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5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因为这清查出来的百万口编户,大大的增加了大魏官府所掌握的劳动力,在范睢等各州刺史和太守们的努力下,各州数以万亩计的荒地,得以重新开垦,整个大魏境内,新增的耕地面积就达到数百万亩之多。

    那可是数百万亩的新增耕地啊,意味着今年秋收后,全国粮食将增产近千万斛,而朝廷所征收上来的粮赋,便可新增两三百万斛之多。

    如果再加上原有的耕地,今秋大魏所征收的部粮赋数目,就将达到数千万斛之多。

    这个数字,意味着陶商的粮草将多到吃不完的地步,哪怕是跟天下诸国鏖战,光是粮草都能耗干他们。

    而且,按照商鞅变法,农民种地产粮越多,越能得到国家奖励,最高的奖励,甚至能够达到封侯的地步。

    在此重奖之下,大魏各地的农民们的种粮积极性,达到了空前高涨的地步,照这样下去,最终的秋粮收获,甚至还要超过陶商先前的预期。

    除了军粮方面,再一个就是军队数量的提升。

    由于清查出了百万丁口,使得大魏国内可用的青壮兵源,又大大的增加,再加上陶商新灭荆州,新得百万户口不说,光降军就收编了近三万之众。

    这三万降军一整编,再加上新募的士卒,大魏全国的正规军数量,就将达到四十万之众。

    而且,这个数量还只是朝廷直接指挥的中军,如果再加上各州各郡的州兵郡兵的话,数量还要更多。

    陶商离开荆州之前,已将那几万荆州籍降军,尽数留给了伍子胥,命他在荆州加紧编练水军,同时调集了大量的船工船匠,于江陵大肆建造战船,以备他日伐吴之战。

    按照陶商最初的设想,灭楚跟灭吴应该是连在一起的,否则,残留一个吴国在江南,陶商就不得不留出近十万的兵马来防备。

    首先,淮南寿春一线,陶商得留乐毅这员帅才镇守,兵力至少也得两三万左右。

    然后就是徐州一线,因为要防着吴国从海上出动,绕过寿春防线,直接袭扰徐州侧后,所以徐州一线虽远离前线战场,陶商也不得不留一两万人来驻守。

    所以,光是徐扬一线,陶商就得留下近五万的军队!

    而且,这五万的兵马,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闲置状态,却又是必不可少。

    除了徐扬一带,接着就是荆州了。

    为了防备孙策由柴桑的进攻,陶商光在夏口至陆口一线,就留驻了近两万水军。

    此外,为了防范吴国从陆上进攻长沙郡,他还得在长沙留驻了近一万多的兵马。

    荆徐扬三州,光为防范吴国,陶商就花费了近九万的兵力。

    实事上,吴国只是水战强悍,综合国力并不强,要弱于秦国和燕国,甚至连勾践的蜀国都不如。

    四国之中,吴国实力最弱,陶商却得拿出大魏近四分之一的兵力来防范,无论从兵力上,还是粮草供给上,都是极大的负担。

    如果能先灭了吴国,陶商就可以一下子抽调出近十万的兵力,用于对付秦燕蜀三国,兵力上立刻将占据绝对的优势。

    只是,眼下刘备平定辽东,大举南下入侵在即,为了先应对刘备的入侵,陶商也只有暂时搁置伐吴的计划,集中精力和兵力来对付燕国。

    陶商虽然邺京享受风花雪月,但大魏的军队却没有闲着,诸路兵马都在向冀州和并州一线集结,截至到陶商还京的第七天,集结于晋阳和邺京一线的兵马数量,已经达到了十二万之众,而且数量还在增加。

    脚步声响起,张良和苏秦二人,匆匆的步入了大殿,看那表情眼神,定然是有紧急军情。

    “你们先下去吧,晚上的时候,为夫再来收拾你们……”

    陶商示意众妃们退下,临走之时,还不忘在花木兰、糜贞她们的肥臀上,各自肆意的抓捏上一把,把众妃们抓的含羞带笑,娇嗔着红着脸退下。

    众美散尽,乐音已沉,大殿之上,恢复了庄严肃穆的气氛。

    “子房,苏卿,看你们这副表情,给本王带来的,一定不是什么好消息吧。”陶商淡淡笑道,将杯中最后一口酒饮下。

    张良一拱手,正色道:“给大王说中了,南面几路诸侯,已经抢先对我们动手了。”

    陶商剑眉微微一动,向苏秦道:“苏卿,说说吧,到底什么情况。”

    自伐晋之后,陶商便将他的情报网络和亲兵队,合并改组为了“锦衣卫”,分别由荆州、苏秦和张仪统领。

    其中荆轲所统的,乃是七千“锦衣龙卫”,是陶商嫡系之中的嫡系,专职负责王宫安全警戒,出入都时刻跟随在陶商所在。

    张仪和苏秦二人所统领的,则叫作锦衣北卫和锦衣南卫,分别负责北方和南方的细作情报工作,以及暗中监视各州各郡等官吏的忠诚度。

    此三卫都直接向陶商这个大魏之王负责,就连张良这样的谋臣,也只有询问的权力,而没有插手的权力。

    苏秦负责锦衣南卫,包括吴国、蜀国以及部分秦国的情报侦察和收集,都要负责,陶商当然要问他。

    “禀大王,数日之前,秦蜀吴三国已经联手出手,对我新得的荆州地区,发起了围攻。”苏秦沉声道。

    三国围攻荆州!

    陶商眉头又是微微一凝,挥挥手,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苏秦便将具体的情报,道了出来。

    蜀国方面,蜀王刘璋,亲统六万蜀军,战船五百余艘,沿长江?流东下,目标直指江陵重镇。

    吴国方面,孙策再次集结了四万水军,已由建业而发,溯江而上,目标明显是指向夏口。

    至于秦国方面,这一次秦王曹操没有再兵犯洛阳,而是率五万秦军由武关南下,进入南阳盆地,目标分明是南阳郡治宛城。

    秦蜀吴三国,共合十五万大军,分三路齐攻荆州!

    “看来荆州果然是四战之地,得到了此州,正如本王所想,是有利就有弊啊。”

    陶商微微点头,似乎已有心理准备,却又奇道:“吴蜀联手瓜分荆州,这倒是合情合理,倒是这个曹操,他花这么大力气去进攻南阳,显然捞不到多少好处,最后只能是帮了刘璋的忙,他什么时候变成活雷锋了?”

    “雷锋?雷锋是谁,臣不太明白,还请大王明示?”张良和苏秦二人对视一眼,顿时就糊涂了。

第五百零九章 北境狼烟起

    “咳咳,本王的意思是,曹操他突然傻了吗,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陶商干咳了几声,意识到自己一时失言,他们能知道“雷锋”是谁,那才邪了门啦。

    那二人这才恍悟,苏秦拱手道:“禀大王,臣也觉的很奇怪,只是听说那刘璋派了一个叫作毛遂的使者,出使秦国,就是此人说服了曹操,出兵进侵我南阳郡。”

    毛遂么……

    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陶商顿时便明白了。

    这个毛遂,正是当初陶商召唤满百英魂时,系统附加绑定,随机召唤出来的英魂,正好降生在了蜀地。

    这个毛遂,智谋武力什么的,本身倒没什么出色,偏偏身上却跟苏秦张仪一样,都拥有“说客”天赋。

    没想到,这个毛遂竟然被勾践启用,以其出使秦国,凭着他的“说客”天赋,说动曹操出兵南阳,倒也不是不可能。

    “原来是毛遂出马,怪不得呢,这样就解释的通了,我还以为曹操真的是脑子进水了呢……”陶商暗忖。

    这时,阶下张良却拱手道:“无论怎样,现在形势已经很明了,此番三国合攻我荆州,乃是刘璋一手操纵,其目的,必是畏于我大魏攻灭楚国,实力爆涨,所以才想合力瓜分荆州,以削弱我大魏实力。”

    陶商微微点头,深以为然,心想这个勾践不愧是春秋霸主,这份远见,当真是了得。

    勾践原本的战略,应该是避免与他陶商,这个天下最强之王交锋,北上消灭曹操,蚕食掉关陇地区,然后仿效当真秦国旧事,再挥师中原跟自己决战。

    然而,勾践也应该看出,他的大魏实力增涨太快,等到他攻灭曹操,拿下关陇那一天,说不定大魏已灭了吴国,诛灭了燕国,整个东方皆已纳入大魏版图。

    那个时候,他勾践凭着区区益州和关陇之地,又如何是陶商的对手。

    勾践应该是很清楚的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为了长远计,他竟不惜放弃了北灭秦国的大战略,一手导演三国合兵,联手瓜分荆州,以阻止陶商的大魏实力再无限制的增长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