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风云-第9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某种意义上讲,移民把自己当成中国人、用生命与鲜血去捍卫自己的祖国,而中国社会却不大乐意接受这些新来者。
这种情况,在战后体现得更加明显。
原因很简单,中德正式决裂,并且由对抗升级为冷战,使得整个中国社会对移民,特别是来自欧洲的移民抱有敌对情绪。
受此影响,中**队对待移民军人的态度也有所转变。
在一九五六年之前,中**队还没有太严重的排外情绪。当时在役的将领中,有三名上将、七名中将、十六名少将与二十四名准将是移民、或者是移民后裔。一九五六年之后,这一情况发生了转变。
这就是。中**队在这一年进行了全军整顿,主要就是让移民军人退役。
导致这一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德意志第二帝国进行了核试验,打破了中国的核垄断,具备了与中国全面对抗的能力。直接原因,则是一份来自总参谋部,而且没有多大依据的调查报告,即总参谋部认为。德意志第二帝国能够研制出原子弹,与一名窃取了核技术、并且出卖给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移民有关。
事实上,这件事与移民军人完全没有关系。
这就是。窃取核技术的是一名移民科学家,而且是一名德意志的科学家,而且他窃取核技术的主要动机是为了钱。而不是为了他父亲的祖国。在接受审讯的时候,这名出生在中国的德意志科学家就表示,他根本不知道从他手里买走那些资料的人是谁,也没有想过一定要卖给德意志第二帝国。
问题是,这起事件,让中**方改变了对待移民的态度。
结果就是,成千上万的移民军人不得不提前退役,少数通过了政治审核的也只能退居二线部队,或者是被派去当教官。
直到一九六一年,中**方对待移民军人的立场才有所松动。
当然。这也与外部局势有关系。
这就是,在席卷全球的民族独立运动中,那些有幸留下来服役的移民军人,在中**队的干预行动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比如在推动喀麦隆独立的干预行动中,主要负责人就是一名有着德意志血统的海军少将。
对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来说。这些事都不是秘密。
事实上,罗秀生猜得很准。
谢润生确实是一名混血儿,他的母亲是一位来自意大利的德意志人,而他的父亲是一名外交官。他的父母是在意大利认识的,初次见面之后就坠入了爱河,而他父亲不顾家庭与上司的反对。在罗马娶了他的母亲。随后,他的父亲被调回国内,而他的母亲也跟随来到了中国,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外来移民。
只是,谢润生并不是很了解他的母亲。
原因就是,在他十岁那一年,他的母亲在产下他最小的弟弟之后,因大出血而死,而他根本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在他的记忆中,最为深刻的印象就是,母亲从小就教所有孩子说德语与意大利语。
谢润生是众多孩子之中,语言天赋最好的一个。在母亲去世之前,他已经精通德语与意大利语,还掌握了拉丁语与英语。
只是,谢润生没有成为外交官,而且他的父亲也不希望他成为外交官。
要知道,他的父亲在回国之后,只在外交部工作了两年,随后就主动辞职,去一家大企业当了总裁助理,专门负责替总裁翻译文件资料。他的父亲选择离开外交部,除了因为娶了一个意大利籍的德意志老婆之外,还与需要养育七个子女有很大的关系,毕竟在外交部工作的收入根本算不上丰厚。
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谢润生很有可能成为一名翻译作家。
当然,如果他考上了某所大学,而且学的是经济学,那么他还有可能在某个大型跨过公司里谋得一个好工作。
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谢润生的命运。
战争爆发的时候,谢润生像当时所有的热血青年一样,在第一天就去了征兵站,填写了服役申请书。
当然,他是瞒着父亲去申请服役的。
被顺利录用之后,谢润生因为其语言天赋,被陆军空降兵选中,而且在新兵训练结束之前就被送到军校培训。
事实上,这个时候,谢润生的母系血缘,反而成了一大优势。
要知道,在大战期间,特别是在大战初期,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是“铁兄弟”,关系简直是亲密无间。
谢润生有德意志血脉,自然倍受重视。
当然,他不是唯一有德意志血脉的中**人。
也就是说,他能受到重视,但是不可能鹤立鸡群,也就必须从头做起,用行动去赢得属于自己的荣誉。
直到一九四三年,谢润生才从军校毕业,以少尉军官的身份被分派到空降部队当参谋。
当然,关键还是他的语言天赋。
要知道,在他成为少尉的时候,已经精通德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葡萄牙语与法语,还能说俄语与日语,甚至能听懂一些简单的阿拉伯语。可以说,他是语言能力最强的空降兵。
在担任参谋期间,他参加了好几场战斗,不过都没有能够获得上战场杀敌的机会。
大部分时候,他都是在大后方,负责处理与空降兵作战有关的情报,或者是跟盟**队进行沟通。
这一经历,为他后来加入军事情报局打下了基础。
说白了,在成为情报人员之前,他就在做与情报有关的工作了。
因为深得上司器重,而在中**队里,军官想要获得晋升,必须上战场,至少得有到一线部队服役的经历,不然就很难得到提拔,所以在大战末期,谢润生获得了去前线作战的机会,并且参加了攻打圣迭戈与古巴的作战行动,还在古巴受了重伤,并且以此获得了一枚勋章。
只是,随着大战结束,谢润生的好运也就到头了。
因为在最后的一年多里,他一直在养伤,所以到大战结束的时候,他依然是上尉。虽然在战后,他获得了一次晋升机会,成为了空降兵少校,但是这也是他最后一次晋升,随后就被调到军校担任教官,而且是语言教官。
在谢润生看来,这是对他的侮辱。
他是军人,而不是学校里的外语老师,而且军校里对外语并不是很重视,所有外语都属于选修课程。
说白了,在军校当外语教官根本没有前途,至少在当时如此。
只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谢润生也没有更好的选择。除非他主动申请退役,不然他就不可能获得更好的机会。
直到一九六一年,中**队对待移民军人的态度有所转变,谢润生才获得了机会。
这就是,加入军事情报局,成为情报人员。
当然,军事情报局隶属于总参谋部,准确的说是隶属于国防部,因此谢润生能够保留其军人身份。
说白了,军事情报局的情报人员都是军人。
在军事情报局,谢润生的语言才能得到了全面发挥,而且很快就受到上司器重。
只是,很多事情依然没有改变。
为了成为军事情报局的情报官员,谢润生在三年内接受了十多次政治考核,而且在三年考核期间,他每个星期都要上报活动行程,甚至连在什么时候解大便、花了多少时间解大便都要向上司汇报。
即便政治审核是必要的,可是也能让任何人感到不爽。
在通过了严厉得有点过分的政治考核之后,谢润生才真正受到重视,而且很快就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才能。
当然,正式成为情报官员,也不过是三年前的事情,准确的说还不到三年。
在这两年多里,谢润生晋升了两次。在一九六六年十月,他在获得上校军衔的同一天正式出任军事情报局拉美分局局长。当然,以他的才能、特别是语言才能,足够让他担任欧洲分局局长。当然,欧洲分局是军事情报局最重要的一个分局,而担任欧洲分局局长的肯定是最优秀的情报官员。相对而言,拉美分局就差了许多。谢润生也知道,这是上司给他的一个锻炼机会。只要他在拉美分局干出成绩,那么调到欧洲分局去担任局长就不是难事,因为他不缺担任欧洲分局局长的任何一个必要条件。
能否干出成绩,得看这次行动的结果!(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九十六章 突来的战斗
。两天下来,一点收获都没有。虽然唐宏光与刁德勋找到了一些线索,但是没有能够找到游击队。
小分队没有停下来,仍然在丛林里搜索。
用唐宏光的话来说,在陌生的地方,最好不要停止前进,哪怕不知道前进方向,也不应该留在原地。
到了第1395章中起来。”
“有村子的地方,肯定有游击队。”谢润生说了一句。
“关键是,政府军为什么要对付那些村民?”
“也许,游击队恢复了活动,政府军发起了扫荡行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