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十字-第8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墨索里尼不知道这个坑有多深,兴冲冲控制了塞尔维亚,没想到这是意大利人噩梦般的开始,层出不穷的游击队活跃全国,意大利将从东线战场抽回来的军队连同国内的一线陆军都部署在塞尔维亚,动用了包括虎式坦克在内的全部重武器,使出了一切可以使用的反游击战招数,即便这样还很难压住铁托。凯特尔、蔡茨勒等人认为是意大利人不行,霍夫曼却不以为然。历史上意大利在反游击战上水平不差,甚至还强于机制僵硬死板的德军,塞尔维亚和铁托这种硬骨头可实在不好啃,当务之急还是筑起隔离区和防火墙,意大利愿意浪费精力就让他浪费一点,省得意大利陆军闲着没事干又去非洲白白损耗。
  至于堵口的崔可夫,深知其在历史上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表现的霍夫曼当然也不敢轻视,对这种不动声色间从10几万打到几百人的主,低估其意志力和战斗力都极其危险。
  “土耳其人已连续电报求援,要求我军尽快开进,我打算把曼施坦因元帅当初部署在里海西岸的部队投进去……”蔡茨勒道,“其他主力已在全力准备,古德里安元帅手下的战略预备队——党卫军装甲集团军将于3月下旬完成作战准备,吃掉这部分俄军不成问题。”
  “你们的思路还是要开阔一点,不能俄国人在哪里打我们就去哪里堵,这样硬碰硬的策略太过于僵硬,必须要灵活。”霍夫曼走到地图边,说道,“为什么一定要在外高加索把俄国人推回去?不让他们占领全部外高加索,我们怎么顺利收复?”
  这下凯特尔和蔡茨勒终于懂了:元首嫌俄国人打土耳其还不够狠,他不满意,元首也是够黑的!
  “里海解冻还要几天?”
  “大概十天左右。”
  霍夫曼的手指在地图上一划,问道:“尽可能把俄国人多放一点进来,然后派遣部队先进攻里海东岸,切断这外高加索俄军的补给线路和退路,把他们全关在这里。如能把这个重兵集团关进去,别说外高加索,就是高加索山脉甚至南高加索让俄国人再占一点也无所谓——重要的是把俄国人从坚硬的乌龟壳里赶出来,在广袤的高加索平原上用野战消灭对手!”
  “这样南线三个俄国方面军有可能连成一线并同时发难。”蔡茨勒道,“曼施坦因元帅说起过该设想,但我坚持认为现在就扑灭俄军的成本最低,牵涉精力也比较小。”
  “让他们来吧,打完这一仗,东线战事基本就告一段落,斯大林如果还有点自知之明,就会乖乖跑去亚洲,否则等夏秋之交我们打完高加索会战再拿下乌拉尔山工业区,他想求一体面结局都不可得了!”霍夫曼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给舍尔纳发电报,让他加大对崔可夫所部攻势,给朱可夫施加压力。”
  就在霍夫曼对凯特尔等人面授机宜的当口,苏共中央政治局正在讨论朱可夫发回来的建议。虽然目前战事总体推进顺利,在拿下巴库后,红军兵锋已席卷整个阿塞拜疆并趁势向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推进,土耳其军队一退再退,一部分退往国内,一部分退往高加索各隘口,但朱可夫无论胜败都求和的建议还是让众人的心情沉到了谷底。
  谁也不敢先开口,贸然赞成或反对都不好,特别是在斯大林同志尚未明确表露态度前抢先表态的风险很高,沉默许久后,老资格的莫洛托夫清了清嗓子决定说几句,否则一大堆人干坐着大眼瞪小眼也不是个事。
  “朱可夫同志的建议,怎么说呢?还是体现了一个布尔什维克党员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清醒的头脑。”莫洛托夫斟酌着用词,既不能刺激斯大林,又不能弄拧朱可夫的原意,这就极大考验他的说话水准,“我个人认为应当把政治和军事问题结合起来考虑,充分认识到与德国法西斯和孟什维克匪帮斗争长期化、复杂化、艰巨化的特点,与他们的斗争不是一年两年,甚至不是十年八年,而要始终坚持下去。斗争形势可根据客观情况采取多种手段,大规模进攻是一种,坚决防御也是一种,大踏步后退打反击同样也是。至于暂时停战,等待更有利时机反攻我认为也可以考虑。
  帝国主义发展到垂朽阶段,特别是法西斯这种登峰造极的极端制度是难以维持的,我们应该善于保存革命火种,等敌人内部矛盾激化后再再行席卷……所以我初步赞同朱可夫同志的设想,但打完后怎么谈、谈什么条件,还要政治局讨论特别是由斯大林同志掌握全局……”





第261章 斗争策略
  莫洛托夫发言完毕后,在座众人忍不住都松了口气,心里顿时涌起如释重负的感觉,莫洛托夫同志不愧是老资格布尔什维克革命家和政治家,讲话高屋建瓴、一针见血、活学活用了列宁主义思想:将战争与和平这样严肃的、事关全局与根本的、事关党生存发展的路线问题改成了灵活的、可随机应变、无损党的形象、路线和方针的策略问题,而且还加了前缀——经政治局集体讨论、充分酝酿并由斯大林同志亲自审定的斗争策略。这就立即将会议的调子和意义定了下来,让大家可以安心发言,不要顾虑重重。
  大家都知道,路线问题是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搞不好是要死人的;策略问题充其量只是人民内部矛盾,是基于同一个目标和方向所采用的具体办法的分歧,错的同志顶多就是能力不行、觉悟不高、眼光不够的问题,是批评几句、做一下检讨就能过关的。
  像朱可夫这样从肃反刑场上紧急抢救下来的同志不也没反对肃反的正确性和必要性么?顶多就是嘀咕几句扩大化、被一小部分野心家利用,冤枉了一部分同志——就像光辉灿烂的太阳上有那么一点黑子而已,这次到了中亚见识过民族分裂和独立势力后,他的检讨就来了:“……自感政治觉悟低,党性修养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敌人的伪装和凶残,没有意识到肃反的长期性、艰巨性,犯了政治幼稚的毛病,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学习,要请斯大林同志多帮助、批评、教育……”,进而充分验证了斯大林同志的高瞻远瞩、未雨绸缪。
  斯大林同志斗争他了么?没有!非但没有,还为这件事表扬过朱可夫好几次,说他“军事政治双丰收,进步很大、提高很快!”现在莫洛托夫这么一定调,大家就可以畅所欲言了,讲错了大不了将来再做一下批评与自我批评,想必斯大林同志也不会揪着不放。
  于是气氛开始活跃起来,刚才沉闷的景象顿时一扫而空,大家首先充分肯定斯大林同志破釜沉舟、放手一搏的决策是正确的、英明的,现在中亚和里海的局面不就好转了嘛!其次认为从战争整体来看还是敌强我弱,必须要有坚持长期斗争的觉悟,然后又表示谈和也可以谈的嘛,这不是乞求来的,这是打出来的,充其量是个停战嘛!最后又坚持认为停战不等于对法西斯和孟什维克投降,这只是长期斗争的另一种策略,将来可以进一步发动群众,进一步寻求其他国家兄弟党、兄弟人民的支援,集结更多力量再行反攻。
  一堆政治局委员颠来倒去把这套策略阐述了很多次,每个人的发言角度和用词都不一样,但中心思想是基本一致的:见好就收、保存实力、等待时机、长期斗争。
  斯大林的亲密战友、老资格的伏罗希洛夫元帅就表示:“在警惕德国法西斯的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险恶用心,他们为什么一再希望我们和德国人拼个你死我活?甚至不惜给日本输送保护费也要给我们送物资,就是希望将党和国家的最后一点元气都用在和德国人的殊死搏杀上,如果我们这样看问题就全面得多、深刻得多……
  现在美国搞掉了平时主张美苏合作的原副总统华莱士,换上了新的副总统杜鲁门,这个人以前是参议员,在卫国战争刚刚爆发时发表过公开言论‘假如德国比苏联强,我们应该帮助苏联一方;但如果占优的是苏联,那我们便应该帮助德国,而且要尽量让他们大开杀戒,尽管我一直不愿看到希特勒在任何情况下取得胜利。’(载于1941年6月24日的《纽约时报》)这番话后来虽然迫于各方压力收回了,但其内心是何真实动机一目了然。这个人现在当了副总统,从罗斯福同志身体不好的情况来看,很可能要出任下一届总统。另外,据武官同志表示,美国国会一直有一个非美委员会,反布尔什维克之心路人皆知,美帝国主义很可能与德国人达成出卖苏维埃政权的和平,这是我们不得不防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