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5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末将甘宁,幸不辱命,夏口城还在我大魏手中。”甘宁上前下拜,语气慷慨激昂。

    陶商忙将甘宁扶起,拍着他的肩膀,感慨道:“兴霸啊,守的漂亮,你的大功,本王记下了。”

    甘宁憔悴的脸上,流露出欣慰的笑容,主臣二人遂是相视大笑。

    心情渐渐平伏之后,甘宁问道:“如今吴人畏于大王天威,已撤往了柴桑,不过蜀军却还在围攻江陵,伍刺史正率水军主力,在上游与敌激战,大王是要先去解江陵之围,还是先要?江灭吴?”

    陶商转过身来,走到城头,鹰目望向了东面,穿过茫茫山水,他仿佛能看到,那一座巍巍的柴桑城,就屹立在眼前。

    “本王当然是想趁机灭吴了,不过柴桑乃孙策经营多年的重镇,眼下他又屯兵于柴桑,即使本王聚齐大军,想要攻下柴桑,也未必是件容易事啊……”隗商感慨道。

    听得陶商的顾虑,甘宁眼珠转了几转,拱手低声道:“末将倒是有一策,或许可令孙策尽撤柴桑之兵。”

    ……

    夏口之围解除后两日,陶商便对外放出风声,将率兵马溯江西进,前去解江陵之围。

    陶商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不日便率水陆兵马,西进至了巴丘一线,摆出了将赴江陵之势。

    同时,已经进至新野一线的步军主力,也改道渡汉水前往襄阳,然后经由当阳道,南下直奔江陵而去。

    陶商更是暗中放出风声,声称这一次,他不仅仅是要解江陵之围,更是要一鼓作气的攻入益州,灭亡蜀国。

    是日,巴丘大营。

    王帐之中,诸将齐聚。

    “兴霸之计,果然是妙,孙策那厮撤兵还吴了……”陶商看着手中最新的情报,不由笑了,赞赏的看了甘宁一眼。

    听到这个消息,帐中诸将,无不是兴奋起来。

    樊哙更是激动的哈哈笑道:“孙策那小狗逃回了柴桑,那咱们就再无后顾之忧了,这次合十几万大军,一定要灭了蜀国,活捉了刘璋那杂碎,把他剁成十七八块喂狗。”

    樊哙一番粗鲁的话,引的众将哈哈大笑,斗志便盛,已经在议起了如何灭蜀。

    诸将一片热议中,陶商却饮下杯中之酒,冷笑道:“本王什么时候说过,我要去灭蜀了。”

第五百二十一章 灭吴之战,拉开帷幕!

    樊哙一愣,眼中尽是茫然,愣愣的看着陶商,嘴里嘟囔着:“不去灭蜀,那去灭什么?”

    其余诸将,除却知情的张良和甘宁之外,个个都茫然不解。

    陶商环视着众人,刀削似的脸庞上,浓烈的杀气骤然而聚,嘴角微微一扬,浮现出丝丝冷笑。

    笑容突然收敛,陶商突然拂手喝道:“传令下去,诸军早做准备,本王要克日发兵东进!”

    众人听到陶商要发兵,精神皆是一振,但当他们听到“发兵东进”时,却皆又陷入茫然。

    “东进何处?东进那不是又回到了夏口么?”樊哙摸着后脑壳,一脸茫然道。

    陶商站了起来,目光遥视东方,冷笑道:“本王就是要东进夏口,?江东下,攻取柴桑,一举扫灭吴国!”

    攻取柴桑!扫灭吴国!

    此言一出,在场所有人,无不吃了一惊,此刻,众人才恍然惊悟。

    原来,陶商把大军开至巴丘,又放出风声要解江陵之围,要灭蜀,目的只是为了让孙策撤主力还吴,然后趁着柴桑兵力不足之时,突然改道东进,一举拿下柴桑。

    不仅要攻下柴桑,陶商竟然还要灭了吴国!

    大堂之中,一片沉寂,唯听得到众人紧张的呼吸声,似乎他们的大脑都在缺氧,正艰难的消化着陶商的战略意图。

    半晌后,众人方才的思维才跟上陶商的节奏,一时议论纷起。

    “大王,灭吴的战略臣无异议,只是柴桑乃吴国经营多年的重镇,就算孙策主力尽撤,至少还留有一万多水军,我军除非是集齐所有水军进攻,否则单以手头现有水军,击破柴桑,只怕有些胜算不足啊?”蒙恬却提醒道。

    陶商目光却看向张良,“子房,伐吴之计,乃是你一力主张,你怎么看?”

    张良的目光早已死死的盯在了地图上,沉眉思索着破局之计,很快,他的眼眸中就跃动出兴奋之色。

    “柴桑虽乃吴国西方重镇,但眼下孙策的水军主力尽已归吴,水军不过一万,这是一个攻下柴桑的大好机会,我们绝不能放弃。”

    张良先是附合了陶商战略,接着又道:“倘若我们能迅速的攻破柴桑,夺取了东吴这一西进的据点,就能对吴军的士气造成沉重的打击,而失去了柴桑的地利,吴国的门户就将洞开,灭吴的把握就将大大增大,所以这奇袭柴桑之计,乃是势在必行。”

    陶商微微点头,张良的这番分析,也正是陶商用兵的原由所在。

    蒙恬却道:“话虽如此,可子房先生还是没有回答我刚才的顾虑,柴桑终究还是有一万兵马,单凭我们手头上这点水军,若不调伍刺史的水军主力,如何能趁在孙策援兵赶来之前,击破敌军水军,夺取柴桑呢?”

    话锋一转,蒙恬又指着西面道:“可若是调取了江陵的伍刺史主力水军,江陵就有陷落之危,江陵一失,上游有失,我们如何还能安心去攻取柴桑,到时候岂非是两头皆失。”

    蒙恬这番话,也代表了大多将领的心思,众人的目光,皆望向了陶商。

    陶商却不以为然一笑,向张良道:“子房,现在也不是瞒着的时候了,就把你的妙计,告诉大家吧。”

    张良得令,便从容起身,走到屏上所悬地图前,手一指,冷笑道:“其实,想要攻取柴桑,关键并不在于水军的多少,而在于这里。”

    众人的目光,徇着张良所指望去,却见他所指之处,正是陆口。

    蒙恬等众将,多为北人,见张良指向八杆子打不着的陆口,一时又茫然起来。

    众将之中,唯有一人眼眸忽然一亮,似是想到了什么,面露惊悟之色那人,正是刚刚显露才华的马援。

    陶商目光如灼,无时不刻不观察着众将表情的变化,马援那神色明显的变化,又岂逃得他的眼睛。

    “文渊,看你神色,似乎已知道攻克柴桑的关键,就在于陆口,不妨说说你的看法吧。”陶商故问提问,要让马援在众将之前,显露自己的见识才华。

    马援愣了一下,忙拱手道:“末将只是略有猜到子房先生的计策,但不知对不对,不敢妄议。”

    骄而不狂,懂得适时谦逊,果然是聪明的将才。

    陶商心中愈加欣赏,便拂手笑道:“这里也没有别人,都是血战沙场,同生共死的兄弟,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陶商深知马援有统帅之才,他自也有意将马援培养成为,能为自己独当一方左膀右臂。

    对于年轻的马援来说,陶商需要给他更多的机会,来展示他的才华,以让那些陶商旧将们心服。

    马援见有展示的机会,亦无丝毫犹豫,当即从容出列上前,大大方方的站在了地图之前,从容道:“留守柴桑的吴军诸将,皆乃水战好手,那一万水军更是精锐之士,末将倒不是怕他们,而是因为手中兵力有限,所以就算是末将出马,以眼下的水军与敌决战,也胜算未卜。”

    马援倒是难得的胜而不骄,先前虽胜了程普一次,却并没有目空一切,对吴军士卒的战斗力,以及吴国诸将的水战能力,依旧有着清醒的认识。

    陶商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马援便接着:“吴军水战甚强,以我军手头可调动的水军实力,确实无法抗衡,但我军却有陆战之长,所以末将以为,要取柴桑,就要从陆战上下手。”

    陶商暗暗点头,面露几分欣赏,便想马援果然不愧是大将之才,已领悟以了自己和张良定下的妙计。

    蒙恬却还没有领悟,反驳道:“我军步战是强悍,这是毫无疑问的,可这步战再强,在大江之上也无用武之地。”

    马援笑了笑,将手指向了陆口,“蒙将军大概不知道,陆口一地有陆水汇入长江,沿陆水河往上游走,即可穿过南岸幕阜山,再走陆路便可直抵柴桑,若以骑兵急行,仅仅数日时间而已,末将便猜想,这就是子房军师,把陆口视为攻取柴桑关键的原因吧。”

    马援的一席话,顿时掀起一片惊哗,蒙恬等众将的目光,惊奇的望向了他所比划的那段地图。

    他们?着马援的思路,眼观着地图地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