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破山河在-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回鬼子们可遭了殃了,拥有红爆头弹的八路军神枪手们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专逮鬼子高级军官用红爆头弹,有好一段时间晋察冀战区被鬼子们称为无头军官战区,阵亡的高级官员多数为爆头而亡,这对崇尚武士道的日本鬼子来说,简直是莫大的耻辱,狂呼着冲锋时,不少鬼子军官在很多战斗中只要一出现被打爆头,下面的士兵立刻陷入失去指挥的混乱当中,连带着伪军也吓得直打哆嗦,士气急降,经常不战而溃,大扫荡更是难以为继。
处于疯狂进攻中的日本鬼子在太行山吃足了苦头后,不得不放弃了原来大扫荡,反而用封锁包围的“囚笼政策”,建立维持会和据点炮楼,企图靠封锁资源来封杀晋察冀抗日革命根据地,要把他们困死,饿死。
光是想想可以媲美狙击弹的7。92红爆头弹,连自己人都脑门子直冒冷汗,更何况是日本鬼子?!
1940年5月,李卫掰着手指数着自己在晋察冀抗日革命根据地黄涯洞第一兵工厂呆了有六个月,他有点庆幸自己是被分配到了兵工厂,否则参加战斗队伍,这会儿搞不好不知道挂在哪个战场上呢。
李卫是有点悔自己没有多玩玩电脑游戏CS,空闲之余只是和兵工厂的警卫连练练对战。
这一天,李厂长找人把正在监督生产红爆头弹的李卫叫了过去。
“报到!~”李卫进了厂长办公室。
“卫子,来啦,有个事儿,等会儿,你去师部接个人!”李厂长翻看着一张信笺。
李卫摸了摸脑袋说道:“什么人啊?!”他很好奇,李厂长一般给他的任务都不算普通,让他接人这种活可算是头一次了,他实在是摸不准这老头的葫芦里卖得是什么药。
“今天有一个大人物要来,嘿,你猜猜是谁?”李厂长逗着李卫。
“啥啊,你这死老头快说啊!”李卫郁闷极了,他有点懊恼自己没有研究这个时段的历史,否则早知道今天这里会有什么事儿了,哪里还会被这老头子厂长耍。
“嘿,跟你说噢,要保密哦,上级看中我们兵工厂,要重点发展,派了一个专家过来,做我们晋察冀的军工部部长,听说是党中央特别从苏联调过来的,啃过洋面包,搞军工很有一套的。”李厂长一脸的幸福,自己原来小小的军械所,不断的人才加入,用李卫的怪话说,那感觉简直是太爽了。
“啃过洋面包?!”李卫差点没笑出声来,这老头子还真能逗乐子,不过有一个真正搞军工的过来,总比他这个半道出家的强多了。
“说了半天,那新到的军工部部长叫啥名儿啊?从苏联回来,是洋鬼子还是中国人?~”李卫开始想像着那个新到军工部部长是一个俄罗斯大胡子的模样,他差点又要暴笑出来。
“扯蛋,你小子就会瞎说,什么洋鬼子的,地道的中国货,好像叫刘托普,信上是这么说的,不跟你多说了,这是上级刚递过来的信,你自己看着,你读过书,有些方面比我要懂得多,也讲得出道道儿,可能和他的共同语言多些,接他的路上你们两个好好聊聊,多向新领导学习。”李厂长把信笺扔给李卫道。
“哦!~~~~~~~”李卫声音拉得老长,他和李厂长一老一少两人之间,平时根本无所顾忌地乱开玩笑。
巧得是两个人都姓李,谁都没把对方当外人看,平时言语中总是没大没小的。
回到自己房间翻出自己新打造的SG…552,背上后肩,翻出四五个弹匣,把装满子弹的沙漠之鹰塞进左裤袋,又拿了十几支菱形钢镖,就剩差点没武装到牙齿,这一身行头是为借机为兵工厂打广告为目的,当然也是为了以防万一。在兵工厂其他人惊愕的目光中,和两个警卫连的战士骑了三匹马出发了。
由于兵工厂在太行山深处,中午出发,直至太阳落山才来到八路军总部所在地王家峪。
在新建立的军工部的办公室内,李卫顺利见到了刘托普,这位快四十岁的中年人全身上下散发着一种利剑出鞘的气息,从他那以睿智的眼神中,李卫就知道了这个八路军新部长绝对不简单。
由于有着共同的话题,李卫和这位几乎大他年龄一倍的军工部部长几乎一见如故,比起李卫这个假军工来说,这个真军工可是真材实料,刘托普部长从22岁起就从四川出发,远渡重洋到德国求学,对兵器知识极其沉迷,后来认识朱得,经其介绍,在第二年到了苏联,参加远东游击队,今年因为黄涯洞第一兵工厂意外成为晋察冀战区的重要军火生产地,上级有意重点培养这个自给自足的兵工厂,作为战争资源缺乏的抗日战争年代,光靠缴获和购买根本无法维持长久战的消耗,能拥有一个兵工厂简直是傍上了金山,八路军司令员和副参谋长专门从把这位军工专家刘托普请来,建立军工部,不仅仅负责黄涯洞第一兵工厂,也负责管理晋察冀战区的其他小型军械所。
新到晋察冀战区的刘托普部长,需要对自己管辖范围军工部门进行了解情况,也对黄涯洞第一兵工厂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李卫的到来,让他有了了解第一手资料的来源。
出乎李卫的意料,这个啃过洋面包的新军工部部长非常好打交道,一点也没有专家架子,反而很热情的请李卫共进晚餐,李卫饭桌上两人没有任何拘束,谈得融洽。
对于出过国,意识比较先进的刘托普眼里,李卫这种对新鲜事物接受很快的年轻人,也算是异类,刘托普说的不少东西,李卫都没觉得很意外,好像以前就知道的样子,刘托普甚至觉得李卫像是出过国留过学的,他把疑问告诉李卫,李卫苦笑着否认了,出国?!不论是在现代还是近代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他连省都没出过,哪里出过国,只是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国外的东西他获取的比较容易,比较快罢了。
第二十二节
李卫用自己曾有个亲戚长居国外为理由解释了刘托普部长的疑问,其实这个亲戚是电视,报纸和因特网。
晚上的促膝长谈中,刘托普部长初步了解黄涯洞兵工厂的发展,在他眼里,兵工厂的发展实在是一个意外和运气,李卫年轻人带来的理论结合了技工们的实践能力,结果创造了如此大的发展潜力,而且李卫这个半路入行的人居然能搞出一个高温合金熔炉,实在不能不说是运气,实际上这都要归功于李卫的思维打破了原有军械所的发展僵局,使长期积累的量变达到了质变,而现在兵工厂正好发展到了一个瓶颈,弹药生产刚刚起步,枪支也仅仅是仿制三八式步枪,各种发展的项目都需要有专业人才来理顺,分清轻重缓急,而军区的首长们很早就看到了这一点,因此特别请他过来为兵工厂的下一步发展作出规划。
借着油灯的灯光,刘托普玩赏着李卫的SG…552,幽亮的枪身散发着淡淡的杀气,二十五发的小口径弹匣,他都不能想像这种口径的子弹能不能打得远,就是打中了杀伤力也不一定比过得三八式步枪,他估摸着这种枪在近战中只比德制驳壳枪的威力要强些。
“这枪的做工真的不错,李卫,你是怎么想得出生产这种枪的。”刘托普饶有兴趣的问李卫,从这支枪上就可以看得出兵工厂的工艺水平,而且居然能生产新型枪支,这肯定与李卫的丰富的想像力有少不了关系。
“这个是造着玩玩的,工艺和材料要求太复杂了,实在是没法量产,即使是生产这一支也至少花了不少时间。”李卫无奈的说道,他本来想用生产新枪大规模武装八路军的,想在抗日战场上扭转一些八路军装备上的劣势,无奈军工厂的生产能力还是不能达到他的要求,造个地雷,整个手榴弹,翻装些子弹和仿制些支三八式都没什么问题,这些现代的枪几乎可以说是手工艺品,只能算是艺术品,根本不能作为武器量产化。
“哦,能不能有结构简单些的。”刘托普确实对这支装弹量高的武器有着不低评的评价,在他眼中已经看到目前八路军装备的问题所在,就是枪械太杂,由于很多是缴获的,来源广泛,什么样的枪都有,捷克的,日式的,德国的,苏联的,中国产的,不仅零件不能互相拆用维修,而且子弹的口径不同,经常造成有子弹却不能用的尴尬局面,而且对兵工厂来说也是一个很重的负担。
“有是有,可是!~”李卫挠了挠头说道。
“啥呀,有什么说吧,以后都一个部门,说得不对也没人笑话你。”早已把李卫视作部下的刘托普是很关心李卫的心理状态。
李卫干脆把AK47的枪简单的描述了一边,这种经典枪支构造简单,异常耐用,流传最为广泛,这种枪的构造图只要有心,军事迷们的网站里到处都有,只是李卫一边说一边祈祷着卡拉什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