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组织豪杰去抗日-第4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因为失去了,更显得弥足珍贵。

藤王阁里的假山、垂柳、碑廊、花坛、盆景、湖水全都隐藏在黑暗之中,在脑海彩灯的余光中,显出淡淡的轮廓。其它的楼台亭阁都似乎显出了彩灯,远远望去,象一串串珍珠,勾勒出各建筑物那多姿的倩影。彩灯的余辉在夜色中闪闪烁烁,恍惚间就象来到了东海龙王的水晶宫,一切都充满着神话般的色彩。

在这万籁俱寂的春夜中,韩行好像独自在滕王阁外徘徊。六楼古戏台的幕布已关闭,悠扬的唐乐已沉寂,多姿的宋舞已消逝,唯有满园树叶的哗哗声不绝于耳。韩行想,这时的王勃一定仍独自伫立在池水旁,伴着垂柳,在吟诵他那气势磅礴的《滕王阁序》吧。

有谁能想到,滕王阁的夜景是这样的迷人,是这样的引人遐想。韩行想,如果这时候能夜登滕王阁,凭栏远眺,虽不可见“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美景,但东观南昌市区的璀灿夜景,南望抚河大道的流光溢彩,西眺赣江江面的星星渔火,北看南昌大桥的长龙玉带,一定是美不胜收,另有一番情趣,这情这景恐怕是白天难以领略到的。

夜色越来越深,春风越来越凉,滕王阁伫立在这深沉的宁静中,越发显得挺拔。滕王阁临赣江而立,早迎朝阳,夕送晚霞,与月相伴,与星为邻,每天讲述着不同的故事。

历史上的滕王阁屡毁屡建,前后达二十九次之多,虽各年代重建后的滕王阁的大小、样式有所不同,但它所体现出来的渊远的文化却是一脉相承的。滕王阁集大地之灵气,蓄日月之光辉,加上千年岁月的积淀,孕育了滕王阁的灿烂文化,令无数文人墨客为之陶醉,为祖国的文化宝库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韩行自以为读懂了滕王阁,读懂了它的深沉,读懂了它的博大,甚至能在黑暗中感觉到它所做的深呼吸,感觉到它的脉搏的跳动。

其实仔细一想,还差得远呢!

历史与现实,生活与梦幻,痛苦与欢乐,追求与信念在这块多情的土地上交织、融合、凝聚、升华,滕王阁在继续谱写着永恒的篇章。

它什么时候能回到中国人民的怀抱呢,继续进行着永远叙述不完的故事!

直升机贴着南浔线向北飞行,很快地又来到了九江。

这里是梦的水乡,古老的浔阳古城,青松秀拔的庐山,碧波荡漾的鄱阳湖。

九江的历史宛如一卷书,在韩行的脑海里由远而近徐徐展开:俊武周郎举旗指挥千军万马;小乔琵琶咏唱文才武略;玲珑女子湖畔戏水;威武男儿好汉坡放歌……

恬静、纯洁的莲花在绽放,身姿妖娆的天鹅在腾飞。茶山碧绿,水韵流长。还有那些充满原生态的生活剪影……

唐朝诗人张若虚所说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他说的其实就是九江啊!

宋晋之际的文学家陶渊明是江西九江人士。他的代表作田园诗《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中所指的“南山”,即庐山。

航空编队飞过了九江,很快地又飞临了武汉的近郊。

登黄鹤楼,看大江东去,历历睛川,吟一首小诗,你会为之倾倒。

王子安乘鹤由此经过,费文伟驾鹤返憩于此,云游道士酒后用橘皮画黄鹤曰:“仙客至拍手,鹤即下飞舞。“李白”一拳锤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是传说故事中的黄鹤楼。

第三卷 风云突变的聊城 第47回 大运输(三)

楼凌武昌黄鹤之巅,控龟蛇二山对峙,揽江汉奔流之概,三国吴黄武二年始建,清光绪十年大火烧成废墟。千余年来,屡毁屡建,“致楼之废,更莫能记。”这是史书记载的黄鹤楼。

韩行曾凭烂伫立,置身于浮云古意之中,恍若古人觥筹诗笺之气与今日人类文明之息一并涌人心肺,痴然不知是置身于历史重返于今天。放眼回望,夕阳余晖,如金粉红脂,抹尽山河,一扫昔日古人吟诗赋词后的声声叹息,天地间仿佛涌进千古风云、浩浩江河沧桑,留与后人评说。

我慕名拾古而来,是否巳初识黄鹤楼,只有缓缓东去的大江清楚。

航空编队越过了武汉,然后向着西北,即湖北的随县、枣阳一带飞行。好在这几个地方,由于日军的航空兵没有夜航能力,所以也没有碰到日军的飞机。否则,又将进行一场黑夜中的激烈空战。

韩行早在出征前就查过随县、枣阳的资料。

随州位于湖北省北部,地处湖北省桐柏山脉南部,紧邻河南省桐柏县,为淮河发源地。它东承武汉,西接襄阳,北临信阳,南达荆门,居“荆豫要冲”,扼“汉襄咽喉”,为”鄂北重镇”。

枣阳县在随县的西北部。它东靠武汉,西依襄阳,南临江汉平原,北抵南阳。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家乡。枣阳地形属丘陵岗地,东北和南部分属桐柏山、大洪山余脉,丘陵起伏,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部玉皇顶为境内最高点。

中国历来以长江划分为南方和北方,南方多细腻和秀丽,北方就多粗犷和大气了。

就在随县的一块空地上,用木柴燃起了一圈的火堆,足有几百米,从高空一下子就认出来了。

这是第五战区的李宗仁,为了迎接南征军的到来,特别点燃的空降识别记号。

这时候中日双方的占据区域挺有意思的,日军是占领了东部大部分城市和交通发达地区,而中国的军队呢,还是占据着一些边远地区和交通不发达地区。

特别是华中这一块,日本占领着武汉、九江、南昌一线,看似挺进了中国腹地。从另一个角度看,又被上百万的中**队包围着南边是中**队的第九战区和第三战区顶着,西边是李宗仁的第五战区推着,特别是第五战区从东西两则压迫平汉路南段两侧,叫冈村宁次这个老小子很不好受。

徐大对韩行说:“韩司令啊,到了随县西北五里地的王家庄降落点了。请求降落?”

“那就降吧,不降也不行啊!”

直升机编队开始在空中盘旋,然后慢慢地一架接一架地降低高度,往下降落。

韩行的脑子在慢慢地回忆着李宗仁的资料。

李宗仁,1891年8月13日生,字德邻。广西桂林临桂区人。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国国民党内〃桂系〃首领,曾任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

1936年4月,李宗仁发表了《我的主张——焦土抗战》一文,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四个方面阐述中日全面战争一旦爆发,最后的胜利者必是中国,号召全**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化全国为焦土,用大刀阔斧来答复侵略者。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1938年1月至6月,李宗仁指挥国民革命军抗击日军,在台儿庄会战中李宗仁亲临前线督战指挥,获得**抗战中的首次大胜。

徐州大突围中,李宗仁成功指挥60万大军突围,**未出现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撤退时的混乱景象。

这会儿,李宗仁又要亲自指挥随枣会战,到底结果怎样。韩行和全中国人民一道,都在拭目以待。

12架直…8直升机强烈的底灯照得空降地上是亮如白昼,一大队军人早就等待在空降地的周围了。

头一架直升机慢慢地落下了,巨大的风力吹得地上是一片狼藉,树叶子,地上零碎的垃圾,燃烧后的灰烬,没有被燃烧的树枝,统统被卷上了天空。

螺旋桨慢慢地停止转动了,周围的被抛起的杂物才算安稳了一阵子。但是,紧接着第二架直升机又开始降落了,又是引起了一阵子杂物的混乱飘舞。

低空中,是两架j…20战机在低空盘旋、护航,它转了一圈又一圈,在稳稳地飞翔着。

韩行慢慢地走下了直升机,后面紧跟着张小三、吴小明、李大中,一个个是全副武装,步履矫健,精神饱满,威风凛凛。

李宗仁带着一大队官员飞快地迎上来,见到面前都是一溜的年青人,不由得认不清了哪位是指挥官了,喊道:“哪位是韩司令?”

韩行紧上两步,从队伍里脱颖而出,几步走到了李宗仁的面前,打了一个军礼说:“报告李司令,南征军奉第九战区薛岳之命,前来向您报到。”

韩行在自报家门时,故意只说是奉第九战区薛岳的命令,而没有并列说出还有个筑先纵队的命令。这当然也是给了薛岳一个面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