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醉迷红楼-第16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隆正二十二年秋,九月初九。
  神京城外,渭水河畔。
  千帆林立。
  三年来,随着大秦银行取得一日千里的神奇发展,带动的,是整个大秦的商贸大盛。
  尤其是当远洋商船,从海外运回无数金银宝石和香料后,无数商人都为之沸腾。
  也有无数豪强家族为之眼红心动。
  随之而来的,就是雨后春笋般的商号。
  这些商号,凡是有些实力的,都会往帝国的心脏设立门铺,争抢这块核心市场。
  也就造成了渭水河上,商船货船一日多似一日的局面。
  河道虽然宽阔,但架不住行船太多。
  而且,银钱壮人胆。
  家里有银子,胆气就足。
  在渭水河上,几乎都见不到相互让道的情况。
  每日里因为无谓的争强斗气或是超行,导致撞翻行船人员落水的事屡见不鲜。
  这也是为兰台寺御史诟病的一个原因,认为商事大盛,导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朝廷当抑商兴农,恢复古风。
  只是,这也只能是一句酸话。
  当大秦从天家至宗室至勋贵乃至地方上的士绅豪强,都体会到了商事带来的好处后,这种力量,将再无任何势力能够阻挡。
  而今日,渭水码头上的行船却都表现的不错。
  这几年来,大概是头一回见到河道上有人忙不急的让道。
  一行三艘大船,极霸道的行驶在河道正中。
  为首船头甲板上,百余披挂齐全的大兵齐齐站立,杀气腾腾。
  一面贾字旗迎风招展。
  寻日里,就算外省督抚,大秦八大军团大将军回京,也不敢在神京城外,天子脚下这幅做派。
  这二三年,被隆正帝调教的欲仙欲死的宗室王公,更不敢在此嚣张行事,一个个乖巧懂事。
  满天下数一数,敢这样做的人,只有一个。
  而皇城一连发出十二道金牌,要招本想远去海外番邦的那人归京的消息,在耳目灵通之辈耳中,也早就不是新鲜事了。
  如今看来,那人果然回来了……
  渭水河上,不知多少行船的主人,从客舱中走出来。
  仰视着让千帆避让,河道中央那三艘静静行驶,但偏又霸气绝伦的大船。
  这二三年里,此人在都中长安权利中心销声匿迹,几乎听不到他任何动静。
  但是,在天下商贾心中,此人的分量,却是在一日千里的增加。
  活活就是一尊划分天下财富的财神。
  从隆正二十年起,大秦银行将触角探进各行百业。
  大到造船,造车,起房,小到关乎衣食住行,甚至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无所不包。
  又凭借其无与伦比的背景,资产,还有让人无可竞争的秘方力量,让天下群商束手无策,溃败不止。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这个日益庞大的怪物,会垄断天下所有赚钱商贸时,到了隆正二十一年,情况忽然大变。
  大秦银行麾下,开始不断让出市场和技术。
  允许曾经控股的作坊,用正常的价格,赎回银行控制的股份。
  也就是说,将曾经兼并的作坊,再还给人家。
  虽然大秦银行这一二年里赚了大钱,日后还会进行分红。
  可也扩大了作坊的规模,改进了原本的技术。
  虽然没人知道那位爷为何会强压下无数反对意见,做出这个决定。
  但这个决定,却真真造福了无数行业,也救活了无数商号和家族。
  到了隆正二十二年,大秦银行麾下,依旧保持着控股众多行业商号。
  但是,其所控股商号经营的产业,多是极奢侈的行当。
  例如精美的丝绸和瓷器,例如货量极少但价格极高的名茶,还有各式的珍贵艺品,香水成衣等等。
  简而言之,他们只卖最贵的品牌商货。
  却将其余份额的市场,全部让了出来。
  有明眼的商人看得出,这才是如今天下商事大盛的缘故所在。
  却也看不明白,那人为何会这般做……
  但不管看得懂还是看不懂,天下行商,无人不承那人的情,也无人不对其保持敬意。
  这才是今日渭水河道上,千帆避让,万人行注目礼的缘由所在。
  当然,等众人目送着这三艘行船驶入了渭水码头,心中敬意便退去,咬牙切齿在心里大骂的不是一两个。
  三年前的场景,再次重演。
  那厮忒过霸道,回一次京,就将整个渭水码头清空。
  十里内,连一艘其余行船都不许出现。
  连宗室王公都没这么大的派头,也不敢这样做。
  偏那位上回这般行事,都要被兰台寺御史弹劾成筛子了,如今行事竟还是这般霸道。
  ……
  大福船上的亲兵搭好甲板通道后,就迅速下船,布防周围。
  之后,就是一连串的八宝簪缨马车流水般下船。
  并不停留片刻,便由荣国府早就候在这的管家嬷嬷们接走回府了。
  再之后,码头众人才看到数十骑战马,从甲板上缓缓行下。
  为首的,是两个年岁不大的青年,在马上互相骂骂咧咧的行驶而下。
  不过,其中一人待看到码头上迎接之人后,大惊之下连忙翻身下马,赶了上去。
  “侄儿给温叔叔请安!怎敢劳叔父相迎?”
  贾环心中感慨,面上却满是笑容,大礼参拜。
  来迎者,正是奋武侯府一等伯,温严正。
  还没跪下,就被温严正一把抓住,拉起身来,上下打量了几遍后,连声道:“好,好!回来就好!”
  贾环笑的愈发灿烂,道:“三年不见,温叔叔一点不见老。”
  温严正闻言,眼中闪过一抹波澜,笑着点点头,道:“环哥儿看着也好,竟一点没变,嗯,还是长大了……”
  贾环笑道:“温叔叔,婶婶可还安康,博哥可还好?”
  温严正眼神柔和道:“都好,你婶婶也好,你博哥也好。
  他这二年来,虽没你出息,却也一直带着人在黑辽苦干。
  也长大了……”
  贾环闻言,面色微变,敛了敛笑容,道:“叔父,黑辽之事,侄儿也听说了些,十分气愤。
  侄儿这次回来,多半都是为了此事。
  咱们武勋,忠君报国。
  满门富贵,皆来自掌中戟,跨下马,来自祖宗的性命鲜血。
  咱们不去无理欺负旁个,但也绝不允许任何人,以莫须有之罪来欺负咱们。
  谁敢伸手,就一定要付出代价。”
  温严正闻言,面色动容,看着贾环,连声道:“好,好!环哥儿,叔父没有看错你!”
  周围如赢昼、苏培盛及其随行人员,不少却都变了脸色。
  贾环与温严正说完正事后,才又笑道:“侄儿今日回京,怎敢劳叔父亲自相迎?”
  温严正放下心里事后,面色爽朗了许多,大笑道:“若非你牛伯伯他们今日有正事要忙,军粮入仓,他们也是要来接你的。
  黑辽军团,自去年起便能自给自足,还能往关内卖些。
  就不需要为叔去操劳,所以就有时间来了。”
  贾环哈哈笑道:“理该如此!”
  一旁苏培盛见前面有宫人黄门在,忍不住道:“宁侯,您与温伯爷回头再叙旧吧。陛下已经派人候着了……”
  贾环眉尖一挑,正要开口,就听温严正道:“环哥儿,你先去宫里吧。
  等出来三日后,我与你牛伯伯他们,一起再给你接风洗尘。”
  贾环闻言,也不做推辞,笑与温严正别过后,一行人再度骑马,朝皇城赶去。
  ……
  皇城,大明宫。
  紫宸上书房。
  头发花白的隆正帝,今日难得没有长坐于御案后处理朝务。
  负手站于宫窗前,静静看着皇庭内那株梧桐老树,不停掉落黄叶。
  “十三弟,看着外面的黄叶,朕才知觉,不知不觉间,深秋又至。
  庄子言:人生天地间,如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数年光阴弹指流过,十三弟与朕,却是都老了……”
  忠怡亲王赢祥气色并不如三年前,两鬓白发多了不少,眉心处的褶纹也深了不些。
  可见,以一国之重压于肩头,纵然武道高深,然耗费心血精力之下,也难以承重。
  他轻轻笑道:“皇上,光阴虽过,所幸皇上与臣弟并不算虚度。
  谁又能想到,三年前,朝廷尚且到了举步维艰,与勋贵臣子借银的地步。
  亿万百姓罹难,国朝竟只能从番邦异域筹粮。
  可再看看如今,国力强盛,一日千里。
  四海承平,举世颂圣。
  皇上,千古未有之盛世将临。
  皇上也将成为真正的千古一帝!”
  对于赢祥的赞颂,隆正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