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地为王-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来,泊船的地方不要小,越大越好!”
崔平听到这个命令,也是一愣,就一条破船,竟然要搞一个大码头,不过将军的命令那就是真理,他自然明白,马上领命去征调人手了,罗东怕那些俘虏不好管理,有加派了一队兵马协助。
几天后,史观清、方可复(方书办)押运着辎重、粮草终于到了日照,史观清骑着马慢慢走近日照县城门的时候,脸上的神情自然是十分的轻松和舒畅,他和方书办匆匆赶到衙门的时候,却看到屋内军将聚了一大堆,莫非又有大事发生!
'  '
第137章 九仙山的马贼
亲兵进去通报后,说将军让他们两个进去,史观清和方书办到里面坐下,听了一会儿才知道,原来是日照的那些个商人来衙门的报告,说是出了小黄山口之后,去五莲县的路上有盗匪出没,这次又有两户商家给劫走的货物,还伤了几个伙计。
所以裘大善亲自来见过罗东了,现在他也算罗东盐货销售的下家,而且吃货两还是挺大的,这事自然要纳入罗东的考虑范围。
裘大善提供的消息,这伙人应该是沂蒙山本地的老人马了,寨子在九仙山那边,主要是招募的周围府县的流民青壮,有不少马匹,九仙山这地界在密州、莒州交界处,两边兵马也去剿过,不过无功而回,之后两边的兵马就互相扯皮,都不愿意去干这吃力活。
寨子里的具体情况,何六子那边也打探清楚了,还抓了几个舌头核实情况,山寨在九仙山的山口和山腰上各有一处,寨主叫黄大道,有些勇力,因为善使一口大刀,所以得了个外号“黄大刀”,二寨主叫徐德,三寨主刘扈,有兵马300左右,其中有马匹的大概有250人。这波人马早两年就上山了,也就打劫来往商户,日照到五莲这条路倒是不怎么来的,因为这边路上的商人少,没什么大油水,以往多做五莲到密州那边的生意。
常峰还在小黄山口造城堡,今天军议的除了林云开、杨毅、张山、秦方这些老人马外,各营的大队长都来旁听了,这也是罗东有意为之的,这些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虽然有些个战斗经验了,不过这掌军之道可不是大俩仗就能学到的,这些人都来参与军议,也是一种不错的学习。
听完何六子的介绍,下面各营的大队长都有些轻视的意思,也就300号的山贼,这边一路上,金兵都灭了好几千,几个军将已经各抒己见了,反正就是整肃兵马,过去把对方围了,听得罗东直冒冷汗,这地形、周围情况都不了解,就敢冒冒失失冲出去,真是农民啊!
他挥手示意安静,然后把一张地图挂起来,这是一份草图,上面标注着一些重要位置,这九仙山距离小黄山口的关隘50里地,距离五莲县80多里,进入九仙山的道路多为泥地的平坦地形,但是不阔,两匹马并行已经很难挤了。两边多为荒山。
这伙马贼依仗的就是这种地形,何六子询问抓到的舌头,还了解到一个情况,这山寨之后,应该还有山路可通沂蒙山腹地,这也是这伙马贼剿灭不了的原因之一。
旁边史观清和方可复听了半天,对于罗东这么细致的情报都是暗暗吃惊,现在也明白了之前每战必胜,那可都有事先情报的支持,看那些军将还在叽叽喳喳议论,而罗东似乎也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意思。
史观清想了想,站起来说道:“将军,我有点想法,不知道当讲嘛?”
罗东本来就是有意让这些军将想想如何破敌,提高他们个人的带兵能力,见史观清也很有兴趣参与,自然示意他说。
“这伙马贼盘踞九仙山两年多了,竟然还逐渐壮大,说明这匪首也不是无能之辈,想来一旦防守起来,依仗地利,也能做到进退有度,所以此次出兵,应当引蛇出洞,断其后路!”
“啪……啪……啪……”罗东鼓掌以示赞许,对于史观清能有这么清楚的认识非常高兴,这点他也是深有同感的,这马贼自然是来去如风,又盘踞在山里,若是正正规规去攻打,必定会异常艰苦,而且完全有可能无功而返。
“观清,那你有什么办法引蛇出洞?”
史观清想了想,忽然笑了:“将军,现在这时节,山寨中不知道最缺什么东西?”
罗东抬头看了他一眼,也哈哈大笑起来了。
很快军议就布置下去了,林云开、张山、杨毅领命下去准备随身粮食和动员,罗东让亲兵去请韩当,汪海和崔平那边也通知他过来,史观清和方可复留下来继续议事。
因为人还没到,罗东忽然想起来颜瑶那个丫头,便问道:“观清,颜瑶那丫头最近在干什么,这周边州府的情况正好可以找她问问,这小丫头的来历。你们有没有什么发现?”
对于这个整天东逛西逛,游山玩水的颜瑶,史观清和方书办也就在涛洛镇的大宅子里见过几回,将军旁边的女人,他们自然抱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那还会去调查来历,两人听到罗东问话,都有些茫然的摇摇头。
罗东微微一笑,这事你们也需要知道,就把遇到颜瑶的经过说了一遍,自己的推断也说了下,这颜瑶的背景肯定是某个金国大族,不过依照她被追杀的情形,呆在辎重营里应该不会做不利于这边的事情,而且事实上,她还能提供一些非官方的消息,这对于罗东来说是个不错的信息来源。
史观清和方可复听的一头雾水,这女人的来历也忒神秘了,不过他们的看法也是一致的,应该对辎重营无害,而且这丫头虽然整天男装,傻子也看得出一定是个大美女,既然将军不感冒,作为将军的助手,他们只要做好预防和调查就行了。
一会儿工夫,韩当、汪海、崔平来了,意外的是随行的颜瑶也跟着进来了。完颜瑶也从涛洛镇来了,他对于这些军议完全没兴趣,不过最近很长时间没见到罗东,她忽然有种感觉想见见罗东,总觉得跟在罗东身边的时候,竟然比以前在自家高宅大院更有安全感、更开心,当然,完颜瑶完全没有电灯泡的概念,对于在议事厅做电灯泡,这活她在陡山就经常干。
几个人看完颜瑶一本正经坐在旁边,拿起毛笔准备做会议纪要,罗东也没有反对的意思,那就当做啥都没看见好了,汪海第一个就汇报,这大半个月,涛洛镇的盐场经营已经正常化了,那边人力充足,反身成自由民的盐场工人工作热情高涨,哪些俘虏有了活命的机会,倒也一点也不偷懒,所以这个月的产量比上个月整整翻了一番还多。
听到这个,其他几个人都眉开眼笑,这可都是钱啊,有钱了,这些个书办手头上的活就好办了,汪海还表示,由于那边的盐场还在扩建,扩建完成后,产量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加上日照这边的盐场已经开始运作,产量很快就能达到现在的数倍。
不过汪海很快又泼了冷水,现在的涛洛镇的产量已经有了滞销的兆头,赣榆那边两家商铺的吃货量基本已经饱和了,上个月赣榆那边交易额刨除成本和酬劳,获利3500余贯,估计很长一个时期会稳定在这个收益上。
汪海现在在日照商界绝对算是个重量级的人物,前些日子,他刚召集了那些专门做盐货生意的裘大善这些人,算下来,这边虽然说每担粗盐的价格比卖到赣榆县那边要便宜,不过裘大善这些人的吃货量确实不小,每月的收益能略超过涛洛镇,当然前提是销售方面没有其他的竞争对手,维持现在这个价格。
罗东算计了下,每月的私盐买卖其实已经覆盖了周围海州、莒州、密州、益都府一部分地区,除非自己能扩大更多的地盘,这收益只会有减无增,不过现在已经是经营的非常好了。
“老汪,这事办的很好!辛苦你了!”罗东由衷的表扬道。
汪海听到罗东叫自己老汪,自然明白那是亲切的意思,现在这买卖没有强力的军队作后盾是不可能做的,而且今日的地位,和他两个月前濒临饿死的境地,让他也十分的满足。
几个书办又把县内各村镇打土豪、分田地、设立护村队的情况互相通报了一番,现在罗东治下的日照县,有村、镇60多处,百姓越7万人,各村设置护村队后,村中青壮加入的积极性很高,现在共有护村队67支,队员1300多人,护村队都又因伤、因残退役的老兵负责管理,这样的话,护村队就被罗东牢牢的掌控住了。
韩当手下的那些退役老兵分派到各村后,还有近50名,依旧纳入后勤营的管理,罗东今天要定的一件大事,就是对这后勤营的改制,这些老兵有着对罗东、对辎重营的绝对忠心,而且吃苦耐劳,那是要好好利用的,唯一的问题是,普遍不识字。
罗东就提了一个要求,“你们三个看看,这些人就是给你们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