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风云-第6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鹰”,航空勤务人员就得在维护的时候万分谨慎。主要就是,有些零备件的差异非常小,甚至无法用肉眼分辨出来,只要装错了就肯定会出大问题,甚至会导致机毁人亡的恶**故。但是对飞行员来说,这些差异跟他们基本上没有关系,因为维护工作与他们无关,而各个型号的“海鹰”的基本操作特性并没有明显区别。
显然,转飞“海雕”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要知道,“海雕”的飞行特性与“海鹰”有很大的差别,即便是飞行时间超过一万小时的飞行员,也很难迅速掌握“海雕”。这样一来,就需要在换装的时候,给飞行员足够多的适应时间。
问题是,舰载航空兵的任务繁重,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适应新式战斗机。
结果就是,只能让飞行员在战场上去掌握新式战斗机,而由此导致了一个严重问题,即“海鹰”在服役初期的作战表现并不理想,损失率比“海鹰”高得多,飞行事故也要比“海鹰”高得多。
这些问题,产生了一个奇妙的结果。
这就是,在舰载航空兵中,“海鹰”依然是主力战斗机,特别是后期型号,其性能并不比美军的p51d差多少,有足够的能力与之对抗,而且由王牌飞行员驾驶的话,还能占到不少的便宜。这样一来,“海雕”就成了货真价实的多用途战斗机,其主要任务就是攻击地面目标。
当然,攻击战舰还轮不到“海雕”。
在第六舰队里,十二支舰载航空兵联队都各有四个中队,装备“海鹰”与“海雕”战斗机的各两个中队。
只是,并不是所有联队的战斗机数量都一样。
只有第61舰队达到了满编状态,即每个中队都有二十架战斗机与一架备用战斗机,而另外三支航空战斗舰队里都是“唐太宗”级与“秦始皇”级舰队航母,因此“海雕”中队的数量减少到了十六架。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两种舰队航母根本搭载不了多少“海雕”。
当然,这也足够了,因为这意味着第六舰队拥有四百八十架“海鹰”与四百零八架“海雕”。
必要的时候,这些战斗机都可以执行防空任务。
同样的道理,只要没有空中威胁,这些战斗机都能挂上炸弹执行轰炸任务。
显然,多用途战斗机增强了舰载航空兵的战斗力,至少在打击地面目标的时候,多用途战斗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
也正是如此,从此之后,中国海军一直坚持发展多用途舰载战斗机。
虽然在进入喷气时代之后,中国海军的这一发展方式遇到了不少的麻烦,甚至遭遇过严重挫折,比如在整个六零年代,中国海军就因为过于注重舰载战斗机的多用途能力,从而没能获得一种性能出色的舰载战斗机。到了七零年代,中国海军不得不回到老路上,分别研制了专用的舰载战斗机与舰载攻击机。但是随着技术进步,多用途战斗机最终在海军航空兵中取代了其他所有舰载机。在大战结束后半个世纪,中国海军舰载航空兵中,除了像预警机这类非作战性飞机之外,剩下的就只有多用途舰载战斗机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强大的多用途舰载战斗机,给了顾祝同更多的战术选择余地,让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发动进攻。
说白了,就是增强了舰队的作战灵活性。
二十二日这天,顾祝同就用一次漂亮的袭击,证明了多用途舰载战斗机的重要性,以及其强大的战场适应能力。
这就是,他根本没有严格区分攻击机与战斗机。
对美军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美军的防空战斗机要在交战之后,才能确定拦截的是护航战斗机还是攻击机。!~!
第四百九十三章 变幻莫测
严格说来,美军根本无法区分敌机的性质。
按照顾祝同的命令,所有参与攻击行动的战斗机都挂在了炸弹。大部分“海鹰”都挂上了一枚五百公斤级炸弹,少数则挂一具副油箱与多枚火箭弹。“海雕”则全部挂一具副油箱与两枚二百五十公斤级炸弹,少数还多挂了几枚火箭弹。每一个战斗机中队都收到了一条特殊的命令,即在首先与防空战斗机遭遇的情况下,就立即丢掉炸弹执行对空任务。如果已经有友机与敌机交战,并且没有受到防空战斗机的威胁,则继续执行攻击任务。说白了,就是让中队长决定怎么打。
这样一来,美军就必须拦截所有来袭的机群。
显然,这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要知道,任何一支攻击机群都可以在抛掉炸弹之后进行空战,从而让美军的防空战斗机永远无法抽身,也就无法去对付那些挂着炸弹、正奔向轰炸目标的机群,甚至无法在空战中取得胜利。
在美军看来,这场战斗打得很混乱。
只不过,这只是针对美军的混乱。
战斗持续了一整天,舰载战斗机完成每次的攻击任务之后,只进行半个小时的维护,然后就由下一批飞行员驾驶出击。因为每支舰载航空兵联队都会超额配备飞行员,一般飞行员是舰载机的一点五倍,所以在这天的战斗中,除了少数中队长与大队长之外,大部分飞行员都能在战斗间隙休息几个小时。
当然,这种高强度的战斗,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
这就是,弹药与燃油的消耗速度非常惊人。
要知道,舰队航母携带的弹药不可能是无限的,总有一个限度,而每出动一架战斗机就要带走一枚或者两枚炸弹。而且未必是每一枚炸弹都能投到目标上,因此弹药的消耗速度是以往的一倍以上。
当然,持续不断的出击,也在吞噬着舰队航母上并不算充裕的航空汽油。
结果就是,打到下午四点,第62舰队、第63舰队与第64舰队的弹药首先告罄,而第61舰队也只多出击了一轮,在傍晚的时候停止了攻击行动。当然。随着夜幕降下,舰载航空兵也无法继续出动了。
夜间,顾祝同下令舰队转向前往南面的补给海域。
在这天的战斗中,四支战斗舰队的八百多架舰载机,总共出动了近三千架次,平均每架出动了三点五架次,投弹超过一千五百吨,烧掉了大约四千吨航空汽油,还用掉了不少的零备件。
显然,这种高强度的攻击行动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持续几天都办不到。
原因很简单,第六舰队的补给线太漫长了。
即便走巴拿马运河。也意味着弹药与燃油等物资需要经过两万多公里的海运,才能从本土送到战场上来。
更要命的是,当时为第六舰队服务的运输船只并不多,在太平洋上活动的大部分运输船只都在为美国西海岸地区的陆军与空军服务。由第六舰队直接指挥的,只有二十四艘快速战斗支援舰。因为巴拿马的基础设施很不完善,不管是运河南端的巴拿马城、还是北端的科隆港,都没有足够的仓库来容纳四支战斗舰队所需的作战物资。所以快速战斗支援舰必须返回夏威夷群岛,才能获得物资。这样一来,即便把快速战斗支援舰分成两批。也要每隔一周才能进行一次综合补给。
显然,按照二十二日的打法,任何一艘舰队航母上的弹药与燃油都用不了一周。
这样一来,顾祝同就不得不降低出击强度,甚至得让舰载航空兵的飞行员休息几天,同时也让美军休息几天。
只是,顾祝同可不想让美军获得喘息机会。
舰载航空兵无法持续高强度出击,因此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到岸基航空兵身上。
二十三日上午,顾祝同几乎同时收到了两条消息。
第一条消息是从巴拿马发来的,海军岸基航空兵派出的侦察机在清晨飞到了波多黎各上空,拍下了数千张照片。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处理与甄别之后,基本上可以确认,二十二日的轰炸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美军依然有十多座机场可以使用,而且美军还在设法修复那些被炸毁了的机场。
也就是说,需要继续轰炸波多黎各,特别是美军机场。
第二条消息来自夏威夷群岛,是由鲁志刚发来的。按照顾祝同的要求,中太平洋战区的战略航空兵已经完成了部署调动,大约有八百架“超级空中霸王”已经到达了南加州地区的机场上,正在等待作战命令。此外,还有大约同样数量的“空中霸王”已经在夏威夷群岛的机场上做好了起飞准备,一天之内就能到达巴拿马,然后听从顾祝同的指挥,参与轰炸波多黎各的作战行动。
显然,顾祝同此时能够依靠的,也就只有这些轰炸机了。
晚上,他给鲁志刚发了一封电报,让中太平洋战区的轰炸机部队按计划行动,而他将为轰炸机提供护航战斗机。
只是,不能提供全程掩护。
这些轰炸机将从美国南加州地区的机场起飞,先向南进入墨西哥领空,再转为向东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