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十字-第1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霍夫曼在访英期间和艾德礼政府达成一致:如果英国正研发的4发重型喷气轰炸机能通过德方预审并超过德国产品,德国同意今后将其采纳为欧盟标准产品,反过来如果德国产品强于英国产品,英方会实现军备采购一体化,这让众厂商既看到希望,又感受到了沉甸甸的挑战——干得好今后在全欧洲都有饭吃;干不好连德国大本营的市场恐怕都会丢掉。
  现在最直接感受到压力的就是奔驰公司,原先让他们抓紧转产、研制新的Db…603不是很积极,能拖就拖、能熬就熬,等英德一和解,成堆的梅林、格里芬、军刀发动机开始漂洋过海“找饭吃”,眼看意大利、法国甚至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国都在尝试引进,而军备部毫无干涉之意(也不能干涉,因为这是德国答应使用英国发动机和有关技术的先决条件),急得奔驰公司老板直跳脚,Db…603研发用了3年多,但从A型改进到n型仅仅用了14个月——验证了霍夫曼的话,不给压力就没有动力。
  大飞机的研制成功,不仅是德国航空力量的完整补充,更是霍夫曼“六位一体”超级炸弹发射载体的战略威慑学说写照:即便德国今后重心在于火箭,也不意味着飞机就不重要,Me…464完美符合霍夫曼提出的单颗5吨载荷、最大续航距离5000公里的要求——这不仅能携带预期的超级炸弹,也能携带云爆弹。虽然他知道Me…464是赶不上美国的b…36的,不过在他设计中,B…36跨大洲打击的工作不需要飞机来干,用V8火箭来完成才是王道。
  作为一款大型飞机,Me…464不仅要能充当轰炸机,同时还能根据需求灵活变更为运输机、远程巡逻机、大型民航客机和加油机,现在基于Me…464平台改造元首专机的工作已在开展,能搞航空的就没有笨蛋——元首专机搞好了,今后才能在民用航空市场分到一杯羹。
  至于空中加油也是霍夫曼强调的发展方向——今后飞机将会越来越耗油,这一点军方深以为然,当然空中加油机不一定非Me…464不可,更廉价且灵活的He…377等也可以尝试。
  除上述种种优点外,Me…464还完成了最新科目——携带2枚v3+巡航导弹进行空射,飞机高度和速度赋予空射型V3+至少50公里以上的航程延长,再加上本身改进后的距离延伸,现在V3+和V2+一样能实现650公里左右的最大打击距离,这对于作战就有特殊意义和价值,也是空军向南美转场派遣的用意所在——不利用战场新武器,怎么对得起白花花的马克们?
  利用战略空运能力,亚速尔、佛得角、贝伦和圭亚那一线就完美地串联起来,当初让古德里安等将领望洋兴叹的战略空运能力不再是美利坚专美的玩意。
  斯科尓兹内的墨西哥匪帮当时其实也可搭载Me…464前往,但顾忌到安全和保密因素,霍夫曼还是坚持让他们坐潜艇去,飞机可以调拨给他们作为行动支援力量的一部分——首飞成功后,Me…464们将在未来1个月内入驻至少24架,表面上看起来是为南美德军提供远程补给,实际只有少部分人清楚,这只是掩人耳目的常态化局面,是为了麻痹对手,真正的用意全德国只有不超过6个人知道。
  除航空领域的厂商感受到压力外,坦克领域压力也不小,百夫长坦克原型车曝光给德国军工部门敲响了警钟——美国人在坦克领域还是一如既往地笨拙,但英国人可没闲着,未来欧洲快速反应部队主力坦克同样也是要竞标的,万一让百夫长把豹2压了下去,自诩为世界第一又打赢世界大战的德意志陆军脸面往哪搁?恐怕设计师们都要去集中营报到了吧?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豹2快马加鞭,连一直停滞不前的E…45研制进程也因为复合装甲和hl245发动机使用有了突破性进展。
  当然也有非常得意的厂商:狼瓘步兵战车和Sdkfz。234/4…6型重型轮式战车受到了各大国一致认可与推崇,特别是英国在镇压不列颠长弓手行动中使用,效果出奇好,早把英国用了多年的灰狗不知道甩了几条街,明确表达要求引进生产。
  现在狼瓘和美洲狮已率先成为快速反应部队的标准配置,英、德、法、意、俄五大国订单量超过6000,考虑战后这个军备压缩的大环境,6000辆完全是非常高的数字,喜得厂家们做梦都要笑醒。
  除重型装备外,轻型装备也走在统一的道路上,其他大国都很羡慕德国使用的Stg43突击步枪,美国、俄国利用缴获的样枪进行山寨,欧洲各大国则正规引入后统一换装,粗笨的老式单发步枪都在加速淘汰。
  Stg43的下一个改进是stg45,这是基于战争经验得到的改良,虽然其余步枪枪械这块为照顾各国面子,没强制要求统一,但由于德、意、俄都使用了德国的G43,法国最后也横下一条心,放弃了自己的老式步枪,只有英国还抱着恩菲尔德不肯放——其实他们更想用加兰德,不过这没什么好指责的,因为G43相比恩菲尔德或加兰德并没有什么特别过人之处,子弹又不统一,对能省一点是一点的大不列颠而言,当然是能不换就不换。





第5章  最危险的男人(5)
  而成霍夫曼的军事逻辑来看,无论G43、恩菲尔德或者加兰德,都是注定要淘汰的产品,德国一方面准备强化Stg45,另一方面在进行淘汰其他步枪的举动,同时又提出了新一代突击步枪的招标规范,准备抛弃“中间威力弹”的概念,准备采用更高精度与小口径子弹的第二代突击步枪。
  用减低单发弹药重量与威力去解决使用突击步枪弹药量消耗过快问题的思路让众人耳目一新,这也是法国抛弃本国步枪短暂引入G43的原因所在——法国认为自己在小口径子弹领域有一定技术积累,真要是搞小口径突击步枪未必会输给德方,很想雄心勃勃将战后欧洲标准制式步枪这块市场吃下来。霍夫曼当然予以同意,提出全欧竞标,为了投桃报李,法国就半推半就使用了G43。
  至于机枪,凡打过仗的官兵都知道Mg42好用,什么维克斯、哈奇开斯都只有喝洗脚水的份,至于冲压工艺更是甩其他依然还在用切削工艺国家水平几条街,于是Mg42就成为标准机枪配置。
  不过重机枪领域德国很爽快地承认不足,给各国两个选择,一是各国暂时保持现状,三年内新研制一款重机枪竞标;二是各国以美制勃朗宁重机枪为蓝本过渡先行统一使用,经反复讨论决定双管齐下:快速反应部队标配勃朗宁,各国国内随便整,然后各国基于12。7口径研制新重型机枪,约定5年后竞标,哪国产品最成熟就用哪国。
  在军备领域,霍夫曼思路很明确:鼓励欧洲各国研制,甚至可以联合竞标,德国为保持欧盟和《柏林条约》凝聚力,会适当开放防务市场给英、法、意各国,然后联合采用。这样好处很明显,对各国军工体来说有了更大、更广阔的空间,不是德国一家独占会让其他大国体会到德国的诚意,至于欧洲小国,由于不必再费心费力搞军备研发,他们能降低不少成本——联合生产的军火肯定比单独外购更省钱。而且欧盟枪械、装备都统一后,大家彼此对其他人的军力知根知底,不会再误判形势想着打仗了。
  1月29日,就在欧洲三场空投刚刚结束,进入最后清点阶段时,一直等待德军进攻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美军不负众望地迎来了暴风骤雨般的攻击:
  德军以8艘战列舰、600多架飞机、200多枚陆基v3为主力,在夜间对该岛发动围殴,将美军一半以上飞机摧毁在地面或升空阶段,不等对手反应过来,黎明时分伞兵突击旅已抵达战场,用空降而不是隆美尔一直使用的两栖登陆战拉开陆战帷幕。
  这种不按常规套路出手的架势立即打蒙了美军,中午时分,该岛空中力量已被完全打掉,这时候德军放心大胆地出动在南非战役中大放光彩的武装直升机进行对地突击,依据伞兵指示的目标进行压制攻击,胆敢暴露的美军高射机枪或高射炮阵地则由FW…190对地攻击机予以清缴,实在不行的招呼海面上的380mm、381mm粗管子们予以“定点清除”,这时候直升机又摇身一变变成落点观察校射机。
  这套组合拳或称“闪电战1。5”的战术彻底打傻了守军,原本华盛顿预计至少能守3…4天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在14个小时后就狼狈不堪地宣告投降。
  几乎与此同时,德军快速打出了右勾拳,迅速吃掉了加勒比岛链南半截的诸多岛屿:1月31日,格林纳达落入德军之手,2月1…2日,圣卢西亚、马提尼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