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猛虎王朝-第3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们身后,前锋编队战舰群以泰山压顶之势迫来。 “遽!” 一枝响箭自岸边的观察指挥哨塔飞出。 响箭带着极其强劲的内力发射,气流狂速穿过箭头的鸣孔,淒厉的啸声足以将空气撕成碎片! “轰!” 响箭的啸声戛然而止,换之以硬物折断倒塌的爆裂声,旺热所乘旗舰“星辰号”的主桅竟然被一箭射断! 沃萨水寨守军的斗志受到极大的振奋,雷鸣般的欢呼喝采声在岸边回荡。 赤拉维吹个口哨,潇洒地将一张巨大的铁弓斜挎肩膀,双手抱胸,学着鲁道夫不可一世的模样,望向对方的目光中充满挑衅。 任何时候保持镇定自若的假面具,是战场指挥官的必修课。鲁道夫冷哼一声,对于蛮族副将神气活现的样子视而不见,继续遥观战场形势。 不过,表面上不屑一顾,内里却不免暗暗心惊——这个桀骜不驯的秃头蛮将,箭术和内力精湛若斯,的确有骄傲的资本。自己刚才只是命令他发射响箭,谁料想他竟一箭双得,在射出响箭发出进攻信号的同时,还将敌军旗舰粗如小树干的主桅射断! 赤拉维打响了叠瓦渡口攻防战的第一箭。 响箭的鸣声就是命令,听得攻击信号,岸边响起成千上万扳弩挂弦的摩擦声! 沃萨蛮兵发射的火箭集群,自岸边腾起,形成片片绚丽的火红色瀑布,劈头盖脸地砸下来,流泻在各艘敌舰上。 舱顶、甲板、护墙和盾牌上,到处都是劈劈啪啪,比冰雹还要密集的敲击声,少数地方还燃起丛丛浓烟。 刚才被赤拉维一箭立威,虽然士气受到一定的打击,但闪特将士们的水战经验毕竟非常丰富,在旺热、孔狄及各舰指挥官的高声呵斥之下,迅速恢复了镇定和秩序,行动起来,组织反击。 舰上的水兵们个个身手矫捷,行动有序,在颠簸的甲板上健步如飞,似履平地。比之当日的游牧舰队,这支闪特船队的水战技巧确实高出不止一筹。 旗手冒着箭雨和火海,摇灯为号、擂鼓施令,号手则奋不顾身地吹鸣军号。 桨手、舵手密切配合,在湍急的水流之中、在凶猛的外部箭雨打击下,动作仍然整齐一致,想尽一切办法控制船只的航向和速度。各船间距适宜,无虞碰撞。 一面面巨型钢盾被盾手整齐地架放到船舷护墙上,将小矮垛筑成数米高的城墙,令整条战舰变成一座坚固的水上堡垒,以抵挡来自岸边的箭雨,保护桨手、舵手、箭手和投石手的安全。 持着射程更远、质量更优的弓弩,水上箭手朝天仰射,发出排排火箭。 水上投石机也开始轰鸣。在比星星还要密集的火箭群中,燃火的石块如同划破夜空的陨石,呼啸着朝岸边的水寨扑去。 提着泥桶、抱着水盆的士兵们,在船上穿梭来往,扑灭火苗。 …… “各舰注意,布雁形阵!” 旺热一手举盾,一手舞动一根长长火把,立于船头狂声暴喝。 北征舰队一直开到河岸约莫百米处距离的地方才停止前进,领航的 “星辰号”应声而止,抛锚立定。 其他各舰纷纷降下风帆,摇桨转舵,从侧翼扑出。 一边回击,一边布阵,不到十分钟时间,五十余艘战舰,就从进港时“1 ”字状的鱼贯阵,转变成“人”字状的雁形阵。 “星辰号”居前,排于“人”字撇捺相交的顶端。其他船只分左右两翼布列,一律斜形向前,首尾相接,以一侧船舷面向河岸。 雁形阵是水军面临水陆对射局面时最常採用的阵形。 以一侧船舷横向对外,可以加宽弓箭、投石机等远程武器的攻击幅面,形成极具威胁的排射,增大远程武器的打击面积和杀伤效果。 迅速完成变阵后,水上舰队扭转了射界窄于敌军的不利局面,取得同等条件的战场地位,形成了一条广阔而绵长的正面交火战线。 在这条战线的两边,水陆对阵的两军开始了近乎疯狂的远程对射较量。 在这场远射对攻中,火箭成为双方不约而同选择的主战兵器。 北征舰队的火箭,以火粉撒于草束助燃;蛮族的火箭,则以油脂裹入毡布引火。 虽然燃材各异,但效用相同,都意在借助火力,杀伤敌人,引发敌阵混乱,令本军从中得利。 冷兵器时代的兵器,无论刀棍剑戟、弓弩枪矛,都只是点式杀伤武器,无法做到幅面杀伤。 若想实现幅面杀伤,无外两法。一是组成一定规模的战阵,像长枪如林的步兵方阵、雨点般密集的箭阵等,以量的积累,化点式杀伤为幅面杀伤。二是借助自然之力,如火烧连营、水淹七军等。 前者需要庞大的兵力和长时间的训练,后者则受自然条件和环境的诸多限制。人们糅合两者之长,发明了兼具二者特色的远攻利器——火箭。 水上战舰与河岸之间仅百余米的河面上,密布着划空而过的箭矢。 陆基火箭群和舰基火箭群在半空相会,相互擦身而过,然后循着既定方向,飞往各自的目的地——岸边的防禦设施和水上的战舰编队。 因月亮缺席,原本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的夜空,被无尽的火箭照得恍若白昼明亮。 如同现代社会节庆日的烟火集中燃放地,叠瓦渡口从未有过这样缤纷多姿的美妙夜景。 成千上万拖曳着长长红色尾巴的火线、火球,从岸边和水上昇起,在漆黑的夜空勾勒出无数条曼妙的抛物线,在岸边、水面和船头绽放。 烟尘、火苗、波涛、刃光,为这幅激战图画涂上或迷离、或炫目的背景底色。 色还必须配上声,方可谓有声有色。 带着“嗖嗖”的破空声、“轰轰”的呼啸声,箭头“叮叮咚咚”地亲吻着盾牌;石块“哗啦”、“匡啷”地砸击着土垒、箭楼;胡角哀诉、军号厉狞、战鼓雷鸣和声声呐喊,彙集成一曲令人热血沸腾的激昂战歌! 孔狄杵剑立于舰尾,一边引弓发箭,一边遥望战场。他的座舰“亮月号”位于水陆远射交火的末端,可以非常方便地通观整个战局。 由于北征舰队拥有布鲁斯长弓和投石机等射程更远的投射武器,正常情况下,水师应充分利用这种优势,渐次近岸,由远及近,一波接一波地压制陆地目标。在对岸边敌军进行饱和打击后,再靠近河岸百米处,实施登陆快攻。 可这一次,北征舰队却一下子就冲进了密集对射区,跟对手进行猛烈接火。 特殊的战术布置,必有特殊的理由。 北征舰队此举绝非性急,而是因时、因地制宜的正确战术。由于泪河涨落潮仅有两个小时左右的间隔时间,因而水师不能如正常水战程序那样步步为营地推进,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远程压制地面目标的任务,迅速进行抢滩登陆,否则一旦退潮,各艘战舰就有搁浅的危险。 虽然时间紧迫,但孔狄对于完成任务、实现作战目标,信心十足。 在远程对射中,除了射程外,武器的破坏和杀伤威力、抵禦伤害的防护力,也是影响胜负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而在这些方面,北征舰队同样拥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奉行精兵政策的猛虎军团,在武器装备方面素来舍得投资,投石机的砸击力、布鲁斯长弓的射程、速射弩机的射速和穿透力等,都要优于岸边沃萨人的普通弓矢。 游牧蛮军因为在草原征战时几乎没有攻城需要,加上缺乏这方面的制造技术,没有配备投石机,而按标准规格建造的每艘闪特战舰上,都配备有两至三台投石机。 战舰上发出的投石,其作用不仅仅在于造成直接的砸伤,更重要的是能引发相当可怕的间接伤害。 因为岸边土垒等掩体工事的牢固度较低,舰上投石机发出的沉重石弹,加上投射冲力,几逾千斤。 在石弹群的砸击下,岸边尘土飞扬、瓦砾迸裂,沃萨守军的河岸防禦工事破损严重。 失去掩护的蛮兵们,被迫暴露在空旷的滩涂阵地上,水上射手们再施以箭雨浇淋,令其伤亡极其惨重。 弩机和布鲁斯长弓的优势,也在对射中显露出来。 弩机的射程虽短,但射速极快、穿透力很强,在弩手的操控下,它们不断地“突突突”作响,不知疲倦地喷吐着弩枝,以革盾革甲护身的蛮兵很难抵挡。 除了弩机外,一些水上神射手还拿着强弩进行射击。 强弩与弩机相似,射程短、威力强,虽然射速较慢,但三点一线的瞄准功能,令它们十分适于水平点射。 在神射手们的操持下,强弩专朝岸边前线的沃萨下层军官下手,破坏蛮军的指挥体系。 射程是布鲁斯长弓的传统优势,比起一般弓箭,其有效攻击范围更大,火力覆盖面也更广。 配备布鲁斯长弓的水上弓手,不断朝岸边守军的纵深区域发箭。 在他们的打击下,岸边的武器补给体系遭受很大的破坏,前线的射手与后勤区的联系经常出现延误、脱节,甚至短时间的隔断。 当岸边的蛮族箭手射完皮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