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风云-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铁生与宋靖国也显得很惊讶,大概两人都认为〖日〗本不可能在十年内恢复元气,更不可能对〖中〗国构成威胁。
“关键不在〖日〗本,具体的原因,老宋应该非常清楚。”“我?”宋靖国有点míhuò了。
冯承乾笑了笑,说道:“老宋,你专管工业,你觉得这几年间,我国的工业发展环境有明显改善吗?”“这……”
“虽然我不管工业、也不管经济,但是我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并不值得乐观。”冯承乾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经济危机爆发后,我们加大了基础建设力度,以此增加了社会就业岗位,也为更多的工厂提供了订单。可是几年下来,效果并不明显,经济发展与工业建设依然步履维艰,反而是今年,也就是与〖日〗本开战之后,受战争刺jī,我国的工业环境才有所改善。”
宋靖国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冯承乾的意思。
“很明显,战争才是解决经济危机的有效办法。”冯承乾长出口气,又说道“从根本上讲,这场在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在根本上是由财富分配不公导致的,结果就是大量工业产品找不到销路,或者说老百姓手里的钱买不完生产出来的产品,从而导致供大于求,限制了工业发展,引发了经济危机。要解决这场危机,关键就是消耗掉过剩的工业产品。不管是搞基础建设、还是扩充军备,根本目的就是消耗掉过剩物资,让市场恢复平衡,从而让工业发展恢复正常。可惜的是,基础建设的规模再大,最终都得由政府买单,而政府的财政力量受税收限制,根本不可能消耗掉所有过剩物资。真正有效的办法,就是一场战争,因为战争会造成大量破坏,也会消耗大量物资。更重要的是,
在战争时期,政府的权力被无限放大,财政开支不再受税收限制,甚至能够违背民众的意愿。说得简单一些,只有一场规模浩大的战争才能结束这场经济危机。”
吴铁生没有开口,刘伯恩也没有开口,因为两人都不大懂经济。
“老冯说得没错,到最后肯定会有一场大规模战争,甚至是一场世界大战。”
“肯定是世界大战,而且引发这场战争的,肯定是一个世界级的工业国,不是美国、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这……”
“在这场危机中,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受到的影响越大。”宋靖国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冯承乾的意思。
“到底是会来引发这场战争,就得看谁最先在经济危机中倒下。
目前看来,美国的可能xìng更大一些。”
“为什么?”
冯承乾笑了笑,说道:“美国的工业实力强于德意志第二帝国,而且没有德意志第二帝国那么广阔的海外市场。别忘了,德意志第二帝国可以依靠我国、以及印度,通过外销来解决工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而美国却没有这个途径,只能大力搞基础建设,而最终结果就是美国联邦政府破产。”
“也就是说,美国会鼓动,甚至主动引娄下一场战争?”
“最多是鼓动,谈不上主动引发。、,
“这……”
“我们不能低估美国的潜力,要知道美国依然有广大的西部地区等待开发,而且美国本身就有足够雄厚的基础。如果没有一条导火索,
美国不大可能主动发动一场战争,而会等着其他国家来挑起战争。”宋靖国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重要的是,这条导火索已经出现了。”说到这,吴铁生、刘伯恩与宋靖国都知道,冯承乾说的是〖日〗本。!。
第三十九章 海军第一
说到〖日〗本,话题就沉重了。
“可以想像,美国肯定会帮助〖日〗本进行战后重建,甚至会帮助〖日〗本进行武装。”
吴铁生等人没有反驳,但是神sè都有点疑huò。
“不可否认,就在几年前,美国还把〖日〗本看成是西太平洋上的最大潜在对手,甚至连美国的海军建设都针对〖日〗本。别的不说,美国海军的主力舰一直重视续航力,主要就是这些战舰得横跨太平洋。问题是,在这场战争中,〖日〗本遭遇了明治维新之后最惨重的失败,甚至是唯一的失败。〖日〗本人再蠢,也明白“远交近攻,这个道理。在切身威胁之下,〖日〗本不会再把美国当成敌人,而美国也就没有理由把〖日〗本当成敌人。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实力,肯定让美国心有余悸。”
“也就是说,美国会把我们当成最大的潜在敌人。”
冯承乾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毫无疑问,美国会盯住我们,并且针对我们制订军事与战争计划。问题是,隔着世界上最广袤的大洋,美国是鞭长莫及,仅靠菲律宾,很难对我们构成威胁。
“如此一来,美国就需要一个助手。”
冯承乾笑了笑,说道:“〖日〗本就是一个现成的、甚至可以说是理想的选择,因为〖日〗本也照样把我们当成死敌。”
吴铁生与刘伯恩都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冯承乾的意思。
“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盟友。”
“这有什么关系?”
“别忘了,世界的中心不是远东,而是欧洲。”
三人都皱起了眉头等着冯承乾说下去。
“虽然欧战在一九一七年结束,但是欧洲列强的矛盾并没得到解决,只是被残酷的战火掩盖了起来。说得简单一些,大战在一九一七年结束的时候,欧洲列强并没分出胜负至少英德没有分出胜负。要不然,在停战谈判中,德意志辜二帝国也不会做出重大让步,承认英国的海权地位。”
说到欧战,没人比冯承乾更加清楚了。
“可以说,柏林和约,只不过是一份为期二十年到三十年的停战条约等到欧洲列强恢复元气,大战将再次爆发。更加重要的是四年前的经济危机,已经为下一次大战打下了基础。别的不说,英国受到的影响就非常大。因为按照柏林和约的规定英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分享印度,所以英国在殖民地上的优势已经dàng然无存,而其本国工业又受到了美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夹击,根本没有发展空间。只要这场危机持续下去,英国迟早会通过战争来争取生存空间。”
“问题是英国有这个能力吗?”
“现在没有,不等于今后也没有。别忘了,再过五年,华盛顿条约就到期了,而到时候不管是英国、还是〖日〗本,都很有可能拒绝续月,条约就将自动作废新一轮海军军备竞赛也将立即开始。按照我的判断,最多只需要五年,英国就能在海权上超越德意志第二帝国,也就获得了发动战争的资本。”
吴铁生依然不大相信毕竟英国已经没有打造世界级海军的实力了。
“当然,美国产生的影响至关重要。”
“这”吴铁生锁紧眉头似乎不大明白冯承乾的意思。
“别忘了,美国的核心利益在欧洲,而不是在亚洲。更重要的是,在我们超越德意志第二帝国之前,德意志第二帝国都是美国的头号潜在帝国,或者说是美国登上世界霸主宝座的主要对手。”
“也就是说,美国会把重点放在欧洲。”
冯承乾点了点头,说道:“我们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盟友,而且在下一场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这个关系不会发生实质xìng改变。如此一来,在处理西太平洋问题的时候,美国肯定不会把我们看成可以结盟的对象,就算会拉拢我们,也不会真正把我们当盟友看待,也就必然把我们当成潜在敌人。”
“如此一来,美国将别无选择的与〖日〗本结盟。”
“是否结盟是另外一个问题,关键是,一个强大的〖日〗本,在短期内对美国有利,因为这样的〖日〗本,能够牵制我们。更重要的是,不管我们与〖日〗本打成什么样子,最终的获益者都是美国。”
“鹤蚌相争,渔翁得利。”
“就是这个道理。”
这下,几个人都沉默了。
“当然,这也没什么好担心的,或者说没有必要担心,因为不管我们怎么样,这都是必然结果。”冯承乾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关键就是,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为下一场大战做准备。”
“这也是我们的国家目的。,宋靖国低估了一句。
“在战胜所有敌人,为国家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周边环境、甚至是有利于国家发展壮大的世界秩序之前,我们都得甭紧神经,绝不能松懈,更不能大意轻敌。我相信,我们的祖国肯定能够发展壮大,迟早有一天能够成为说一不二的超级大国,但是在此之前,我们需要战胜所有挑战。”
“关键是,我们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这次,我们提名老刘参选,就是为了强调强军的重要xìng。短期内,我们别无选择,必须以军事建设为主。”冯承乾扫了三人一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