料从西伯利亚大铁路上卸下来,几乎是抬脚就进了南疆。
喀什现在成了苏军第一个前进司令部和补给站。大军向东出了喀什就折向东北,沿着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向东行进。行军计划是沿着绿洲依次穿过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地区、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最后抵达甘肃边界。整个南疆,人烟比较多的就是这么一串绿洲。占领了这一串绿洲,就等于占领了整个南疆了。回头最多再把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的和田地区控制住,整个南疆就全控制住了。
现在,喀什城里满是苏军大兵。他们把事先印好的汉、维两种文字的布告满城张贴。城内每一座稍高的建筑上,都飘扬起了镰刀锤子旗。政委们在大街小巷、和一些喀什的宗教圣地——比如艾提尕尔大清真寺、阿曼尼莎汗陵、香妃墓等等地方,高声向人群宣讲着。
这些政委也是苏军专安排的,他们都是中亚各加盟国的当地人,能说中亚及南疆这一带的几种语言。宣讲的内容也无非是两类:第一是自己来的目的——不是来侵犯你们的,是来保护和解放你们的。第二就是宣传马列无神论。
说实话,苏军进入南疆,当地多数人倒不太反感。相反,有不少人欢呼雀跃,姑娘小伙在路边跳着舞、打着手鼓,扯着嗓子唱着歌,欢迎苏联大兵开进来。满清当官的都不是自己民族的——不过这还罢了,主要是它不但是汉人政权,还又黑暗又腐败,实在太不得人心了。而这些苏联大兵看上去就可爱多了,长得和自己都差不多,其中很多人还就是自己同民族的人,只不过在国境线的那一边而已。
但是很多老年人都在冷眼相看。他们都是十九世纪末过来的,本世纪二十年代那些事情,他们都印象很深。——成千上万的农民牧民被夺去了一切,甚至夺取了最后一粒口粮。“上边”甚至把城市的工人组织起来,安上个“征粮队”的名字,就到农村来抢劫农民:粮食、牲畜、工具、一切。胆敢私藏粮食、或者宰杀自己牲畜充饥的,发现一律枪毙。
快要饿死的人从边境那边跑过来……很多人刚过来,怀中的孩子就死了。那边的人和这边的人不少都是亲戚,即使不是亲戚,也都是穆斯林。而天下的穆斯林是一家,即便不认识的过路者走进家门,只要都是安拉的信徒,穆斯林们也会拿出饭菜款待,不收一分钱。可是,那些从苏联那边逃过来的人,都已经饿得皮包骨头,肠胃已经经不起正常饮食了。很多人刚吃第一顿饱饭就死了。
这里的人们不懂什么自由不自由,但是老人们对当年那边的大饥荒印象深刻。现在,和载歌载舞的年轻人不同,老人们都用怀疑的目光打量着这些苏联大兵。
……
不过,那些苏军小伙子们看上去却很可爱。他们穿着棉大衣,带着皮帽子,帽子上别着红五星,高筒马靴擦得亮亮的,坐在坦克上喜笑颜开,朝着路旁的人挥手。有的士兵就站在坦克上,一手抓着炮塔扶手栏杆,一手挥舞着大面红旗,口中喊着:
“乌拉——乌拉——”
骑兵部队的小伙子们骑着高头大马,穿着灰色皮袄,披着黑色大斗篷,也是马靴锃亮,腰挂马刀。这些哥萨克骑兵留着各式各样的胡子,小胡子、大胡子、两撇胡子,娴熟地驾着战马,整齐地小跑着,两眼锐利地放着光,不时还会“噢嗬嗬——”怪叫一阵,尽情宣泄着作为一个哥萨克的骄傲和悍勇。
他们也和装甲兵和步兵一样,皮帽上别着一颗红五星。
不但有小伙子,隔一会儿还能看见姑娘。女兵们都集中坐在一辆军车上,挎着医疗包,兴奋地四下望着。俄罗斯姑娘们普遍都很瘦,中亚姑娘们就显得粗壮一些,脸红扑扑的,一看就是从小杂粮吃得很足。而俄罗斯姑娘们脸色就很苍白,面颊深凹进去,显示着欧洲那头粮食缺乏更严重。
路旁的当地小伙子们看到这些姑娘,都开心地叫喊起来,唱歌、吹口哨,跟着卡车打手鼓献殷勤。而车上的姑娘们也都羞涩地避过目光,笑呵呵地交头接耳。
一辆军车上的女兵们商量了一会儿,一个姑娘起头唱起歌来:
“我们祖国多么辽阔广大,它有无数田野和森林……我们没有见过别的国家,可以这样自由呼吸……”
接着,整车的女兵们都跟着节奏,高兴地合唱起来。
片刻后,不论坦克手、炮兵、步兵、还是骑兵,所有人都跟着合唱起来,纵情合唱着这首去年刚在苏联流行起来的歌:
“我们祖国多么辽阔广大,它有无数田野和森林!我们没有见过别的国家,可以这样自由呼吸!
“从莫斯科走到遥远的边地,从南俄走到北冰洋,人们可以自由走来走去,就是自己祖国的主人!
“各处生活都很宽广自由,象那伏尔加直泻奔流!这儿青年都有远大前程,这儿老人到处受尊敬!
……
“我们田野你再不能辨认,我们城市你再记不清!我们骄傲地称呼是同志,它比一切尊称都光荣!
“有这称呼各处都是家庭,不分人种黑白棕黄红!这个称呼无论谁都熟悉,凭着它就彼此更亲密!
“春风荡漾在广大的地面,生活一天一天更快活!世上再也没有别的人民,更比我们能够欢笑!
“如果敌人要来毁灭我们,我们就要起来抵抗!我们爱护祖国犹如情人,我们孝顺祖国象母亲!”
……
这首歌子唱完,一个政委又带头,唱起了《国际歌》。于是,“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的旋律,又响彻这座伊斯兰古城。
虽然没有经过一场战斗、没有放过一枪,但是苏军上下士气高昂。
这些年轻官兵们有充足的理由高兴。“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现在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伟大革命终于第一次踏出苏联国境了。而自己就是其中的光荣一员。
每个姑娘小伙都坚定地认为,现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很快就将和自己一样幸福。那些被剥削阶级蒙蔽了双眼、每天都要几次匍匐在“真神”脚下祈祷的人们,很快就将在政委的开导下,认清所谓“真神”的真面目……
现在,大清洗还主要是对莫斯科高层,针对军队的广泛大清洗现在还没开始。再加上苏联刚建立十几年,现在每个人都充满理想和希望,对未来充满了美好憧憬。每个人都坚信之前的所有困难——饥饿、贫穷、死亡,都是白匪和帝国主义造成的,是为了取得胜利必须付出的。而今后就好了,斯大林同志必将带领全国人民从胜利走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