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镜-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慈完全不明白。
  解良不是口舌便利的人物,他也需要一段时间调整,来组织语言,又沉默片刻,他道:“还丹修士与前面气动、长息、明窍、通神四境界的最大不同,就是这类修士始终是一个内聚无漏的势子,精气神浑然一体,相合相抱,全身生机,都受‘还丹’的统驭,绝无疏漏散逸。
  “这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持续不断的状态。此种状态下,不用刻意着力,举手投足都是罡力,周身遍行都是煞气,只有这样,才称得上是‘先天一气’,才能和前面几个境界区分开来。
  “我不知道你有什么机缘,能在还丹之前,便使得真息质性更进一步,但这却是凭一条腿走路。你在这里先走一步,后腿却还没跟上来,元气质性与形神并不融洽,除了那雾化剑气之外,你还有能完全驱动体内元气的方法吗?”
  余慈只能摇头。
  解良停下身形,回头盯着他看:“你那雾化剑气的运使心诀非常高明,完全能将仿制的‘先天一气’威力全部发挥出来,比寻常的通神修士强许多,可身体的负担也相当沉重……最近有没有感觉?”
  余慈本想继续摇头的,可是念头一闪,忽然想到,在天裂谷时,他运“先天一气”,力量、速度、感知、爆发力、回复力都有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在耐力一项上,反倒有点儿不如从前,使用半山蜃楼时也就罢了,可跑出十几里路便感觉疲惫,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
  他低头沉吟,解良却也没有一概否定,转而又道:“虽然有些弊端,不过这仿造的‘先天一气’生成流转均非常自然,虽是倒置因果,却也能由此反推出一些还丹境界才有的感应。
  “你能迅速把握贯气法,在‘知窍’一节上,悟性是很好的。而在‘通窍’上,除自身努力,这仿造的‘先天一气’应该也帮了不少忙。许多人虽然是明白画符需知窍的道理,但在形成‘窍眼’后,如何使神意元气在里面交汇融合,却是一个大难题,而你有‘先天一气’精气神交融的经验,想必没有这个困难。”
  见解良纯凭推导,便有如目见,余慈只有叹服。
  “此外,你刚刚的神魂感应很不错,非常不错。”
  解良难得加重了语气:“我在旁观察你的气机变化,虽是经过很长时间孕育,但在巅峰时,乌鸦从五里之外飞过,便能初步感应,并相应变动,这很了不起,同等状态下,山门内还丹境界以下的弟子,也不会比你做得更好。当时,你的感觉如何?”
  这位冷面仙师几句话里连用了“不错”、“非常不错”、“很了不起”等几个赞语,倒真让余慈受宠若惊了。他定定神,也抱着请教的心思,将此前的感应状况尽可能清晰地表述出来。
  解良听了,沉思半晌,方道:“以神魂感应为根基,利用五方通灵符扩大感应范围,是精通符法的修士经常用以锻炼神魂的方法,没什么出奇。可难得你在感应天地、收纳外界信息之时,识神运转层次清晰,循环有序,元神灵光不昧,判断精准,又有仿造的‘先天一气’沟通形神,随机反应……”
  说到这里,他顿了下,反问道:
  “你可知,那是一种什么状态?”
  难得见解良卖个关子,余慈又是惊奇又是好笑,也很配合地摇头。
  “那是还丹修士神意圆融无瑕,一颗金丹虚空悬照,映彻大千时的状态!”
  解良面色严肃,非常认真:“寻常人刚接触这‘全景式’感应的时候,往往需要调整很长一段时间,而你却能在短短几日之内,使元神、识神各司其职,运转有条不紊,数里方圆的情形变化,有如目见……现在或许还很稚嫩,难以像还丹修士那般时时悬照,无有死角。可这条路,你是走对了!”
  余慈心头一热又一畅,受到他人的肯定,尤其是受到一位严谨认真的步虚仙长的肯定,无论如何都是一种成就。
  同时,解良所说的“全景式”感应的困难,他也没怎么觉得。
  照神图上五十里方圆的“全景式”空间,他早就熟得不能再熟。
  
  第105章 破执
  
  “仿‘先天一气’、神魂感应,这是你的优势所在。”
  两人继续前行,余慈还没听够赞赏,解良却是话锋一转:“但若你有一个特别醒目的优势,思路念头自然就向上靠,往往会专注一项而忽略其他。要知修行上每一个境界,都是由心技体、精气神多方共同作用方可达成。这些方面,又彼此关联,单独突出某一项,或许一时得益,但终究还是要停滞下来,等其余各部分完善,才能真正稳固。
  “我将要传你的那一门《玄元根本气法》,入门时最讲究形神如一,务必要有一个通盘把握的心思,不可偏废,这一点,你要了解。”
  “通盘把握?”
  “不错,即将‘自我’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物象,由此存思心象,使心象物象彼此呼应,入门后,便纯在心象上做功夫,通过描画丰富心象,使物象得以完善……”
  余慈被他一串心象物象弄得头大如斗,忙问道:“解仙长,心象和物象究竟何解?”
  解良淡淡解释:“在《玄元根本气法》中,所谓物象,便是你的形神之属。即是你的肌体发肤、筋络骨肉、精气神魂、修养心性,但又不能分割来看,需明白,那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是实实在在存立于世的‘我’!”
  “至于心象,则是在对自我全盘把握的基础上,抽离掉具体实在的元素,以自我认识发端,取象为喻。比如说,一人意兴壮逸思飞,觉得自己是一头击翅九霄的大鹏,那他的心象就是大鹏;若一人阴沉奇诡,自认是一条游走岩隙的毒蛇,那他的心象便是毒蛇。
  “除此之外,山石草木、日月星辰,无不可以为心象,唯一要注重的,便是心象建立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要形成心象,一是贵在自知,心象不是凭空想象,需对自我有比较清晰的把握,不自知者,难有心象;二是不可自欺欺人,意兴豪迈的,成不了毒蛇,心思诡秘者,当不得大鹏。刻意变化心象,全无意义,只会自找麻烦。”
  余慈思索半晌,终于有点儿明白了。
  “像是存思术。”
  他之前修炼的“九宫月明还真妙法”,便是最典型的存思术,有个名目叫“彩云追月”。便是以五脏元气为云,以脑宫神魂为月,以这两个自然界常见的物形为存思对象,通过意念成千上万次的暗示躯动,以意合形,到那时,“云”就是五脏元气、“月”就是脑宫神魂,不分彼此。
  行功时,只存思“彩云追月”,亦可本能催动气血,增长修为。因为此过程可以放开气血搬运等繁琐细节,正所谓“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在静心澄意、滋养神魂上,效果甚佳。余慈在迈入通神境界之后,进步神速,与此也有很大关系。
  解良像是能够看出他心中所想:“你以前修炼的也是存思术?”
  “是。”
  余慈将所修炼的法门说了,解良点点头:“我这门法诀,确是以存思入门。你有基础当然很好,不过二者存思的对象,根源不同。你以前存思的‘明月’之类,属于‘存思身外景象法’,都是典籍教给你的固有定式……”
  说到这里,他又皱眉想了半晌,终于举出一个好例子:“那些固有定式,是找个模子‘套’进去的。而接下来你要存思的心象,却是根基于自我的物象,是要从物象上‘生’出来的。”
  看余慈连连点头,解良却没那么乐观:“理解容易,做起来难。你务必要破除先前的执念,打破定式,否则,前面的基础,就是你最大的障碍。”
  余慈应声的时候,不知不觉二人已到了止心观前。
  此时天色已经入夜,余慈看到,观前点起了气死风灯,人影杂乱,不知在忙活什么。
  远远地看到了宝光的人影,小道士也看到了他们,忙迎上来,先和解良见礼,随后便诉苦道:“刚刚在观里,有只耗子发狂咬人,可能沾染了邪气。师傅说,怕是有一个极强的妖魔隐身在附近,要观中戒备呢。”
  余慈和解良对视一眼,都想到那只被魔化的乌鸦。
  实力强劲的妖魔,气机影响十分厉害,又因为和修行界格格不入,便自觉不自觉地挥发出邪魔之气,改变周围环境以适应自身需要,一些比较弱小的生灵缺乏抵抗力,受邪魔之气侵蚀,要么死去,要么就发生变异。变异的生灵大都凶残好斗,生命强度大幅提升,但寿元缩减得很厉害。
  现在来看,周围出现妖魔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