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十字-第10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月18日,剩余美军陆陆续续走出谷地向德军投降,但大部分只有轻武器,坦克车辆很少,有也是破破烂烂的,这局面让闻讯赶来的高斯有些皱眉,他提醒隆美尔道:“不太对,美国人坦克车辆不可能这么少……这一定有问题!”
  隆美尔笑笑:“我知道有问题,最大问题就出在巴顿身上。”
  “他?”
  “我都露面了,他迟迟不露面,他在想什么?虽然负责接洽的美国代表百般解释和掩饰,又是受伤、又是身体不适宜,但只要巴顿还有一口气,他们就应该抬着来见我,现在人呢?”
  当天夜里,巴顿率领小部队向东北方向猛攻——最终愿意跟随他突围的只有小罗斯福集群那3个步兵营和几个司令部的年轻军官,其他资深军官或是亟不可待地搭乘飞机离开,或是表示不想再打仗了,只想让和手下弟兄一样留条性命。
  巴顿纠集了所有能搜罗到的坦克车辆试图杀出重围,黑夜中一开始让他占了先手,但等第二装甲掷弹兵师回过神开始拦截时,这支突围集群便冲不动了。
  天亮时分,隆美尔接到战报:昨夜突围的美军全部被我师歼灭。
  “巴顿呢?”
  “他在一辆M26坦克上为部队开路……”汇报的参谋顿了顿,“被我军一辆突击者命中,弹药殉爆,车组全部丧生,审问了其他人才知道。”
  “可惜……”隆美尔伤感道,“好好安葬,他是我遇见过的最勇敢的美国将军!”





第106章 轴心的进攻(完,6900票加更)
  9月19日,以巴顿阵亡和谷地守军投降为标志,这场前后持续2个多月,融陆、海、空等多兵种、多战场、多维度交手于一体的大型战役终于缓缓落下帷幕。因整场战役基本发生在巴西境内而被称为巴西战役,或更精确地称呼为“南大西洋…巴西战役”
  整场战役的始作俑者其实是巴西人,如果不是巴西当局派遣第一远征师试图一举消灭德军美洲派遣部队和美洲共和国,战役开端可能会截然不同,但巴西人打开这个潘多拉魔盒后就再也关不上了:巴西远征军覆灭、绍肯集群出击、德军克兰克分舰队策划登陆与里约政变等一连串事件将德美对抗推到白热化程度,尼米茨的反击、隆美尔大举进攻及萨尔瓦多战役则是其中最为高潮的部分。
  实事求是地说,美军虽然在整场战役中呈现兵败如山倒的局面,但如当初在个别关键节点上发生不同变化,很难说德军一定能笑到最后,最起码不可能像目前赢得如此轻松。
  第一个关键节点是德军潜艇埋伏阵,饱和雷击废掉了尼米茨舰队不少力量,使其最后只能勉强与克兰克打出航母2:3的交换比,如没有这场预设性埋伏,双方战果很可能是1:3,且TF48舰队在海战结束后依然能保有相当实力,甚至有可能抢在德军主力舰队抵达南美前先发起一场登陆战役,这将平添不少变数;
  第二个关键点是德军舰载火箭攻击,这次饱和攻击重创了萨尔瓦多的空中实力,给守军造成极大混乱,德军主力舰队掩护部队在萨尔瓦多强行登陆成功。如果没有火箭先发制人的饱和洗地,德军夺取萨尔瓦多制海权和制空权绝没有那么容易——毕竟美陆航在该地实力不弱。
  正因为两个关键节点上德军占了先手和优势,使战役越到后面越呈现势如破竹的局面。
  德国为此得到的经验教训是:Xxi和xxiii型潜艇作用非凡,应大力建造,其他潜艇都彻底过时了;火箭航母是威慑性武器,但液体燃料现场灌装太麻烦,亟待改成固体燃料提高效率并缩小体积,另外还希望火箭承载舰艇速度更快、防御更强。
  海军现在脑筋很灵活,承担发射任务的导弹航母还未返回,立马牵头设计以希佩尔级为蓝本稍加放、全新的导弹巡洋舰:
  该舰总体规划标准排水量1。75万吨,满载排水量2。2万吨,装备12门128mm高平两用火炮和其他中小口径高射炮用于舰艇防空,主要攻击武器为导弹:要求拥有6座4联装反舰、反地弹道导弹(共48枚),8座四联装巡航导弹(共64枚)、6座双联装防空导弹(共48枚)。
  并进一步提出升格为六位一体火箭打击力量:水面舰艇、潜艇、重型轰炸机、地下发射井、公路机动发射、铁路机动发射,暗示还准备让导弹巡洋舰发射超级炸弹。
  更疯狂的设计师从霍夫曼提出的防空战列舰中受到启发,希望以日本大和级和H44型战列舰为蓝本,建造超级导弹战列舰,代号H50型导弹战列舰。
  该舰排水量至少10万吨,速度30节,续航1。5万海里,原则考虑常规动力(如超级动力成熟也可考虑使用),防空依然还是128mm、40mm高射炮+密集阵的组合,浑身上下却林林总总有近800枚各类导弹(含备弹),希望一口气建设4艘打造全球独一无二的超级火箭编队,直接把敌人“炸回石器时代!”
  霍夫曼目瞪口呆地看着他们在“邪路”上越走越远,却还不得不违心地表示赞同进行探索设计,甚至“忍痛”把“武库舰”名头都交了出去,包括邓尼茨和施佩尔在内的一堆高层欢天喜地用上了这个名字,一堆火箭、造船专家和统帅部参谋奉承元首“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推进了全球战争学说,是“亚历山大大帝以来最伟大的军事家!功绩远超拿破仑皇帝!”
  霍夫曼知道他们深怕自己在战后大刀阔斧地削减海军军费,一定要找点事出来搞,好在图纸归图纸、经费归经费,这是两回事。
  至于美国从中获得的经验教训和德军基本相同,杜鲁门在参联会上拍了桌子:“大威力火箭和超静音潜艇美利坚一定要有!没这些东西,合众国生存就无法保障,就谈不上有影响、有作为的大国地位!”
  至于这场战役中巴顿某些过于激进的做法,如将小罗斯福集群靠前部署、萨尔瓦多不及时撤退而先去打反击等做法加速了第5集团军的崩溃,但即便在这方面应对得到,顶多是减少本方损失、给德军找些麻烦而不可能扭转乾坤。
  最后战果连德军自己都觉得出乎意料。
  整场战役从绍肯参与巴西政变、登陆里约热内卢开始到巴顿集群最终投降,德军一共毙、伤、俘美军近15万人,其中美国陆军(主要是第五集团军)13万多,美国陆航7000余人,美国海军近万人。
  美国陆军被重创或歼灭的师级番号5个、6个师级单位遭到中创损失一部分力量(包括大红一师和第一骑兵师);各类坦克、火炮、车辆被摧毁和缴获不计其数。
  美国海军损失120余万吨各类船舶(含军舰、货轮),光萨尔瓦多港内被德军缴获的货轮就超过20万吨,损失最惨烈的是海军最后一批精锐的舰载机飞行员损失超过80%,以至于大西洋舰队今后一段时间都必须从其他战场抽调熟练飞行员。。
  美军陆航前后损失各类飞机近4000架,其中2800余架在战斗中损失(含被击落、重创无法使用、事故坠毁等),1100余架在地面、货轮上被摧毁或被俘,其中巴顿所部最后待过的谷地内外四周遍布近千架飞机残骸(不分德美)而被称为“伤心谷”、“飞机坟墓”、“银谷”——从空中望下去因飞机铝构件残骸在太阳下闪闪发光而得名。
  整场战役直接经济损失高达近200亿美元,光被德军击沉的军舰、轮船就价值不菲,60多万一架的b…29虽掉得不算多,但几万、十万美元左右的C…46C…47P…51P…47的损失不计其数,至于几万美元一辆的坦克和装甲车辆都以千为计数单位。
  为夺取战役胜利,德军也付出了不小代价:克兰克分舰队2艘正规航母、2艘护航航母沉没,1艘舰队航母重创,其他辅助军舰和潜艇也沉没了一批,3艘战列舰虽未沉没,也伤痕累累。陆军前后作战累计损失逾万(阵亡4000余),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一共损失了600多架飞机和将近一半机组。
  代价虽不菲,整体而言战役极为成功:
  第一,扩大并捍卫了新生的美洲共和国。美洲共和国原来处于巴西虎视眈眈的威胁之下,这次战役中不但成功巩固,还扩大了领土范围,总面积将近90万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第三帝国欧洲本土面积,唯独人口400余万偏少;
  第二,树立了第三帝国在南美的绝对威望。从门罗主义以后,南美霸主一直都是美国,虽然拉普拉塔集团或其他南美各国都有反对美国的想法,但没人敢付诸实施,第三帝国以狂暴流的打法揍得美帝生活不能自理,现在所有南美国家都知道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