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明史-第4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上杉谦信招回了宇佐美定满,让宇佐美定满协助他建立军事指挥机构,即使此时上杉谦信手里的军队少得可怜,除了宇佐美定满那五千嫡系之外,就只有从俘虏中挑选出来的不到一万人的部队。当然,这支部队的战斗力非常差,士气也很低落。虽然那些之前为叛军作战的士兵并不在乎为谁作战,他们在乎的只是能否吃上一口饱饭,能否在战争中幸存下来而已。不过,要将他们培训成一支强悍的部队,这几乎不可能。
朱祁钰也迅速地在东京建立起了明军东先军团的司令部,并且从几支军团里抽调了部分参谋人员过来充实这个司令部口在理清了军队的结构,以及明确了战争的目的之后,建立与扩大司令部是必须的。当然,朱祁钰不是那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型的统帅,他更喜欢在前线指挥战斗,不过这司令部仍然是要有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协同明军各部队行动。
等到朱祁钰处理好这些事恃的时候,东军已经撤退到了今市与宇都宫两地,梁岳在前线严格遵照了朱祁钰的意思行动,明军一直通过运动战在消耗东军的实力,并且稳步将战线推进到了关东平原的边缘地区。随着东军退出关东平原,明军也加快了进攻今市与宇都宫的准备工作。要确保关东平原的安全,就必须要控制这两个重要的据点,这也是堵住东军进入关东平原的门户。
后方,谢正卿的第一军正在迅速恢复战斗力。补充给第一军的两万多官兵是从国内新兵中挑选出来的,其中很多人原本应该分配到正在成型的第五集团军去。显然,这些新兵都没有完成规定的训练课程,其中很多新兵甚至只掌握了使用步枪的方法,就被装上了前往日本的运输船,被送到了东京来。
为了能够让第一军在最短的时间内具备作战能力,同时也是为了让第一军参加战略反攻,谢正卿对新兵的训练非常残酷,几乎是用折磨人的办法在让这些以往对帝国军队充满了幻想,却不通世事的年轻军人迅速地从少年变为壮年人。比如,他每日只让新兵休息不到三个时辰,其他时间都是训练。体能训练,格斗训练,使用武器的训练,以及队形战术训练,几乎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很多新兵在上厕所的时候都不得不跑步前进!
幸亏当时朱祁钰还没有设立军法部门,负责军队纪律的是侍卫团。如果当时有宪兵的话,有军法部门的话,恐怕谢正卿就要被很多人控告了。当然,朱祁钰对谢正卿的做法也是睁一眼闭一眼。一些参军的贵族子弟早就把谢正卿残酷对待新兵的事情通过一些渠道反映到了朱祁钰这里来。不过,现在确实需要第一军迅速恢复战斗力。战略进攻需要更多的兵力,朱祁钰也就默认了谢正卿的这种做法。就如同朱祁钰对那些新兵所说的一样,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在训练场上的严格要求,这是对军人负责的态度。如果没有过硬的素质,那么在战场上就只能无辜丢掉性命,为帝国增添负担!
一个多月下来,两支船队分别将大批的作战物资送到了东京港。其中一支船队是直接从帝国本土港口出发的,这支船队送来了最新的火炮,步枪,还有大量的手榴弹与地雷。另外一支船队则是从朝鲜港口出发,先去了济州岛,在那边接上了一批朝鲜军队之后再到了东京。而这支船队送来的主要是其他的作战物资,比如帐蓬,粮草,以及医药物品。而随船到来的朝鲜军队也迅速进入东京,代替了负责东京安全与管理任务的明军,让明军能够将兵力集中到前线战场上去。
于谦也给朱祁钰送来了一封有三十多页信纸的信,在信里,于谦大概介绍了一下帝国国内的情况。虽然受到三场同时讲行的战争的影响,不过帝国国内的情只仍熊良好,工业与商业的发展速度达到了预先的期望,特别是帝国的军火工业在受到了这三场战争的刺激之下,更是蓬勃发展,新建成的两家步枪厂,一家火炮厂,还有三家弹药工厂都已经投入了全速运作,军火弹药正源源不断地离开生产线,运到港口,装上船只,送到前线战场上去。
信里,于谦也介绍了其他两个战场上的情况。杨洪在西北方向上的进攻已经取得了进展,骑兵部队已经深入帖木尔帝国境内数百里,正在扫荡帖木尔帝国的游牧部落。而蒙古骑兵甚至一路向西,打到了一条巨大的山岭东面才停了下来,同时还在那边开辟了新的牧场,很多蒙古部落正在准备将自己的部分牧民迁移到新的牧场上去。西洋上,莫卧儿帝国遵守了与明帝国的约定,开始全面支持明帝国,并且向红夷宣战。另外,莫卧儿帝国的军团也集中到了北部边境附近,准备在最近对帖木尔帝国发动战略进攻,配合明军的作战行动。顾成林的舰队已经扫荡了红夷在西洋上的几个重要据点,现在正在一步步地拓展明军的势力范围,准备对红夷的最后几个据点发动攻击。柴栋已经与莫卧儿帝国开始了同盟谈判,为帝国争取西洋地区的资源,并且打开莫卧儿帝国的市场。而在非洲地区,刘源,兰波等人已经建立起了几个新的据点,并且派遣探险队深入非洲大陆腹地,探险船队也在一些投靠了明军的红夷向导的带领下向南航行,不过并没有更多的消息。
最让朱祁钰惊喜的是,南洋华侨向南探索的船队已经到达了南面的新大陆,也就是澳洲大陆,并且在澳洲大陆上建立起了第一个定居点。虽然,这个定居点只有不到五百人的规模,不过,帝国的旗帜已经插到了这块新大陆上。现在南洋华侨共和国的国力还无法支持在新大陆上的殖民行动,所以向帝国提出了援助请求。于谦已经派人与华侨共和国谈判,如果谈判顺利结束的话,那么今后将由帝国出资协助华侨在新大陆上定居,并且开发这片大陆,所获得的新土地归南洋华侨共和国所有,而帝国则将拥有新大陆上的资源,并且拥有向新大陆移民的权利。
另外,宇文冥苍向东航行的探险船队也有了消息。他的船队已经找到了一座巨大的岛屿。虽然于谦没有在信上将这座岛屿的地点详细说明。不过朱祁钰判断,这应该是新西兰群岛。而宇文冥苍也派了一艘船回来报告情况,当然,组织移民,以及开发这些岛屿的事情也是由于谦派人安排的。
当然,信中还提到了很多事情,比如国内新兴资本家成立了工业行会,以扩大工业规模。而银行家也成立了银联,以增强对工业与商业的支持。另外,让朱祁钰更是惊讶不已的是,帝国出现的第一批工人。竟然成立了工会,并且以工会的名义出面与资本家协商工资。工人的待遇等等关系到工人贴身利益的问题!显然,帝国在进步,而且是在飞快地进步。帝国公立大学的许多发明都已经应用到了现实生产中来。
最让朱祁钰关心的,并且在回信中强调了的发明是火棉。可以说,这将是给帝国军队带来革命性变化的巨大发明。之前,帝国军队在火药配方方面是严格保密的,虽然帝国生产的火药性能优良,远超过了红夷,日寇生产的火药,不过,这终究是黑火药,其质能比并不高,威力也不大。也正是因为没有威力更大的火药,所以帝国炮兵使用的火炮几乎已经达到了其性能的极限,在其他方面的改进,也只能起到及其微小的作用。火棉的诞生,将预示着猛炸药将进入这个时代。当然,任何一种发明,首先考虑到的都是其在军事上的价值。如果能够大规模制造生产猛炸药的话,那么毫无疑问的,明军的武器装备性能就将再次产生质的飞跃,而战争的面貌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在这封信里,还夹着皇后柴美娇托于谦带来的一封家书。这让朱祁钰在兴奋之中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皇子与公主已经三岁了,而在朱祁钰西征之后不久,段灵与哈吉也分别产下了一个皇子与两个公主,哈吉生的还是双胞胎呢。而大皇子已经能够说话了,可惜的是,因为朱祁钰并不在儿子的身边,所以他还不会叫“爸爸”。
柴美娇在信中也说了她们的情况。虽然柴美娇,段灵,哈吉,李惠中她们都贵为皇后,贵妃。不过,朱祁钰一直提倡皇后应该是全帝国妇女的表率,并且要用行动为帝国做出贡献,当然,这绝不是那种在家里织布的贡献,而且随着布匹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那种男耕女织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柴美娇代替朱祁钰,并且以帝国头号商人柴汇独女的身份,在帝国商业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比如朱祁钰之千投资的那些公司的事情基本上就由柴美娇在负责处理。同时,她也联络了大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