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十字-第1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现在也只能硬着头皮说,并表示自己身为总统参谋长,对战局恶化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已正式向总统提交辞呈。
  至于杜鲁门总统,据白宫办公厅主任介绍:“连续超负荷工作,极大损害了总统的身体健康,再加得知麦凯恩将军阵亡的消息,精神大受打击,目前正在住院治疗……”
  这还不是最劲爆的,最劲爆的是他随后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表示“总统考虑到自己的身体和精力难以胜任工作,初步打算在大选后宣布辞职,并希望打破常规,让新当选总统尽快宣誓就职并接掌权利,为美国人民谋求妥善的政治出路……”
  政治观察家们都能读懂这句话背后的含义,这句话虽然是办公厅主任放出来的,但没有杜鲁门的授意,他怎么敢在这种重大问题上胡乱开口?杜鲁门显然已等不到1945年1月份正式履行政权交接仪式,打算后面2个月总统不做也要提前把权利移交出去,这在政坛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过程,从另一个侧面充分说明了目前战局的恶化。
  既然高层都承认局势恶化、难以为继,那媒体也就不再死缠烂打不放,反而试图鼓舞民心、团结民众。
  同样,杜威在公开场合也不再鼓吹“对德和平、对日斗争到底”的高调,只表示要出面争取有利、妥当的和平条件,尽早结束战争。至于什么是有利、妥当的条件,他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引用了“欧洲之声”中经常讲述的“不割地、不赔款、公正公平”等含糊其辞的内容,既不敢抨击德意法西斯,也不敢抨击日本军国主义,只敢说“如果他们胆敢侵略美国,合众国一定会让他们付出难以承受的高昂代价!”
  这个说法让所有人都无语:合着轴心屡次进攻东西海岸、围攻珍珠港还不是对美国的侵略?
  他满脑子胡思乱想了一大堆,眼看有走神的趋势,冷不防麦克阿瑟问他:“特纳将军,您觉得德国会去进攻巴西哪里?会打累西腓么?”
  “说不好,要我就不打……”特纳朝巴西外海点了一点,“马修集群的防御估计是比较完善的,德国人应该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我认为德国可能会在巴西北部其他地方登陆,慢慢展开兵力,然后派遣舰队切断马修的物资补给渠道。没有足够的物资,马修支撑不了太久的。届时德国南北两路夹击也好,北面去进攻圭亚那也好,都不是我们所能抵挡的。”
  麦克阿瑟脸色凝重地点点头:“如果出现这种可怕的结果,您建议怎么办?”
  “最佳建议是与德国媾和,体面地撤离;
  次优策略是让马修坚守,等待大西洋舰队恢复元气能与德意舰队一决高下,打赢了海战自然就能解巴西之围;
  再次策略是利用加勒比地区的陆航与德军抗衡,迟滞、削弱对手;
  最恶劣的办法就是把力量薄弱的大西洋舰队强行拉出去打,一旦把这支舰队赔光,东海岸就几乎等于不设防了……”
  特纳的话很难听,但无论麦克阿瑟还是克拉克,抑或英格拉姆,都认为这个说法不算错……





第179章 闪电战2。0(1)
  参联会最后商议的决定是和德国人打海上游击战:德国就算派部队在巴西北部登陆,同样需要维持一条海上补给线,这是一条比美国补给线更长的路,德国不可能时时刻刻都有主力舰队护航,一旦护航力量薄弱,美军将投入潜艇、陆航、大西洋舰队共同削弱之——我打不过你地面部队,不可能连运输队都打不过吧?
  这策略当然是正确的,不过有个问题参联会众人有意无意地忽视:德国对物资补给的需求没美国这么高,因此不会采取经常性补给的方式,德国实力也支撑不起,只会采用间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性补给的方式执行,因此德军的补给线其实天天都是断的,但真有补给的时候又断不了。
  11月5日下午,杜威心情复杂地到投票站为自己投票,虽然面对媒体采访他显得信心很足,但一离开投票站钻入车里后,他的脸色就迅速阴沉下来。
  今天清晨,陆航侦查显示德军舰队距离巴西北部已不到500公里,预计今夜或者明天就要发动登陆进攻,对手登陆地点现在依然弄不清楚,但聚焦在福塔雷萨到贝伦这一段内,可能性最大的是圣路易斯。可就算判断对又有何用?圣路易斯只有一个不满员的师,重装备非常缺乏,岸防工事几乎没有,等德军到时候大举登陆,只要舰炮一轰就完蛋了,至于反登陆作战,陆军高层表示出了送死没有其他意义。
  换而言之,不管德国要打哪里,都注定丢定了,唯一能指望的是能不能损耗一点德军的力量。这让杜威感觉非常不满意,但又不敢随意下命令——参联会刚刚葬送了太平洋舰队,再把大西洋舰队也葬送掉,德国人下次来东海岸登陆怎么办?东海岸也不见得处处都是固若金汤啊……
  当初美国还嘲笑德国人搞大西洋防线是做无用功,现在回过头来看,合众国连这种做无用功的东西都没有。克拉克已在会议上紧急提议要修建美国的大西洋防线,一开口就是200亿美元。
  杜威当时就很愤怒:就算钱不是问题,时间上还来得及么?有200亿美元难道就不能发展一些进攻性武器?偏偏去修筑徒劳无益、也不知有用没用的防御工事?
  可没有人敢反对克拉克的意见,大西洋防线后面不过是法国、比利时、荷兰——那还不是德国本土,就算当时盟军打过去也不能伤德国半点,东海岸后面全是美国本土,上千万的人口,真要是有德军登陆,民众还不炸了?被他们这么一提醒,杜威也没辙,他在纽约市长任上可以发发脾气骂华盛顿,真等他到了华盛顿,万一哪个地方被打了骂他,他朝谁诉苦去?或者如特纳所说,“这该死的体制问题”,可他作为一个还没上任的候选总统,哪里敢冒这种险,自然只能从善如流!
  会议得出的第二个结论是无论如何大西洋舰队现在一定要保住,千万不能随意出去浪——丢了算谁的?
  于是担子又压在陆航身上,阿诺德不在,主管业务的斯巴茨听到这种命令都要爆炸了,可再要爆炸也只能硬着头皮去。
  于是陆航从中午开始,想方设法去进攻德军舰队,战果当然也有,不过一下子就损失了100多架轰炸机和40多架战斗机,让斯巴茨心疼得不得了。本方飞机一旦被击落,机组就全损失了,德军飞机本身被击落得就少,落水还能捞起来,大不了损失一些军舰——可这浩浩荡荡的船队哪里是巴西那点驻防陆航能打完的?
  他不敢把驻扎在加勒比海其他区域的陆航调过去,万一这里抽走了德军偏偏去打抽走的地方怎么办?
  李奇微也对此表示反对,现在拼掉的这些轰炸机可全是将来用于掩护累西腓集群的航空兵力,现在这么爽快地拼完,南面隆美尔集群要是推过来怎么办?累西腓还守不守?
  于是傍晚时分得出第三个结论:先不管德国人,他们爱打哪打哪,不来打累西腓就好,能拖一天是一天!
  次日上午,第一天投票结果已出来了,在先期统计的选票中,杜威得票率超过75%,其他3个独立候选人不到10%,但还有15%的废票让杜威看了非常不舒服:有的人一个也没选,全部打了叉叉,这情绪杜威是能够理解的——这是在发泄对所有候选人甚至整个政府的不满;
  但其他选票他就坐不住了:
  有的在选票上写了乔治…华盛顿的名字(带领美国打赢独立战争),有的写了林肯(打赢南北战争),还有的写了托马德…伍德罗…威尔逊的名字(打赢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人数不算多,但杜威知道这里蕴含的情绪很激烈——只有一定文化的中产阶级投票人才能准确地写出历史上这些总统的名字,这说明有一部分小布尔乔亚是非常不满意的,别看投票时他们是少数,但真正的舆论民情调查他们才是中流砥柱。
  这只说明一件事,民众的自尊心和美利坚的大国情怀不允许打输!可是,要赢又谈何容易?
  他和他的竞选班子看了之后都表示摇头,有人委婉地提醒他,虽然高票当选是没有悬念了,但如果对德、对日和平条件过于恶劣的话,要当心国内民意反弹!
  正在心烦意乱间,有人报告李海打电话给他,杜威有些奇怪,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一出,但还是让人礼貌地接了进来。
  “阁下,首先祝贺您成功以高得票率当选……”
  “不不,这还是第一天的统计结果,后面还有几天。”虽然第一天统计的选票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