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十字-第4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已为这场战争死了至少50万人,从战争的进程来看,你们可能要死500万人以上——这不是恫吓,4亿轴心人民已决定将这场战争进行到底!趁目前的牺牲和代价还不太大时,美国及早退出还来得及,我们愿意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与美国签订不赔款、不割地、不相互指责的和平协议。
  如果你们无力摆脱政客的欺骗与压榨,请你们尽可能向美国中部地区转移,去离开海岸线500英里以上的地区工作与生活,我们暂时不会进攻那里,安全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如果你们无力迁徙,那请你们尽可能在居住地、工作地附近挖掘足够深、足够牢固的防空洞,并存储充分的食物和水,这会让你们减少损失,尽可能在战争中存活下来;
  如果你们连这些也做不到,那请你们尽可能多做祈祷,指望你们的防空部队更加可靠一些,指望你们的防御措施更加完善一些……”
  “啪”地一声,霍夫曼关掉了收音机,戈培尔的演讲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是另一种风格的演说,更难得的是,他用英语演讲时也非常不错。
  “元首。”凯特尔有些困惑地问道,“您为什么会让博士制定这样一份宣言?这多少有点……”
  “你觉得太软弱了?”
  “这……”凯特尔心里是这么想的,嘴上却不便说出来,换了个口吻说道,“会不会给其他人造成困挠?”
  “这才是宣传和政治。”霍夫曼笑道,“一味的强硬和威胁并不能奏效,而且我们已经用炸弹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这是用来进攻罗斯福及其执政基础的炮弹。你们不能用德国的政治生态来思考问题,不要用德国的想法来揣测美国人,那是不一样的。”
  “您真要对美议和?”
  “为什么不行?”霍夫曼笑了,“对苏可以议和,对英可以议和,同样对美也可议和——只要他们承认德意志现有的利益和势力范围就行。您要清楚,美国人民是很短视、很没有世界眼光的,他们最喜欢自己缩在美洲过小日子,要不然孤立主义怎么来的?他们不懂德意志民族的生存哲学。”
  凯特尔懂了——这是趁胜求和的套路。
  “打倒美国并不是这次战争的目的,等我们剪除了英国和苏联这两个美国的主要羽翼,颠覆美国人的认知,完全可以在下一次战争中再压倒他们。”霍夫曼踌躇满志地说道,“俾斯麦用三次王朝战争解决了德意志统一问题,我可以用两次甚至三次世界战争解决德意志的地位问题,完全不必着急。”
  “这是当然,元首可以继续领导我们50年……”陆军元帅、总参谋长笑脸如花,马屁拍得震天响。
  霍夫曼也附和地笑了起来:马屁人人爱听,只要上位者不要光凭马屁用人,造成不了多少危害。
  “不过,如果这个呼吁不成功呢?”
  “这是一个楔子,一个怀疑、不信任的楔子,只要我们继续沉重打击美国人,他们最终会因为这些而崩溃。美国人是在做生意,没有谁能够承受持续投入而见不到最终盈利的生意。”
  “比如在非洲的战事?”根据最高统帅部的命令,登陆马达加斯加的行动马上就要发动,要求在10天内完成攻略任务,这个要求听上去紧迫了点,但实际上难度不大,侦查表明马达加斯加岛一共只有3个英国旅,除几艘辅助巡洋舰外没有任何海军舰艇,飞机数量也没有超过120架,轴心集群完全占据了压倒性优势。之所以坚持要打一场登陆场,就是要强化陆战旅的两栖登陆水平以便用于印度攻略。堀悌吉麾下的日本海军陆战队也在进攻之列。
  “占领马达加斯加后,将这批部队放到肯尼亚去登陆,给古德里安提供最大帮助——到了最终解决艾森豪威尔、巴顿这批残兵败将的时刻了!”霍夫曼微笑道,“最后剩下南非,我要看看美国人打算怎么去援救这个非洲之端。”





第194章 相互学习(上)
  5月2日上午,著名的椭圆形办公室门关得紧紧的,里面只有两个人,一位是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另外一位是年纪尚不及五十、但发际线已十分往上的中年男子,一双眸子里投射出慑人的精光,他不是别人,正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第一任局长埃德加…胡佛。
  距离5月3日下午第二次国会质询的时间已越来越近了,但罗斯福依然没等来他需要的好消息。昨天,整个东北部沿海的陆航飞机整整搜索了一天,没发现任何敌军的踪迹,虽然所有人都知道攻击群是搭载航空母舰前来的,但这支庞大的舰队如同人间蒸发一样,彻底消失了。
  根据参联会的推断,如果这支舰队一心一意逃跑的话,只怕此刻已跑出去1200公里了,虽然所有人都没表态放弃,但毫无战果几乎是板上钉钉了。乌鸦倒是发来紧急情报说轴心舰队再次在英雄港靠港,但等英国人出动重型轰炸机前往轰炸时,整支舰队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阿诺德已指示第八航空军今天白天发动对德国的大规模报复性空袭,为此昨天一天进行了进行准备,调集、准备了1000多架轰炸机和相应护航兵力,准备给柏林以毁灭性打击,但罗斯福本人却对空袭成效不太看好——千机轰炸搞过多次,一开始很有威力,但后面效果越来越差,损失越来越大。
  而在英国海上运输线被大规模封锁后,物资和油料输送相当困难,这次如果不是为了报复纽约被轰炸,丘吉尔根本舍不得拿出非常宝贵的航空燃油,千机轰炸再加护航战斗机出击一次至少需耗费1万吨高等级燃油,还不如去轰炸亚速尔更为有效。目前轰炸亚速尔群岛的主力飞机已经由兰开斯特改为了B…17f,美国技术人员在机翼中安装了被称为“亚速尔油箱”的超额附加油箱后,总体可携带的燃料容量从9463升增加到13671升,理论最大航程突破7000公里,能支持飞机安全执行往返轰炸任务——前提是不要受伤。
  好消息没有等来,烦心的消息却不少:
  昨天傍晚,杜威在纽约市政厅举行了记者招待会,详细介绍了纽约市遭遇袭击的情况和初步抢救的成果,整个大轰炸将纽约最为著名的地标建筑摧毁得淋漓尽致,尽管人员损失不大,一共才不到200人,除国民警卫队成员外就只有不到100人伤亡。但罗斯福得到的消息非常不好,轴心有意识轰炸了长岛富人区,死亡平民大部分中都是上流社会家庭成员,虽然第一等财团家族的核心成员并未受到伤害,但已接到好几个电话,表达了对政府未能实施有效防御的不满。
  随着地标建筑包括布鲁克林大桥的损毁,纽约的市政运转会出现大问题,现在市区已完全封闭——但罗斯福不敢想象5月3日第一个工作日上班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
  如果说这些职业经理人家庭的伤亡和纽约日常质询混乱是小麻烦的话,杜威公开发表的言论才是真正的大麻烦。这个明年总统竞选的最大对手在招待会上毫不留情地批驳罗斯福的国防政策,当着记者和旁听民众的面抨击了纽约糟糕至极的防御体系,说他看到的是“寥寥无几的飞机,毫无效率的防空火力与指挥体系,训练度极差的人员以及不知所措的军官们”,表示要持续加强防空和军队建设,为增强说明效果还拉上了马歇尔,可怜的陆军参谋长不敢逃避,在现场被媒体问得哑口无言,只有连连鞠躬道歉。
  关键时刻德国人也来添乱,自己昨天进行全国讲话后不到3个小时,德国就发表了针锋相对的宣讲,而且是戈培尔亲自上阵,整个过程罗斯福知道得一清二楚,偏偏还没能力和手段去干涉民众获取信息——美国不是德国,越是不想让民众知道的消息越是有胆大包天的记者敢于抖露出来,更不必说德国人还用大功率电台公开对全美媒体拍送明码电报。
  德国人的宣讲发送完之后,马歇尔给他打来长途电话,告诉他明天返回华盛顿共同商议对策,同时还忧心忡忡地告诉他——公路上到处都是向内地逃窜的私家车,惊魂未定的中产阶级纷纷夺路而逃,城里各个商店的物资被抢购一空,到处可见囤积物品的民众,一个防毒面具的价格比上一周翻了5倍还买不到。
  面对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局势,再加上国务卿赫尔清晨时分提醒他的有关于资本市场可能的巨大波动更让罗斯福忧心忡忡,珍珠港事件之后的民众第一反应是愤怒,而这次事件之后的第一反应却是恐慌,罗斯福在考虑是不是要加强舆论管制,但这又是非常危险的双刃剑,他心里实在吃不准,只好招来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