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十字-第1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求南非各部立即停止抵抗,用和平手段解决。
  但伦敦的声音这时候显然鞭长莫及,受到美军严密监视的史末资也不可能真率部投降,而艾德礼政府声明发表后,南非更是人心浮动。
  20日,德军逼近金伯利,该地有关部队已望风而逃,大举推进的德军已占领南非三分之一的地盘。面对朝野上下动荡不安的情绪,布莱德利顾不上这么多,强硬地让美军解除了部分军心动荡的南非军的武器,然后带着史末资和高层准备逃跑,至于剩下的部队只能交给他的副手劳德少将进行调度。
  11月21日夜间,开普敦码头上,借着黑夜掩护,一队又一队宪兵押运着物资装船。
  “快点!快点!”的催促声不断响起。
  麦克阿瑟以参联会的名义发布命令,要求布莱德利妥善安顿撤退,现在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将南非国库的黄金、钻石储备搬上潜艇,作为今后流亡政府的经费使用,至于其他,主要是南非军队和政府一些高层及他们的家属,然后还包括100多名美军军官。
  而他们用来撤退的渠道,仅仅只有15艘小鲨鱼级潜艇,至于另外一部分美军官兵,则按照指令,在劳德统一率领下乘坐邮轮和货轮在部分巡洋舰、驱逐舰的保护下沿着尼米茨当初去澳大利亚的路线撤退。
  南非守军投降了?
  “是的,我的元首。”凯特尔高兴地说道,“南非开普敦发生了剧变,布莱德利挟持着史末资和部分高层撤退,留守政府临时负责人哈克斯向我们通电表示愿意投降,他们已向古德里安发出了同样的请求,并宣布所有南非军队放下武器。”
  “海因茨推进到哪里了?”
  “主力距离开普敦大概还有3天的路程,不过他已先派部分部队和空骑兵去开普敦受降。”
  “很好!”霍夫曼在办公室里高兴地走来走去,“这不仅意味着闪电战2。0取得了辉煌的成功,也意味着下一阶段战事有了良好的开端。”
  “是的,元首,这次战役如同梦幻一般。”
  霍夫曼拎起电话给希姆莱打电话:“希姆莱同志,让党卫军秘密部队去南非搜罗一圈,看看有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东西……这对我们今后比较重要。”
  希姆莱一听就明白了,元首是盯上了南非人的黄金和钻石产区,他马上心领神会的点头,而且这件事要抢在英国人到来前,一旦黑猫派了人,有些事便不好明目张胆地干了。
  前线溃不成军,主帅和领导人跑了,剩下的南非部队当然也没有战斗到底的决心,现在问题是英国怎么控制南非,荷兰人却高兴得不得了。因为,不但荷属圭亚那这几日已宣布归顺阿姆斯特丹政府,而且这个以布尔人后裔为主体建立的新共和国将来会与荷兰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荷兰政府立即发出声明,承认荷属布尔共和国是荷兰在海外的领地,政治上接受荷兰政府指导,军事上接受德国驻军保护——这为德军光明正大在南非之角驻军提供了方便。
  11月29日,杜威在总统就职演说(他的就职走了特别程序,经杜鲁门主动提议辞职,参众两院一致同意提前举行公民团投票并宣布杜威接任)中无可奈何地承认:南非部队在敌军数倍力量压境,内无补给、外无救兵的情况下无可奈何地投降,他们忠诚地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他说这句话时,一定不知道已有6万多美国官兵进了德军战俘营——由于德军动作太快,劳德只安排了不到2万部队离开开普敦坐船去澳大利亚,其余全部就地缴械成了德军战俘。不过逃跑的美军下场比投降的更惨,古德里安知道有人坐船逃跑后,直接给日本发了照会,要求日军印度洋战区派部队拦截,伊藤整一和草鹿任一已决定派以2艘巨人级航空母舰为主力的六航战前出拦截。
  杜威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一个事实,口口声声说战斗到底的布莱德利中将现在正带着人躲在潜艇上,艰难地向着累西腓长途跋涉而来。
  要不是霍夫曼现在对扩充党卫军没兴趣,连第二个党卫军亚美利加集团军都能建立起来,华盛顿满满地都是绝望——对美国来说,整个11月就是噩梦一般的月份。
  “很好,现在兵力终于解放出来了……”霍夫曼笑道,“让温克准备去接收新几内亚,然后再把其他兵力按照次序向南美输送,杜威不想答应我们的条件?这好办,让埃尔温和马沙尔用大炮和飞机去告诉他,通知里宾特洛甫同志追加谈判价码,美国人再不识趣,我把南非战术拿来对付累西腓的李奇微了。”
  大家都知道这是元首的玩笑话,南美的补给线路支撑不起一场闪电战2。0,但用来吓唬美国人倒是不错的。
  南非问题的解决震惊了美国朝野,更震惊了参联会,这不但意味着德国彻底掌握了欧洲与非洲大陆,还可以把全部力量都压过来了,对于媾和呼声再一次高涨,现在不但参联会里有人提议不顾一切地议和,连国会山都是这种声音了。
  杜威被逼从原有立场后退,同意德国控制南非、巴西,但这一次显然德国要价更高,心领神会的里宾特洛甫傲慢地指出:光给巴西是不够的,整个南美都要交给德国,巴拿马由欧洲各国联合共治、加勒比海地区进行分割,古巴和波多黎各英国独立,海地可继续给美国,其余交给欧洲各国委任统治。
  意大利新首相齐亚诺对此跃跃欲试,坚决支持,因为霍夫曼一直表示说圣基茨、安提瓜等岛屿将交给意大利,让意大利作为列强享受南美与加勒比海的势力范围,这让意大利人非常满意,连好久不亮相的墨索里尼也被人推出来公开做手势表示坚决支持。
  这些条件美国人是万万难以容忍的,无论参联会、国会山和幕后的财团寡头都不可能答应失去这么多权益,因此杜威政府采取了拖字诀,打算让大西洋舰队在12月份恢复实力后和德军真刀真枪地较量一番。
  不过,大西洋舰队还有办法恢复一二,太平洋和夏威夷方向,美国人真是发愁地无路可走……





第191章 天翻地覆的12月(1)
  1944年12月1日下午时分,借着冬日和煦的阳光,精力越发不济的法兰西元首贝当在花园里等待前来造访的达尔朗。这位即将89岁高龄的法兰西政治家已步入了生命最后阶段,虽然他还牢牢把控着法国的最高权力,但显而易见,一般日常工作已很难维持,他明智地将手中权力进行了拆分,内政和日常行政交给了赖伐尔,外交、军事重任交给了达尔朗,经济、社会以及一些无法启齿的工作交给了自己的小儿子——虽然他也是将近60岁的人了。
  与他垂垂老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过63岁的达尔朗,精力充沛、雄心勃勃,正处于政治家最好的黄金年龄,这两年来,达尔朗抛头露面的机会明显增加,甚至他还替代贝当出席了在开罗的轴心峰会——倒不是贝当摆谱或者害怕,实在是因为他的年龄和身体已不允许他支持这么远距离的出访。
  对此霍夫曼也表示理解,还特意在会上向达尔朗表达了对贝当的问候,在会后举行的晚宴上第一句话就是祝法国元首贝当健康长寿,祝意大利领袖尽快恢复健康。
  从目前来看,法德和解在两国共同努力之下,取得了很大的收效,法国不仅成为欧盟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而且在各个领域都摆脱了1940年战争失败的阴影,国内秩序安定、生活平静、经济发展良好,虽然还有激进的“自由法国”运动人物在私底下串联,但普通法国民众对此兴致并不高昂。
  在法国政坛内部,即便是民族自尊心最强的那一批政客,也不得不承认除了割走阿尔萨斯和洛林外,德国各方面的条件和对待都算是非常友好的,甚至比当初英法结盟时还要好——那会儿丘胖子还敢趾高气昂地对法国指手画脚。
  达尔朗快步走进了会面地点,他压根不知道他的命运其实已改变了——历史上这时候他早就被人暗杀死于非命,哪里会如此春风得意?
  “德国人用了10天就打垮了史末资和布莱德利?”,贝当耷拉着眼皮问道。
  “确切地说,从第3天开始,南非人和美国人就崩溃了。”达尔朗感慨道,“德国人使用数千枚火箭开路,迅速击垮美军各战略要地,同时配上高性能喷气机——不仅有战斗机,还有攻击机,打得美军人仰马翻,再配上那种奇形怪状的直升机,给盟军造成了难以想象的冲击。德军装甲部队几乎没怎么激战,美军和南非人就垮了。另外德军在进攻过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