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937-第10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市民更多的,是记者。南京大报小报的记者们,从最大牌的名记者、到最下三滥的狗仔队,都在实战神通,无缝不入。每个人都把平时积累的人脉拿出来用了,纷纷给自己在军政各部门的“新闻线人”打电话,或者要约出来吃午饭。但是这一次,记者们整体失望了。能给记者当“线人”的官员,级别都不够,自然是一问三不知。你跟我打听?我还想跟你打听呢。
市政厅、警察局、首辅官邸等等地方,每处都安排了十来个下级职员负责接待市民。那些工作小姐们笑眯眯地给市民们倒上水,然后按照上边交代的统一口径解释道:安全部门破获了一个特大北清间谍网,现在正在逮捕北清间谍。无线电静默,是为了防止消息走漏。
这也到符合事实。不过更多的原因,就连这些工作小姐们也不知道了。市民们一**的来,很快又一**地走。大家都还挺满意,比较安心。
……
但是市民们的“安心”并没持续多长时间。很快,让他们心惊胆战地一幕出现了。
到了上午十点来钟,在名单上的北清间谍全部抓完了,人民卫队的军车也从街上消失了。
但是,又有一辆辆的重型卡车排着长队,车上运着沙袋,开进市区。很快,南京市内的很多建筑物旁边,都有一帮工人在从车上搬下沙袋,然后贴着墙壁往上垒。
十字路口、广场开阔地这些地方,工人们堆起了更可怕的东西环形工事。
南京市民们对这种环形工事不陌生,几个月前,南京街头上还到处是这种东西。高射炮就架在这中间。
不但南京一城,南明沿长江防线的八个城市,也都出现了同样的景象。
就在恐慌的气氛开始弥漫之前,事先录制好的首辅大臣讲话,在八个城市街头的广播喇叭里播放了。在录音讲话里,沈荣轩请大家不要恐慌,说这只是对清虏可能南侵的必要防范。他说现在虽然不能肯定,但根据种种情报分析,清虏接着这次演习再次南侵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如果家里有私人防空洞的,请提前检查,确保正常。另外明天,也就是星期天凌晨四点钟,会进行沿江城市防空演习,请大家定好闹钟,届时防空警报响起来的时候,有序地走出家门,根据警察的疏导就近进入防空洞。
尽管如此解释,在沿江的城市中,一定的紧张气氛还是弥漫起来。很多市民都无心上班,纷纷请假回家收细软,把现金、证券、首饰,还有饼干、水、急救药品等等装进行李,预备到时候一块儿拿进防空洞。经过上一次明清战争,沿江的市民们都很有经验了。
在各所中小学校门口,家长们排着长龙,都在接自己的孩子。尽管现在只是上午,下午才放学,但是不少敏感的家长们都嗅到了什么。加上爱子心切,都挤到学校里提前接孩子了。
开始学校老师们还不同意,都在劝说家长:这样是不对的,这样是不好的……但是后来,家长们的紧张把老师们也都感染了。他们听着外面街上大喇叭里不断广播的“首辅大臣讲话”,心中都砰砰乱跳。上一次这么不间断的广播讲话,还是在明清战争前夕、全国总动员的时候。
战争的恐惧,占领了每个人的头脑。越来越多的家长强行把孩子接走了。
看到这种情况,好多私立中小学校都干脆临时放假了。沿江八个城市中的两个市长,也决定全市中小学临时放假了。
到中午十一点的时候,教育部紧急开会,讨论与其这样,不如干脆把沿江城镇的中小学校都临时性放假,让家长们安心。但另一种意见是:这样一来,不是更显得有事情要发生吗?家长们一看学校都放假了,会更加认为要打仗。
整个教育部,目前还只有大臣一人知道明天凌晨的对清作战。他思来想去,说了一句:
“我们不能认为,只要我们对公众的恐慌视而不见,公众就不会恐慌了。那样是自欺欺人,公众只会更恐慌。很明显,北清南侵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要把孩子们交还给他们父母。父母们比学校更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孩子。”
说完,教育大臣抓起电话,给沈荣轩请示了一下。
五分钟后,一道“允许沿江城镇国立中小学临时性放假”的紧急通知,用电话传到了长江防线南侧的各个市镇里。
到了中午十二点半左右,几个城市中的中小学校都空了。
……
防线以南50公里的无线电静默,已经持续了四个多小时了。由于南京一开始就几乎把所有间谍一网打尽,在这期间,南京没有一条电报讯号发到“封锁区”之外。在其他的沿江城市里,几个小时内陆陆续续有少数电报信号发出去。但是每条主干道上,都有无线电侦听车。这些讯号都是只发了前面几句,就被宪兵破门而入、连人带机子一窝端了。
至于城市和城市之间、江边连绵的野战部队驻地上,反而成了保密最好的地方。这里要么是荒郊野外,要么是只有村庄。而村庄里是没有发报机、也没有北清间谍的。尽管如此,那些村庄也被宪兵部队守住村口,村民们被告诫暂时不能出村。
在这种情况下,农村里的村民反而比城市里的市民消息更“灵通”一些。他们从身边绵延不尽的帐篷、成堆的物资、特别是成堆的救生衣、舟桥设备之类物资上,隐约猜到了一些端倪。
不仅如此,无论是帐篷还是物资,都插满了树木、灌木的枝叶,那些汽车、大炮、坦克、装甲车上,都蒙着一种奇怪的网子,网子上全是树枝树叶。
如果村民们懂的话,就会知道,这种网子叫做“伪装网”,是用来防止空中侦察的。
他们悄悄地问那些守住村口的宪兵,是不是要过江、打北岸清虏一下子?
宪兵们自然守口如瓶。不过他们也没什么可守的。到目前为止,他们知道的和村民一样多。唯一不同的是,他们能够从军事角度,做出一些比村民们更专业的猜测。
很多军官、包括士兵们都在想,依照目前我们驻军的这个方式,那么密集,又离长江那么近,完全在对岸清虏的火炮射程之内的……
这不是防守阵势啊!
清虏要进攻我们的话,这么多部队让人家一顿大炮就报销差不多了。难不成真像是那些村民猜的,我们要过江打清虏一下子?
可是也不对啊!我们打清虏一下子容易,清虏要是接口直接南侵了怎么办?我们打得过清虏吗?大概还是防守?
直到吃完中午饭、各个营地都开来了一队大拖车为止,关于“进攻还是防守”的猜测,才算有个结果。
官兵们亲眼看着大拖车开进营地,然后几个宪兵过去掀掉上面的帆布,里面露出堆得像山一样高的冲锋舟。
军营里“轰”的一下,所有人都不再怀疑了。所有的争论都停止了。很清楚了,我们要到北岸教训清虏一下。
……可是,规模有多大?什么目的?难道就为了“教训一下”?我们惹得起,可打得起码?
冲锋舟越卸越多,卸下来之后,宪兵们第一件事,就是在上面堆满树枝,进行伪装。然后几个人抬一艘,分发下去。
官兵们心里嘀咕着,打着鼓,什么想法都有。
……
与此同时,北京的粘杆处总署,也忙作一团。各个部门的电话机此起彼伏地响着。皇宫里,广武满心狐疑地看着一份报告。这份报告表明,在过去的四个半小时里,南明的长江防线以南50公里的长条形区域,居然“消失”了!任何无线电讯号也没有了,在南京的情报人员居然一个也没有发回电报!在其他几个城市里的情报员,倒是零星地发回了几句,但是都中断了。就连发回的这几句,也没什么实质内容,也都是大清这边也知道的东西:上面命令无线电静默了、早上起来收不到南明国内的广播了……等等等等。
但是为什么?原因!原因!
没人能告诉广武皇帝。
但是,他也没办法做出什么决定。无线电静默这种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要是在战争期间,对方的无线电静默,说明可能在准备发动一次攻势。但是现在,要说南明这次无线电静默的含义是“准备发动攻势”,广武帝一个不信。这太匪夷所思了。
很明显,南明在试图掩盖什么。
但是派过去的侦察机,大部分刚飞过去就被击落了。现在人家南明空中力量厉害了,就算派战斗机过去侦察也没用,人家战斗机编着队在天上密集巡逻,几架打你一架。无论数量还是水平,都不是人家的对手。
何况,侥幸完好返回的侦察机,也没带回什么有用的来。
机场报告,洗出来的照片上看不出什么异常来。长江防线以南1020公里的范围,有南明防守部队的大量集结。但是在防线以南10公里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