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武夫-第16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说得十分笃定,也显得比较诚恳,所以宁泽光也像是慢慢按下了心来。“纪国公若是在,那我等自然什么都不用担心,可是纪国公终有一天会离开辽东的吧?那时候还能不能如此,可就难说了。”

李静思僵住了。

他不明白宁泽光为什么突然这么说,因为纪国公本人就在场,什么都听得见,一般来说没人会当面议论自己上司的去留的。可是他投瞟纪国公,却发现国公本人仍旧静静地站着看着海面,没有做出一点表示来。

难道这是国公本人授意他来对我询问的?李静思突然闪过了一个念头。

他越想越觉得对头,不然的话,宁泽光这样的人精怎么会这么大胆,在国公大人面前谈论如此紧要的问题。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问题就更加复杂了,国公到底想要从他这里知道什么事情呢?

新朝文武分离,尊崇军人地位,而在辽东,这个情况更加严重,甚至可以说是武官完全压过文官,即使以后建省,李静思也不指望自己能够完全和沈阳平起平坐。内阁里面有人对军队的势力膨胀颇有微词,这个情况他是知道的,但是他完全不敢参与到这种争论当中。

内阁跟他征询意见的时候,他也只是老老实实地据实回答,从来不会写上对军人的怨言或者攻击之词,唯恐被牵涉到了内阁和军方的斗争当中,成为军方的眼中钉。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被宁泽光问到头上的时候,他心里蓦地就有些慌乱。

难道朝廷里面有什么变动,纪国公将会被召回朝廷吗?可是我一点也没有收到风声啊?

“纪国公是国之柱石,也是大汉军队的栋梁,那人人都仰慕尊敬的。不管他在不在,想来谁也不至于与纪国公为难。”犹豫了许久之后,他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自然,也不会跟朝廷的军队为难。”

“难说,难说啊……眼下辽东都是在纪国公手下,说实话也是大权一把抓,以后若是建了省了,这种情况肯定是不好一直延续的,不然各个省的巡抚不还是要事事请示国公,建省不建省还有多少区别?所以,就算内阁不跟大人明说,我看国公大人恐怕也未必能够一直呆在辽东。”宁泽光脸上微微露出了笑容,但是却突然叹了口气,“带兵有带兵的难处,李大人虽然是个聪明人,但是毕竟是文臣,恐怕也体会不到我们的难处啊……”

“此话怎讲?”李静思小心翼翼地问。

他已经确定了,这肯定是纪国公本人在跟他谈话,只是因为话题有些不太方便,所以授意宁泽光来跟他说——不然的话,宁泽光绝对不会说得这么露骨。说实话,纪国公就算有这样的担心也很正常,毕竟就算他是皇上的心腹老兄弟,朝廷也不会喜欢让一个统兵大将一直呆在一个地方手握大军。

“我们军人打仗,讲究的是上行下效,众志成城。战时如此,不打仗的时候也还是如此,所以大家平常也是抱成一团,共同进退,纪国公你是知道的,他早已经功成名就,该得到的皇上也都给了他了,不管到时候是留是走,反正也是了无遗憾……就算是在下,蒙皇上和国公的垂青,已经得了银兰,还得了封爵,我这辈子也值了,还用得着再求什么?”宁泽光脸上的笑容慢慢地消失了,然后又是一声长叹,“大家就是放不下手下的这些儿郎啊……”

这一声长叹,让李静思更加感觉到奇怪了,但是他明白,接下来对方要跟自己说的事情,肯定更加重要。

“宁参议,有什么要我做的事情的话,尽管说吧,只要我帮得上,绝对不会不帮的。另外,参议手下的大军,那是于国于陛下都有绝大功劳的,断不会有人敢于对他们不利,我不会,其他人想来也不会!”

他这番话说得斩钉截铁,将诚恳表露无遗,宁泽光笑着颔首,而李静思用眼角看了看,发现纪国公本人也是微微笑了笑。

无论是宁泽光还是纪国公本人,他们都应该知道,将辽东建省并纳入大汉民政体系内是大势所趋,也是皇上本人的意志,他们不会提出什么公开的反对意见。也不会公开跟巡抚或者其他地方官员为难,但是背地里使绊子,方法可多得是。

李静思知道,自己不管是现在还是真正建省以后,都有不少地方要求着军方的合作,他想要尽一切的努力去巴结讨好纪国公——不管纪国公和宁泽光以后在不在这里,只要他们留下几句话,就可以为李静思带来不少好处。

“李巡抚这份心,真是让我等大为感动啊。我等舍命拼杀,保家卫国,图的是什么?图的还不就是让天下安定,让万民可以安居乐业?”宁泽光满面的感慨,“只是,有些人不明白我们这份赤诚之心,非觉得要跟武人过不去才是忠于国家,宋明两代,因为文武相争,闹出了多大的祸患?殷鉴不远,万万不可重蹈覆辙啊。”

“自然如此,自然如此。”李静思一边不住地同意,一边则在暗自揣摩对方的深意。

“辽东,是将士们浴血拼杀得来的土地,现在将士们有不少也留在了这里,安居乐业,多多少少也有了各自的田地和产业。军人,说到底也是万民之一,他们安泰了,国家不也就安泰了?还请李巡抚日后多多照顾,不要让大家为难啊……”宁泽光这时候突然长身一揖,“不过李巡抚也放心,辽东大军,现在就已经有人退伍了,以后恐怕还会有更多人退伍,退了伍就是民,该服的管也一定得服,谁要是仗着自己有老关系不把官府放在眼里,我们第一个就饶不了他们!”

李静思脸色微微一边,显然终于明白了对方的深意。

诚如对方所言,辽东就是纪国公麾下的大军一举打下来的,现在也是靠着这支大军守卫,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演变,这支大军除了征服者和守卫者之外,也成为了辽东这一片广大土地的建设者,甚至可以说,已经超过了建设的层级。

辽东新开垦的土地,很多都落入到了军人的手里,有些士兵自己耕作,有些人是地位比较高的军官,他们则雇佣了内地的移民来耕种,变成了地主。除了土地之外,辽东现在兴起的行业,都有军方的人在参与,别的不说,辽东新开发的矿山,还有人参和木材交易,甚至现在这座金州港,这些行业和地方,新近发家起来的商人,或多或少都与军方内部的人有关系。

为了防止军队的战斗力腐化,朝廷三令五申,不允许军人经商,并且给官兵定了很高的薪饷,然而在这里实际效果就不如人意了。

在内地省份,到处都有视线盯着,军队的作为要收敛许多,但是在辽东,朝廷的禁令就要打上很大的折扣,虽然明面上高级军官们没有直接去参与,但是实际上……辽东之前就是蛮荒之地,现在的秩序也都是靠军队来维护的,不和军队扯上关系,谁又能安安稳稳经商?现在辽东数得上字号的商户巨贾,其实背后都数得出靠山。

第1542章国公为国

这种情况在军队势力占优的边疆地区或多或少都存在,但是在辽东地区是最普遍最严重的,因为相比其他地方,辽东的开发程度最高,吸引移民的数量也最多,商业和经济的发展都是最快的,而且港口和工矿,也确实最容易被人垄断;同时,辽东大军的功绩和威望都是最高的,再加上大汉素来注重军威,所以官兵上下的骄纵之气也是最盛的,他们私下里都说大汉的天下七分就是东北军打下来的,做点稍微出格的事情朝廷也不会太追究。

这些情况,身为辽东巡抚的李静思当然十分清楚,但是他并不敢跟辽东的军方闹翻,所以从来没有直接跟朝廷举报类似的情况,只是在和内阁交流信息的时候隐晦地提上了几句而已,而内阁对这个情况多少也是知道的,但是多年来内阁并没有处理,所以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李静思这个巡抚也干脆做了闷嘴葫芦。

他没有想到,今天反而是宁泽光这个军方高层,主动找了个机会跟他提这件事。

“宁参议可是担心建省之后,我等清理军方的产业?”这句话刚到嘴边,李静思就觉得这太过于露骨,于是又咽了下去。

“宁参议说得对,辽东能有今天,贵部功不可没,这一点不光是我,辽东的百万生民也是同样看的。若没有贵部驱逐建奴,光复河山,将辽民解救于倒悬,如今哪里又还有我等说话的地方?”仔细又斟酌了片刻之后,李静思换了一种说法,“因为建奴的荼毒,辽东之前疲敝不堪,大军要养活自己,也不得不行一些非常手段……”

“多谢巡抚大人,有巡抚大人这句话,我们倒也没什么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