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风云-第10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一九八二年,海湾地区的主要产油国均于中国恢复了石油贸易,而且均在新的金融货币体系下,承认了华元的霸主地位
也就是说,伊朗的石油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占的比重并不明显
说白了,即便没有来自伊朗的石油,中国依然可以从沙特、科威特、卡特尔与阿联酋购买到足够多的石油
事实上,中国自身就是全球第二大石油生产国
受石油危机影响,中国在七零年代后几年,加大了国内油田的开采力度,还扩大了勘探范围
当时,中国已经在东海与南海发现了好几座储量惊人的海上油田,而且中国的石油企业已经开始向远海进军
到一九八二年,中国的石油产量仅次于沙特,为全球第二大产油国
为了获得了稳固的能源应,中国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明确规定石油的国产率不得低于分之五十五
也就是说,中国消费的石油,有半数以上由国内油田应,进口所占比重不到一半
此外,在石油危机期间,中国还扩大了石油的战略储备量,储备能力由满足国内半年消费需求高到了一年到八零年代末,还高到了一年半,并且在二十世纪末的时候高到了两年
当然,扩大战略储备,主要不是为了仗,而是为了稳定市场
说得简单一些,如果再次爆发石油危机,中国就能够用储备的石油来平定油价,从而降低由油价波动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让中国拥有控制油价的能力,即削弱产油国集团对油价的影响力
此外,在经历了石油危机之后,中国也在积极改善能源结构
这就是,大力发展以核能为代表的新兴能源
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前,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核电站最多的国家,可核能在全国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还不到分之五石油危机爆发之后,中国当局出台了大量鼓励发展新兴能源的政策,也加大了在新型能源技术领域的国家投资到一九八二年,中国建成与在建的核电站比一九七五年增加了近三倍按照中国政府制订的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规划,预计到二十世纪末,核能在国家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升到分之三十此外,新兴能源占的比重将达到分之四十这就意味着,如果以一九八二年的能源消费总量为准,等于可以减少一亿吨的原油进口量
这些错误,无一例外的都削弱了产油国,特别是某个主要产油国发生变动对国际油价与能源市场产生的影响,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的能源安全,让中国不会再像石油危机那样被能源绑架
更重要的是,这些政策让除了中国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在能源领域都不具备决定性的影响力
说白了,在中国建立起了健全的能源生产、应与保障机制之后,只有中国能够决定能源的价格,而其他任何国家,哪怕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也无法左右能源价格,也就无法控制世界的经济命脉
显然,伊朗的石油并不足以让中国发动战争
至于天然气等其他资源,就更加没有催生战争的重要性了
要知道,要到八零年代末,在LNG等船舶得到广泛应用之后,天然气才成为重要的贸易能源,而在此之前,天然气根本就不具备进行大宗贸易的能力,因此在国际能源贸易中占的比重非常低
像铁矿、铜矿等资源,更不可能让中国产生兴趣
由此可见,中国没有对伊朗发动战争,关键就是中国不可能从这场很有可能付出惨重代价的战争中获得足够弥补损失的好处相反,即便中国没有发动战争,伊朗革命所造成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场革命反而帮了中国大忙
这就是,在进行世俗化改革的伊斯兰国家不仅仅是伊朗,而发生在伊朗的事情,足够让其他正在进行改革的伊斯兰国家产生警惕,从而让这些国家在推动改革的时候,更加需要来自中国的支持
这其中就包括沙特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二十章 军火贸易
很多人都认为,中国在中东政策上的反复是在战后对外政策的一大失误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偏颇的认识
关键就是,中国的中东政策并不是支持某一国、或者某一方,而是以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为根本
大战期间,中国进军中东,支持遭受英法等西方国家奴役的阿拉伯国家独立,是为了增强击轴心国的力量,为同盟国集团争取到更多的成员战后,中国阻挠阿拉伯世界统一到一个政府之下,是为了防止出现一个强大的阿拉伯国家,从而使中国丢掉海湾与中东这个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产地显然,中国在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扶持以色列,也正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从国家利益出发,就不难理解中国在中东地区的政策为什么会发生数次重大转变了
同样的,从这一点出发,也能明白中国为什么没有在伊朗爆发革命之后发动战争来夺回这个曾经最为重要的盟国
这就是,发生在伊朗的事情,等于给周边的阿拉伯国家敲响了警钟
俗话说,失之东篱,收之桑榆
一九八三年,中国就尝到了伊朗革命带来的第一个甜头
这就是,当年十月,沙特国防在访华时,亲自代表沙特与中国当局签署一份总额高达四八十亿华元的军火贸易合同
按照合同规定,在未来五年之内,中国将向沙特交付一二十架J…80式战斗机,五四十辆T…82式主战坦克、七二十辆BZ…80式步兵战车、四八十门ZP…78式自行榴弹炮与八八十套单兵反坦克导弹,以及包括四艘护卫舰在内的十六艘舰艇而沙特还保留了增够的权力
事实上,这笔合同的总价值远不止四八十亿华元
这就是四八十亿华元只是采购价,而沙特在采购了这些武器装备之后,还需要花钱购买配套的弹药,进行人员培训,而且在装备期间,还需要中**火商维护保养等方面的服务
在整个装备期间,沙特至少要为这些装备花费一千五亿华元
这就意味着,中国的军火企业将从这笔军火合同中获得数亿花园的利润,而中国政府也将获得数十亿华元的税收
此外中**方则能让沙特分担大量研发费用
总而言之,这笔军火贸易,让中国受益匪浅
除了经济上的好处,还有一个看不见却更加重要的好处这就是通过从中国采购军火,沙特已经成为了中国实质上的盟国,即沙特在政治上已经做出了投靠中国、依赖中国的决定
显然这正与伊朗革命有关
这就是,沙特国王在这个时候访问中国,而且亲签署了之前谈判两年都没有达成结果的军火贸易合同,正是希望通过来自中国的援助,应对伊朗革命造成的威胁,以巩固其统治地位
从某种意义上讲沙特国王用一笔巨额军火贸易合同在中国政府这里买了一份保险
这就是,如果沙特也发生了类似的革命中国将及时采取行动,帮助沙特王室,维护沙特王室在沙特的统治地位
沙特之后,其他海湾国家也陆续找上门来
到一九八四年底,科威特、卡塔尔、巴林、阿联酋与阿曼均成为中**火商的顾客,这些国家与中国签署的军火贸易合同总金额高达一千一亿华元,购买了数架战机、数千辆坦克战车与数十艘舰艇
正是如此,中国的军火贸易额在一九八四年创造了冷战的最高纪录
得益于此,中**方才能在装备采购预算不算充足的情况下,在八零年代初期完成了装备大换装
拿J…80战斗机来说,因为是空军单独投资研制的,不再像J…66战斗机那样为空军与海军联合采购,所以空军最初的计划订购量仅有六架,因此每架分摊到的研制费用就高达一千二万华元,采购单价高达五千万华元一九八二年,中国空军采购的第一批四十八架的总合同价就高达三十亿华元正是根据这个价格,中国当局给J…80订下了最低七千二万华元的对外售价,而J…66的平均对外售价仅为一千八万华元,即便是最终改进型的售价也只有三千四万华元
受此影响,J…80在最初两年里的对外销售并不理想,很多希望购买这种战斗机的国家都因为其高昂的售价而望而却步
比如,沙特在一九八一年就开始与中国谈判购买J…80战斗机,结果因为双方的心理价位相差太大,一直没有谈拢又比如,英国早在一九八零年就出希望成为J…80的第一个海外用户,而且以中英关系,中国当局绝对不会阻挠把J…80出售给英国,可仍然因为价格上的问题,英国一直没有做出购买J…80的决定,甚至算自行研制重型制空战斗机,后来还跟联邦美国合作,着设计重型制空战斗机
沙特等海湾国家首先在价格问题上让步,成为J…80的海外用户,而且总订购两超过了四架
这就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