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十字-第11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点顾虑虽然参联会上海军方面并没有讲,但陆军阐述得很清楚的,这也是杜威最犹豫的地方:别到时候德军主力舰队没逮住,百慕大又丢了,那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庞大的大西洋舰队根据米切尔发布的命令,于12:15分完成转向,以最快速度开始南下了。
  此时此刻,德军正在做最后的战斗准备。
  米切尔有一点判断是正确的,轴心舰队已明确要从加勒比海撤走去支援百慕大群岛的战役,但在如何退走的决断上,德军不但在路线选择上和米切尔的预计不一致,采取的方略也完全不同。
  从巴拿马到巴兰基亚,从巴兰基亚到阿鲁巴…库拉索一线,德国舰队都是贴着海岸线撤退的,甚至也不避讳美国侦察机,大大方方地撤退。一连三天都是如此,这就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认为3月15日德军的撤退路线还是会沿着海岸线往格林纳达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之间走。
  战争真要是这么简单就好了!
  很明显,米切尔只汲取了弗莱彻在这片海域的部分教训,只想着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忘了冢原当初在加勒比海战中那出其不意的“神之调头”。
  小泽给舰队拟定的路线非常大胆,不是继续向东,从格林纳达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之间穿越,他把舰队的行动方向改为了东北——准备从安圭拉和维京群岛之间穿越。
  这等于是要从波多黎各美军眼鼻子底下穿过,一开始马沙尔等人不由得捏了把汗,不过经过小泽的解释和克兰克的推演,最终认为这段路线虽然惊险,但实际上只要拔掉波多黎各这颗钉子,危险并不大。
  德军唯一的漏洞是并不清楚米切尔的舰队主力已埋伏在波多黎各以北并伺机南下,由于大西洋舰队一直没有行动,德军将其判断为依然在东海岸一线巡游,一旦收到德军进攻百慕大的消息会予以进攻,这就使得轴心舰队主力需要尽快增援百慕大的分舰队——还有什么路线比直接从欧洲岛链东北部穿越去支援更快的捷径呢?
  米切尔的舰队12点才动身,轴心舰队因为不用受柏林的掣肘,从8点钟就开始动身了,舰队以20节的速度向东北方向快速前进,到12点时,距离已拉近到了550公里。
  为压制波多黎各的美军航空兵力,根据小泽的计划,部署在格林纳达、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全部陆基飞机需配合一半以上的舰载机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总攻击时间安排在凌晨4:15分。
  考虑到格林纳达、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与波多黎各之间距离有些远,除大型4发轰炸机正常返航不受影响外,其余投入进攻的陆基飞机返航时将去法国控制下的瓜德罗普降落,这样整体航程控制在1400…1500公里左右,符合攻击需求。
  “目前兵力已悉数准备完毕,空军将投入240架飞机用于空袭,其中战斗机72架,4发重型轰炸机48架,其余为双发攻击机。”克兰克笑道,“为配合进攻,空军还将投入特种轰炸部队,一共有16架重型轰炸机将携带火箭发动突击,目前用于前沿制导的4艘潜艇已部署完毕,他们将用于最后引导,发起先发制人的攻击。”
  小泽点点头,对此表示很满意,这次虽然德国没有出动火箭船,但有了飞机能携带的空射型V4,他同样表示满意。
  “舰载机方面,我军拟投入一个波次,228架飞机,其中68架战斗机,其余160架为攻击机,根据敌情显示,波多黎各一共拥有4个机场,500余架飞机,预计通过空袭能至少破坏其跑道16…24小时,同时摧毁半数以上飞机。”
  马沙尔点点头,下定决心道:“必要时候让贝将军带领炮击舰队去洗一洗波多黎各,让他们尝尝巨舰大炮的滋味。”
  他用“洗一洗”这样的名词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除波多黎各前沿引导的4艘潜艇外,另外伴随舰队的还有16艘潜艇,他们将陪同一起闯关。”
  “凌晨的第一波攻击大体如此,为有效应付白天美军反扑,海航部署在阿鲁巴、库拉索一线的飞机将根据战局需要提供跨平台支援,大概总共可以抽调114架飞机。”克兰克道,“按我本意最好不要抽调,一旦抽走,压制委内瑞拉的美军将是难题,但也不可不备。”
  “各种战术准备我认为基本无误,不过我有一点没想明白,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元首要迫不及待地发动对百慕大群岛的进攻呢?”小泽问道,“难道不应该再等上1…2个月,等我军调集更多陆军兵力,一口气推平委内瑞拉以及加勒比一线再去打百慕大群岛么?虽然进攻百慕大有利于吸引美军视线,但反过来不也给敌人创造了歼灭我军分舰队的机会?在现有情况下,丢几艘军舰并不是不能承受,可对士气造成重大打击就……”
  看着众人沉默不语,他收住了嘴:“当然,这是我个人一点想法,我无意指责元首,他通常比我们看得高、看得远,说不定他有什么我们没想到的战略布置。”
  马沙尔元帅顿了顿:“小泽将军,其实不只是你没想通,我也没想通,但柏林命令就是如此,据说是元首亲自下达的作战命令……您知道元首直接干涉一线具体战术现在越来越少了,可见其中必然有缘故,可惜电报里说不清楚,或许我们到了百慕大就能明白了。”
  小泽点点头:“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最高统帅下达的命令必须执行,否则就没有体统了,这一点我永远铭记在心!”
  “通令全军,准备进攻!”
  “是,全军准备!”





第23章  不可能的任务(7)
  深夜时分,两支不约而同怀有抢攻欲望的舰队在同一片海域里各自前进,米切尔下达的速度命令是舰队航母以26节,护航航母以18节前进,虽然短期内会让舰队分离成前后两个梯队,但依然在可控范围内,因为预计清晨8点以后舰队就要就要开始折返,8个小时之间只会拉开60余节的间距,也就是不到100公里,这对于从护航航母上起飞的战斗机而言不过就是几分钟的时间,问题不大。
  根据多次作战经验的改变,现在航母作战普遍变成护航航母带纯战斗机,航母多带攻击机的套路;至于日本和德国一力使用的跨平台战术和斜角航母设计,美国专家们也完全弄明白了,并在大西洋舰队训练和磨合期间进行过现场验证,尼米茨、斯普鲁恩斯和米切尔等人亲自盯着飞机利用改装船只进行试验,不住地对效果点头称赞,认为是天才般地、极有创意的想法。
  上次英美联合舰队在“意外”海战为什么会输的终极原因也由此一并弄了清楚:并不是德国人发疯似地搞一次性出击,而是他们用了新战术!
  论对先进战术经验和装备的汲取,美国并不保守,甚至跟进和学习速度很快,凡能搜罗到的好东西很快就能推出山寨品,比如缴获的德国铁拳火箭弹,比如第一次百慕大战役中落入美军之手的Stg43,不多时便有了仿制品,质量如何固然可以商榷,但解决有无的水平美国却是世界独一份,且强大的工业能力赋予其极其变态的大规模量产能力。
  比如美国从斯大林手中搞到了IS…12坦克的实物和图纸,又搞到了虎式坦克相对完整的残骸,虽然一模一样的东西克隆不出来,但现在嫁接苏式底盘的M26/Sp已完全形成了量产规模,看得前来帮助工作的“红军打工团”一愣一愣,鉴于德国推出威力更强大的虎2、豹式坦克,美国又在M26基础上加强装甲、改进火炮,形成了M26/E4(超级潘兴),将吨位从41吨出头提高到45吨,拥有更厚的装甲和全新的、拥有更高初速的T15e1型90mm火炮,军械专家信誓旦旦地宣称使用新型穿甲弹后,可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虎式装甲,在1500米范围与虎2确保互相摧毁。
  由于德国还搞出了128mm口径的虎3,深受刺激的美军在超级潘兴基础上又推出了M46,重量超过50吨,采用一门与T28/95试验型超重型坦克完全一致的105mm坦克炮,为纪念在南美战役中殉国的乔治·巴顿,准备把这款坦克命名为巴顿。
  除中型、重型坦克领域造诣不断加深外,美国不知从哪个角落打听到了德国后续超重型坦克狮式、鼠式的性能数据,又从俄国人口里知道对方把122mm甚至152mm火炮搬上了坦克,大受刺激下,依托T95等试验坦克的数据,终于把T29和t30等原型车全造了出来:T29全重近70吨,采用105mm坦克炮,尚在勉强可接受范围内,但T30重量直逼90吨,倾斜装甲厚度超过240mm(等效于400mm垂直装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