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红星传奇-第5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陈瑶光已经不行了,强睁开眼,见刘一民抱着自己,脸上现出一丝笑意;断断续续地说:“这样的结果很好,告诉我父母,我很幸福。”说完,头一歪,倒在了刘一民怀里。
卫生院爬过来一检查,就对刘一民说:“报告师长,陈瑶光同志已经牺牲了,子弹击中了他的心脏。”
刘一民看了看鬼子撤退的方向,又扭头看了看枣庄方向快赶来的鬼子车队的灯光,恨恨地说了句“第十师团,你等着”抱起陈瑶光就下令部队立即撤退。
彻底听不见对面的枪声后,沼田多稼藏大佐才壮起了胆,命令部队去和赶到战场的援军会合。
这次,赖武平少将亲自带着部队增援,还把随凹联队行动的几辆坦克也开来了。见到沼田多稼藏大佐后,赖武平少将命令清理战场,这一清理战场,才现不但骑兵中队集体玉碎、到石羊村扫荡的小队和看守汽车的小队集体玉碎,就是随沼田多稼藏大佐返回救援的步兵大队主力也足足阵亡了三分之二,要是自己晚来一会儿,估计沼田多稼藏这个笨蛋就全军玉碎了。尤其不能容忍的是,大队长和几个中队长甚至小队长几乎全部玉碎,这个大队算是完了。
盛怒之下的赖武平少将一把抓过了沼田多稼藏大佐,噼里啪啦打开了。
直到赖武平少将累了,住了手,沼田多稼藏大佐才捂着肿的老高老高的脸说:“报告旅团长阁下,这支部队很奇怪。火力不强,枪声稀稀落落的。但枪法极准,士兵一个隐蔽不好就会被击毙,而且专打军官和机枪手、掷弹简手。
赖武平少将一听就引起了警觉,想想也是,这可是所向披靡的精锐大队,打临沂打了那么长时间,也没有这一会儿功夫伤亡大。这支部队真的是好厉害啊!
不识趣的沼田多稼藏大佐见赖武平少将不说话,大着胆子问:“旅团长阁下,我们追不追?”
赖武平少将看了看装甲车残骸,又看了看茫茫夜色,对沼田多稼藏大佐说道:“你妈妈生腻的时候是不是早产啊?要不然你的脑袋怎么会生锈呢?”
说完,理都不理沼田多稼藏大佐,命令部队迅清理战场,撤回枣庄。
回到枣庄后。赖武平少将给矾谷廉介中将报,报告了生在石羊的战斗情况,请求上报第二军和华北方面军调查支那教导师刘一民部动向,因为赖武平想不出,除了刘一民部队,中国还有哪一支部队有这么强的战斗力。
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接到层层报上来的报告时,喜多诚一已经接到了在徐州的间谍的报告,知道了教导师师长刘一民南下徐州晋见蒋介石的情报,两下一对照,真相大白,第钩联队遇到的一定是刘一民和他的卫队,刘一民一定是从徐州经台儿庄北上,返回鲁西。于是,寺内寿一大将命令第:军。立即派出所有谍报人员,动员一切力量。侦查刘一民行踪,务必将其消灭在归途中。
刘一民当然不知道鬼子的这些举措,不过,鬼子猜错了他的目的地,自然就实现不了在沿途拦截的目的了。
离开枣庄境内后,感觉暂时不会遇上鬼子了,刘一民下令部队打起火把,纵马疾驰。
一夜奔驰。天明的时候已经回到了高桥村,和罗延以及在这里活动的教五旅部队汇合。
刘一民下令部队卑营,自己翻身下马,把陈瑶光放到草地上,又去折了些花枝。放到陈瑶光的遗体旁。这才让李小帅去和高桥村的村长联系,找老乡买棺材,准备将陈瑶光入玲。
本来,刘一民想将陈瑶光就地安葬,但看了周围小势,觉得都没有但徕山的山势好。恐怕也比不上蒙山,遂决定将陈瑶光的遗体运回师部,再择地安葬。
李凌风和王同生只知道陈瑶光是蒋介石派来让师长为难的,不知道这中间的曲曲折折,见刘一民如此上心,就提议是不是做副担架,把陈瑶光同志抬回师部,再行安葬。
刘一民摇摇头:“她是个好姑娘,做担架抬着既影响行军度,又容易让遗体颠簸。还是放进接材车运比较好。”
这高桥村党的建设搞的早,群众基础好,李小帅很快就用车运来了一幅棺材。刘一民看了一下,是纯拍木的,油漆、雕花都好,一看就知道是大户人家精心准备的寿材,就同意了。
由于是在行军途中,诸事从简,刘一民让李小帅带战士们去找了点松枝、拍枝和鲜花,把棺材底部敷设得香气浓郁。这才让战士们走开,搭起帐篷,找来几今年轻媳妇,用水洗洗地为陈瑶光清洗了身子,又从陈瑶光的背包里取出干净内衣给她换上,到村里买了两床新被褥,一直忙了一上午。才算是把陈瑶光入捡。
刘一民此时极为伤感,情绪不好,不愿在这里多停,遂下令将棺材放到马车上,带着自己的随行部队,护着马车向蒙阴前进。
各位书友大大,你们就是善人的衣食父母啊。山人期待着你们的订阅、投票!谢谢大家了!(未完待续)
第三五二章蒙山之阳
卜高桥出,一路北上。出尼山余脉,渡温凉河、过浅儿几,越过俊河,一直抵达蒙山之阳的万寿宫,刘一民才下令部队停止前进。
万寿宫故称祭蒙祠,又称烦臾王庙,宋代改建为玉虚观,明代改称真寿宫。旧时万寿宫规模宏大,殿阁错落,碑石林立,气象非凡,是鲁南道教圣地。
万寿宫香火极旺,清代就有道士三百余人,现在还有四余道众。院主是个姓郭的老道士。
见八路军部队到来。这郭老道一片漠然,交待道士们紧闭山门,以防兵劫。弄得刘一民看着山门直呆,想想这鲁南名观历史上被日伪大肆劫掠,文物丧失殆尽。最后在战火和动乱中几乎化为废墟,后人不得不依据资料重建,刘一民就暗暗叹气,觉得这院主竟如此愚昧,将八路军拒之门外。
叹气归叹气,刘一民还是让部队野营。
一大早,刘一民带着李凌风、王同生、李小帅,在万寿宫周围踏看地形,转到万寿宫西侧。见此地背靠蒙山,临蒙阳河,茂林修竹,松拍森森,奇花异草,美不胜收,清风拂面,云气郁兴,宛若神仙洞府一般。就对李凌风、王同生、李小帅说:“瑶光二字本身就是仙女的名字,陈瑶光冰清玉洁,姿容绝世,端的是仙女下凡。这蒙山号称七十二峰、三十六洞天,兼有华山之险、黄山之秀,泰山之壮、长白之翠,千崖万壑,云海花潮,小!光水色,相映成趣,一年四季,风景如画,孔子登临而小鲁。我想,瑶光是抗日烈士,为国为民而战,死的光荣我们就在这神仙福地安葬她吧!”
说完,刘一民也不看李凌风、王同生有何反应,踩着步子丈量了方位,接过李小帅递过来的工兵稿,点了墓穴位置,又在墓穴周围点了种植竹木的位置,交待李帅组织警卫一连战士开挖墓穴,墓室一定要用砖或石块拱券,并要李小帅想法按标定的方位在墓周围种植竹子、梅树、石榴树、桃树、杏树、梨树和兰草。
李凌风见刘一民如此做派,有点不理解,好心地提醒道:“师长,现在是打仗时期,让烈士入土为安、做好记号就走了。种植树木花草的事情,是不是等以后有机会再说?”
刘一民盯着李凌风看了半天,蹦出了一句让李凌风目瞪口呆的话:“她是我老婆!”说完。扭身就走了。
李凌风和王同生惊讶的用手捂着嘴巴,面面相觑,想不通陈瑶光怎么会成了师长的老婆。半晌。李凌风才反映过来,对王再生说:“别楞了,特战大队去移植树木。狙击大队去移植兰草,还得找到附近农村买砖,实在没有就找石匠用石头,捎带着找个刻碑的好匠人,要快。”
刘一民回到宿营地后,打开电台,先给罗荣桓报,通报了自己已从徐州返回、抵达万寿宫的消息,并说在枣庄附近的石羊与日军激战,消灭日军约晒人,陈瑶光同志在战斗中牺牲,要罗荣桓将近期敌情电报转过来,并派李成毅立即护送小政和赶到万寿宫来为陈瑶光送。
接着,刘一民又起草了两封电报,一封是给主席和朱老总的,详细汇报了赴徐州面见蒋介石、李宗仁的经过,把与蒋、李二人的谈话一字不差地报告了个清清楚楚。在电报结尾。记透了陈瑶光面见蒋介石时候的态度和牺牲经过,报告了自己与陈瑶光的恋情。恳请主席抽空接见一下陈瑶光父母,并责成西安特区政府给陈瑶光父母放抚恤金,安排合适工作。如因身体原因不能工作,请主席考虑是否给其一笔足以供应其生活的养老金,或者实行供应制。
想想自己的要求可能有点过分,刘一民就在电报中又加了一句:陈瑶光烈士的抚恤金应由财政支出,其父母赡养问题应按烈士亲属办法办理。如不行,由我本人和我的子女负责为其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