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937-第10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官,”一个步兵朝坦克上的车长喊道,“知道我们进攻目标是哪里吗?”
那个车长也不知道。不过,他很拉风地向前一指,豪迈地喊道:
“知道,是北京!”
顿时,周围士兵们一片疯狂欢呼,对这个车长的崇拜达到了极致。
……
此例一开,周围不断有士兵大声喊着:
“打到北京怎么够!打回关外!”
“收复辽东!”
“收复整个努尔干都司!”
“一直打到俄国!”
“把清虏割出去的土地,全都打回来!”
“对!一寸也不能少!”
“打回辽东去,收复全中国!”
……
头顶上,是不时呼啸而过的飞机。每过一架飞机,下面的明军官兵就仰着头,一片挥手欢呼。
士兵们很清楚自己胜得这么轻松、伤亡这么少,靠的是谁。现在在他们眼中,只要天上有自己的飞机,就代表着前面还会有胜利。
与之相对应的,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清军战俘队列。这些清兵灰头土脸、衣不遮体、浑身血污、腿短胳膊折,拄着拐棍、抬着担架,相互搀扶着,在大路上朝着相反的方向行进。
统一战争开始的头一个半小时,到处都是胜利。除了胜利还是胜利。
很快,“打回辽东去,收复全中国”这句口号传遍了几百公里的进攻正面。在这句口号的激励下,全线士气高昂。
……
10月4日早上:30,大明帝国外交部,外交大臣正式召见了世界主要大国的驻明大使。
这些外交官政治嗅觉一向灵敏,从昨天无线电静默的时候就觉察出有大事要发生,都正等着这一刻呢。现在,他们都聚集在外交大臣的会客厅里,各怀鬼胎,相互瞥着,也不交谈,都等待着开门的那一刻。
:40,大臣办公室的大门打开了。外交大臣贺子光出来了,非常郑重、礼貌地向各位大使进行了问候,然后没有过多寒暄,身后几个秘书就为每位大使呈上了一份华丽的烫金本文件。
大使们接到手里,顿时都觉得沉甸甸的。果然有大事发生了。
翻开一看,是正式照会。
……
××国特命全权大使××阁下:
我奉我国女皇陛下旨意,特通知阁下:在今天凌晨5:00整,我国已经开始了收复北方沦陷国土、消灭伪清叛军、解救沦陷区人民的战争。
在内战中,贵国在伪清控制区内的侨民、以及各种资产,都将得到我帝国政府军的保护。
在这场正义的战争中,我国女皇陛下及全体臣民,将一如既往地珍惜贵国的友谊,一如既往地履行两国之间的各种约定及义务。
请代我向贵国国王陛下(总统总理阁下)转达我国女皇陛下的问候。
并借此机会,向阁下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大明帝国外交大臣贺子光
':'
'  '
第5集 精英和草根
“叮——”
紫金山要塞中央指挥厅的电动钟刚刚指到6:40,然后广播里女播音员的声音甜美的说道:
“现在是南京时间早上六点四十分……外交部已经向各主要大国递交了正式照会,通报了统一战争的开始……诸位大人,我们刚刚让全世界大吃一惊……”
大厅里各个岗位都在紧张地工作着,听到最后一句,好多人都扬起一阵笑声。然后继续低下头去,接着工作。随后,一队炊事兵推着小推车,进入指挥大厅,为每个工作岗位送上早餐。
人民卫队的几张临时办公桌前,向小强指挥着手下两员大将:李根生、肚子疼,和他们一起忙得团团转。他一会儿要和李根生一起,联系左右两路的人民卫队机动队,了解左路装甲师的前进状况,了解右路浮桥的铺设状况;一会儿又要联系保安队在北清的情报网,及时搜集北清的各种反应,以及是否有大量兵力南下调动。
隔壁几张桌子,就是东厂的临时办公地点。东厂和人民卫队,这是南明在北清的两张最大的情报网。现在两家就是桌子靠桌子,完全进入了最“亲密无间”的合作状态。一个情报网有什么问题,抬头往对面喊一嗓子,立马另一个情报网的信息就及时补充过来了。
现在战争已经开始了一小时四十分钟,目前还没有什么明显的迹象,表明北清有大部队南调的动作。甚至经过两家在北京的情报网的不断反馈,似乎消息还没传到北京!至少是广武帝还不知道!
凌晨时候在沿江八个城市进行的“防空演习”,现在已经进行了两个多小时。这八个城市的市民们现在还躲在防空洞里呢。
不过按照时间表,在向各国递交照会的同时,也应该向广大国民告知战争情况了……
……
果然,就在6:40的时候,全名各大城市的中心广场、路口上,都架设好了广播喇叭。金陵广播公司也恢复广播,并郑重地告知大家,马上将听到敬爱的女皇陛下为大家讲话。
在沿江八个城市的各个防空洞里,市民们正在抱怨不已,不少地方已经躁动吵闹起来了。这次防空演习时间也太长了,迟迟不解除警报。各大防空工事里谣言四起,都说可能清虏真的南侵了。一股**的气氛弥漫开来。
但是突然,防空洞里的播音系统响了,连接上了无线电广播,熟悉的金陵广播公司播音员的声音传入大家耳朵:
“下面,请我们敬爱的女皇陛下为大家讲话。”
人群很快就都静下来了。有巨大的事情发生——很巨大、很巨大的事情,发生了……这是每个人心中一沉、随后的第一个想法。
老天,千万别是清虏南侵……
……
“大明帝国的臣民们……”朱佑榕的声音出现了,“就在今天,10月4日凌晨5时整,我们英勇的军队,向北方伪清控制区发动了全面的、突然性的进攻。截止到现在的一个小时四十分钟内,在八百公里长的进攻正面上,清军的防御已经全线崩溃……我军先头部队已经深入北清控制区内10到20公里……我大明对清虏的全面反击战,已经开始了!大明旨在收复北方、统一中国的战争,已经开始了!”
顿时,各个防空洞里响起了一阵狂热的欢呼声。后方各座城市的街头、广场上,也都响起了热烈地欢呼声。
欢呼的主要是年轻人。特别是各所大学里,大学生们高声叫喊着,把帽子扔到空中,跺着脚、吹着口哨,面红耳赤,拼命发泄着心中的兴奋。很多学生相互拥抱着、扭打着,爬到课桌上扭起各种舞蹈……
上次被清虏入侵的伤痛、这次由于战俘事件、还有那个屈辱的《旅顺条约》带给他们的压抑,此刻都发泄出来了。
但是,大多数年纪稍大的人,那些中年人和老年人们,却没有年轻人的那种兴奋。他们脸上的表情很是复杂。
他们和那些不知愁滋味的年轻人不一样,他们肩上担负着太多的责任。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有一大家子人要保护、要养活……战争意味着什么、会带来什么,他们比年轻人清楚得多。
除了年龄,对战争不同的反应还发生在大明社会的各个阶层里。
那些底层的穷人、除了一双手什么也没有的无产者们,平时对政府抱怨最多的人群,此时一边倒地支持战争,成了政府最忠诚的拥护者。那些出身贫苦、低年龄、低教育、低收入的“三低人群”,马上就被女皇陛下的演说打动了,很快,各个征兵点都排起了长队,报名参军的,大都就是这些人。
驱使他们走向战场的,一方面是心中那团沸腾的血,想成为“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一分子,另一方面也是想借着军队改变命运。他们缺乏教育,在和平时期只能从事简单低级的劳动,在资本家的“血汗工厂”里干活,拿最少的工资、工作最长的时间。但是现在,战争来了,再没有什么地方比军队里机会更多了。在战争期间,只要作战勇敢表现好,就算小兵也有许多机会坐火箭般地升迁。
但是,在中产阶级和上层社会里,人们对于战争的欢迎程度却很不一样。
这也是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阶层。知识分子和低教育的群体不一样。低教育的群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容易狂热,而知识分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容易清醒。
他们能清醒地预见到战争来临后,大明帝国可能面临什么命运,国民将得到什么、失去什么。
很简单,首先,靠近长江防线的区域,这些城市、县镇、乡村,都有可能成为清军炮击和空袭的受害者。这些区域的人们,从此将生活在战争的恐惧中,无论白天夜里,一听到警报响,就要抱着孩子、抱着食物和水,冲进防空洞里。甚至不知道警报解除出来后,自己的家还在不在。
其次,就算内地的人们不会直接面对战争的恐怖,但是他们的儿子、兄弟、丈夫却在前线,每天都要和死神周旋。随着战争的持续,一封封的阵亡通知书会不断送到后方的家庭,越来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