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省委大院-第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学会谋大事,谋全局。比如,怎么看待发展问题,怎么认识西江省和先进地区的差距问题,像西江这样的欠发达地区为什么不能急功近利,靠出卖自己的资源和污染环境换取发展。怎么认识开拓性的干部,在选人用人的时候,怎么才能把那些敢干事、能干事的人选出来,我们的现在的干部考核制度,有哪些不足之处,今后需要加以改进。

他的讲话,还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和一般的省委领导,讲话水平还真是不一样,有理有据,有事实,有道理,有思考,有分析,让大家听了,不想打瞌睡,不愿打瞌睡,听了还想听,大家看他的眼神,都是崇敬、佩服的。这样更多的领导干部,就认识到,这个王一鸣副书记,还真不是浪得虚名。人家是真有料!

会议开得云天雾地,但一年毕竟就这一次最大规模的集中开会,约定俗成,大家这些年都是这样过来的,说是文山会海,压缩了再压缩,但每个部门一年一次的全省工作会,是无论如何,也压缩不掉的。我们国家,就是用开会的办法,贯彻上级指示,管理这个国家的,除了开会,目前还真是没找到,能够保证各级机关运行的制度。所以,就是再不愿意,这个会议,还得一年一年的开下去,直到我们找到替代它的办法为止。

接下来的日子,就到了一年一度的迎春节,看望老干部,下基层扶贫济困送温暖了。这也是惯例,约定俗成。

今年的春节,和往年一样,省委办公厅都有详细的方案。那些秘书们,直接拿过来,改一改,就行了。

王一鸣今年分得的任务是,看望两位老红军,四位省级老领导,六位专家学者教授,慰问江城市福利院的儿童。还要包片一个市——慰问郁江市的基层下岗职工,五保户,退伍回乡军人。

小龚把厚厚的一沓日程表拿回来后,把王一鸣必须出席的活动和日期,在上面画出来。自己拿着一份,又复印了一份,交给开车的小邵,兄弟两个,互相提醒,生怕遗漏了什么。

当然,每次活动,都有各个部门的头头脑脑们陪同。看望每一个人,都有专门的经费,看望什么级别的干部,每个人多少钱,带什么礼物去,买不买鲜花,都由那些陪同的部门领导们准备。王一鸣就是出席一下,坐下来说说话,握一下手,算是代表省里四家班子,看望了大家。每年春节,都是这样干的。

王一鸣最先看望的老红军,叫刘中天。这个老人,九十多岁了,是西江省硕果仅存的几个参加过长征的干部。他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建国后授的军衔是海军少将。曾经当过南海舰队的副司令,离休后,一直就在西江省养老。看望这样的老人,自然是理所应当。他们为了这个国家的建立,受了那么多的苦,现在老了,他们的晚年,应该过的比一般人更幸福。

按照约定的时间,王一鸣的奥迪车缓缓地开进了海军的一个大院子。因为江城市四季温暖,处于热带,所以解放后,海军、空军、陆军、二炮,都在江城市,有自己的干休所。那些高级别的军队干部,都有自己的将军楼。

所谓将军楼,都是八十年代的老建筑,在那个年代,有栋红砖红瓦,上下六七间的房子,再有一个单独的几十平方的院子,可以种些花花草草的,就算是别墅了。只有省部级以上的干部,才有这个待遇。

到了门口,汽车停下,小龚把车门打开,王一鸣缓缓走下来,抬头看去,老人住的这栋房子,已经相当破旧了,外墙还是当年的样子,上面也没有刷水泥,有的墙缝,里面的水泥已经脱落了。门口的大门,也是斑斑驳驳的,好像多少年没有刷过油漆似的。

陪同的省军分区的一位副参谋长,摁响了门铃。

一会儿里面就出来一个男人,看年纪是六十岁出头,打开大门,热情地迎接大家,一看王一鸣,就伸出手说:“欢迎王书记。”

王一鸣忙和他热情地握手,说:“你好,你好。”

旁边的副参谋长忙介绍说:“这是刘军威,是刘老的儿子。”

旁边的工作人员,搬东西的搬东西,拿鲜花的拿鲜花,大家一起前呼后拥的就进了院子。

王一鸣看到,老人院子里自己开了一片菜园,种了一些青菜,还养了十几盆花草。推开门,进到客厅里,王一鸣看到,在客厅的正中央,放了一个藤椅,上面坐了一个身穿褪色的海军军官服,外面披着一个军大衣的老人,眼睛有些浮肿,满头银发,但腰板仍然挺直,保持着良好的军姿,一看就是老将军的风范。

老人一看王一鸣进来了,连忙把身上的大衣一下子抖掉,站了起来,两眼直视着王一鸣,伸出大手,做出要握手的样子。

王一鸣看老人,高高的个子,年轻的时候,估计足有一米八零,现在看着,也比自己高半头,腰板挺的直直的,声音还是相当清晰、低沉。他说:“欢迎你们,来看我这个老家伙!”

王一鸣边和刘老握手,边说:“刘老,您老身体好啊!”

刘老说:“好,有些小毛病,但问题不大,估计一两年之内,马克思那里,还不让我去报到。”

王一鸣说:“您老身体这样好,会活到一百岁的,你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啊,现在像您老这样资历的人,全省也没有几个了。”

旁边的工作人员赶忙把鲜花送到王一鸣手里,王一鸣郑重地把鲜花递到刘老手里,然后又递上一个大信封,上面用大红纸粘着,写着“慰问金一千元”的字样。刘老把这些东西,接到手里,递给身边的儿子收着。热情地招呼大家坐下来。他指了指藤椅,示意儿子搬出去,然后自己和王一鸣,坐到中间并排放着的两张沙发上,跟着的省民政厅的厅长,和其他工作人员,挨个坐下,听他们聊天。

老人说话开门见山,看着王一鸣,问:“听说你是赵长东副总理的秘书?”

王一鸣没想到,老人会关心自己的经历,他也不清楚老人问这些,是什么意思,但出于对老人的尊重,他礼貌地点了点头,说:“是的,他在清江省任省委书记的时候,我做过他的秘书。”

刘老说:“现在当秘书的,升官快啊!”

王一鸣不知道他是讽刺自己的,还是有感而发,又不好接下去,所以有些尴尬,只好转移话题,说:“省委、省政府杨春风书记和刘放明省长,很关心各位老同志,特意安排,省委常委们,要分别走访,看望各位老领导。”

刘老仍然自顾自的,顺着自己的话题往下说:“升官快不要紧,最重要的,是要为人民服务好。我们这些老家伙,要吃有吃,要喝有喝,比着当年红军长征的时候,日子过的简直是到了天上了,不用你们挂念。你们应该多看看那些下岗职工,上不起学的孩子,那些看不起病的人,还有那些满大街都是的按摩妇女。小王,我问你,你说,电视里老是说,我们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就拿我们西江省来说吧,每年都是高增长,为什么大街上还有那么多的卖淫女?那么多人流落街头?前几天我们几个老家伙在一块唠嗑,说有一天,一个老干部要理发,没看清楚,就进了一个美容美发店,进到里面,发现连一把剪刀都没有,都是袒胸露乳的妇女。老头刚坐下,就有人往身上乱摸,把老头吓得,仓皇出逃了。你说现在的中国女性,咋就那么不要脸面呢!满大街都是,还像话吗?!这是新中国还是旧中国?毛主席早就说过,新中国决不能娼妓遍地,现在怎么样?为什么妓女又遍地都是了?这是什么原因?为什么笑贫不笑娼了?”

大家一听都愣住了,没想到这个老头,会这样说话,问这样尖锐的问题,让人简直是下不来台,况且称呼王一鸣,是“小王”,明显的是摆资格,有点教训人的意思。旁边的省民政厅长,早就不耐烦了,他明年决定,自己再也不陪省领导来了,每次来,这个老家伙,都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你以为你是谁啊?现在不是你发号施令的时候了,让大家都不高兴,谁也不会理你了。

老人的儿子,可能也听出问题了,于是坐在旁边,拉了拉老人的袖子,提醒老人,赶紧打住,换个话题,要不然王一鸣,会不高兴的。

说实话,王一鸣一开始,是有些不高兴,这个老家伙,也太爱摆老资格了。好歹我还是个省委副书记啊,大老远的来看你,你小王小王的叫,这没有问题,但你的口气,不能这样咄咄逼人啊!有些问题,又不是我造成的,你和我急什么急?!

但转念一想,老人都是九十多岁的老人了,长征都过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