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花瓷窑-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人进了一间上房,屋子里的火光并不明亮。一阵微风吹过,烛火猛烈摇摆,似乎就要熄灭。涂安真瞥了一眼烛火,突然想起了池州城破城在即,城中百姓的性命也就像这烛火,摇曳飘渺,脆弱不堪,便不自觉的叹了一口气。
  “怎么了?”真金环顾着屋子,检查安全。
  “你……”说着,涂安真抽了抽手,真金这才意识到握了她的手好久,手心早已汗涔涔,他连忙把手放开,故作镇定地坐了下来。
  屋中烛光昏黄,真金望着整理衣衫的她,眼神渐渐迷离。“啪!”红烛爆了一下,留下一团烛泪,空气中流动起莫名的情愫,让人心生暧昧。这时她开始神经紧绷,鼻尖渗出了细细的汗珠。
  “你……”烛火朦胧中真金发话。
  与此同时,涂安真也说:“我……”
  被真金打断,她自然收了声,真金却像无事一样命令道:“你要小心,不得有误!”
  涂安真不自觉的抿了抿嘴,看着真金高高在上的表情,心里暗自反问:“有这样求人的么?”
  “你要小心!不要逞强!”真金胸膛起伏,声音很低,命令的口吻中似乎又略带恳求。
  “民女知晓。”涂安真低下头去答应了。
  看着涂安真低下去的头,真金其实很想上去摸一摸,可是他是蒙古国的燕王!轻易不会和宋朝的平民女子有瓜葛,若不是要带她进池州城,去劝降饶仲石,肯定不会和她肌肤之亲,可就是刚刚她在怀里的温度,还有她手心的汗珠,让真金的心里泛起了一丝丝甜蜜,他心里担心,可是不知怎么的一张口就变了味道。
  气氛很诡异,真金高高在上的表情中却又好似夹杂着其他的东西,涂安真抬头看了看真金,不自觉的吞了吞口水,紧张的情绪瞬间又泛了上来。
  那夜,真金并未久留,他将书信和一个包袱交给涂安真,她没再多话,若有所思地叹了一口气,而后真金便消失在黑夜当中。
  涂安真一个人留在了池州城。
  半夜里,池中时不时传出鬼哭狼嚎的哭声:“饿啊……饿啊……”那是长久没吃饱饭的池州百姓夜里发出的哀嚎,真金已经离开,一阵风吹过,吹熄了本就摇曳的烛火,屋子瞬间黑了下来,所有的一切变得异常恐怖,涂安真连身上的夜行衣都没换,手中紧紧拽着被子,就在床上躺下了……
  天色微启,阴郁的灰云低低地压在池州城上空,涂安真醒来时,手里还是紧紧拽着被子。她打开真金给的包袱,发现里面有几套宋人女子的装束和一把短刀,她选了一套颜色发灰的褥裙,简单地梳了个以前母亲常常帮她梳的包髻,便出了门。
  她一个人走在池州城里,心中有些害怕,可没想目之所及,却是比浮梁城更破败的池州城,许多房子门口大开却不见人影,锁着的宅子里散发着死亡的气息。如果说夜里还有些哀嚎声,让人意识到池州城还有人活着,可白天里池州城却一片死寂,让人更觉恐怖。这时候连老天也害怕得安静了下来,眼睁睁地等待着血洗灾难的到来。她看到有个大宅的门口在燃香,这家的活人定是知晓在劫难逃,只得早早祭拜了先祖,祈求上苍怜悯,下辈子轮回不要再生在乱世。
  可恶的战争!她想起浮梁城的凋零惨状,眼望池州城的无助,心中像压了一块大石头一样难以呼吸。她摸了摸怀里揣着的真金的亲笔书信,惴惴不安地走了一路,终于来到了城墙上的斥候台。
  其实,她去过府衙了,她以为面对的会是对付软硬不吃的捕快,可见到的却是敞开的大门,里面乱七八糟散了一地的枪棍和纸屑。整个府衙一个人也没有,听审大堂蒙了厚厚一层灰,秋风吹过,废纸在空中乱飞,扬起的灰尘呛得涂安真直咳嗽,她只得掉头离去。
  昨夜里,真金说饶仲石不是在府衙就是在城墙上的斥候台,府衙里没人,涂安真便向斥候台寻去。
  突然一阵秋风吹过,让人忍不住打了一个冷战,垃圾被秋风卷起,漫天飞舞,灰色的天空下一派凋零败落。涂安真站上,举目四望,一个士兵也没有发现,有的只是散落的兵器、折断的火把,地上一滩滩漆黑的血迹让人头皮发麻。蒙古人没有大规模进攻,但是小规模的突袭仍然逼得池州守军喘不过起来。
  斥候台上站着一个人,瘦骨嶙峋,头发花白,眼睛死死地盯着城外的野草,那人必定是饶仲石无疑。涂安真走近,循着他望的方向细细看去,发现两丈高的野草见夹杂着东倒西歪的麦子。原来没有收割的稻子都烂在了田里,黄澄澄底色映着茂盛的野草,一群群的小鸟在田地里觅食,飞来蹦去。那是活命的粮食啊!再不济的人,此时也能了解身为都督的饶仲石心中的无奈和绝望。
  事已至此,饶仲石早已不在乎生死,而城墙上无人侍奉,平民随意靠近也更不是什么奇事。
  饶仲石知道来人了,头也不回,干哑着嗓子问:“来者何人?”
  “民女涂安真,参见饶都督。”不论饶仲石是否在看,涂安真还是对着饶仲石行了一个宋人女子的标准礼数。
  “何事?”饶仲还是没有回头,继续看着城外的田地,淡淡地回应,全无官老爷的做派,倒是像极了苟延残喘的老者,放下了世间的一切纷争,平静地等待结局。
  “民女得蒙古国燕王书信,敬呈都督。”涂安真递上真金的亲笔书信。
  “你是谁?”饶仲石猛地握紧了佩剑,全身机警,可当他转过头时,涂安真还是看到了他眼中的绝望。
  “民女涂安真,家住浮梁城,信中兴许是救城之计。”涂安真努力不退缩,双手捧着书信,抬头大胆地看着饶仲石。
  “是么?”饶仲石放松了握着剑的手,接过书信,绝望的眼睛里飘过一丝轻微的光亮,但仍是一脸的不相信。
  “你是池州浮梁城人?”饶仲石读罢信,眼中开始泛出希望的火光,颤抖着声音问:“这信当真?信中所言可为事实?”。
  “信中内容民女并不……”涂安真不想说自己不知道,顿了顿,然后说:“这信是燕王本人托民女交于都督。”
  “这……”惊天的逆转让饶仲石说话都语无伦次。涂安真顺手接过信,读了起来,才知燕王计策。
  多个月来的等待皆落空,大宋朝廷让池州百姓一等再等,结果却是根本不出兵支援。池州早已弹尽粮绝,为了打退蒙古人的突击,池州军民全员奋战,缺医少药不说,到后来连食物都无法保证。起先大家宰杀牛马骡等畜生充饥,后来只好烹煮□□皮甲,现在都在用糠秕和野草维持,实在忍不住饥饿的百姓夜里偷溜到城外想去田地里抢收稻谷,结果落得死无全尸。眼下池州真的撑不下去了,蒙古人扬言要屠城,血光之灾不可避免。纵使饶仲石报了必死的决心,可还是害怕到了黄泉之下,无法面对众多索命的冤魂。
  可眼前这封信是怎么回事?!
  “大人您不如姑且相信蒙古国燕王真金,依信中所言一试,说不定能逃过一劫。”涂安真知道饶仲石不可能相信自己,只能小心翼翼从旁怂恿。
  饶仲石沉默了,他低垂着头,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良久,他才缓缓道:“死马也只能当成活马医了。”
  涂安真心里长长舒了一口气,面对不可能的可能,饶仲石还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汉民族总是要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才能团结起来。饶仲石宣称有了化解之策,一刻钟的光景就召集到了所有需要的人。
  面黄肌瘦的众人在满是灰尘的府衙大堂碰头,有了人气,大堂似乎不再那么破败,挂在大堂中央的“明镜高悬”也有了一丝威严。涂安真看着坐在大堂正中的饶仲石,虽然干瘦,却不见一丝萎靡。饶仲石对着堂下几个衣衫褴褛的捕快吩咐:“速速去把最近这段世间死去的百姓尸体找出来!”
  众人一阵交头接耳,摸不着头脑。
  饶仲石不理会他们奇怪的眼神,继续说:“找到尸体后,调配几个帮手给仵作,帮忙处理这些尸体。再把瓷窑里的画工找来,把这些尸体画成是因瘟疫而死的样子。还要在城中燃气火光,三天不灭。”
  “大人,您这是?”堂下捕快有人发问。
  饶仲石瞥了涂安真一眼,说“我们要伪造一次瘟疫。”
  “伪造瘟疫?”堂下人惊得眼珠子都要蹦了出来。
  “对,伪造一场瘟疫,越像越好,不想死的话,管住你们的嘴,仵作和画工的嘴都要守住!”饶仲石在堂上毫不动摇的命令,涂安真终于觉得他有了点官老爷的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