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十字-第13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97章 最后一场政变(8)
  “杜威还要去巴黎,不知道他和达尔朗会谈些什么。”施佩尔表示,“最近法国露出来的有些苗头不是很对劲,我觉得……”
  “我们要把眼光放长远一点,现在法国已摆脱了当初那种控制,他们有一点自己的想法完全正常,再者达尔朗和贝当是不一样的任务,没有这种想法才不正常。”霍夫曼笑笑,“我比你更理解法国人,法国这个民族背后蕴藏着骄傲和自豪,这是我们无法抹杀的存在,如果强行压制,不但不利于对欧洲的一体化建设,也不利于法德关系的和睦,实际上,你要相信我们对欧盟体系的制度性安排,这是真正考验我们决策是否有效的时候。”
  随着大战结束,德国也默默放弃了再任意穿越法国领土并驻军的权力,取而代之的是联合部队指定驻扎,同时法国海军又开始了复兴,再加上德国总动员结束后,德国工业结构进行了调整,施佩尔安排了一批民用工业回流——德国不是没有民用工业,只是战争期间强制转移了,现在不打仗总不能再守着装备业喝西北风吧?
  这种经济结构调整当然要损害法国的经济:一方面德国军火订单终结,法国少了赚钱来源;一方面德国自己开始搞民用工业,而且在很多领域并不亚于法国货,加剧了市场竞争。
  “这种调整连意大利都有想法,何况法国?”霍夫曼分析道,“如果我们马上压制,互信就破坏了,我们可以适当松一松,让法国人知道单枪匹马的孱弱——美国资本家是来赚钱的,不是来法国扶贫的……再说,美国五大湖工业区打得一片稀烂,杜威忙于国内重建都来不及,哪有心思管法国人?多半又是两个国家联手唱双簧问我们要好处,不必理会就是了。”
  这句话把施佩尔逗乐了,一想到法国人当初为了试验导弹把V2偷偷摸摸往累西腓打的那鸡贼样,他就笑了:“要不要把法国人干的好事……”
  霍夫曼摇摇头:“还不到时候,再过几年,比如正要进入蜜月期咔嚓来一下就好玩得多。法国人就是小布尔乔亚的傲娇,你捧着哄着他就膨胀了,你爱理不理他就哀怨了,所以要让他感觉到光和热,同时又不能贴太近——不跟我们混跟美国人混?他不想要南美和欧洲的市场了?等杜威离开法国后,您去一趟意大利,安抚一下老朋友,适当给点好处,理论上欧洲第二把交椅是意大利人么……齐亚诺首相的地位我们是要尊重的!德意是钢铁和鲜血凝成的友谊,和法国还不太一样。”
  施佩尔立即心领神会。
  按照欧盟白皮书和一体化策略:各主要强国由于享受更多的权利,所以他们要付出更多的代价,以欧洲联合舰队、联合部队为例,军费并不是简单的会费摊销,而是从各国海关关税中提取而来。如果法国进口较多的美国产品,那法国消费者需要交纳更多的关税——这种关税最终是要与欧盟整体进行分配的,等于法国人民是在为欧洲整体提供费用。
  同时欧洲各大国之间自欧盟启动以后,第一阶段内就取消大部分内部关税和人员流动障碍。这个力度非常大:如果法国拼着宁愿多给欧盟做贡献也要从美国进口产品而忽略体系内不需要关税的产品,那法国的民众一定会起来抗议,达尔朗的位置就会坐不稳。
  在这个制度安排中,霍夫曼拥有双重想法:欧盟产品必须要有竞争力,这样才能在国际上展开竞争;同时又不能完全市场化,必须要留有对欧盟体系外产品的保留优势——这就是内部零关税和政策扶持的由来。
  德、意、英、法、比、荷兰五个最发达的西欧国家第一阶段就纳入统一市场,人员也能够统一流动——彼此之间不需要复杂的签证,只要持有护照即可。但对于不是第一阶段加入的国家,既然你要保留关税,那发达国家同样要保留关税并限制人口流动,防止这些国家的人口冲击发达各国的就业市场。特别是战后刚刚面临人力资源过剩的问题,更不能轻易把本国就业岗位拱手想让——没有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的制度。
  根据计划,1954年推动第二阶段,大部分西欧和北欧国家,包括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挪威、瑞典、希腊和部分东欧国家如罗马尼亚、匈牙利、乌克兰都要加入这个体系。
  1960年是第三阶段,所有国家都要加入共同市场体系,实现各类生产要素全面流通。
  只有各类要素能够自由流通之后,才能真正谈得上统一的货币、市场、财政和经济政策,欧洲的长治久安才有充分的保障。
  “在现在这个阶段,德意还无法完全满足法国的需求,他们寻求美国的合作是理所当然的,可美国能给予法国人什么呢?能源?我们有中东的油田;钢铁?我们的价格比美国肯定便宜;技术?大部分工业技术美国并不比我们强,比我们强的他们也说不定不肯拿出来合作;军备?我早就强调过了,欧洲防务统一招标,只用欧洲内部产品,美法合作产品只能用于法国单独防务,能有多少市场和规模?”霍夫曼笑笑,“大概法国只能寻求美国的贷款支持,而美国不会白白贷款给法国人,比如是一堆产品输出——好嘛,先给欧盟贡献关税再说。而且,法国如果走工业化道路根本就是得不偿失的,法国在主要大国中从来就不以工业出名,金融倒是很有一套,法国人放着驾轻就熟的金融不去折腾反而来折腾工业,我不相信达尔朗会这么蠢!”
  实际上杜威和达尔朗谈的内容和霍夫曼与施佩尔讨论的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杜威还拜见了处于隐退状态的贝当。
  面对这个年事已高的老人,杜威显得十分尊敬,他来请教的目的很明确:他签署停战合约的动机和贝当的动机几乎一样,他想寻求一条全身而退的办法。
  “全身而退是不可能的,如果您还想在位置上的话……”贝当摇了摇头,“一个大国的人民不管你干得如何,总有支持你、反对你的人,讨好所有人是不可能的。但有一点或许是我的忠告,目前世界领袖是德国,与德国保持良好的关系至关重要——将来一旦美国出现动荡,说不定还能指望来自德国的救援。”
  “为什么?”
  “因为现行体制对德国是有利的,他千方百计要履行制度保护者的角色,从而享受更大的红利。”贝当笑笑,“您不觉得《凡尔赛条约》安排的体系是符合英法两国利益的么?无非苏联和德国的崛起打破了这个平衡,如果美国不是当初作壁上观而是一开始就全身心投入进来,会有后面这么多事么?”
  “但是……”杜威争辩道,“如果没有英法两国在一战后排挤美国,美国怎么会盛行孤立主义思想呢?”





第98章 最后一场政变(9)
  “这就是希特勒比当初劳合·乔治和克里孟梭高明的地方……他没有把战败国当成肆意压榨的对象。无需讳言,在我们心目中,美国、法国、英国、苏联都是战败国,乃至意大利利益拿到也不多,但从面上来看,德国都给大家安排了战胜国的地位——反布尔什维克战胜国,另外在领土和经济上虽然捞取了一定便宜,但没到不堪忍受的地步——比起当初法国勒索德国、强占鲁尔区的行动高明百倍,而且他不但让各大国组成了欧盟,还让美国成为世界第二投票权大国,这都说明了他的高明之处。”
  贝当叹了口气,“我们和英国人太像独占上次大战的利益了,如果上次大战后能宽松一点,实现英法美大团结,对德国不要那么苛刻,会有后来的第二次大战么?”
  杜威默不作声地点了点头:这段话他完全认同。
  “所以,如果您真是寻求我建议的话,我倒是认为您在国内的高压应该放一放,没人比我更理解美国人热爱自由的天性——这和法国人热爱浪漫、厌恶打仗的天性是一样的,所以才有我1940年的举动——我理解他们。”贝当慢条斯理道,“您看我翻过了戴高乐和自由法国这一页,又个人实现了退休,我想,最后几年的安宁是可以实现的。像我这样经历过风风雨雨的事,还有什么看不开?您还年轻,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事在短短几年内干完……过几年回过头来看,或许更好。”
  杜威若有所思,心里却想:有些事回不了头了啊……
  杜威告辞后,达尔朗来探望贝当,询问他怎么看美法合作这件事。
  “合作肯定是要合作的,希特勒也没说不许我们合作,美德甚至美日都在合作,大家应该把以往的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