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破山河在-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用了,我们还认得路,走啦。“李卫擒着范国文地脖子道,挥了挥手,说走就走。
“一路好走啊!~”王保和几个战士目送着李卫拖着范国文远去。
“天啊!~今天我真是倒霉啊!~怎么会碰上这种人啊。”王保回想起刚才还差点和范国文干架,现在心底里却一点火气都没有。
陈佳瑶倒是小嘴一撇,道:“我现在开始觉得这个姓范的倒是有些挺有趣的。”
王保脚下一阵发虚,踉跄两步,背后一阵暴寒,苦着嗓子道:“姑奶奶,你想让这我被小子给气死啊,我还想多活两年呢。”
今天这一闹,从此落下了王保和范国文一直针锋相对,互相抬杠地后遗症,一直到抗战胜利后,两人之间见面顶牛的脾气还是没改过来,虽然不再有互相呕气的性质,但两人碰到一起不互相打击一下对方,就觉着浑身不舒坦。
路上李卫就开始后悔把范国文带到三团来,简直是太丢面子了。
李卫押着范国文离开了三团,先回到了八路军总部王家峪镇,找专门的部门,委托他们利用一下情报网,打探一下敌占区和根据地内有没有范国文父母的消息,战争期间不少家庭流离失所,家人失散的情况不再少数,再加上范国文也算是华侨,八路军专门负现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倒是蛮重视的,细心把范国文父母的资料记录了下来,并保证尽快寻找范国文父母的下落,凭着**地情报网,相信应该很快就会有消息。
范国文从王家峪出来后,平时的活跃性格就从他身上消失了,脸上开始带着淡淡的哀愁,一言不发的跟着李卫向兵工厂走去,也许平时夸张和活跃性格都在掩饰着自己对亲人的思念,在生命难以保障的战争中,或许父母已经不幸遇难,范国文自己都不敢往这方面去想。
李卫明白,范国文在思念父母,想开导两句,刚想开口却转念又想起自己的父母,也许这辈子都不会见到他们,这养育之恩恐怕是无法报答,李卫跟着也默然。
第九十节
经过多道防御严密的哨卡和暗哨,李卫带着范国文终干回到了太行山抗日革命根据地,八路军最重要的要害部门,承担十余万八路军战士战斗力的黄涯洞第一兵工厂。
“我,咳,又回来了!~”李卫本想舒畅的喊一嗓子“我胡汉三又回来了!~”不过转念一想这南霸天好像刚刚被镇压没多久,为了防止不避要的误会,也避免琼崖纵队跟他急,硬生生的把“胡汉三”给咽了回去。
兵工厂的火热情景让李卫有些犯晕,兵工厂比以前充实了不少人,他带回来的不少学生也在热火朝天的投入工作。
不断得有人冲着李卫打招呼,但依然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看来兵工厂里是忙得连轴转,都抽不出闲。
“卫哥回来啦!~”
“李顾问好,快去李厂长那儿吧,老爷子正等着你呢。”
“好,好!大伙儿还好吧!~”李卫也像是受到了兵工厂火热的工作气氛感染,路上沉闷的感觉一抛而空,同样很开心地回应着这些工作人员的招呼。
李卫先把范国文带回了自己的宿舍,找人安排了一下他的住宿,先交待他不要乱走,等他回来,然后直奔李厂长的办公室。
李卫一把推开厂长办公室的门,几个月不在,兵工厂又像是变得不一样了,他有些兴奋地想尽快投入到兵工厂的生产当中。
李厂长正和几个技师围着琢磨着什么零部件和图纸,大力的推门声齐刷刷地吸引了他们的目光,看到进来的人,大家脸上先是一愕,静了下来,脸上齐刷刷地浮起一阵笑意,整个兵工厂能这么没大没小不通报就闯进厂长办公室的,恐怕就只有李卫一个人。
李厂长乐呵呵地挥着旱烟杆道:“小李卫回来了,来来来。快来这儿坐。”
边上几个技师互相对望一眼,很知趣的,收拾了一下图纸和零件,纷纷道:“我们有事,你们爷俩先聊。”“走了,走了,老李啊,待会儿再聊啊。”
李卫也是满脸笑意地和这些技师互相拍拍肩。打着招呼,穿插过这些技师,来李厂长的办公桌前,老实不客气的自己抓过茶壶给自己先灌了一杯凉茶。
“卫子!~向你打听个事儿?!”李厂长一脸神秘兮兮地把老脸凑了过来。
“啥事儿?!”李卫头都没抬,继续灌凉茶。
“你找地那些学生是从哪里找来的?”
“啥?!他们有什么问题吗?”
“不不不,不是这个意思,他们一点问题都没有!~我的意思是,其实就是,唉,直说了吧。这些人才是哪里整来的。”
“西北联合大学的工学院啊。能力不行吗?我看还可以啊,你老的眼光什么时候这么挑剔了。”李卫有些不乐意了,按他估摸着。他带回来的这些手工社的学生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绝对不弱地兵工厂原有地技师,不知道这李老头话里还带着话,倒底是什么意思?!
“不是,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不是说这些学生能力差,而且是能力太好了!~”李厂长有些急了,“来来来,你看看,这是现在所有新进兵工厂的人才资料,你看看。”
李卫接过材料还看了李厂长几眼。闹不明白这老头葫芦里卖得什么药,不就是工学院的学生嘛,又不是外星人,值得这么大惊小怪的吗?!李卫一头的雾水。
看着材料上的人名和能力相着的介绍,李卫一看,其他同志倒也真能找回牛人出来,郑涛,北平大学工学院教授,擅长机械规划和管理。焦春,山西爆竹世家,擅长制造火药,特别有制作出威力不弱的黑火药……
其他的同志路子倒是也蛮广地,带回来地精英不是理论精深的教授就是实践能力丰富的老工匠,怎么看都比自己带回来地这帮学生级别要高,这些学生也看不出比他们这些教授老工匠能力高出哪里去,李卫抬头看了看了李厂长,道:“哪里能力太好了,我看都不错啊。”
“我就跟你说吧,你带来的这帮学生可不一样,如果说单论一个,那和其他的同志都差不多,也不显得强多少,但是这几十个合在一起就不一样了,一个项目给他们,嘿,这帮小子,配合的挺溜的,几十人拥在一块,本来还以为他们要弄个十天半个月,才两天的功夫就整出来了,这些学生怪能啊,平时咋看不出来,也没看他们怎么忙的晕头转向,你弄一下,我搞一下,在他们手里转一圈,咋就成了呢。”李厂长也是越说越兴奋,自从李卫带回来的这帮学生到了兵工厂以后,从他们的做事方式,李厂长就感觉是捞到宝了……
这几十个学生干活和平常人不一样,内部之间各擅所长,而且搭配的极好,分工明确,管理协调,李厂长为了测试一下他们地工作能力,还试验性的把一项研究项目交给他们,其实这个项目已经有成品和结果,没想到这帮学生在一个叫郑同福的人带领下,先集体讨论了半天,定出一个方案,有个叫林科的学生先画出图样,其他学生同时开始准备工具和试验品,其他几个学生先开始小样试制,在几个理论计算和实验通过后,立即开始流水线式成品试制,而且并不需要兵工厂的很多帮助,只是由兵工厂提供了原材料和一些参数手册。
这些学生各个人都像经验丰富,配合熟练的样子,以其他人没有想过的方式,用最简直快捷的方法成功试制出成品,交给兵工厂的技师们评测后,不仅成品在使用性能和质量上丝毫不弱于兵工厂地自产品,甚至有些方面更加优于兵工厂,特别是在生产工艺上更加简洁,损耗和成本更低,而且还是完完整整的一套生产流程被写成手册交了上来。
听这些学生说,这叫啥子“团队合作优势”,“团队”这新名词以前听都没听说过,没想到团队合作居然这么厉害,每一个分开来则看上去平平无奇,合起来就像一个严密完整的机器,一但发动起来,真是让人不能小看。
第九十一节
李卫瞪大了眼睛,还以为李厂长能说出手工社这些学生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能耐,能让他这么夸赞,没想到闹了半天就是手工社学生“团队”让他这么吃惊。
团队合作也不算是新名词,只不是在现代社会才有人正式将“团队”一词正式规范起来,把每一个人的能力与其他人相互协调,环环相扣,发挥出1+1>1的最大效果,这对李卫自己来说也不算新鲜,但对近战的兵工厂来说,李卫刚创立的流水线生产方式就已经令兵工厂的技师们大呼过瘾,现在这个工作能力更加优秀和出色的团队,更是让他们咋舌不已。
“我来以为啥呢?~就这点事啊!团队知道不?堤通过长时间的合作才培养起来的,不是想凑就能凑起来的。”李卫是一脸平静,为了把原来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