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十字-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逃了,而在不断发现敌人遗弃装备的刺激下,英国人的追击动力就更足。
  不过意大利人逃跑经验是异常丰富的,虽然逃跑时慌不择路,但无论军官还是士兵,从上到下最基本的脑子和判断力还在,知道不能离开滨海公路乱跑,否则非在沙漠里渴死不可。另外,虽然整体上显得慌乱,但意大利人彼此之间还是足够安定团结,大家急于逃命的心情都是一样的,彼此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没有谁为了抢道或者抢劫交通工具而自相残杀。大家遵循着一个原则,谁有能耐谁先跑,跑出一个算一个。当然,有小汽车的军官们不敢抛下部队私下逃跑,那样即便跑到了托卜鲁克领袖和德国人也饶不了他。
  整支意大利军队虽然失去了整齐有序的队列,但全体官兵“转进”的方向和目的地却高度一致,整个过程像极了东非大草原上大迁徙的角马——完全靠着天赋与本能,有谁来为角马们组织队伍、设计路线呢?意大利的将军们对此也毫不担心,他们坚信,虽然逃跑的时候显得混乱,但只要到了目的地清点人数,部队就会完整归建——也不知道他们哪里来这么大的信心。
  现在意大利人最痛恨的莫过于英国人的飞机,这些令人烦恼的苍蝇时不时出现在头顶,要么投弹轰炸,要么低空扫射,甚至于还有英国飞机在子弹打空后还要借势俯冲恐吓地面的部队,千方百计迟滞对方的逃跑速度,这种没完没了的疯狗精神让意大利人简直难以容忍,换了他们早就为路边那些装备和军火而欢迎鼓舞了。同样道理,意大利人对空中出现的德国飞机报着由衷感谢的心态,几个师长一致认定:“倘若没有德国飞机掩护我们,部队早就被英国人炸光了。”
  所以,每当第八航空队的飞机打下一架敌机,地面的意大利人都会大声助威叫好,甚至于在急于逃命的时候对遇到的跳伞德国飞行员仍给予竭尽全力的营救,所有意大利人都知道这些飞行员是给他们支撑保护伞的。他们不但给予力所能及的救援,还腾出宝贵的车辆协助这些跳伞飞行员尽快返回机场,甚至于几个将军将自己的小汽车都毫不犹豫地贡献了出来,便于对方归队后重新驾机上天教训英国佬——在这一刻,双方的战友感情进一步加深了。加兰德反复交代手下,一旦在战斗中被击落后要迅速跳伞并寻求意大利人帮助,然后又要在第一时间离开,逃得越快越好,否则很容易被追上来的英国人俘虏。
  反过来,那些被击落的英军飞行员特别是轰炸机飞行员就没这么好运气了,半死不活只能在机舱里挣扎的飞行员往往被恼羞成怒的意大利步兵直接打死,那些侥幸跳伞后逃脱性命又被抓住的飞行员则被绑上双手吊在汽车顶上行进,他们通常被士兵们当作人肉盾牌以警告空中不断袭击的英国飞机。在北非如此猛烈的日照下,用不了多久这些飞行员就会因脱水陷入昏迷甚至死亡。更凶残的举动是抓住飞行员用绳子拖在汽车后面让他跟着跑,一旦跑不动就会被活活拖死在后面,车厢里的意大利士兵则大声拍手叫好。只有到下一个休息点时才会有人看不过眼而将这些可怜的、被拖曳得血肉模糊的英国飞行员随意抛尸在路边,军官们虽有心发挥骑士风度,但撤退途中部队的管理本来就混乱,他们也不能阻止这些绝望的士兵发泄,否则一定会被人打了黑枪。
  对这种明显有悖于《日内瓦公约》的做法,所有意大利军官都表示无能为力,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用不了半天功夫,这些尸体要么被飞着的秃鹫叼走吃掉,要么就被黄沙就地掩埋起来。但这种凶残行径显然吓不住英国人,他们的攻击更趋于猛烈,仿佛拼了命也要迟滞意大利人的逃亡脚步。到了后来,意大利人的行为大概连英国飞行员也知道了,好几架飞机被击中后飞行员不是选择跳伞,而是直接选择一头向地面的意大利车队撞去,没有卡车,撞一辆坦克甚至一辆装甲车都是好的。
  那些低飞掠过的德国战斗机飞行员同样目睹了那些英国同行在地面的惨状,现在他们才深刻领悟到了为什么加兰德将军千叮万嘱告诉他们不要试图去对付英国人地面部队的道理,一旦他们被击落坠毁或者被迫跳伞,很可能也会遭遇如此可怕的命运。
  在这样的战斗中,“非洲之星”马尔塞尤更是如鱼得水、屡屡得手,性子高傲的他仍然不屑于攻击英国轰炸机,通常都是他把给轰炸机护航的战斗机先行干掉一些,剩下那些笨拙的轰炸机便留给僚机和其他飞行员处理。每当黄色14号飞机出现的时候,地面部队都会如看见救星一般爆发出阵阵欢呼,而敌人的空中编队总会出现混乱,甚至有一次两架“飓风”战斗机为了躲避从空中猛扑下来的马尔塞尤而慌乱不迭地转向,结果撞在了一起,“轰”地一声,碎片撒得满地都是,白白送给马尔塞尤两个战果。两天战斗下来,他的个人战果已攀升至178架,距离他自己所说的200大关越来越近,眼看到不了月底就能够完成。
  在意大利人身后,霍洛克斯少将统一指挥下的英军第1、第7两个装甲师也是咬着牙在拼命追赶,他们已收到了后方的战报,知道了第十装甲师的惨状,明白了蒙哥马利的决心,他们只恨自己的速度不够快,还不够快。





第29章 彼此的不同选择
  经过连续两天的拼命追赶,到9月19日上午9时许,英军先头部队已将自己和意大利人之间的距离成功地缩小到了20公里左右,站在车辆顶部用望远镜看过去,依托良好的视野已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前面逃跑的人群了,虽然这点距离对装甲车而言最多只需要一个小时,但部队作战毕竟不是比赛赛车,只要不管不顾地往前冲就好,若真有装甲车敢于单骑冒进,一定会被意大利人打成筛子——追击作战既要充分考虑队伍的整体与协调,又要给予敌人合适的压力。
  在短暂的休息时刻,喘着粗气,浑身上下活像被水泡过一般的兰顿少将对临时指挥部的其他两人说道:“我有个建议,我们应该尽可能发挥装甲部队的优势快速追击,反正意大利人也快跑散架了,光用坦克和装甲车已足够解决问题。”
  “那步兵和炮兵呢?”霍洛克斯少将其实也赞同快速部队追击的意见,不过鉴于蒙哥马利一再三令五申不要让步兵和坦克脱节太远,再加上第十装甲师的前车之鉴,他只能这么不紧不慢地追着意大利人,别看他脸上悠闲,心里早就急出了火。
  “步兵和炮兵可以让他们慢慢来,反正意大利人也没有构筑坚固工事,用不着这么多部队去对付他们。”兰顿少将调侃道,“说不定等我们打完了,步兵和炮兵还赶不到,如果我们硬要拖着步兵和炮兵走,速度永远快不起来,万一在托布鲁克门口才逮住意大利人怎么办?”
  “这确实是个问题。”第一装甲师师长雷蒙德·布里格斯少将为难地说,“后面的古德里安怎么办?光凭我们两个师的步兵和炮兵可拦不住德国人的装甲部队,而且司令部一再反对我们装甲部队和步兵、炮兵前后脱节,认为这样会给德国人以可乘之机。”
  “首先,古德里安距离我们还有一段路程,在我们解决意大利人之前他赶不到;其次,步兵和炮兵如果不跟随追击可以就地构筑防御工事,有利于保持体力;最后,我认为凭借我们的兵力,抵挡古德里安的先头部队应该不成问题,只要撑到装甲部队解决了意大利人,我们的实力将进一步增强,而只要我们能够阻击德国人2天,司令官自己率领的主力就会赶到了。”
  霍洛克斯本来是赞同兰顿“尽快追上意大利人,解决意大利人的”观点,但一想到古德里安这个变数又有点犹豫,鉴于众人对轻装前进追击的意见不统一,他决定矛盾上交,将建议报告集团军司令部,由蒙哥马利将军自己定。
  蒙哥马利很重视三位少将的意见,而且他们在电报里列举的建议与有关顾虑都与他所想的不谋而合,现在他发现必须要在目标中进行取舍:
  第一,不管意大利人,让两个装甲师就地停下来准备阻击古德里安,撑到集团军主力上来合围;
  第二,不管古德里安,让两个装甲师继续全军追击意大利人,优点是部队保持高度完整,缺点是追击速度放慢,很可能还要用较多时间才能解决意大利部队;
  第三,兼顾意大利和德国军队,用快速装甲力量对付意大利部队,用步兵和炮兵拦截德国军队,只要能守住4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