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7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这阳平关,果然不逊于剑阁,想要强攻下来,是不太现实的了。”望着巍然不动的敌城,陶商感叹道。

    张良也摇头道:“大王,敌城的虚实我们也试出来了,继续强攻,无非是徒损将士性命而已,撤兵吧。”

    “子房言之有理。”陶商点点头,一挥手,喝道:“鸣金,收兵!”

    铛铛铛——

    刺耳的金声骤然响起,遍传关城内外,攻城的将士们皆清晰可闻。

    撤兵的金声响起,攻城的将士们皆松了一口气,马援也不敢违令,当即下令诸军撤退。

    很快,数万将士们便高举着大盾,排成阵形,有序的徐徐退去,不露半点破绽,也不给城中敌人半点趁势反攻的机会。

    须臾间,几万雄兵撤的一干二净,只留下一具具尸体,叠于城墙之下。

    关城之上,张任眼见魏军撤去,长松了一口气,依他性格,当场就想下令全军尽出,趁着魏军败撤之时,大杀一场。

    张任却很快看到,魏军虽然撤退,却依旧士气昂扬,阵形井然有序,不见半点溃败之势,根本没有一丝破绽。

    无奈之下,张任只得放弃了这个念头,当即派人往南郑,向养伤中的勾践,禀报这难道的一场小胜。

    城头上,蜀军士卒们瞧见魏军撤退,个个也是狂喜无比,又是欢呼,又是大骂,向着退去的魏军耀武扬威,肆意的嘲笑。

    张任屹立于城头,藐视着退却的魏军,冷笑道:“陶商,终于尝到失败的滋味了吧,这一次,你休想再玩什么偷渡阴平的把戏,有我张任在,你就算插上翅膀,也休想越过我阳平关!”

    兴奋得意的叫声,响彻在阳平关城头。

    ……

    南面方向,陶商已率十万大军,收兵回营。

    此战,他已试探出阳平关虚实,虽然只损失了不到千余士卒,但将士们的士气却没有受到丝毫打击,依旧旺盛无比。

    不过,如何在曹操援军入川之前,速破阳平关,依旧是摆在陶商面前的一道难题。

    是已入夜,王帐。

    张良、苏秦和伍子胥等智谋之士,皆齐聚于王帐之中,为陶商琢磨着击破阳平关之策。

    苏秦先道:“臣当初出使蜀国之时,并未曾到过阳平关,没想到此关如此坚固,真是有些出乎意料。”

    “这阳平关之险,恐怕还在剑阁关之上,想要强攻显然是不太现实的,只能智取不可。”伍子胥也道。

    张良却摇着羽扇叹道:“这阳平关乃汉中咽喉,如此坚固,想要智取恐怕也没那么容易。”

    几位绝顶智谋之士,穷思苦想了许久,都暂时琢磨不出个破关之计来。

    陶商一面倾听着众谋士的议论,一面却思绪飞转,在搜索着历史的记忆。

    他记的,曾经历史上,刘备跟曹操争夺汉中之时,就曾率军进攻阳平关,却为夏侯渊所阻,最后却依旧攻破了阳平关,这就说明,这阳平关并非是无懈可击,刘备能够攻破,他为什么就不能。

    “刘备那大耳贼,他到底是怎么攻下阳平关的呢……”陶商指尖敲击着额头,陷入了沉思之中。

    王帐中,正沉默之时,忽然韩信走了进来。

    “韩卿回来了啊,怎么样,外出察看地形可有什么收获吗?”陶商看到韩信回来,眼前一亮,便随口问道。

    韩信却一拱手,自信道:“大王,臣已想到一条计破阳平关的计策。”

    此言一出,大帐中众人眼前无不为之一亮,皆是惊奇的的望向了韩信。

    陶商也神色一动,鹰目中迸出兴奋,拂手问道:“韩卿有什么妙计,快说来听听。”

    韩信便走到屏侧所悬大幅地图之前,手比划着阳平关方向,不紧不慢道:“阳平关险要之极,那张任若是专心守关城,我们纵有百万雄师也休想破关,唯一的机会,就是想办法把张任的兵马从阳平关上诱出来,在野外将之歼灭,然后才能一鼓作气,趁势将关城拿下。”

    陶商微微头,似乎是琢磨到了些什么。

    苏秦却皱着眉头道:“韩将军所说的这个道理,咱们当然懂了,只是蜀军吃了上次你偷渡阴平的亏,他怎么可能还会分兵出关,你这条计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啊。”

    “那倒是未必。”韩信年轻的脸上,扬起一抹自信的冷笑,“只要我们打中张任必救之软肋,就不怕他不分兵出救。”

    软肋?

    苏秦迷惑了,目光盯着地图,在阳平关一带扫来扫去,实是想不通,张任有什么非救不可的软肋?

    陶商的眼睛却是闪过一道精光,似乎是突然间想到了什么。

    “张任的软肋,就在这里。”冷笑声中,韩信突然间将手指点在了阳平关东面方向。

    众人的目光,又随着韩信的目光,落在了阳平关东,依旧是迷惑不解。

    韩信却缓缓道:“我之前已从小路探察过这阳平关的地形,此关地势是西面低,东面高,我们从西面攻打阳平关,乃是仰攻,自然极难,但要从东面攻打,却由仰攻变成了俯攻,岂非更加容易。”

    众人的目光中,皆闪过了一丝惊奇之色,似乎觉的韩信的说话,太过于异想天开。

    伍子胥便质疑道:“从东面攻打阳平关自然要容易一些,但我们就是因为被阳平关挡在跟前,才无法东进汉中,又怎么可能从东面进攻阳平关?再说了,就算有什么小道,可以越过阳平关,抵达其东面,但那小道也必定崎岖不堪,将士们只能轻装而过,没有重型的武器,又如何能攻打关城?”

    众人都在质疑韩信的计策,唯有陶商,听他说到这里,嘴角已扬起了会心的微笑,却已想到了什么。

    他便也不点破,就任由韩信继续说下去。

    面对众人的质疑,韩信从容不迫,指着地图笑道:“诸位请看,阳平关东南方向,沔水南岸有一座高山,名为定定山,此山的位置虽不及阳平关险要,但若能夺取此山,就可以在阳平以东站稳脚跟,向西威胁阳平关,向东袭取南郑,我们若攻下此山,还怕张任不主动出击来救吗?”

    韩信洋洋洒洒一席话,将所有人的目光,统统都吸引到了定军山这个陌生的名字上,伍子胥等人皆跳了起来,凑近地图来细细察看。

    看着看着,众人的目光中,不约而同的浮现出了惊喜之色,似乎是猛然省悟一般。

    韩信继续道:“之前我由小道去窥视过这定军山,山脚虽有一寨子,但守军却不过数百人,显然张任没有意识到这定军山的重要性,也没有想到过我们会进攻此山,我想,只要我们率数千精兵,轻装前进走小道绕过阳平关,必可一举拿下此山。”

    话锋一转,韩信朝向了陶商,拱手道:“定军山一失,蜀军必然军心动摇,张任定会迫不及待的率军来夺,那个时候,就是我们一鼓作气,趁势将张任聚歼于定军山下的绝好时机,那时再攻阳平关,何愁不破!”

    陶商笑了,哈哈大笑,放声狂笑。

    韩信这道计策,正是说中在了他的心坎上。

    因为他已经想起,当年的历史之中,刘备窃取益州之后,起倾国之兵北上跟曹操争夺汉中,却为夏侯渊堵在了阳平关无法破关,最后也是采用法正之计,奇袭定军山,诱夏侯渊不得不出击,才一举击杀了夏侯渊,夺取阳平关。

    韩信不愧是韩信,熟知蜀中山川地理,跟当年历史中的法正一样,皆想出了这奇袭定军山之策。

    看到陶商这般狂笑,韩信就知道,陶商已经读懂了他的计策,并且赞同他的计策。

    其余伍子胥等众谋臣们,也不足点头,无不为韩信的妙计而奇叹。

    张良凝视地图良久,却道:“韩将军此计是妙,也足以诱使张任率军来救,但我军轻装前进,势必不可能带太多的粮草,倘若张任只是跟我们形成对峙之势,而不强攻,只消拖延数日,我军粮草必尽,那个时候……”

    张良没有再说下去,但言外之意却已明了,那就是攻取定军山容易,如何迅速击败来救之敌,才是难点所在。

    陶商脑海里其实已有速灭敌军之计,不过看到韩信这么自信,他便也不点破,继续看韩信表演。

    果然,面对张良提出的顾虑,韩信从容道:“子房先生无须担心,信已经察看过,定军山山前地形开阔,最适合用兵,且其主峰后面,有一大片洼地,足以屯兵万余,这样的地形,难道还不适合我们出奇制胜吗?”

    听着韩信的分析,张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