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937-第10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两种选择各有利弊,为了保持我军闪电般的攻势,无论选择哪一种,我们最迟都得在今晚做出决定,以便明日凌晨继续进攻。不知诸位大人有何高见?”
右路集团军群司令冯岭才上将看了看左右,首先说道:
“我虽然是右路集团军群的司令,但是我觉得我们必须考虑左路集团军群的处境。毕竟两路集团军群并不是各自孤立的作战,他们需要战略上的配合的。目前左路集团军群的战场已经在河南,他们在同时向东、北两个方向进军。一支需要北上洛阳、挺进关中,另一支需要南下驻马店、信阳,和我们右路遥相呼应,合围中段清军。——这也是符合事先的战略计划的。
“现在,左路集团军群中,隆美尔中校率领的第四装甲师已经逼近郑州,是我们所有军队中推进的最远的一支。也就是说,目前我军最远的战线,已经拉到了300公里以上。即使是我们右路集团军群,第八集团军也已经从北面绕过了洪泽湖,拿下了泗洪,战线也已经拉到了250公里。诸位,我们下一步的问题,将是补给线。”
一桌子人听他说到现在,也没明白他到底是赞成哪一种方案。他前边说两个集团军群必须相互配合的时候,大家都以为他要赞成先合围中段清军。但是他后边话锋一转,又提起了补给线问题。这样大家又以为他主张先吃掉东段的三十万清军。
不过目前的推进距离,最远的也就是三百来公里,还不至于出现补给困难的问题。但是他说的不错,“下一步”就将面临补给线的问题。照现在这个推进速度,时间不会太久。
冯岭才接着说道:
“因此,我认为当务之急,是消灭大别山以北、把我们两个集团军群一分为二的中段清军。这样的话,我们两个战区能够连成一片,大别山脉将完全属于我们,我们可以建立一条新的补给线,穿过大别山,从中间同时兼顾东西两边的部队,大大缩短他们各自补给线的距离。”
向小强有些意外:
“穿过大别山?”
“是的,向大人,”冯岭才对向小强笑道,“请看,大别山的中部,这里有好多大裂缝。这些都是南北贯穿的大山谷,其中有三条是地势比较平坦的。我们长江防线中段的山地要塞就在大别山上,我们也修了公路,一直通到防线上。用这三条公路,我们从后方的武汉平原往中段防线输送补给,然后再通过无数的小盘山公路,把补给分散到各座山峰上的工事里面。
“大人请看,从进入山地,到我们的主要工事带,公路距离约为40公里。当然,我们的公路只修到这里,再往前就是清军控制区了。但是从这里到北方的平原地带,距离就短得多了,只有20公里。这20公里的山谷虽然没有我们的柏油路,但是却有北清的土路。当然质量不是太好就是了,用来汽车运输却完全没有问题。”
向小强盯着大地图上的那些等高线,和上面的公路标记,慢慢点点头。他对长江防线研究不深,原先还真不知道在山地防线上,居然还有公路贯穿南北。他原本想问,这样防线岂不成了摆设?但是马上就明白了,没有问出这样愚蠢的问题。
在两边是险恶的崇山峻岭、防御工事重重叠叠的环境下,即使给你一条公路又怎么样?不要说大别山防线,就是方城走廊,中间足有二十多公里宽,两边也只是些稀疏的矮山丘,也不是让明军只想劝O降、不愿强攻?这就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当然,如果像他说的那样,把大别山北边的20万清军打扫干净了、整个大别山都握在手里的话,这些山谷就能由鬼门关变成阳关道。只要穿过大别山,外面就是河南平原。
向小强也有些犹豫。他看了看张照先和唐云生,想看看他们的意思。但是两位老帅一个低头喝茶,一个靠在靠背上半眯着眼睛看着他,好像倒是想看他发挥。
向小强又转向了左路集团军群司令方东成上将,笑道:
“方大人怎么看?”
方东成倒是很干脆:
“冯大人说的,也是我想说的。我也赞成尽快合围消灭中段清军。”
':'
'  '
第23集 第一场歼灭战
第一场歼灭战向小强扭头看着地图,一边说道:
“诸位大人,我觉得有一个关键因素。这个关键因素就是空中力量。不错,我一直都很在乎空中力量。现在的情况是,我们的战线虽然不能说很长,但是必须承认有点‘快’。也就是根基不是很扎实,占领的大片地区都没有经过很好的消化,还不能转化为进一步作战的动力。在这些新占领的地区,沿途的兵站和补给点都还没有建立起来。——毕竟才开战了几天,我们都没想到打得这么快。
“这种战争模式,我们从来没有打过,全世界也没有哪个国家打过。我们的军官们在军校里学的、平时演习训练的,都不是现在这种样子的……从政治上讲,清兵的兵败如山倒自然有它的道理,但是我们是军人,还是要从军事题。从军事上讲,我们比清军强多少?质量上强不少,但是数量上、还有战争潜力上,我们都是绝对劣势。
“当然,这只面部队。当然我们的海上力量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都占绝对优势的,但是在战争中起的作用却有限,除了封锁、提供海上轰炸之外,绝大部分力量都是闲置的。……还是要说空中力量。目前,在这场战争中,我们唯一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占压倒优势、并且能发挥巨大作用的,就是空中力量。诸位都看到了在战争的开始几天,我们的空中力量是如何帮助我们的地面部队摧枯拉朽、取得巨大胜利的。”
说着他瞥了一眼李国梁。李国梁早就激动不已了,骄傲地挺了挺胸膛,但却颇为谦逊地看了一下左右,垂下眼睛。
向小强笑道:
“明公,唐公,诸位大人,所以末将认为,如果我们想在未来几天继续取得这样的惊人胜利、也就是再度合围中段的二十万清军的话,是有一定的危险性,这就是我们快速推进带来的根基不稳,有可能出现围住了却吃不掉、或者是侧翼被反噬的情况。
“当然,这还取决于清军的战斗意志,以及他们部队的完整程度,也就是对军队的控制力。或者说白了,就是战斗力。如果我们围住的都是没有战斗意志的清军,不是狼群而是羊群,那么羊群再多,又有什么危险呢?而我认为,我们的陆航是关键。现在战线拉长了,作战面积扩大了,他们能否还会像开始几天一样,对清军维持高强度的空中打击。这是我们下一步战略如何选择的关键。……诸位以为怎么样?”
张照先赞许地点点头,接着转向李国梁,笑道:
“陆航这边怎么样?挺之说的不错,你这边是关键。”
唐云生跟了一句:
“李司令,不是要你表决心,一定要说出最真实的把握。谨慎一点保守一点都没关系。这关系到几十万将士的生命。”
李国梁缓缓吸了一口气,尽量沉稳地微笑道:
“两位总参大人,向大人,诸位大人,末将就航的真实情况。目前,陆航可投入到北伐战场的飞机总数,约为战斗机1000架,俯冲轰炸机650架,水平轰炸机400架。这些飞机仅仅是陆航的,也就是说只需要投入到目前的南部战场的。北方的对清虏后方铁路线的轰炸,是由海航的飞机来完成的。
“目前我们的第一个包围圈,面积大约只有一万平方公里左右。当然,对于地面部队来说,一万平方公里是很大的作战面积,但对于航空部队来说,一万平方公里却很小,周长只有四百公里而已,一个半小时就能绕着飞一圈。在这么小的范围里,我们可以保持很高的密度,可以让里面的清军都抬不起头来,并且伤亡快速增加,短时间内就能让一个整师失去建制。”
向小强插了一句笑道:
“这点我们深有体会。我们的地面部队都是还没到地方,前面的清军成千上万的主动投降了。好像快刀切猪油一样。都没什么机会打。”
李国梁赶快接过来,笑道:
“向大人说到点子上去了。的确,我们的空中部队过于集中了。现阶段陆航能覆盖的作战面积是:安徽东部,现有的包围圈作战面积一万平方公里;安徽西部和北部,作战面积约有三万平方公里;河南中部和北部,作战面积约有三万平方公里;汉中、关中、陕南,作战面积约有两万平方公里;山东南部,作战面积约有两万平方公里。加起来只有约11万平方公里。
“这11万平方公里内,需要集中多架飞机攻击的,只是少数点状目标,大面积的区域都是可以用巡逻战斗机一带而过的。现状就是,我们的飞机有点浪费,集中作战点太少。我们准备加以合围的中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