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风云-第1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ng,但是美国海军依然不为所动,在当年启动了“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的设计工作,并且在一九三七年正式下达订单,随后还设计建造了“南达科他”级与“依阿华”级战列舰。相反,在航母上,美国海军除了完成早已定下的“突击者”号,只按部就班建造了“约克城”号、“企业”号与“大黄蜂”号等三艘舰队航母,以及小了一大圈的“黄蜂”号航母,加上改装而来的“列克星敦”号与“萨拉托加”号,而“埃塞克斯”级要到二战爆发后才开始建造。
也就是说,当时美国海军径然把主力舰放在首位。
有趣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更加重视航母。
一九三四年,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就启动了“柏林”号航母的建造工程。
从命名上就看得出来,这艘航母与冯承乾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当时〖中〗国海军已经沿用了“柏林”号的舰名。
事实上“柏林”号航母就是冯承乾的杰作。
早在一九三零年,冯承乾就打算建娄一艘排水量超过两万吨,能够搭载九十架舰载飞机的攻击型航母。可惜的是。,〖中〗国的造船工业十分薄弱,根本建造不了这么大的战舰,而德意志第二帝国造船厂的开价又过高。结果就是,冯承乾在主导完成了初始设计之后,这种攻击型航母就停留在了图纸上。
草垣群岛海战与久贺岛海战,证明了航母的战斗力,更证明了“大鹏”号在基础设计上的先进xìng。要知道,如果按照吨位,载机量计算“大鹏”号优于当时的所有航母,即最重视航空作战能力。
结果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在一九三三年六月就找上门来,提出与〖中〗国海军共同建造一级更加先进的航母。
最初的时候,冯承乾也很敢兴趣,因为这意味着,他可以用与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同样的价格,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造船厂购买航母,从而大幅度降低造价。此外,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肯定会支付一笔设计费用。
只是,最后冯承乾没有与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合作。
原因很简单,到一九三四年,江南造船厂与北方造船厂已能建造两万吨级战舰。出于保护与促进本国造船工业,冯承乾最终把订单给了国内的造船厂,并且对“柏林”级航母的设计做了大范围修改。
当然,德意志第二帝国拿到的,只是“柏林”级航母的原始设计图纸。
也正是如此,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把这种航母命名为“柏林”级,从而与赠送给〖中〗国海军的“柏林”号巡洋舰呼应。
在吨位、舰长等方面“柏林”级与“约克城”级都较为相似。
只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也极为重视主力舰,而且所处的环境,对航母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
别的不说,北海就不大适合航母作战。
结果就是“柏林”级是第一种采用了封闭舰首的新建航母,而且配备了八门重巡洋舰级的二百毫米主炮。如果不是“华盛顿条约”限制了航母主炮口径,恐怕德意志第二帝国会为这艘航母配备二百八十毫米主炮。
此外,在装甲防护上“柏林”级也直接向重巡洋舰看齐。
由此,产生了一个严重的结果,即火炮、装甲挤占了大量排水量,使得“柏林”号只能搭载三十架舰载机。要知道,吨位相似的“约克城”级能搭载九十多架舰载机,即便是同样重视火力与防护的英国航母,也能搭载五十多架舰载机。由此可见“柏林”级在经过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修改之后,建成时的模样已经与冯承乾的初始设计大不一样,甚至偏离了冯承乾的初衷。
要知道,在主持设计航母的时候,冯承乾有一个十分明确的核心,即把航空作战能力放在首位,甚至为了提高航空作战能力,不为航母安装大口径舰炮,以及在必要的时候牺牲装甲防护。
德意志第二帝国开工建造大型舰队航母,英国皇家海军也大受刺jī。
虽然英国是一战的战败国,但是在战后的柏林和会上,英国的海权得到承认,因此英国在战后的处境比法国等其他战败国好得多。别的不说,通过“华盛顿条约”英国获得了与美国、德意志第二帝国平等的地位。
只是,英国海军更加传统,更加保守。
虽然受“华盛顿条约”限制,以及战败造成的影响,英国在大战结束之后取消了多艘主力舰的建造工程,并且把其中两艘改造成了舰队航母,但是英国并没有立即新建航母,直到久贺岛海战之后,英国皇家海军才决定新建航母。
问题是,英国皇家海军建造航母,不是认识到了航母的重要xìng。
事实上,当时英国皇家海军有着更加清楚的目标xìng,而且知道在北海,航母的作用并不明显。
英国皇家海军决定新建航母,主要就是应对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航母计划。
在英国皇家海军看来,如果不新建航母,就无法与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保持均势,也就会使国家安全受到威胁。
当然,受到影响的,绝不仅仅是〖日〗本、美国、德意志第二帝国与英国。
久贺岛海战之后,法国、意大利,甚至连刚刚迈入工业国家行列的布尔什维克俄国都出台了航母建造计划,有些还极为疯狂。比如,布尔什维克俄国就打算在十年之内,打造一支包括二十艘战列舰、十艘战列巡洋舰与十艘舰队航母的海军,从而获得与西方头等海军强国同等的地位。
一时之间,航母热潮刮遍全球。!。
第二十五章 能打就打
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建造航母的时候,冯承乾却非常冷静。
严格说来,航母只是舰载航空兵的搭载平台,或者说是一座活动的海上机场,单独一艘航母并没有多少战斗力,只有一支由众多战舰构成的航母战斗群,才是一支攻防兼备的海上作战力量。
短期内,〖中〗国的造船能力还不足以建造大型舰队航母。从国外采购的话,又存在成本高昂的问题。此外,从国外采购航母,肯定不利于本国造船工业发展,不然冯承乾也不会首先建造排水量偏小的“大鹏”号。
当然,当务之急依然是在朝鲜半岛上击败日军。
三月十七日,特混舰队回到胶州湾。
这一天,〖中〗国陆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平壤北面的顺川,并且在这里遭到了日军的顽强抵抗。
在战术上,〖中〗国陆军师承德国陆军。
为了攻打顺川,吴铁生调用了十个师的兵力,还投入了数百门重炮。如果不是交通不便导致补给同难,恐怕吴铁生会把东北军的全部重炮都用上。即便如此,日军依然难以抵抗重炮的轰击。
两天后,〖中〗国陆军攻占了顺川。
吴铁生没有急着南下,而是让部队停了下来。原因很简单,物资供给跟不上,推进得越快越容易被击溃。
当天,一支运输船队在数艘轻巡洋舰的掩护下,离开了旅顺港。
这支船队运载着近二十万吨军用物资,目的地是西朝鲜湾的新安州,吴铁生的地面部队得在二十一日之前到达这里。
〖中〗国的运输船队开始向朝鲜运送物资,而〖日〗本的运兵船队还在港口里面。
这下,〖日〗本当局的面子挂不住了。
当天晚上,在〖日〗本陆军的强烈要求下,末次信正登上了“金刚“号战列舰,准备再次率领联合舰队出征。
只是,末次信正的动作慢了一步。
联合舰队还没有离开港口,平国特混舰队就离开了胶州湾1并且在二十日清晨越过黄海中线。
这次,特混舰队里除了有“大鹏”号航母与八艘轻巡洋舰之外,只有三艘战列巡洋舰。
能够在三天之内修复三艘战列巡洋舰,绝对是个奇迹。
〖中〗国海军能够创造这样的奇迹,一是青岛原本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远东舰队的母港,有较为完备的舰船修理设施,二是“德夫林格”
级战列巡洋舰在改造之后,与“拜仁”级战列舰更加接近,很多零部件都能通用。说得简单一些,为了修复三艘“德夫林格”级战列巡洋舰,〖中〗国海军从两艘受损较为严重的“拜仁”级战列舰上拆下了很多零备件,使这两艘战舰在短期内根本无法修复。后来“拜仁”号与“巴登”号被送回德意志第二帝国,直到一九三五年才修复。
事实上,三艘“德夫林格”级出海的时候,并没完全修复。
当时“德夫林格”号有三门主炮还没有完成调校,一些水密舱门也没有安装好,副炮与高射炮更是缺少了将近三分之一。“吕佐”号的情况稍微好一点,只有一门主炮需要进行试射校准,也只缺少了两座高射炮。“兴登堡”号的情况最为严重,当时甚至连用于舰队通信的电台都没有修复。
所幸的是,接下来的两天里,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得知〖中〗国舰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