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盛唐-第1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想到子午如此大才,竟然样样精通。某家学画三十余载。曾自认这天下所有的画法都知晓一二,却未曾想子午已经突破藩篱,自成一家。这画坛一代宗师,子午是当之无愧,某家自叹不如啊!”
“老吴,这就谦虚了不是?洛阳长安,你一共画了尽二百多壁画,这些东西可都是传世之作,要知道你的那地狱变相的壁画,可是天下画者的必描之作。”
杨钊皮再厚也挡不住吴道子这样的夸赞:“远不像我,只有这素描一招,要是让我跟老吴一样画水墨,那老吴你得笑死……”
“子午过谦了!”吴道子笑着摇了摇头,杨钊一开始张狂的可以,现在突然谦虚起来,他还真有点不适应。
能找找他给唐风月刊画封面和封底,以及插画,吴道子很高兴。再加上杨钊似乎并非一味张狂,因此他心中的恶感尽去,反而多了许多说不上的好感。
“老吴你说的对,咱们这样的人是该谦虚一点的。”杨钊嬉皮笑脸的道:“这画呢,你也收了。事情已经这样了,你看,是不是给我回个礼?我也不贪心,就你平日里的画,给回个十幅八幅的算了,我也不要多……”
吴道子闻言,差点把腰给闪了,都十幅八幅的了,还不贪心……?
第213章:杜甫归来
第213章:杜甫归来
被杨钊起名为唐风月刊编辑司。作为下属机构,正式在国子监挂牌。老男人很优待,给杨钊副手的级别为正五品上。在杨钊去了张说府上谈了半个时辰之后,不但张说成了名义上唐风的编辑,连他的大儿子张翰,也义不容辞的成了杨钊的副手之一。
从翰林院里拉了一批人之后,编辑司总算有了大致的构架。剩下的时间,杨钊一边联系庞氏书坊,一边借助皇家的名义,开始紧急征召那些没有官职品级的著名诗人,杨钊邀请的第一个人就是性情任侠的李白。
大唐不同于大宋,没有那么多文人的矜持,屡试不第的人多的犹如过江之鲤,穷则变变则通,给了国家公务员的待遇之后,还会缺校队排版的人吗?而且秘书监里最不缺的就是校
对的人才,杨钊顶着秘书少监的头衔,自是不缺这样的人。
调拨手头的资源,杨钊将庞氏书坊,经雨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之后,关于印刷这一块。便可无忧。唯一让杨钊头疼的就是稿件来源了。
张说,牛仙客,王维,宋璟,等等各部主官,都是杨钊网罗的对象。诱之以利晓之以情,反正得每人拿出一篇到两篇不等。
再加上经济一书的热潮尚未消退,孔德昌的下台,虽然让一部分人闭上了嘴巴。但是不怕死,认为自己坚持真理的多得是。一只鸡似乎还下不得全天下的猴子。
在孔德昌暗中造谣的情况下,开始有人传言杨钊是一个弄臣。这样说的理由很简单,只要看一看杨钊一年之内连升N级的事实就可以了。
因此关于经济一书的争论,在随后的辩论中,逐渐上升到了关于杨钊人品的辩论。
手上掌握着唐风月刊的杨钊,不可能放任这样的谣言越演越烈,利用月刊将辩论从新引回正常渠道,便成了杨钊首要面对的问题。
开元十七年冬,被外放江南的杜甫,在接到了皇帝的旨意后,顶着猎猎寒风,踏上了回长安的道路。也许是缘分,杜甫在途中,遇到了在家守孝归来的司农少卿杨怡的女儿,杨盼儿(实在找不到杜甫老婆叫什么名字,只知道姓杨,就这个凑乎吧!)。
杜甫温文尔雅,风华正茂。杨盼儿花容月貌温柔贤惠。两人结伴而行。途中自然有几多故事。当然这个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国子监,值房。
杨钊拿着刘昌平送来的情报,是越看眉头皱的越紧。正值他招兵买马的关键时刻,李林甫似乎又开始上串下跳了起来。武惠妃看着儿子李瑁越长越大,心思也越来越活泛,她想为儿子铺路,因此作为外臣的李林甫便至关重要。
刘昌平也老实了起来。他跟庞氏是存了一样的心思。没有在郑拓一事之上尽全力。等到杨钊一怒之下,将郑拓给打残了,而皇帝似乎根本就不知道这事儿一样,刘昌平才认识到事态的严重。虽然靠着自身的经营,刘昌平通过参股等等形式,网罗的一批小士族,但他还是没有能力同一位朝廷正炙手可热的三品大员相抗衡。
最后只能跟杨钊妥协,被王庆揉捏一番,大权也同样掌握在了杨钊的手中。昌平楼再一次成为杨钊手中的消息来源。
情报上说李林甫近来走访了很多官员。或明或暗。什么时候,在人家府中呆了多久。都详详细细的罗列出来。
“妈**。这李林甫是想复起啊……”杨钊捏着情报,自言自语的时候。值房的门,在没有什么通报的情况下被打开了。
杨钊抬头一看,一张脸瞬间布满了笑容:“老杜,可把你给等来了,来。给哥哥一个拥抱……”
做了半年多的县官,杜甫的脸上脱去了稚嫩,多了一丝成熟。整个人黑了许多,也健壮了许多,看到杨钊惊喜的样子,杜甫一咧嘴露出一口白牙:“子午还是这么幽默啊……”
“幽个头的默,老杜,这回火炽火燎的叫你回来,知道什么事情不?”
杜甫点了点头道:“大致知道一些,子午创月刊一事,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事,既然需要兄弟我,我杜甫自然义不容辞。”
拍了拍杜甫的肩膀,杨钊道:“有你杜甫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随即杨钊幽幽的道:“兄弟我的官职升的太快,根基不稳,很多事情都做不了。只能用唐风月刊来构建最初的班底。最近李林甫开始蹦跶,郑氏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什么,兄弟我的日子很尴尬啊……”
杜甫闻言点了点头:“子午的经济一书,为兄也看过了。端是文理深奥难懂。这样的书引发争议,也属正常。朝廷权利倾扎,子午得罪了李林甫一系,又得罪了郑氏,日子过的艰难也属正常,这事儿还得从长计议。”
杨钊有些吃惊的看着杜甫,这还是那个不擅长政治的杜甫吗?几句话分析的头头是道。分明一副政治家的摸样。
“怎么?子午有何不解?”
“没有。”杨钊稀奇的道:“杜兄半年前离开长安之时,还是一副正人君子读书读傻了的样子,现如今眼光犀利,分析的头头是道。当真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
不理会杨钊的话里有话,杜甫直接从袖子中抽出一沓书稿甩到杨钊面前,道:“还不是子午兄你害的?”
杨钊拿起书稿一看,差点笑死,因为上面他亲笔下的三个大字:“厚黑学”正姿态招展张牙舞爪的排列在封面之上。
“我说老杜,你不会真的按照上面说的学习了吧?我可跟你说,那都是我想出来的,有用没有连我自己都没有试过。”
“不学不知道,越学越知道此道高深。”杜甫自嘲的笑了笑:“为兄对子午说的坏人要奸,好人要更奸的话可是深信不疑。”
“此次就任江南仁江县令,为兄总算见识了,以前为兄总认为百姓纯朴。但所闻所见也不尽然。”
“是不是当了县令之后,才知道,你所行的每一步都会牵扯到很多人的利益?”杨钊嬉笑着道:“是不是想做一件利国利民之事,总会有各方阻碍?做任何事,都不缺扯皮的人?”
“子午倒是看的清楚。”杜甫感同身受的点了点头:“正是如此,若是没有手段,简直寸步难行。为兄初到之时,仁江县几乎全烂了,找不到任何盛世的痕迹,各方面利益纠结,牵一发而动全身。为兄束手束脚,满心无奈。不过幸好有兄弟的这本奇书……”
“唉……”杨钊一声长叹。却眉间带笑的道:“老杜,你算是学坏了……”
杜甫脖子一梗:“靠,哥哥我的理想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只要能为国尽忠,为百姓做事,学坏了又有何妨?”
杨钊傻愣愣的看着杜甫满腔一往无前的气势,不由得想起了史书上描述的杜甫的胸怀。也许杜甫致死都没有改变过这样的理想,要不然又怎么能写出那么多,现实主义感人肺腑的诗歌?
“牛,你牛!”杨钊竖起一根大拇指,道:“能坏的这么光明正大,你杜子美也算是前无古人了。嘿嘿,不过老子喜欢。妈**谁说好人就不能坏了的?吾道不孤啊!”
杜甫展颜一笑,他算是知道了,原来杨钊也是一个腌坏的主儿。跟他相比,杨钊还喜欢带坏别人,不过要是多几个这样的“坏人”这大唐也许就没有那么多纷争了。
“好吧,我坏你也坏,这事就不说了。子午,你还是说说看吧,这次把为兄千里迢迢招回来,到底又要搞谁?”杜甫眼神烁烁的看着杨钊,那姿态摆的十足,好像只要杨钊说收拾谁,他就立马掳袖子上前充当打手一般。
“这次要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