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最后的荣耀--大明1592·抗日援朝-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然我们这个故事,在这里就可以结束了。

顺便一说,当时伏见城的牢房也震塌了,加藤清正趁机跑了出来,大叫大嚷要保护秀吉。这一举动博得了秀吉的好感,再加上清正是秀吉正室宁宁从小养大的,宁宁也站出来求情,于是秀吉便解除了他的禁足令,回到朝鲜前线。

大明使臣们也被这场天灾波及到了。地震发生的时候,他们正呆在新建的欢迎馆舍里。幸亏房子比较新,相对结实,给了一点缓冲时间。这些人一窝蜂地跑出屋子,惊魂未定,馆舍就在身后倒塌。清点人数,高级官员们都没事,只是被压死了一个千总、一个差官和四个家丁。

杨方亨大难不死,心里倒挺高兴。地震是不祥之兆,日本发动不义战争,合该由此报应。如果秀吉看到上天对他的恶行发怒,一定会乖乖地收起野心接受册封吧。

可惜秀吉没如杨方亨所愿那样改过自新,洗心革面,他唯一改变的,只有接见地点。

这场地震给日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大灾之后诸事烦扰,秀吉一直忙碌到八月底,才对大明使臣团下了通知,决定在九月二日接见大明使臣,地点则从已经不存在的伏见城改到了大阪城,不过却拒绝了朝鲜通信使的陪同。

无论如何,秀吉总算是肯见大明使团了,这总是件好事。

杨方亨不知道,这时候沈惟敬与小西行长已经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他们计划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凶险的一步。

九月一日一早,五大老之一的毛利辉元亲自前往明使下榻之处,客客气气带着明使们前往大阪城正殿。在正殿里,五大老、五奉行等丰臣政权的有力大名们已经齐聚一堂,一起屏息宁气等着册封仪式开始。

在这之前,沈惟敬已经告诉杨方亨,日本国情不同,尽量简化大明仪,早点册封完早点回国。所以杨方亨没有走那么一套繁文缛节,手持节旄站在正中,沈惟敬手捧金印陪在一旁,还有一个护敕官徐登归拿着诰命、敕谕和冕服。

他们等了半天,远处的黄缦帘子徐徐拉开,一个瘦小干枯的老头拄着拐杖慢慢走出来。秀吉此时的身体健康已经堪忧,不得不让两个侍从左右扶着。可是关白老爷的官威犹在,他一出场,殿内侍卫一起呐喊,颇有些气势。

秀吉到了座位上,刚一坐定。沈惟敬忽然扑通跪倒在地,朝着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匍匐叩头。这一举动让杨方亨惊呆了,他们手里拿的是万历皇帝的节旄,代表的是大明皇帝的意志,是不需要向任何人叩拜的,可,可这个沈惟敬怎么膝盖这么软?这是哪门子册封的礼节?

杨方亨想不通,沈惟敬心里却是明镜儿一般。他知道,在秀吉心目中,他们这些人是来册封“大明王”的降臣,叩头是份内的事。为了不让事情穿帮,他也只能这么做。沈惟敬不光自己叩头,还回头瞪杨方亨,让他也赶紧跪下。杨方亨没办法,勉为其难也行了个礼,却不肯叩头。

这个举动让秀吉很不高兴,嘴里嘀嘀咕咕,当场就要借朝鲜人不派王子做人质的事发脾气。小西行长见状不妙,赶紧对秀吉说这都是大明来送礼的人,看在那些礼品的份上,也得好好接待才是。经过劝解,秀吉总算气消了点,但也没了继续接见的兴致,袖子一摆,让随从把金印、诰命、敕谕和冕服之类的东西收好,然后离席而去。小西行长告诉明使,今天先到这儿,明天继续。

第一天的接见,就这么莫明其妙地结束了。到了第二天,按照日程安排,应该是秀吉宴请大明使臣。这次更有意思,所有的大名都特意换上了明朝服饰,煞有其事地聚在一起,好像在金銮大殿上朝议一般。

前头吃吃喝喝,后头却很紧张。秀吉在别殿接见了沈惟敬和小西行长,这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说了半天才把秀吉劝住,说只要册封仪式完毕,朝鲜人一定会来乖乖过来输诚。从别殿离开之后,沈惟敬问小西行长:“还差最后一步,《小说下载|wRsHu。CoM》你靠谱不靠谱?”小西行长回答:“我都安排好了。”

宴会结束后,该是宣读册封诏书的重头戏了。秀吉为了表示重视,把仪式现场移到了花畠山庄,德川家康等人也都跟了过去,要见证这激动人心的一刻。

按照流程,首先是杨方亨宣读诏书,再由通晓汉文的僧侣西笑承兑翻译成日文,当众转达给秀吉与诸位大名。这个西笑承兑,是小西行长安排的关键人物。小西行长事先已经跟他打好招呼了,说如果看到有让秀吉生气的句子,请略过不译。

换句话说,小西行长是欺负在场的没人懂中文与日文,打算玩一手瞒天过海的计策。杨方亨念的是册封日本国王,秀吉听的是册封大明王,这事就糊弄过去了。

可西笑承兑不知是紧张,还是压根没打算配合小西行长,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字一句把万历皇帝的诏书忠实地译了出来。

至今在大阪博物馆里,仍旧保留着这封诏书的原件,其全文如下:“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圣仁广运,凡天覆地载,莫不尊亲帝命。溥将暨海隅日出,罔不率俾。昔我皇祖,诞育多方。龟纽龙章,远赐扶桑之域;贞珉大篆,荣施镇国之山。嗣以海波之扬,偶致风占之隔。当兹盛际,宜祝麖ふ拢啥岢计叫慵绕鸷0睿鹬泄N鞒垡唤橹梗滥嚼赐1边低蚶镏兀锨竽诟健G榧燃嵊诠常骺山谌峄场W忍胤舛毡竟酰椭久S谙妨谥ズ谏延诤1恚缧谢芊谭烙谔斐淠畛贾爸毙蕖c⊙谢识髦唁住N尢婵畛希蠓谘裕雷鹕獭G赵眨 

秀吉不懂中文,但承兑翻译的太好了,用日文完美地表达出了中文的意思。别的客套话倒没什么,无非是华丽词藻,但其中有两句话是关键。

一句是“封尔为日本国王”;一句是“固藩卫于天朝”。万历皇帝连职称带职务都给秀吉安排好了——这对于狂妄地要侵占整个东亚的秀吉来说,是极其大的侮辱。何况还当着这么多大名的面,多丢人呐。

秀吉的怒气简直是无以复加,他把诏书惯在地上——在一些史料里,还提及他把诏书撕裂,把头顶的明冠摔碎——大声冲着杨方亨嚷道:“别扯淡了,老子本来就是日本的天下人,还用得着大明来封这个头衔?我要的是大明王!大明王!”(吾以武威治日本,何须明之封吾为日本王?吾欲灭明国,大明国王求和,说要奉吾为大明皇帝是以答应和谈。而今却以封日本王来欺吾。)

老头子气得浑身哆嗦,意识到自己可能上了当,而且还是大当。他想起这是小西一力撮合而成的事,便红着眼睛到处找小西。

小西行长在一旁吓得直哆嗦,承兑的临场不给力让他的全盘计划落空,现在他必须要承受秀吉的滔天怒火。秀吉看见小西行长,气不打一处来,嘴里嚷嚷着非斩了你丫的狗头不可!

小西行长连连叩头,说这些事都是石田、大谷几个人跟我商量着干的,不是我一个人独断专行啊。他唯恐秀吉不相信,还拿出一大堆来往文书——看来小西真是个精细性子,早做好了事情败露的准备,不然他参加宴会干吗随身揣那么多信啊?

西笑承兑心怀愧疚,心想是我害了小西君。他走上前去,劝秀吉不要动怒滥杀。石田、大谷等人也算讲义气,把这事认了下来,好说歹说,总算保住了小西行长的性命。这么一闹腾,宴会自然也开不成了,大家不欢而散。

杨方亨看到秀吉先扔诏书,后骂小西,他不懂日文,看的有些莫明其妙;沈惟敬在一旁哪敢多嘴解释,赶紧拽着杨方亨离开大阪城,回了馆驿。回去以后,杨方亨问沈惟敬到底怎么回事。沈惟敬不愧是个老骗子,面不改色地说秀吉是因为朝鲜人不派规格高的使臣来,所以生气了。杨方亨将信将疑,也未深究。

第二天一早,沈惟敬传话给通信使黄慎,撒了一大篇谎话,说昨天关白告诉我了,怪你们朝鲜人拖拖拉拉不肯配合议和,所以人家要再次发兵攻打你们。他紧接着又扮好人,说幸亏我当时喝止了秀吉,训了他一顿,日本既然受封藩国,就与朝鲜是兄弟之邦。兄弟之邦在那么能打架呢?

说到最后,沈惟敬拍着胸脯说你放心,我这次不把秀吉的事搞定,就不走了。

好个沈惟敬,这一通瞎话说出来,当真是气不涌出,面不更色。能看得出来,他是准备把册封失败的黑锅扣到朝鲜人头上,减轻自己归国以后的罪愆。黄慎听了,总觉得不对劲,但根本不敢宣诸于口,满腹心思都在担心朝鲜接下来的命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