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937-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向小强感叹地望着这一切。他从未想到,平时看起来雄伟、巍峨的紫金山,它的山腹中竟然有一个小电影院般大的空间。
现在打仗了,大明帝国平时花费天文数字堆砌起来的这座大蚁巢,行动起来了!
跑过来一个年轻女军官,看着他的金剑领章,问道:
“您是人民卫队的向司令吗?”
“是我。”
“好,请跟我来。”
一扇钢防火门里面,就是中央会议室。
狭长的会议室就是一段隧道,只有三米多宽,却有十几米长,中间是长条会议桌。尽头是类似室内靶场的滑轨,几张大地图板叠在一起,按电钮就能移出需要的那一幅。
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各军事单位的最高负责人,一名白发苍苍的陆军上将正在地图前发言。大家看到向小强,都是一静,满屋子将军看着他的目光竟都带着些敬畏。
向小强在长条桌边找了个位置悄悄坐下听。他看着大家还在望着自己,便挠挠头,向大家谦逊地笑笑。
他这个动作明显缓和了气氛,大家也都向他点点头,呵呵一笑,老上将微微一笑,又讲起来。
旁边一个军官跟向小强轻声介绍说,这位就是长江防线东段总司令,曹铭钦。
长江防线分为西、中、东三个防段,每段一个总司令。
曹铭钦刚刚收拢一幅小比例全国地图,换出一幅大比例的南京地图。
“……总的说来,各段长江防线遭到炮击的时间都是凌晨四点整,根据各段的报告来看,目前最为猛烈密集的,就是南京段。在北到栖霞、南到江宁的这段长江对岸,清军集中了应该不少于5000门各种口径火炮▲且那一门列车炮也向我们这里开火了∪后打了两发,四点整的时候一发,落在下关,四点四十分一发,落在草场门,所幸的是都没击中我们的防线。在一个小时的炮击中,除了南京,别处均未报告遭到超大口径炮弹轰击。因此可以断定,它的射速一小时不超过两发……
“一小时的火力准备后,五点零五分,有50艘到200艘冲锋舟从对岸散开冲来,航速大约9到0节。除去一名操纵手,每艘可装载8名步兵。也就是说,攻击兵力为200到00人……”
曹铭钦清清嗓子,微笑道:
“除了逃回的四十多艘外,其余的被全歼在江面上。这是我们长江防线建成后,第一次饱饮清虏之血。”
会议室里先逍∷低落落地响起掌声,慢慢地掌声热烈起来,夹着兴奋的说笑声。
……
向小强听着各位高级军官的发言,慢慢的对清军这次攻势有了个完整的尤逍∷低。
长江防线受到攻击的,基本上就是从安庆到南通这一段,也就是东段,曹铭钦的防区。这和预想的一样,西段和中段的山地防线,清军根本就没做任何吃,全部炮火都倾泻在了东段。
受到炮击的城市共计有:安庆、铜陵、芜湖、马鞍山、南京、镇江、江阴。各地伤亡还没送过来,但是南京一地,一个小时的炮击中,平民死伤估计在几千之数。
最东端的上海没有遭到炮击,因为清军的大部队在没有在上罕岸集结。长江口外海就游弋着明朝的两支战列舰分舰队,任何的大规模集结都会招致节的猛烈轰击▲且宁沪杭地区、舟山群岛东海舰队基地的军用机场密度又是最高的,完全能够掩护海上舰队不受陆基飞机的攻击。
这是一次全面攻击,清军依仗兵力优势,从长江防线东段的各个区域向南突袭。因为攻击正面拉得过于宽阔,导致冲锋舟过于分散,各处的攻击势头比较单薄,均被防线上的炮塔和机枪歼灭在江面,近半数逃回南岸。
同时,清军的200架轰炸机分散轰炸了江南腹地的各处机场,但因为是黑夜、兵力分散、可能还有飞行员素质等原因,明朝各机场受损有限。
现在各地高射炮部队和空军中队的战果正在陆续报来。不过根据已经报来的几个推算,双方损失都有限,基本上是在黑夜中互相找不着对方〖不怎么会打夜战。
据推算,清朝应该有500架飞机,全部为仿制或进口的各型号曰本飞机。其中近半数还是老旧的双翼飞机。明朝有000架左右飞机,但其中先进的单翼机和清朝数量相当。不过多为自行研制型号,和日式飞机比性能是否占优,还要在即将到来的战斗中检验。
坦克,据推算清朝现有200辆左右,型号比较杂,大多为自产。明朝坦克约有50辆,亦为自产。但是将领们对长江防线的防守比较乐观,认为坦克对比目前对战局影响不大。
也就是说,在这场战争中,至少在第一阶段,起决定作用的是飞机和大炮。
向小强听出来了,清军还是用一战那一套思维来进攻,明军也是用一战那一套思维来防守。
清军先是密集的炮火准备,然后是步兵冲锋。不过都是坐在冲锋舟里冲锋罢了。还是像一战经常出现的情形一样,最后都倒在了防守方的机枪和火炮之下。
唯一不同的是飞机。清军的飞机总算还表现的有些天赋,没有傻乎乎的来轰炸城市,而是直扑明军机场。
但江南这么一大片区域,十几座机场,清军只出动了200架左右飞机,而且可能只有半数是轰炸机。攻击密度太小打小闹了点。还是闻得到一股浓郁的一战气息。
向小强心里盘算着,要是自己能指挥清朝的500架飞机,或者明朝的000架飞机,那么在第一仗的雷霆一击中,他绝不会小打小闹的只出动200架飞机。
而且也不会在四点钟火力准备,连轰击一个小时。可能也不会这样盲目的全线攻击。
向小强盘算着,要是自己,就会把兵力大大收缩,集中在一小段,在天亮前的最后一刻,五点半钟开始炮击,集中所有炮火,密集而狠毒的轰半小时或二十分钟后,把手中的绝大部分冲锋舟一次放下水,在烟幕的掩护中冲向对岸。
至于飞机至少要出动000架,而且根据时间安排,飞到各自目标上空时,天应该已经半亮了。轰炸效果会好很多。尽管地面防空炮火的威胁也会更大,但黑夜轰炸机场,对飞行员的技术要求太高了。他宁可承受一些损失,也不愿无功而返。
这样到了天亮时,可能防线上已经有了一个突破口了⌒了突破口才可能把军队运到南岸,把军队运到南岸,清军巨大的兵力优势才可能发挥出来。清军的几百万军队一旦过来了,明军也就差不多了。
向小强回想了一下:这是什么?这就是闪击战啊。
上帝庇,消清军保持目前的战法,千万不要开窍,千万要拖成一战那种样子。这样,大明才有救。
(P:筒子们啊,大家谁有三十年代飞机的资料,或者有详细介绍的网址啊,跟老猫分享一下吧,现在写作急需,老猫又是不太懂飞机的∴谢啊!大家看过老猫写的海战了,消空战能写的更精彩!)
'  '
第11集 火力
向小强坐在那里,听着这些白发苍苍的老将军们津津乐道“防线”、“工事”这些字眼,夸耀着水泥有多厚,越听越不是滋味。
这次不过是个试探性的小进攻而已,只出动了一千多人,而清军压在北岸的兵力总共有三百多万。
而长江防线从安庆到上海,漫长的几百公里,不可能每一处都像南京一样坚固。或者应该说,南京段是整条东段防线中最坚固的一处,其余各处均比这里薄弱。
果然,当曹司令调出东段防线布防图的时候,向小强一眼看出来南京这短短的一小段,永备工事标的密密麻麻,其余各段,只有靠近几个城市的地方,永备工事点密集一些,在这些城市之间的长长防线上,则“清爽”多了,只有连接各工事的交通隧道,装备重炮的工事点很远才有一个,之间只分布一些小规模的机枪堡。看得出,防守很大程度是依赖水雷和地雷。
向小强暗自摇头,南京段防线和其他及座城市的防段,大致抵得上马奇诺防线的水平,但是在它们之间的野地,能够全部藏进地下的全钢升降炮塔很少,基本上都是凸出地面的水泥工事,内藏大炮。虽然钢筋混凝土很厚,但……毕竟露出了地面。
也勉强就是齐格菲防线的水准。
而且永备防线就这一条,缺乏纵深防线。明军好像把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上面了。
向小强感到一种强烈的不祥预感。
也许他有着来自二战后的经验,对永备防线这种东西总是有着深深的不信任。这种东西在二战中已经被证明是淘汰品了。在整个四十年代,没有一条永备防线最后能挡得住敌军。不管是同盟国的还是轴心国的。
当然,现在是三十年代,而且清军的素质肯定比不上二战的德军和美军。但南明的这条长江防线,它的平均强度又比得上马奇诺和齐格菲吗?
向小强思考了一会儿,和南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